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上)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fēng)圓信
編集
無地地主人郭凝之
師。諱慧寂。韶州懷化葉氏子。年九歲。于廣州和安寺。投通禪師出家(即不語通)。十四歲。父母取歸。欲與婚媾。師不從。遂斷手二指。跪至父母前。誓求正法以答劬勞。父母乃許。再詣通處。而得披剃。未登具。即游方。初謁耽源。已悟玄旨。后參溈山。遂升堂奧。耽源謂師云。國師當(dāng)時(shí)傳得六代祖師圓相。共九十七個(gè)。授與老僧。乃云。吾滅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教。次第傳受。無令斷絕。我今付汝。汝當(dāng)奉持。遂將其本過與師。師接得一覽。便將火燒卻。耽源一日問。前來諸相。甚宜秘惜。師云。當(dāng)時(shí)看了。便燒卻也。耽源云。吾此法門。無人能會(huì)。唯先師。及諸祖師。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何得焚之。師云;奂乓挥[。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執(zhí)本也。耽源云。然雖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師云。和尚若要。重錄不難。即重集一本呈上。更無遺失。耽源云。然。耽源上堂。師出眾作此○相。以手拓呈了。卻叉手立。耽源以兩手相交作拳示之。師進(jìn)前三步。作女人拜。耽源點(diǎn)頭。師便禮拜。師浣衲次。耽源云。正恁么時(shí)作么生。師云。正恁么時(shí)。向甚么處見。后參溈山。溈山問。汝是有主沙彌。無生沙彌。師云。有主。溈山云。主在甚么處。師從西過東立。溈山異之。師問。如何是真佛住處。溈山云。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師于言下頓悟。自此執(zhí)侍。前后盤桓十五載。
師掃地次。溈山問。塵非掃得?詹蛔陨H绾问菈m非掃得。師掃地一下。溈山云。如何是空不自生。師指自身。又指溈山。溈山云。塵非掃得?詹蛔陨。離此二途。又作么生。師又掃地一下。又指自身。并指溈山。
溈山。一日指田問師。這丘田。那頭高。這頭低。師云。卻是這頭高。那頭低。溈山云。爾若不信。向中間立看兩頭。師云。不必中間立。亦莫住兩頭。溈山云。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師云。水亦無定。但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溈山便休。
有施主送絹與溈山。師問。和尚。受施主如是供糍。將何報(bào)答。溈山。敲禪床示之。師云。和尚。何得將眾人物。作自己用(一本。溈山問師云。有俗弟子。將三束絹來。與我贖鐘子。故與世人受福。師云。俗弟子。則有絹與和尚贖鐘子。和尚將何物酬他。溈山。以柱杖敲床三下云。我將這個(gè)酬他。師云。若是這個(gè)用作甚么。溈山。又敲禪床三下云。汝嫌這個(gè)作甚么。師云。某甲不嫌這個(gè)。只是大家底。溈山云。爾既知是大家底。何得更就我覓物酬他。師云。只怪和尚把大家底行人事。溈山云。汝不見。達(dá)磨大師。從西天來此土。亦將此物來人事。汝諸人。盡是受他信物者。)
師。在溈山為直歲。作務(wù)歸。溈山問。甚么處去來。師云。田中來。溈山云。田中多少人。師插鍬又手。溈山云。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茅。師拔鍬便行。(玄沙備云。我若見。即踏倒鍬子。僧問鏡清。仰山插鍬意旨如何。鏡清云狗銜赦書。諸侯避道。僧云。秖如玄沙踏倒。意旨如何。鏡清云。不奈船何打破戽斗。僧云。南山刈茅。意旨如何。鏡清云。李靖三兄久經(jīng)行陣。云居錫云。且道。鏡清下此一判著不著。雪寶顯云諸方咸謂。插鍬話奇特。大似隨邪逐惡。據(jù)雪寶見處。仰山被溈山一問。直得草繩。自縛死去十分翠巖芝云。仰山只得一橛。諸人別有會(huì)么。)
師在溈山牧牛時(shí)。踢天泰上座問云。一毛頭師子現(xiàn)即不問。百億毛頭。百億師子現(xiàn)。又作么生。師便騎牛歸。侍立溈山次。舉前話方了。卻見泰來。師云。便是這個(gè)上座。溈山遂問。百億毛頭百億師子現(xiàn)。豈不是上座道。泰云。是。師云。正當(dāng)現(xiàn)時(shí)。毛前現(xiàn)毛后現(xiàn)。泰云,F(xiàn)時(shí)不說前后。溈山大笑。師云。師子腰折也。便下去。
師隨溈山游山。到磐陀石上坐。師侍立次。忽[亞+鳥]銜一紅柿。落在面前。溈山拾與師。師接得洗了。度與溈山。溈山云。子甚處得來。師云。此是和尚道德所感。溈山云。汝也不得無分。即分半與師(玄沙云。大小溈山被仰山一坐。至今起不得。)
溈山問師。忽有人問汝。汝作么生只對(duì)。師云。東寺師叔若在。某甲不致寂寞。溈山云。放汝一個(gè)不只對(duì)罪。師云。生之與殺。只在一言。溈山云。不負(fù)汝見。別有人不肯。師云。阿誰。溈山指露柱云。這個(gè)。師云。道甚么。溈山云。道甚么。師云。白鼠推遷。銀臺(tái)不變。
