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妙法蓮華經(jīng)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白話佛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 法華經(jīng)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這時,從其它國土來到法會上的菩薩、大菩薩,其數(shù)量已比八條恒河的沙?偤现當(shù)還要多。他們在大眾中站立起來,合掌禮拜,對佛言道:“世尊,請您允許我們在您滅度之后,在這個娑婆世界勤奮修行,精進不息,護持、讀誦、書寫、供養(yǎng)這部經(jīng)典,并在這個國土上廣泛演說此經(jīng)法義。”這時,佛告訴諸位菩薩、大菩薩說:“不必了吧!各位善男子,不需要你們來護持這部經(jīng)典。為什么呢?因為我娑婆世界已經(jīng)有六萬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菩薩、大菩薩,每一位菩薩又各有六萬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眷屬,這些人能在我滅度之后,護持、讀誦、廣泛演說這經(jīng)典。”

  釋迦牟尼佛說此話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上,大地全都震動開裂了,從裂縫中,同時涌出了無數(shù)千萬的菩薩、大菩薩。這些菩薩,身皆金色,具足三十二種殊妙之相,身放無量光明。他們原先都住在這個娑婆世界的下邊,即下方世界的虛空之中。這些菩薩聽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音聲,便從下面一涌而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教化眾生的導師各自率領自己的眷屬,有的有六萬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眷屬,有的有五萬、四萬、三萬、二萬或一萬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眷屬,還有的則只率領了一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眷屬,或者半條恒河沙數(shù)、四分之一恒河沙數(shù)、直至千萬億兆分之一恒河沙數(shù)的眷屬,還有一些菩薩的眷屬有千萬億兆,億萬、千萬、百萬、直至一萬。另一些菩薩則只帶了五個、四個、三個、二個、或一個弟子。當然也有那些單身獨行、樂于遠離的菩薩,他們則沒有眷屬。總之,從地中涌出的菩薩及其眷屬,無量無邊各種算數(shù)數(shù)之,各種譬喻譬之,都是不能知曉其數(shù)量之浩大的。

  這些菩薩從地下涌出后,都到那虛空中的七寶塔處,即多寶如來和釋迦牟尼佛的所在之處。抵達之后,他們便向兩位如來佛頂禮膜拜接著又到從十方而來的菩提寶樹下的獅子座前,向坐在上面的諸佛一一作禮,右向繞佛三周,雙手合掌,恭恭敬敬,用菩薩的各種贊嘆之辭贊嘆如來佛。然后,退立一旁,歡喜欣悅地瞻仰著多寶如來和釋迦牟尼佛這兩位世尊。這些菩薩、大菩薩從初由地下涌出到以種種菩薩的贊嘆之法贊嘆如來佛,其間所經(jīng)歷時間,達五十小劫之久。在此期間,釋迦牟尼佛默默而坐,其它四眾弟子也都默默無語。五十小劫那么漫長的時間,經(jīng)過釋迦牟尼佛神力的作用,使大家感到只有半天的時間。與此同時,四眾弟子也借助于釋迦牟尼佛神力,看到諸菩薩遍布在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之中。

  在所有菩薩眾當中,有四位導師:第一位名叫上行,第二位名叫無邊行,第三位名叫凈行,第四位名叫安立行。這四位菩薩是所有菩薩大眾中的上首菩薩,是化導眾生的導師。他們在大眾面前,一起合掌致禮,看著釋迦牟尼佛,佛問候說:“世尊啊,您沒有病痛,沒有煩惱吧?您身心安穩(wěn)快樂吧?所應該度化的眾生都容易接受教法吧?他們沒有使世尊感到疲勞吧?”

  接著,四大菩薩又用偈頌格式問安道:“世尊啊,您很安樂吧?沒有疾病、煩惱吧?教化眾生辛苦吧?諸眾生接受您的教化還容易吧?他們沒有使您感到疲勞吧?”

