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菩薩無住相布施——漫談《金剛經(jīng)》要義
美佛慧訊 第八十二期
作者:昭慧法師
本經(jīng)翻譯背景簡介
漢傳佛教界流通最廣的《金剛經(jīng)》誦本,譯者是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鳩摩羅什大師。鳩摩羅什生于龜茲,年長時游學(xué)天竺,名重一時。后發(fā)愿東行中土宏揚佛法。期間由于呂光與姚興的政治因素考量,曾二度遭遇梵行難,鳩摩羅什大師都忍辱負重,以全譯經(jīng)宏業(yè)。由此可見,古今經(jīng)典的流通傳布,往往歷經(jīng)多重磨難,得來匪易。
古代交通不似今日發(fā)達。今日欲往印度者,搭飛機只需幾小時即可到達,既便利又舒適。古代西行求法者,往往踽踽獨行,或是幾人結(jié)伴,在沒有保鏢的情況下,翻山越嶺,經(jīng)沙漠戈壁等險途,所以往往十去九不歸,大都病死、餓死、累死、渴死,或者遭遇劫難而喪命。想到古德求法的艱難,誦讀這些經(jīng)典時,更會甚感珍惜,故有偈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后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jié),沙河遮日力疲殫。后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jīng)容易看。”
這部《金剛經(jīng)》雖然是古人所譯,但讀起來卻甚感流利。它的魅力正在于:雖然一般人讀起來不太懂其意涵,卻有說不上來的舒暢感。所以漢傳佛教普遍喜歡誦讀《金剛經(jīng)》,這可說是鳩摩羅什這位天才譯家,相當充份地應(yīng)用著流利的漢民族語言,把這部經(jīng)典翻譯得非常優(yōu)雅通暢。
●“發(fā)菩提心”的意義
《金剛經(jīng)》共計三十二分。經(jīng)中開頭須菩提即問佛陀:“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尊者是位大阿羅漢,是已經(jīng)生死自在的解脫者。但他不以己身的解脫自在為足,而進一步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不只照顧自己的生死解脫,還希望能夠?qū)W習菩薩,令眾生的生死流轉(zhuǎn)也得以解脫。
菩提即是覺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簡言之,也就是無與倫比的佛陀覺智;發(fā)心,也就是打定主意,選定目標。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發(fā)菩提心”,就是打定主意,期愿達到圓滿的佛陀覺智之目標。佛陀比阿羅漢更偉大,因為阿羅漢只能夠自己獲得解脫自在,而佛陀在過去行菩薩道之時,卻可以為了利濟眾生,而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邊;可以對眾生無限付出,卻不求自己得到任何的回報;可以為了引領(lǐng)眾生脫離生死流轉(zhuǎn),達到解脫自在,而無限期延擱自己的生死大事。“發(fā)菩提心”,在諸種發(fā)心之中,不但其宏愿無與倫比,而且方向與內(nèi)容都非常正確,故名“無上正等正覺”。
人生如果有了“發(fā)心”--打定主意,選定目標,就比較會鎖定目標,并朝目標邁進。例如,座中的小朋友,也許將來想讀臺大,有了這個目標,你就會發(fā)心努力讀書,少泡網(wǎng)咖,少打電動玩具。如果志在成為“電玩高手”以揚名國際,那你就會反其道而行。如果是想到美國留學(xué),你就要打定主意,趕快學(xué)好英文,將來考托;騁RE時,能以高分過關(guān)。如果你想要當像王永慶這種富可敵國的企業(yè)領(lǐng)袖,現(xiàn)在也許就須針對此一目標,讀經(jīng)濟、金融、企管或工業(yè)的相關(guān)科系,并盡量尋找管道,讓自己于職場中多所磨練,吸收經(jīng)驗。一個人的發(fā)心是很重要的,發(fā)心即是選定目標,接下來他才有向那個目標大步邁進的動力。
很多人修道,是“發(fā)出離心”,亦即為了根除生命中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有求不得等等痛苦而發(fā)心修道。須菩提已達到了阿羅漢的解脫境界,永遠止息了前述諸苦。但是蕓蕓眾生還沉淪苦海,永無休歇,因此他要進一步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fā)菩提心”的兩大難題
可是隨著這份發(fā)心,緊接著,一個問題來了:發(fā)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后,吾人“應(yīng)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呢?須菩提尊者首先問佛陀的就是這個問題,在《金剛經(jīng)》中,他從頭到尾與佛陀之間的對答,也都不外乎是環(huán)繞著這個主題而作各個角度的分析。
如果是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之后,要如何安住其心,并降伏其心呢?亦即:我們要怎么安頓這顆浮動不安的心?要怎么降伏這顆煩惱深重的心?如果這一點做不到,善男子善女人又如何可能維持他發(fā)菩提心的熱誠,而不退轉(zhuǎn)或變質(zhì)呢?
