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對于大悲咒的開示
三編卷二復尹全孝居士書一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欲令全備,非世法佛法一肩擔荷不可。世法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法必須戒殺護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化他。必使內而家庭,外而社會,一切同人,同修此法,以期現生即了生死。佛法法門無量。所有一切法門,同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煩惑若有絲毫未盡,仍然莫出輪回。唯念佛一法,全仗佛力。若具真信切愿,決定可以仗佛慈力,帶業(yè)往生。較彼一切法門,其難易相差,奚啻天淵懸殊。吾人既無斷盡煩惑之道力。若不以念佛求生西方,為自利利他之專注大事。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輪回中。欲全孝道,固當汲汲于修持凈業(yè)也。其書前曾與特生寄過許多。今八月間又寄一百本凈土五經,此經當常誦,則凈土法門利益?zhèn)渲印=駷槿耆》麨榛燮。謂以佛智慧所說凈土法門,普令同倫同出生死輪回,乃究竟全孝錫類也。大悲咒咒水治病,當發(fā)至誠懇切心,方有靈驗。每日持咒之先,先禮釋迦彌陀及常住三寶。如圖簡便,即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賢圣僧,(一拜)如是三稱三拜。次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三拜,即念大悲咒。初一遍右手作寶手印。(即右手大拇指,壓第二食指,第三中指,第五小指頭一節(jié),舒第四無名指。)畫梵書“唵”[]“[口+藍]”字[]于水上。左手結金剛拳印。(左手大拇指,壓第四無名指下節(jié)。第二食指,第三中指,第五小指,壓于大指之上。如難常結,不結亦可,或初念時至將畢時結,亦可。凡持咒時,均宜結此印。)大悲咒念若干遍,臨畢再結寶手印,畫[][]字。此在末后一遍大悲咒初念時畫。大悲咒念畢,照大悲咒遍數,念部(上聲)林(去聲)二字若干遍。多念亦好。念此部林字,以祈速得圓滿成就也。不貪名,不貪利,唯欲救人病苦,則便靈。有或持靈后,貪名利,或破戒,則便不靈矣。凡事無一不以至誠為根本者。光老矣,目力衰極,用眼手二鏡,方可勉強看信寫信。汝信來數日,以無暇因遲,故用航空快信寄。以后切勿來信,已令新聞報于明日十三日登。申報后日十四日登。佛學半月刊十五日登。拒絕一切信札。以目力精神不能應酬也。(一函遍復,為隨機利人之要文。戒煙方甚靈,治瘧疾方治無不愈,治瘋狗咬方亦甚靈。)軍人能以除暴安良,訓誡兵士,以百姓之父母兄弟姊妹,作自己之父母兄弟姊妹。唯期不受損害,不敢起藉兵勢以欺侮奸淫,則是百姓之救星。凡所到處,善神皆為擁護,即所謂火里蓮花也。兵若知此義,戰(zhàn)無不勝。天下自然太平矣。(十一月十二)
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四
接手書,備悉。汝所附問之事,實為貴地沐佛法之漸。以貴地人以橘為出產,倘能以至誠心持大悲咒,咒凈水一百八遍。然后持此水向橘樹灑之。隨行隨念咒隨灑。其蟲縱有,決不至太甚。倘極其恭敬至誠,當可不生。如不會大悲咒,念準提咒,或往生咒,或心經,皆可。即全不會,但至誠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一萬聲(預先供凈水一碗,念畢向樹灑之)。去時隨行隨念,至樹處隨行隨念隨灑。倘肯日日常念,或在樹林周圍念,其樹必定茂盛繁實。世間人不知道,唯知利。果能依此,不生蟲,多結果實,則人皆肯念矣。若有蟲,則難令不捕。須令其不生,乃根本解決法。生而不捕,斷做不到。凡事順人情則易從。逆人情則不從。汝先作此法,倘真靈,然后以此勸其一鄉(xiāng),則一鄉(xiāng)便可通沐佛化。至于宣講,甚好。然須有有工夫之人。若事務煩劇,何暇宣講。欲化導一鄉(xiāng),宜先從此事起。所謂法不孤起,必有因緣,方能發(fā)起也。凡修行人,必要心地好。心地好,再加以恭敬至誠,斷無不靈者。心地不好,又不恭敬,既無有感,何能得應。此事理所必然者,祈慧察是幸。(若常念,不必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念,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即已。凡怨業(yè)病,醫(yī)不能治者,及犯鬼犯狐,念之即可解消遣散。凡刀兵水火惡獸惡人等危險,若至誠念之,即有大轉折。若心不至誠,兼有疑惑不信之心,及心存惡念,欲成就惡事者,則無效驗。汝果能真實如是行,如是化導,則汝鄉(xiāng)便可家家觀世音,人人彌陀佛,為佛鄉(xiāng)矣。)
三編卷二復邵慧圓居士書五