  這時,釋迦牟尼佛在大眾之中說道:“是這樣!是這樣!各位善男子,如來我很安樂,無病無憂,所有眾生也很容易教化,所以我并不感覺疲勞。為什么呢?因為所有這些眾生,他們生生世世,一直到今世以來,時常接受我的教化,同時,他們在過去的諸佛面前恭敬皈信,尊重禮佛,從而種下許多善根。所以,這些眾生一開始見到我的身相,聽到我的說法,便立即信從接受,從而證入如來的無上圣智,除非那些原先修習小乘的眾生。不過,對于這些眾生,我現(xiàn)在也要讓他們所聞這部經(jīng)典,以便證入佛的智慧。”

  這時,諸大菩薩又以偈頌格式說道:“善哉!善哉!佛啊,您是偉大的圣雄,世間最尊貴者非您莫屬。諸眾生在您的神力加庇下,變得容易教化,從而使他們有幸聽到諸佛深妙的智慧,并在聽聞之后信受奉行。我們這些菩薩對此非常高興,也愿隨喜這種功德。”

  當此之時,釋迦牟尼佛贊揚這幾位大菩薩說:“善哉!善哉!各位善男子,你們大家能在如來面前以隨喜之心,真是難能可貴啊!”

  這時,彌勒菩薩和八千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菩薩都這么想:“我們從往昔以來,從來沒有見到,也沒有聽過這么多的菩薩從地下涌出,一下子都站在世尊面前,合掌致禮,恭敬供養(yǎng),并向如來問候請安。” 這時,彌勒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已曉得了八千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菩薩,他們心中所懷疑的問題,并且他自己也想解決這些疑問。因此,彌勒菩薩便雙手合掌,向佛致禮,以偈頌格式問道:

  “從地下涌出的無量大菩薩有千萬億那么多,我們過去從未見到過,愿;具足的世尊為我們講一講,他們到底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到底以什么因緣而聚集在此法會當中?他們皆現(xiàn)巨身,有很大的神通之力,所具備的智慧更是不可思議。他們的心志與信念十分堅固,具有很大的忍辱之力。眾生樂意見他們,但卻不知他們從何而來。另外,每一位菩薩所率領的眷屬,其數(shù)沒有限量,如像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其中有的大菩薩率領著六萬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

  弟子。這些大眾皆是一心一意地追求佛道。這些六萬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菩薩大師一同來供養(yǎng)佛,又發(fā)愿護持這部《法華經(jīng)》。有的大菩薩率領著萬恒河沙甚至更多的眷屬,有的大菩薩率領的眷屬則有四萬、三萬、二萬、一萬、一千、一百、一直到一恒河沙或半條三分之一條、四分之一條直至億萬兆分之一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有的菩薩的眷屬則是千萬億兆,億萬直到半億或更多一些的弟子。還有的菩薩,其眷屬一百萬直至一萬、一千、一百、五十、一十再到三、二、,一個相互不等。有的大菩薩單獨一人,沒有眷屬,因為他們樂于獨處,不愿收徒弟,F(xiàn)在,這些菩薩也都來到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中。以上所說的菩薩之數(shù)量,假使有人設法計算,就是經(jīng)過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年代,也不能完全知道他們的數(shù)目。

  “這些具有大威德、精進修行的菩薩眾,最初是誰為他們說法,教化他們而得成就如此功德的呢?他們是從誰發(fā)心修道的?他們稱揚何種佛法受持奉行哪一部經(jīng)典?修習何種佛道?這些菩薩神通廣大,神智無邊,弄四方在地震裂,他們從中全都一涌而出。世尊啊!我從昔來,從未見到這種事情,愿您為我們說說他們從何而來以及他們所在國土的名號。我經(jīng)常游歷諸國,可從未見到過這些菩薩大眾,他們當中,我連一個也不認識,如今忽然從地下涌出,請求世尊為我們說說其中的因緣。在今天的大法會之中,有無量百千億個菩薩都想知道這件事情。所以,敬祈具有無量功德的世尊講釋這些菩薩的來龍去脈,以消除眾人的疑惑。”

  這時,釋迦牟尼佛的各種化身佛,從他方無量無數(shù)的國土中來到法會現(xiàn)場,他們在遍布八方的各種寶樹下的獅子座上,結跏趺坐。這些佛的侍者,也都見到了上述菩薩大眾在大千世界的四方從地下涌出并住于虛空的情景,于是,他們各自對其所侍奉的佛說:“世尊,這些無量無數(shù)的菩薩大眾到底從何而來?”