我們的心很麻煩,要長期而不間歇地利益眾生,置自己于不顧,這點談何容易!我們的心本能地向著自己。剛才所說的,升學(xué)、就業(yè)、賺大錢,乃至于希望有個舒適的生活、美滿的姻緣、幸福的家庭、誘人的權(quán)柄、崇高的社會地位等等,念念都是為了自己,佛說這是“我執(zhí)”。要怎樣降伏那“我執(zhí)”深重的煩惱心,而將其轉(zhuǎn)向,念念顧護眾生呢?而且那利濟眾生的心,又要怎樣才能在生死長流的種種痛苦與誘惑之中,安住得下來呢?
●自我愛的強烈本能
在佛家看來,每個人都有很強烈的自我愛,牢牢地抓住自己不放(不單是我們,貓狗等眾生都一樣有強烈的自我愛)。即使我們想要自殺,生理都會嚴重抗拒,這也就是為什么自殺的人總會選擇一種不可逆轉(zhuǎn)的方式(例如上吊、跳樓),以達成目的的原因--他讓自己再也沒有后悔的空間了。假若還有逆轉(zhuǎn)的空間,他的生理就會強烈抗拒,因為自體愛如此根深蒂固,他承受不住這樣猛烈的傷害。
一個想要跳樓自殺的人,如果你從背后捂住他的鼻子,他一定會猛烈掙脫你的手,因為他愛自己,他要活下去,這是生理的強烈本能,甚至不受意識的指揮。如果你說:“反正你要自殺,我干脆把你的鼻子捂住,讓你窒息而死。”他一定不會聽從,而寧愿選擇跳樓,為什么?因為生理本能的掙扎,讓他不能夠真正地放舍自己,而生理又會干擾心理。佛家不主張自殺的理由即在于此:自殺并沒有解決問題,生理的抗拒與掙扎,會使生命處在一種上下拉扯的痛苦情境之中,這樣反而比較容易以陰暗的心,招感陰暗的惡業(yè)成熟,而墮落到陰暗的地方(如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
生命的本能就讓眾生的心,不得不深刻地系著在自己的身上,怎么可能念念為著眾生呢?因此,要怎么安頓這顆強烈不安的心,就成為修學(xué)菩薩道的首要課題了。當我們的心碰到自己的種種痛苦時,難道不會為自己著想嗎?就算我們的心愿意利益眾生,但若好心好意對待他人,他人卻不領(lǐng)情,甚或恩將仇報,我們又怎么消受得起呢?
還有,縱使我們能為眾生而不先求自己的解脫自在,但生老病死如影隨形,若不能求取自己的解脫,成為阿羅漢(成為阿羅漢就不用再輪回生死了),而想繼續(xù)幫助眾生,那意謂著生命是會一生生不間斷地持續(xù)下去的。當年齡老大了,軀瞉退化了,面對死亡、災(zāi)厄或癌癥之類劇烈的病苦,乃至面對不可知的來生之時,一位想要幫助眾生的菩薩行人,又當如何安住他那惶惑不安的心呢?
●“發(fā)菩提心”的度生要領(lǐng)
這是個很嚴肅的課題,所以須菩提要代諸善男子善女人請示佛陀:不錯,佛陀時常鼓勵人發(fā)菩提心,但倘若想要發(fā)心學(xué)習菩薩,這兩個先決問題又該怎么解決呢?在本經(jīng)中,佛陀緊扣住這個主軸而作回答,亦即,一個想要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應(yīng)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先簡要地告訴須菩提及在座的所有子弟們,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這樣想:對于一切眾生,我都應(yīng)隨分隨力幫助他們,希望他們能夠達到解脫自在的“無余涅槃”之境地,可是心里卻不要認為:我已度了若干若干眾生,反而要有“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的反思。亦即:盡我所有的努力以度眾生,但不要認為“我”努力了什么!“我”幫助了哪些眾生!“我”具足了度化眾生的鉅大功德!