手書備悉。孫君之病,令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向太平寺德森法師討大悲米沖服,果至誠,必可即愈。吳澤南之母將終,往太平寺請僧助念,德師贈大悲米。至家則舌僵不能說話,急沖水向舌點之,則會說話。隨眾念佛,臨去大聲念三聲,遂逝。此米乃以大悲咒加持上萬遍者。
三編卷二復張覺明女居士書八
徐老太由香灰水,危病回機,亦其家眷之誠心所感。何德牧之喜談詩,而不注重念佛,乃業(yè)力所感,故不知輕重。如小兒,與以銅錢則喜,與以摩尼寶珠則不受。乞丐為騙錢,肯念佛,也種莫大的善根。光緒十八年,光在北京阜城門外圓廣寺住。一日,與一僧在西直外,向圓廣寺走。一十五六歲乞兒,不見有饑餓相,跟著要錢。光云念一句佛,與汝一錢,不念。光云念十句佛,與汝十錢,還不念。光將錢袋取出來令看,約有四百多錢,為彼說,汝念一句,與汝一錢,盡管念,我盡此一袋錢給完為止,還不念。遂哭起來,因丟一文錢而去。此乞兒太無善根,為騙錢,也不肯念。乞兒果發(fā)善心念,則得大利益。即為騙錢念佛,也種大善根。光從前不持大悲咒,民二十一年在報國關房,西華橋巷吳恒蓀之母,病勢危急,恒蓀在北京,急打電令歸。其妻令人到報國求光咒杯大悲水,光即念三遍,令持去,服之即回機,無危險相?趾闵p著急,急打電,云病已莫要緊了,恒蓀遂未歸。其小兒九歲,生未兩月,遍身生小瘡,春則更厲害,經年不斷,醫(yī)亦無效,因求大悲水,服之即愈。因是每有人求,日日總念幾遍。后求者多,即用大器盛。前年避難到靈巖,當家言大悲水還要持。光謂現無瓶可買,且無買瓶費,當以米代之。香灰,則前在報國亦備,以遠道水不能寄,灰則一切無礙。若當地則不用灰。無錫秦效魯三種病,醫(yī)不好,以大悲水吃擦得好,遂歸依。治瘧疾方,并無秘訣,凡識字人均可依方而寫。無錫一當兵的壞人,曾在袁總統下當親兵,遂習成壞性。吃喝賭冶游全來,煙癮甚大。將及餓飯,眼已看不見,年已五十七八。其兄死,秦效魯去吊,見其苦況,極力勸誡。其煙酒肉,即日盡斷。日常念佛,眼遂好。居然成一善人,提倡念佛。鄉(xiāng)人不敢與往還。后瘧疾大發(fā),彼一一為治,通好,從此鄉(xiāng)人皆相依從。四月間曾帶十余人來皈依,居然一老修行居士。此人姓華,名貫千,已六十四五矣。若此人者,可謂勇于改惡遷善矣。今為寄香灰一包,以便自他需用。又寄學生修養(yǎng)德目五本,用示小人。喪祭須知二本,以汝舅姑及何德牧之母,并徐老太,皆年老,得此亦可以隨緣開導。令其勿以隨順俗習,以為父母親朋加罪過也,F今古禮廢棄,喪中用酒肉,唱堂戲,真是不成事體。聞一商人某,其母死大殮時,大孝子與來客飲酒劃拳以為樂,其心已死。使稍有天良,決不如此,誠可謂實行獸化。然兔死狐悲,彼反不如異類矣。
三編卷三復馬宗道居士書一
大悲咒等,彼此稍有不同,不妨照本讀之。以咒系梵語,人莫能知。但志心念,則有大益。不須在字體上講究也。湖南所流通之本,亦未見,不能指其是非。但志誠持誦,自獲不思議功德。萬不可以或有差錯而懷疑,則必能得其利益矣。
三編卷三復李吉人居士書
大悲咒,但依現時所教之師念,即有無邊利益。固宜日日常念,何須十齋。又吃肉一法,其害無窮。汝夫婦既發(fā)心生上品,何不常時吃素,而只十齋耶。不獨自己吃素,尚宜令家人兒女通吃素。細看文鈔,自知(南潯放生池疏發(fā)揮頗詳)食肉之過,不食肉之利。此固宜努力,不得狃于習俗,且以十齋了之也。
三編卷三復林贊華居士書九
學醫(yī)一事,大須詳慎。中醫(yī)未學好,何可又學針灸。(音久,時人每訛作炙。即時行之醫(yī)書亦然,何可不知其字。)蘇州針灸傳習所,未知其事,即有亦非寒家所能學。太乙神針,非秘傳,但須心細,按穴以灸。北京同仁堂有賣現成藥針。藥方亦可開,隨人可做。方中有麝有全蝎,此二亦可不用。若念佛人以大悲咒觀音圣號加持,當更有效。唯后所附之各法,(書名忘記)似乎不合時宜。其它書籍,光悉不知。陳竟非前云,欲住山修行,光已說其不可。汝欲光痛下棒喝,而以時時作非非之想說,何不說明其事,何其不知事務如此。光目已成盲,精神大減,不能應酬,以后來信,決定不復。
三編卷三復凈善居士書三
大悲米,單寄頗費事。今為寄大悲香灰二包,比米更好檢拾。其利益亦與米同,而久不會壞。若遇醫(yī)不能治之病,取二分灰,放大碗中,用開水沖之。攪攪,候灰質沉下,將清水倒于一器中。作十次服。每日服三四次。好則不須再服。未好則再沖。其灰包,當供于佛龕下一邊;驋煊诟邼嵵,不可褻瀆。此系加持萬多遍大悲咒之香灰。凡危險病,即不好,亦當見輕而死。沖過之灰質,加水澆樹,或潑屋上。
三編卷一復應脫大師書二
大悲咒之像,何以知其為偽。以咒之義理無量,何可以一像為準。此咒乃無量劫前,千光王靜住佛所說。何得將釋迦佛弟子阿難亦說之。又何得將釋迦佛去世后之馬鳴龍樹亦說之。四明法智大師大悲懺儀,人不理會,每每以像為事。足見后世之僧,多屬不明教理也。
三編卷一復陸培谷居士書