  這時,釋迦牟尼佛的分身的諸佛各自告訴他們的侍者說:“各位善男子,請稍等片刻,有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名叫彌勒,是釋迦牟尼佛業(yè)記授記將隨其之后作佛的菩薩,他已提出了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現(xiàn)在就要答復他,你們自當因此而聽到佛的解釋。”

  此時,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說:“善哉!善哉!阿逸多啊,你能問佛這樣大的問題,你們大家應當共同一心,披上精進的鎧甲,立下堅強的意志,如來今天要顯示宣說諸佛的無上智慧,以及諸佛的自在神通之力,諸佛獅子般的奮迅之力,還有諸佛的威猛大執(zhí)之力。”

  這時,釋迦牟尼佛想重申此義,便又以偈頌格式說道:“諸位應當勇猛精進,專一其心,我將要說明此事,你們切勿有什么懷疑。佛的智慧是玄妙而不可思議的。你們現(xiàn)在都拿出了信心和力量,修習忍辱之行,滋養(yǎng)諸善之根,過去,你們沒有聽過這種佛法,今天,你們就要聽到了。我現(xiàn)在安慰你們,不要心懷疑惑和恐懼,佛所說的法,真實不虛,佛的智慧,不可稱量。佛所獲證的第一妙法,猶如大海,深不可測。這些,我現(xiàn)在就要給你們講說,你們應當專心致志地來聽。”

  釋迦牟尼佛說完如上偈語之后,告訴彌勒菩薩說:“我現(xiàn)在對你們這些參加法華盛會的所有大眾宣告。阿逸多啊,這些無量無數(shù)的大菩薩,從地下一涌而出,你們大家在往昔的時候從未見過。我在這個娑婆世界證得至高無上的圣智之后,成為這個世界的教主佛陀,我教化、指導這些菩薩,調(diào)伏其心,使他們發(fā)下了求證無上妙道的誓愿。這些菩薩都居住在娑婆世界的下方,即十方世界中的下方世界的虛空中,他們對于一切佛經(jīng),或讀或誦,非常流利,并在此基礎上,認真思索分析,正確地記憶和回味。阿逸多啊,這些善男子們不喜歡在大眾喧囂的地方有所多說,而樂于在清幽寂靜的地方精進修行,一刻不息。他們既不住于天上,也不住于人間,他們總是喜歡深奧的智慧,沒有任何障礙。對于諸佛之法,他們也愛不暫舍,一心一意地修習,精進不息,以求獲證至高列上的智慧。”

  這時,釋迦牟尼佛為了重宣此義,便以偈語形式說道:“阿逸多啊,你們應當知道,這些大菩薩從遠古時代以來,就一直修習佛的智慧。他們都是經(jīng)過我的教化而發(fā)下了上求佛道的大愿。他們就像我的兒子一樣,總是離不開這個世界。他們常修苦行,安于寂靜,遠離大眾的昏昧與吵鬧,沉默寡言,一心修道。這些弟子為了求證無上的佛道,晝夜六時,精進不息地學習我的道法。他們住在這個娑婆的下方虛空中,意志和信念十分堅強,恒常勤求佛的智慧,演說種種微妙之法,內(nèi)心沒有任何畏懼。我在摩揭陀國伽耶城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證得至高無上的圣智,成為如來佛,此后開始轉無上*輪,弘揚佛法,那時,我便教化這些人,使他們發(fā)下了求證佛道的誓愿。始今,他們都達到了不再退轉的修行階位,未來都將證果成佛。我今天所說的都是真實之語,你們應當專一其心,相信我從久無以來就一直教化這些菩薩大眾。”

  這時,大菩薩彌勒和無數(shù)菩薩聽了釋迦牟尼佛的話,內(nèi)心產(chǎn)生了疑惑,覺得很奇怪,怎么從未聽說過,他們在想,為什么世尊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教化這樣多的菩薩,使他們都證得至高無上的圣智?