●“無住相布施”的要領(lǐng)
緊接著佛陀就開示“無住相布施”的要領(lǐng)。原來,布施是幫助眾生的第一步,所以佛先從“布施”說起。為了利益眾生而行布施,這不只是錢財?shù)牟际?當他人恐慌、悲哀之時,我何妨過去拍拍他的肩膀,問候他、勉勵他、陪同他、傾聽他的訴說,讓他的心情逐漸開朗,這個也是布施!過幾天大家來參加地藏法會,就會發(fā)現(xiàn):好多人都卷起袖子來當義工,布置壇場、搬桌椅、插花、掃地、煮素齋、供點心等,這些身力、心力、財力的付出,也都是布施。所以布施不是富人的專利,窮人一樣可以布施。
布施是幫助眾生的第一步,但發(fā)菩提心的人,幫助眾生的時候可要注意:要“無住相”布施,不可以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之“四相”而行布施。也就是說:幫助每一個眾生的當下,立刻都要有離四相(或無住相)而行布施的覺察力。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如何離我、人、眾生、壽者之“四相”而行布施呢?要領(lǐng)就是:于布施的當下或事后提醒自己:不要認為我好偉大,我很善良,我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善事(無我相);不要認為有一個受惠的對方,我給他帶來了什么精神上或?qū)嵸|(zhì)上的利益(無人相);不要期待周遭的其他人,都能知道我做了這件好事,甚或唯恐全天下人不知我?guī)椭怂?無眾生相)。
有趣的是,許多企業(yè)家,盡其所能以節(jié)稅或逃漏稅,但是在義賣的場合,卻常看到一些大董事長,一捐就是幾百萬、數(shù)千萬,眼睛都不眨一下。怎么在這種場合,他就如此慷慨起來了呢?因為在這種公開場合,他這樣的表現(xiàn),會給人“樂善好施”的印象,這對他或企業(yè)體本身,都是一種鼓舞的力量,形塑他們良好的社會形象。其實,只要有此企圖,或耽著于這些令名美譽,行布施時都已著于“眾生相”。
再者,布施者也常執(zhí)著于“壽者相”。壽者,是指時間的長流;壽者相,是指時間長流中的種種因果變化相。希望布施事跡在時間長流之中被記載下來,希望被后代贊揚懷念;希望現(xiàn)在的布施,未來可以招感良好的果報,這些都是“壽者相”。很多人在寺廟里布施功德,總希望寺方在柱子上刻下大名,永垂不朽。那個柱子若沒有遇到921大地震之類的摧壞,確實比口頭的感激與書面的表揚,能存留更長久的一段時間,廟方往往順眾生之所所好而這么做,以鼓勵大家踴躍捐輸,其實這種布施,就是“壽者相”的表現(xiàn)。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如果幫助別人,只是為了將來獲得美好的果報,那么,縱使廣行布施,但發(fā)的可就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沒有資格成為“菩薩”。確實,善惡有報,可是我們布施的動機若在于此,功德就不偉大了。所以本經(jīng)中說,若住四相而行布施,雖然有其功德,可是卻“如人入闇,則無所見”,好像進入暗室里,看不到東西一樣。這是指:他并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那里;縱算他將來得到了美好的果報,也一樣要面對生老病死等種種憂悲苦惱,甚或為自己福報的到來而患得患失。他無法在每一個布施的當下,體會布施的無窮喜樂。
●“無住相布施”的生活訓(xùn)練
一般人做好事,若不得其要領(lǐng),總還是無法完全擺脫自我(我相),總希望對方感謝自己(人相),也希望更多人周知并贊嘆自己的善行(眾生相),或是期待未來能有善報(壽者相)。只有“菩薩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沒有介意自己在此中所扮演的角色,沒有希圖對方感恩,沒有期待眾人周知,沒有冀望未來獲得善報,只是回應(yīng)著當下面對苦難的那份不忍之心,該做便做,做了就放下。那個“不忍之心”最為可貴,保任此一不忍之心,這才是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長可久而不會變質(zhì)的要領(lǐng)。