今為汝寄大悲香灰一包,以書夾之。此灰用大悲咒加持四千多遍,果能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定可不日痊愈。此一包灰,可沖五六十回。如嫌煩,可取六分之一,放大碗中,用開水沖之,攪攪,候灰質沉下,將清水倒在壺中,或瓶罐中,日三四服。必須吃素,日常念觀音圣號。若大見效,下次止沖。以留水不如留灰。病好后,所余之灰,掛于高潔之處,或供佛龕下旁邊,不可褻瀆。若有危險病癥,沖而服之,必可起死回生。即世壽已盡,服之亦有利益。沖過之灰質,當加水潑于房上,或倒于井中,不可倒于污穢之處。此比大悲水功效大。以大悲水或加持數十遍或數百遍,即被人要去,無有經三四月之久者。此灰為備遠路不能寄水者之預備。(乙亥九月初十日)
三編卷一復熊赫居士書
現在無論何人,均當專修凈業(yè),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近以戰(zhàn)事劇烈,當多念觀世音菩薩。今附普勸念觀音文一張,祈與一切人說之。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給,兼以日念佛念觀音及大悲咒,為祝國祝民薦亡等,故無暇多說。
三編卷一復胡宅梵居士書一
現今戰(zhàn)事如此激烈,全國人民均難安心,日間唯持大悲咒,稱觀音名,以求三寶加被息戰(zhàn)而已。(此指廿一年之滬戰(zhàn)而言 編者注)
三編卷四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大悲咒,摩摩下之所加,不必用,用則反成隔礙。古德持誦通不加,雖經中有之,非屬咒文,固無不可不用之典。啰多讀作拉音。
- 上一篇:印光法師:為人和教人
- 下一篇:人若拋撒五谷,必定來生無飯吃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印光大師: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印光大師: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印光大師: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印光大師: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印光大師: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印光大師: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印光大師: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印光大師: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印光大師: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印光大師: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印光大師: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印光大師: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印光大師: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印光大師:每天的功課都應當回向法界眾生
- 印光大師: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該有往生計劃
- 印光大師:富貴使人迷惑,有權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印光大師:每日功課都應回向法界眾生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烏龍茶]漳平水仙是什么茶,怎么制作出來的?
- [禪宗五家]萬松行秀是怎樣使曹洞宗宗風大振的?
- [哲理故事]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
- [宗門故事]是法平等,惟政禪師的慈悲
- [佛與人生]追著別人的幸福跑,你永遠不會幸福
- [佛學常識]法相宗緣何而來
- [其他漢傳法師]眾生的自性又叫佛性,具備不缺不少的了了常知
- [普洱茶]普洱茶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普洱茶名的來歷
- [禪宗典藏]《指月錄》是怎樣一部禪門經典?
- [佛經故事]世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
- [哲理故事]常釋懷,做人何必太較真
- [佛與人生]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六相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