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淡然看紅塵

  世外淡然看紅塵

  昨日有網(wǎng)友留言給我,問及:「出家人本是世外之人,淡泊名利,不染紅塵,您現(xiàn)身兼數(shù)職,是怎樣看待名利的?在繁雜的應酬中您怎樣修行?」

  其實這就「方外」與「紅塵」;「出世」與「入世」的矛盾與融合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所以我在此一并略作回答,希望能令大家對佛教的出世精神與入世懷抱,以及出家人應以何種態(tài)度面對紅塵中的名聞利養(yǎng),有更正確的了解與認識。

  看破紅塵心不染

  「紅塵」一詞,指人間俗世之意。原出自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西都賦》的詩句:「闐城溢郭,旁流百塵,紅塵四合,煙云相連。」意思大概是說,熱鬧喧囂的人流所揚起的塵土(紅塵),從四方合攏而來,充滿了全城,塵土與煙云已連在一起了。紅塵是由「紅」與「塵」 兩個字組成,紅色是傳統(tǒng)中國人最喜愛的顏色,經(jīng)過長期文化意識的熏陶,紅色已涵蓋了世間的特色,紅色代表世間的種種誘惑,象征著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所以,紅色代表著世間。

  后來,「紅塵」演變成為「繁鬧塵市」,作「人世間」的解釋,并被佛家使用;佛教所說的「紅塵」,意為「污染」,也就是煩惱,能迷惑、蒙蔽人的真性,因此,出家修行就是為了脫離污染,破除煩惱,所以稱為「看破紅塵」──也就是一種完全沒有污染的出離心。

  名利網(wǎng)中須覺醒

  《毗婆沙論》說:「家者,是煩惱因緣!顾,「出家」就是為了「出離煩惱之家」;出家人之所以辭親割愛住進叢林,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六祖惠能大師說得最好:「只想作佛!」但作佛的目是為什么呢?而這個佛要怎么作呢?成佛的目當然是為了普度眾生,而成佛的修行方法就是「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挂馑家簿褪钦f,要修學「無為」,必先使我們的心空了;「心空」是一個最主要的條件。但如何才能「心空」呢?如何才能遠離五欲六塵,乃至種種的貪戀、執(zhí)著,這就是修行關鍵之所在。

  而修行人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呢?《迦葉請問經(jīng)》中說:「出家人最大之困縛即名聞利養(yǎng),于此必須斷絕!巩斆鎸κ篱g一切誘惑乃至名聞利養(yǎng)之時,如何能不為所困、不被所縛呢?

  要知道,出家人亦是凡夫,所以在沒有得到名聞利養(yǎng)之前,很多人都會如法地修學,但聲名大振后,由于前來恭敬供養(yǎng)贊嘆的人越來越多,這時就難免會生起種種分別心,修行的專注力也就漸漸分散,忘記了世間的種種苦難,同時對世間八法(八風):利、衰、譽、毀、稱、譏、苦、樂的貪執(zhí)也就慢慢生起來了。

  可見名聞利養(yǎng)對凡夫有著很大的欺騙作用,是修行人生起出離心最大的障礙,正如古德所說:「如果你的施主、吃穿等這些方面都很好,那么佛法沒有成就之前,魔已經(jīng)成就了!谷欢谖鍧釔菏乐,真正能不為這些所染的修行人卻是少之又少。凡夫在別人恭敬贊嘆的眩目迷人光環(huán)中,往往很快就會覺得輪回并不是那么苦,而且感到處處有安樂,就像我們冬天坐在溫暖的房子里不出去,久了就會忘記外面寒冷的事實。而當一個人衣、食、受用以及各種條件都很舒適、很滿足,而且又有許多人對他恭敬贊嘆,此時人世間對他來說,似乎就沒有出離的必要了。

  所以,阿底峽尊者說:「出家人應完全解開名聞利養(yǎng)的困縛,誰能如此,他就是火中蓮花!剐行者要做到身處濁世而不染,需要許多智慧方便法門,將自己從名利網(wǎng)中解脫出來,能使自己從迷夢中覺醒過來。

  世出世間原不二

  清凈無污的出離心,無疑是修行的首要條件,然而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陀在各種經(jīng)論中,一直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苟