否則,面對著自己般般的困境,面對著他人種種的煩惱,面對著冷漠的大眾,面對著渺不可知的未來,是容易退失其心的。如何安住其心而使其不退轉(zhuǎn)?如何降伏其心而使其不變質(zhì)呢?整個《金剛經(jīng)》的主軸,就在于此。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xiàn)于生活中的高度修為,其實這是可以逐漸落實在生活之中的。《孟子》〈公孫丑篇〉中曾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乍見孺子落井,很自然地會生起惻隱之心,想救起落井的小孩,這不是為了藉此結(jié)交小孩的父母,以此獲取利益,也不是為了博取鄉(xiāng)里、親友中的良好名聲,更不是害怕被責以“見死不救”,純粹只是不忍小孩落難的惻隱之心。其實這正是“離四相”而行布施的基礎(chǔ),我們要努力的,是將這種純潔無私的“惻隱之心”保任、長養(yǎng)。若是救人時,心中想到的竟是自己(我相),希望自己藉此以結(jié)交落難者或其家屬(人相),或期待因此而得到社會大眾的掌聲(眾生相),企圖從中獲取未來的私利(壽者相),這就落入“住四相而行布施”的俗套去了。
以上所述《金剛經(jīng)》大義,提醒著我們,生活中念念都要想到:眾生都期望離苦得樂,我們要盡可能帶給眾生快樂,拔除眾生的痛苦。但請注意:布施度必須配合“緣起”智慧,方能達到彼岸。亦即:布施者要善觀因緣,隨份隨力以行。“眾生無邊誓愿度”,這只是不因“眾生無邊”而打退堂鼓的一份堅持。但這并不是指要由我一個人“全包”所有度化眾生的工程。我一個人倘若度完了所有眾生,那別人還要做什么?他們沒度眾生,又如何善積福德資糧以成佛?
善觀因緣者深知:我有我的因緣極限,所以要做自己所能做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慢慢地影響別人,展轉(zhuǎn)增上眾生的得度因緣。這就像一根蠟燭點亮另一根蠟燭,展轉(zhuǎn)點燃無數(shù)根蠟燭;每一根蠟燭在一個角落里都能照亮好幾個人。我們應(yīng)該這樣與諸菩薩學(xué)人互相提攜,展轉(zhuǎn)增上,讓大家都能發(fā)菩提心以利益眾生,成就佛道。
●何以其福德不可思量?
在我們的生命之中,若于每個幫助眾生的當下,都能不著于四相,只想到要成就這件事情,而沒有想到其它諸如“我的利益”、“對方的態(tài)度”、“他人的眼光”、“未來的收獲”等等“四相”,就不會因一次兩次的挫折而退失菩提心了。這樣就能夠降伏自己那顆躁動不安的煩惱心。這樣經(jīng)過降伏的平穩(wěn)之心,就能安住在每一件事情的當下,事情做完了,就放下它。長久的生命,就會不斷地在每一件事情上習慣性地“遠離四相”,盡其所能度化眾生,以達到相對最好的效果;以此供養(yǎng)眾生而不求對方的報償,并連自己因此而“種下功德”的未來果報都無所貪圖。
若能這樣不求福德之將至,反而“其福德不可思量”,為什么?因為,這樣一顆光明磊落而溫暖可愛的心,不但恒常從“助益眾生”的本身獲得了無限法喜,而且在他的生活周遭,自然會不求自得地感召到一群光明磊落而溫暖可愛的親友乃至陌生人,讓自己的人生,因這些輾轉(zhuǎn)不斷的善緣圍繞,而充滿著幸福與喜樂。除非過去生中曾跟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眾生結(jié)過某種冤業(yè),今生因緣成熟,重罪報償,那又另當別論。
古人說:“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若我們的心只想到自己,很奇怪地,就會招感到一群只想到自己的人。你自私,他也自私;你冷漠,他也冷漠。你怨恨自己有事時別人不幫忙,但若別人一有事,你也一樣閃得老遠。生生世世不斷地生活在這樣充滿怨懟的痛苦之中。無住相布施,雖沒有想要獲取福德,但不可思議的福德卻自然會來到,無住相布施者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會是安祥喜樂的。
●恒念無常、無我,超絕四相