  于是,彌勒菩薩對佛說:“世尊,您當年作為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的太子時,為求解脫之道,走出釋家的王宮,在距離提伽耶城不遠的地方,坐在菩提樹下的道場中,證得至高無上的圣智。從那時以來,到現(xiàn)在只不過四十多年。世尊,您怎么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大作佛事,運用佛的勢力、佛的功德,教化如此無量無數(shù)的菩薩,并使他們有把握在將來也證成至高無上的圣智呢?世尊,這些菩薩的數(shù)量之多,即使有人在億萬年中地直去數(shù),也是數(shù)不完的。這些菩薩從很久以來,在無數(shù)個佛世界中,種下了許多善根,成就了菩薩之道不停地清凈修行。世尊,這等事情。世人難以置信。譬如有人,他的面貌佼好,頭發(fā)烏黑,年紀二十五歲,竟指著一位業(yè)已百歲的老人說:‘你是我的兒子。’那位百歲老人指著這位年輕人說:‘你是生我養(yǎng)我的父親。’像這樣的事情,簡直太難以置信了。佛也是這樣,自從您證成佛果以來,時間的確并不太長,但這些菩薩大眾已在無量千萬億年前,為了求證佛道而精勤修行,他們善于入定,善于出定,也善于住于定中,對于各種各樣的定,甚至億萬種定,都是這樣。他們獲得了巨大的神通,長期修清凈行的法門,善于依次修習各種善法,又善于巧妙地回答所有的問題。他們不愧是人類之中最尊貴的菩薩,在任何世界之中都是極其少有的。今天 ,世尊卻說您在證成佛道之后,才使他們發(fā)菩提之心,規(guī)律性化示導他們趨向于無上圣智。然世尊證得佛果的時間并不算久,竟能作出如此具有巨大功德的事情。我們雖然相信佛根據(jù)眾生根機而隨宜所說的佛法,我們知道,佛所說的話從來都是真實不虛的,佛所知曉的事情絕對是通達無誤的。但是我們擔心將來初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在佛滅度之后,若是聽到這種說法,會有人不相信,不接受,從而產(chǎn)生破壞佛法這種罪業(yè)的因緣。正因為如此,請世尊您為我們作進一步解釋,以消除我們的疑惑,也好讓未來之世的各位善男子在聽聞此事之后而不會產(chǎn)生疑惑。

  這時,彌勒菩薩為了重申其義,又以偈頌格式說道:“佛昔日從釋迦種族出生,后來出家來到伽耶城附近,坐于菩提樹下開悟成佛,從那時至今,時間并不長久。再看這些佛弟子,他們的數(shù)量多得難以稱計,很久很久以來,這些人就已修行佛道,擁有巨大的神通之力,善于修學菩薩道,不受世俗的污染,就好像出水芙蓉一樣清凈。現(xiàn)在,他們從地下涌出,站在佛的面前,無不心懷恭敬。這等事情更是不可思議,難以置信。因為佛得道的時間很近,而此間所成就的眾生又如此眾多。請您為我們?nèi)鐚嵍謩e地解釋其中緣故,以消除眾人的疑惑。我再舉一個例子,譬如有個年少力壯的人,年紀剛剛25歲,可他卻指著一位百歲老人,說是他的兒子。這位老人已是鬢發(fā)花百,滿面皺紋。年輕人卻說他是自己親生兒子,而那個老人也說,年輕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這等父少子老的事情,全世界的人都不會相信的。世尊也是如此,得道成佛以來并沒有多少時間,而這些菩薩,志向堅強,毫不怯弱,他們從久遠的年代開始,就修行菩薩道,善巧答問,心無畏懼,忍辱頑強,相貌端正,道德高尚,受到過十方諸佛的稱贊。他們善于分別說一切法,平時,不喜歡在鬧市人群中周游,而喜歡坐禪入定,為了求得佛道,他們居住于下方世界的空中,我們親耳聽佛講說,對此事不應有懷疑,但為了未來的眾生對此能夠理解,請佛演說其中的道理。假使有人對《法華經(jīng)》產(chǎn)生懷疑而不相信,那么這些人就會墮于三種惡道之中,所以,還請世尊大發(fā)慈悲,對《法華經(jīng)》中的這一說法進行解說。也就是說,這些無量無數(shù)的菩薩,為什么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您的教化,以至發(fā)下求佛道的誓愿,從而達到了不退轉的修行階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