  且亦說:「我亦在僧數(shù)。」說明了,佛陀和我們一樣都是眾生,而且是為求解脫而出家修道的僧人。所以,《維摩經(jīng).佛國品》說:「佛國、佛土在眾生身上求,離開了眾生,就沒有佛,離開了群眾去求道,是沒有道可求的。」并且指出佛土不過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手段:

  「佛言:『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弧沽婊菽艽髱煾f:「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埂阜ㄔ谑篱g,于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拐f明了如果我們要成佛,必須在人間修行、磨練;由人才能成佛,在其他諸道中(三惡道太苦,天道則太樂,阿修羅善妒好斗),是無法成就佛道的。

  可能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既然修行必須在世間,那么如何能得解脫?而「世間」與「出世間」是否矛盾呢?事實上,佛陀非常重視人間的教化,就修學大乘道而言,污穢的人間比諸佛凈土還要殊勝。如《無量壽經(jīng)》中說:眾生在此五濁惡世精進修行一日一夜,勝在天上為善百歲;精進修行十日十夜,勝在他方佛國遍地為善千歲。離了人間,便沒有福報可修,沒有眾生可度,也就沒有佛果可成。按大乘教義,菩薩道的修持,離不開人間,離不開眾生,尤其離不開我們現(xiàn)前所依止的地球,離不開人類社會。《增一阿含經(jīng)·等見品》佛言:「諸佛世尊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埂端氖A嚴》卷十二亦云:「一切賢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證。」佛陀是「人間」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間,成道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其所教化的對象,就是人間的眾生。由此可見,佛教是人間的佛教,是切合社會、時代的契理契機的佛教。

  五濁惡世求出離

  因此,以「人間佛教」為依據(jù),大乘菩薩道的精神,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并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廣行六度四攝,乃至八萬四千、無量法門,自利利他,正如經(jīng)中所說:「當知愿如大海,深不可窮,行若高山,填方成滿,須修六度之大行,方填四宏之誓海;欲填誓海,急當自利利他,自利者,必使三業(yè)清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歷劫勤苦,永無退志;利他者,六度勤修,萬行無虧,廣濟眾生,辛勞無厭;自利既精,利他則廣,六度萬行,普化圓融,譬如救濟眾難,先須自利充盈,救人既多,行且益易!谷绱思礊槠兴_道的最高實踐,最后達致即世間而出世間,即污染而清凈,即煩惱為菩提,即生死涅槃。不過這是修成佛道以后的境界。所以,凡夫眾生一方面離不開此多災多難的五濁惡世,一方努力追求清凈無染的出世樂土;如何才能在世間與出世間之間,達到協(xié)調與平衡?如何才能真正從世間超脫而達致出世間?

  首先,就要對「世間」有清楚的認識。世間除了是「紅塵」之義外,其實,依佛法來說,可分成「器世間」與「有情世間」。器世間就是我們所生存的大環(huán)境,可以涵蓋整個太陽系,而以地球為中心,人類在此地球上,周而復始地經(jīng)歷生、老、病、死的循環(huán)。有情世間就是眾生的身心世界;只有健全的身心,才能使周遭的環(huán)境維持和諧安寧,因此,佛陀的教化就是將修行的重點擺在身心的凈化上,認為眾生的六內入處(或稱內六處)即是世間的內容;佛陀說:「云何為世間?謂六內入處。云何六?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雜阿含.二三三經(jīng)》)所謂眼貪妙色、耳慕好音、鼻嗅好香、舌貪嘗味、身貪細滑、心猿意馬。由此可知,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處就是我們的世間;明白了世間的內涵后,我們才容易透過修行走入出世間,正如佛陀所說:「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雜阿含.一零一經(jīng)》)

  因此,我們雖然生活在世間,只要好好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對于所看到、所聽到的一切,不要生起執(zhí)著的心理,就能如同蓮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要在內六處與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處接觸的當下,不要生起「我」、「我所有」的執(zhí)著,如此就能處在「出世間」之中。

  但是,要如何在內、外六處接觸的當下能夠看清是「無我」呢?這就必須在平日修持中,培養(yǎng)出強而有力的覺性,在行、住、坐、臥中能夠念念分明,使定、慧貫穿到日常生活之中。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當內六處與外六處接觸的當下,若不能保持正念、正知,那么,就會被世間八風所吹動,也就是說,就會卷入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得失心態(tài)而受苦。所以,我們要將注意力首先回歸到自己的身心上,培養(yǎng)出堅定、清明的覺性,看清世出世間的真相,如此便能在內外六處接觸的當下,透徹「無我」及「無我所」的本質,使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能正念相續(xù),安祥、自在地面對這苦難的五濁惡世。