921大地震發(fā)生的時候,慈濟功德會穿藍襯衫、白長褲的朋友們,直往災(zāi)區(qū)奔去,難道他們沒有舟車奔勞之苦嗎?沒有身心的困頓嗎?不知道災(zāi)區(qū)隱藏著極大的危險性嗎?可是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平和、慈悲與歡喜。這些個別的感人事跡,有些經(jīng)媒體報導(dǎo)出來了,但大都不曾出現(xiàn)在媒體上。
菩薩的生命,就是在時間洪流中,在利濟眾生的每一瞬間度過的。難道他們不會遭遇到任何痛苦與劫難嗎?當然有!七月間,我去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告訴我:本次澎湖空難,就有三位慈濟人罹難。你看,他們雖然時常來來回回地脤災(zāi),但共業(yè)臨到,也照樣高空摔落,粉身碎骨!可是對他們來說,諸行無常,即使是最痛苦的剎那,也必然會成為過去的。
能這樣常自觀照,行菩薩道時就沒有“壽者相”。即使一期生命結(jié)束,到下一期生命開始時,由于他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又會再以他有用的軀殼,做有意義的事情,直到這軀瞉再度倒下去為止。這樣不知不覺地生生世世行去,其福德自是不可思量!依此福德,終有一天,他能成就當初發(fā)心所設(shè)定的目標: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他也不會成天癡想: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成佛?而是念念系于眾生苦樂,日日為眾生奔忙,卻沒有“眾生相”。這樣才是真實菩薩,這樣學(xué)菩薩行,才可長可久,不易半途而廢。
●解讀“然燈佛授記”公案
經(jīng)中,佛問須菩提:“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須菩提說:“不也,世尊。”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佛陀固然偉大,但并非“獨一偉大”的圣者;我們?nèi)粢婪?a href="/remen/jingji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精進,一樣也可以成佛。佛陀過去也與我們一樣,是一個生死凡夫,他第一次被認定“此人將來必當成佛”,就是在然燈佛的時代,
釋迦菩薩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有一世生于然燈佛時,聽到然燈佛要入城宣化,非常高興,高興到什么程度呢?他當時是一位獨身清修的道人,想要買花供養(yǎng)佛陀,可是他卻找不到花,因為全城的花都已經(jīng)被大家買下,想要供養(yǎng)佛陀。聽說佛陀要來,大家都是非常高興的。
這時正好看到一個女孩,手里拿著五莖蓮花,他向那女孩說:我是否可以高價買下你手里的五莖蓮花呢?那女孩無論如何不肯賣出,反而跟他講條件:“如果你愿意讓我嫁給你,我就把五莖蓮花給你。”他是一位無心女色的修道人,可是在那個當下,他心里只有對佛陀這位圣者的無限恭敬,在恭敬中徹底消融了自己:“我要向佛陀看齊,有一天我也要像偉大的佛陀一樣,無私無我地幫助眾生。這樣的一個圣者,我一定要供養(yǎng)他,以表達自己無上的敬意。”
在這樣清凈無染的念頭下,他竟然答應(yīng)了女孩的要求,愿意跟她結(jié)婚,愿意做他所不想要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這就是“無我相”的實踐。他答應(yīng)女孩的婚事,不是因為她是一位美麗的婚姻對象,這就是“無人相”的實踐。他內(nèi)心只有純潔的念頭--對圣者的無限恭敬,甚至為此而結(jié)婚,他也不怕別人指指點點說:“這個修道人怎么搞的,竟然耐不住寂寞!”這就是“無眾生相”的實踐。他也沒有想到:我好不容易修行的結(jié)果,這樣豈不是毀于一旦?未來我豈不是失去了修道的利益?這就是“無壽者相”的實踐。
