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

\

  我們在這人世間,人生道路上最難處理的是“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構造一個人群、一個團隊的基本元素。它根本的問題就是一個“我”字,放不下這個“我”。也許你的發(fā)心是好的,但是你的處理方式不當時,那么你這個“我”的見地就出現(xiàn)了,容易跟別人發(fā)生踫撞,一但有踫撞就會有磨擦矛盾存在。因此修行人他首先要克服的問題就是這個“我”字,我們?nèi)绾卧谌魏螘r候把這個“我”字修得圓滿,是我們修行人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們一生中的最大智慧。其實,人就好像一塊石頭一樣,不管拎在那個地方,你都是石頭,也許你把人家絆倒,人家不小心撞到你這塊石頭后可能死掉了;也許你這塊石頭不起眼而被人家踏進泥巴里去;也許你這塊石頭借助風力或是外力被拎到海里處,翻起波浪,這一切一切的現(xiàn)象都是在這個虛有的石頭假名上面而已,如何在點點滴滴體現(xiàn)你這塊石頭,你這個人的魅力,其實就是用佛陀所說的“中道”。俗話說:「萬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但是我們很多學佛人就是最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骨頭里的東西都會咬出來,學佛的人就應該忘卻過去,安住在當下的快樂,照顧家庭,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明白,但是總不能夠圓融於當下。修行人與不修行人的一個通病就是遷就自己、縱容自己,不能夠在當下把自己提起正念。想把修行修好,必須把心修好,逐步完善自己,杜絕那惡緣惡事再次發(fā)生。學佛是很陽光、很快樂的積極生活,把佛教的理念和修行的感悟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是智慧。修行沒進步、跟不上去就是因為你沒有專注,學佛不是單純燒個香拜個佛,而是如何用佛學這個理念來形成修行的一種感悟,來幫助自己通過種種的障礙找到心靈的快樂。為什么我們大伙修行修不上去呢?為什么遇到問題解決不了呢?就是我們不能專注,你估計得太多了,解決方法是由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中找出來的,反醒自己,改變自己,不管閑事,專心工作,培植福德,完善自己。

  很多學佛的人都很消極…總是隨緣,隨緣。這個“隨緣”是一個智慧,你該要拿起的就要拿起來,這是隨緣。你不該拿起的,你就必須要放下,這也是隨緣。就是隨順世間因緣,這是要有智慧去辨別的。人與人之間為什么不能夠真誠相處?就是因為貪、嗔、癡心。貪戀自己的一個“我”;嗔就是仇恨、怨恨;癡是執(zhí)迷,這是人生百態(tài),也我們的生活境界,如何把我們的生活修行好呢?就要有一定的心態(tài),更多是修行的感悟,才能解決問題。遇到煩惱的時候,少說話,守著自心,面帶微笑,不要擺著一副臭臉,讓人家產(chǎn)生種種的遐想,其實你就是在把自己推進另一個火坑。正如古語云:「雷公都不打笑面人」,多說些好話讓人高興,真正的修行人是很有內(nèi)涵的,處處散發(fā)出法喜自在。不管你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我們這一生都必須要跟社會打交道,記住這是回避不了、也躲不了,只要你走上學佛路上,這種障礙就必定出現(xiàn),甚至還會比你沒有學佛之前更明顯,為什么?因為你心里有一面鏡子了,肯定你會對這些問題很敏感,這是很自然的東西。如何讓自己的心保持“如如不動”?當我們發(fā)心做事或幫忙別人,這個發(fā)心的大與小,對和錯,這是你的福德因緣,心力有多大,成就有多大,面對一些是非,是不用解釋的,遇到有緣的人根本不用解釋,遇到無緣的人解釋也沒用。遇到境界的時候,很多人在躲,躲得了嗎?躲得過初一,能躲得過十五嗎?所以外界很多人都覺得學佛的人是怪人,有點神經(jīng)。這是佛門非常悲哀的現(xiàn)象,他們不能夠正確理解佛教文化,沒有把自己的心修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永遠記住:修行中沒有人會完全理解你的。能不能讓人家理解你就要看你的言行,不偏離佛教的“三法印”,依照如來的教法來做人做事,你就心中無愧,就是那么坦然。真正的修行人的生活原則是“八正道”,我們現(xiàn)代人為什么晚上睡不好,夢多?因為我們遇到事情就躲起來,回避或是心虛,因為話多生是非。老祖師說:「修行人最怕話多。」每個人學佛都各有自己的因緣,所以最重要是行持。祖師大德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佛的東西不用說得太多,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理解也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釋迦牟尼佛也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這個“禪”的功夫是少不了的,如果你沒有這個“禪心”,你永遠就只是凡塵里的一;覊m,在骯臟的地方你這個灰塵就越滾越大。

  你找不到自己修行上的快樂,你就會好像一粒飄浮在空氣中的浮塵一樣,任由風把你吹來吹去,自己都無法把持自己想去那里。我們需要找回自己的“本心”,隨時提起正念,不要抱怨,安住當下,正念正行并軌而行,好好的定位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不要徘徊,不要怕錯誤,才能找到修行的快樂,積極快樂生活。為什么在大眾中好修行?因為境界多,對境而修。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丹陽寶林禪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