  筆者現(xiàn)時在香港、國內外身兼多項公職,事務不斷,應酬不絕,可能很多人都疑問我是如何應付、如何面對種種的名聞利養(yǎng),其實很簡單,只要時刻提起「無我」的觀照,自然就能淡然面對一切,只要內心清凈,不為所染、不為所動,外在的一切自然就會清凈。

  毀譽平常心不動

  以佛法來說,世間的名利,其實都是虛幻不實的,猶如過眼煙云、夢幻泡影;一個清凈的出家人,既然穿上大雄如來的法服,就應該毫無粘滯地直趨解脫大道。如果還像蒼蠅逐臭一樣,整天往世間八法里營役,造許多惡業(yè),以致越陷越深,無法出離,這是多么的可惜!

  不過,要真正做到淡泊名利,毀譽不動,確實是不容易;過往許多祖師大德,無疑是現(xiàn)身說法,為我們展示了修道者的仁德高風。如以下廣欽老和尚的一段真實事跡:

  廣師回承天禪寺不久,擺在大殿的香火錢丟了。當監(jiān)院師與香燈師傳出這個消息后,舉寺嘩然。廣師未回寺之前,從來沒丟過香火錢,廣師回來沒多久,舉寺賴以維生的香火錢竟然不翼而飛,而且讓大眾直接聯(lián)想到的就是──廣師每天夜里都在大殿里坐禪,若說有人動手腳,第一個知道的應該就是他,既然他沒有反應,那么偷香火錢的人,最有可能的人是誰呢?在大家心目中也就不言而喻了!

  自此,整個寺里上上下下,大家雖然都不明說,可是只要一進大殿,或碰到廣師,沒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說:「萬夫所指,不病而死!箯V師在眾人默擯之下,一句表白說明的話都沒說,一點不滿怨懟的心也不起。就這樣渡過了一個多星期,大家依然怒目相待,廣師依然如沐春風。這時候,監(jiān)院師與香燈師終于出來講話,揭開這段公案的謎底:原來香火錢并沒有丟,這只是監(jiān)、香二師想藉此事考驗廣師,究竟在山上十三年,歷練出什么樣的人格來!沒想到廣師居然在眾怒之下如沐春風。經(jīng)二師此一表白,大眾都自覺慚愧,這一個多星期來,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個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贊嘆之意,而廣師卻依然故我,不為毀譽得失動容。

  因此,清凈的修行人,應以祖師大德為榜樣,舍棄貪執(zhí),遠離名利,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結語

  從經(jīng)教中得知,佛陀教化的根本對象是人;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可以說,即是佛陀的世出世間的本懷;由于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是故佛教巧立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法門其都是因應眾生的根基、需求而設,所以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四弘誓愿、八正圣道、因果報應、業(yè)力緣起,都是人間佛教的內涵,乃至四種圣諦、十二因緣、無常無我等大小乘教理,都是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基本思想。人間佛教的藍圖,可以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經(jīng)為眾生規(guī)劃完備,只是,如何弘揚人間佛教,如何透過各種弘法活動,讓人間佛教的藍圖確切地在人間落實與呈現(xiàn),這就是我們后世佛弟子所應該用心、努力的方向。

  所以未來的佛教,一定要走人間化、生活化、現(xiàn)代化、社會化、大眾化、甚至是國際化的路向,唯有這樣,佛教才能深入家庭、社會,才能與生活結合在一起,成為人生需要的佛教,如此佛教才會有前途、有希望。也就是說,佛教一定要與時代結合,要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它才有存在的價值。

  是故,身為如來使者的出家弟子,實應放下個人名利得失的考慮,以擔荷如何家業(yè)、弘揚大教,續(xù)佛慧燈為己任,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普利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如此人間凈土、和諧社會,當下即能實現(xiàn)。偈曰:

  三界諸含靈,共發(fā)菩提心;

  自利兼利他,悲與智雙運;

  有情得利樂,國土皆莊嚴;

  同證無上道,是名佛凈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