當佛陀來到他面前的時候,正好地上有一灘泥濘,當下他只想到:不要讓我尊敬的圣者--佛陀踩到泥濘。這使得他情急之下,竟然把他的頭發(fā)(他雖然是一個修行人,但他是帶發(fā)的修行人)鋪到地上,讓佛陀踩了過去。那位佛陀,就是然燈佛。當時然燈佛立即給他授記,說他未來將成為另一位佛陀。這可不是然燈佛在感動之余給他的一份報償,這個功德不是然燈佛賜給他的,而是他因離四相而法爾招感的功德。然燈佛已看到他在那澄凈的心性之中,絲毫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于是就此凈因授記凈果:“你于來世一定可以成佛。”
那么,有沒有固定的規(guī)格,將它一、二、三、四、五逐一擬定出來,照著這個規(guī)格實行,就能成佛呢?八正道、六度、四攝,大的方向當然不會得不到指引,但只要想到:我要成佛,我要照著這個規(guī)格,來達到成佛的目的。這樣反而又落入四相去了。成佛,從來就不能單靠一成不變的“規(guī)格”,而是要依無我的中道智慧,在每一件事上作出最恰當?shù)木駬衽c回應(yīng)的。釋迦菩薩在當下想到的不是自己要實踐哪一條規(guī)范,以此獲取哪一種效應(yīng),而只是對圣者的無限恭敬,這一念才讓他與佛道相應(yīng)的。此所以《金剛經(jīng)》云:“如來于然燈佛所,實無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挑戰(zhàn)自己:無住相而行布施
我們大家也可以自我勉勵,誦讀《金剛經(jīng)》不要以為那是圣賢的能耐與遙遠的故事,跟我毫無關(guān)聯(lián)。我們可以學(xué)習像釋迦菩薩一樣,任何時候,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把“自己”放到最低,把那件事情的本身放到最高,而且沒有一丁點想要得到回報的心腸--完全沒有對方、眾生或當來果報會酬償給我的想法。以這樣純潔的心思待人接物,將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金剛經(jīng)》的大義。
誦讀《金剛經(jīng)》,不是誦給佛陀聽的,因為佛陀比我們更清楚此中義蘊。誦讀《金剛經(jīng)》,是為了提醒自己,要將《金剛經(jīng)》義實踐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的。今天弘誓學(xué)院的師父們在晚課中特別為諸位的來到,而加長晚課時間,誦念全卷《金剛經(jīng)》,他們并沒有希圖你們給予任何利益,也沒有想到:要讓別人都知道他們對你們毫無所求,乃至不會想到一場共修,未來會給他們自己或本學(xué)院帶來什么樣的回饋,他們只是為所當為、做所當做。那不就是離四相而以法布施嗎?在座觀音文化工作陣的朋友,我相信你們也經(jīng)常是這樣為鄉(xiāng)土與人民而奮斗的。
所以,《金剛經(jīng)》的這種提撕,你們可以拿來時時對映自己的心境:受到種種不如意事的時候,遇到別人抱怨或乃至恩將仇報的時候,你能不能立刻想到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行布施”呢?每次你成功了,你也就挑戰(zhàn)了你自己,善能“安住其心,降伏其心”了。
- 靜波法師:以布德為棄履
- 仁德上人:佛法的宗旨是無住無著、身心化空
- 仁德上人:無我無住無著歌
- 本源法師:布施持戒后為什么還是缺少福報?
- 仁德上人: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 靜波法師:正常理性地廣行財物布施
- 仁德上人:認知性空無住歌
- 本源法師:沒有錢的人怎么布施修福報?不用錢的布施
- 本源法師:捐助慈善事業(yè)要存有的三種觀想
- 宗舜法師:有相布施比無相布施功德少嗎?有相布施是攀緣嗎?
- 靜波法師:如果去過積累了福業(yè),那現(xiàn)在可以坐享福報嗎?
- 夢參法師:將法布施給一切眾生!
- 仁清法師:有人“于求財物”時,不應(yīng)該“不給施”
- 仁清法師:如何做到不住在“聲香味觸法”里面?
- 智海法師:奉獻自己,就是成就自己
- 靜波法師:喜施獲福是什么意思?
- 能弘法師:布施為什么能到彼岸?
- 昭慧法師:幸福,可以嗎?
- 宗性法師:布施的時候,是給還是不給?
- 夢參法師:大慈大悲心發(fā)心布施是很難的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