師問溈山。大用現(xiàn)前。請(qǐng)師辨白。溈山下座歸方丈。師隨后入。溈山問。子適來問甚么話師再舉。溈山云。還記得吾答語否。師云。記得。溈山云。爾試舉看。師便珍重出去。溈山云。錯(cuò)。師回首云。閑師弟若來。莫道某甲無語好。
師。在溈山前坡牧牛次。見一僧上山。不久便下來。師乃問。上座何不且留山中。僧云。只為因緣不契。師云。有何因緣。試舉看。僧云。和尚問某名甚么。某答歸真和尚云。歸真何在。某甲無對(duì)。師云。上座卻回。向和尚道。某甲道得也。和尚問作么生道。但云眼里耳里鼻里僧回。一如所教。溈山云。脫空謾語漢。此是五百人善知識(shí)語。
師臥次。夢(mèng)入彌勒內(nèi)院眾堂中。諸位皆足。惟第二位空。師遂就座。有一尊者。白槌云。今當(dāng)?shù)诙?a href="/remen/shuo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說法。師起。白槌云。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諦聽諦聽。眾皆散去。及覺舉似溈山。溈山云。子已入圣位。師便禮拜。(溈山秀云依文解義即不無。忽然彌勒會(huì)中。有個(gè)作者。才見伊道摩訶衍法。便云。合取兩片皮。非唯止絕仰山寐語亦免使后人夢(mèng)中說夢(mèng),槴e覺云。且道。圣眾是肯。仰山是不肯。仰山若肯。又孤負(fù)仰山。若不肯。仰山猶如平地吃交。山僧。今日不惜眉毛。與諸人說破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爾若舉似諸方。諸方恁么會(huì)。入地獄如箭射東禪觀云。尊者白椎。圣眾便散。不妨使人疑著。卻侍第二杓惡水潑了。方始惺惺遲也。且如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道已道了。諸人還識(shí)仰山么。)
師侍溈山行次。忽見前面塵起。溈山云。面前是甚么。師近前看了。卻作此○相。溈山點(diǎn)頭。
溈山示眾云。一切眾生。皆無佛性。鹽官示眾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鹽官有二僧往探問。既到溈山。聞溈山舉揚(yáng)。莫測(cè)其涯。若生輕慢。因一日與師言話次。乃勸云。師兄須是勤學(xué)。佛法不得容易。師乃作此○相。以手拓呈了卻。拋向背后。遂展兩手。就二僧索。二僧罔措。師云。吾兄直須勤學(xué)。佛法不得容易。便起去。時(shí)二僧卻回鹽官行三十里。一僧忽然有省。乃云。當(dāng)知溈山道。一切眾生皆無佛性。信之不錯(cuò)。便回溈山一僧更前行數(shù)里。因過水。忽然有省。自嘆云。溈山道。一切眾生。皆無佛性。灼然有他恁么道。亦回溈山。久依法席。
師因鹽官會(huì)下。有數(shù)人到溈山。不肯伏。一日因普請(qǐng)西莊搬禾次。師至嶺頭放下。后十?dāng)?shù)人亦到放下。師遂舉起禾檐。向諸人前行一匝云。有么有么。其一行僧。并無對(duì)。師云。賺殺人。便檐禾去。
溈山同師牧牛次。溈山云。此中還有菩薩也無。師云。有。溈山云。汝見那個(gè)。是試指出看。師云。和尚疑那個(gè)不是。試指出看。溈山便休。
師。送果子上溈山。溈山接得。問。子甚么處得來。師云。家園底。溈山云。堪吃也未。師云。未敢嘗。先獻(xiàn)和尚。溈山云。是阿誰底。師云。慧寂底。溈山云。既是子底。因甚么教我先嘗。師云。和尚嘗千嘗萬。溈山便吃云。猶帶酸澀在。師云。酸澀莫非自知。溈山不答。
師。夏末問訊溈山次。溈山云。子一夏不見上來。在下面作何所務(wù)。師云。某甲在下面。鋤得一片畬下。得一籮種。溈山云。子今夏不虛過。師卻問。未審。和尚一夏之中。作何所務(wù)。溈山云。日中一食。夜后一寢。師云。和尚今夏亦不虛過。道了久吐舌。溈山云。寂子何得自傷己命。(溈山哲云。仰山。眼照四天下。到大圓面前。卻向凈地吃交大圓。可謂養(yǎng)子之緣。不免掛后人唇齒。龍門遠(yuǎn)云。溈仰父子。尋常相見。游戲神通。不同小小。還有知得底么。若無。山僧。與汝諸人說看。開得一片畬。綿綿密密。兩頓粥飯。其道自辦。山僧一夏與諸人相見。自是諸人不薦。若也薦成一片。是甚么一片。看取當(dāng)門箭西禪儒云。溈仰父子。出入卷舒。得能自在諸人切不得作世諦商量。又不得作佛法解會(huì)。即總不許與么商量。畢竟如何會(huì)。開得一片畬。種得一籮粟;仡^閑一望。山青水又錄。終日只一餐。夜后只一宿。困來仲腳眠。行足與萬足。相將八月九月來;h邊爛熳鋪黃菊。東林顏云。今時(shí)師僧。千百成群。經(jīng)冬過夏。虛消歲月。深屈古人。東林不是。撿點(diǎn)先圣仰山逞俊太過。吐舌只。得一半。)
溈山。一日見師來。即以兩手相交過。各撥三下。卻豎一指。師亦以兩手相交過。各撥三下卻向胸前。仰一手覆一手。以目瞻視。溈山休去。
溈山喂[亞+鳥]生飯。回頭見師云。今日為伊上堂一上。師云。某甲隨例得聞。溈山云。聞底事作么生師云。[亞+鳥]作[亞+鳥]鳴。鵲作鵲噪。溈山云。爭奈聲色何。師云。和尚適來道甚么。溈山云。我只道。為伊上堂一上。師云。為甚么喚作聲色溈山云。雖然。如此驗(yàn)過也無妨。師云。大事因緣。又作么生驗(yàn)。溈山豎起拳。師云。終是指東畫西。溈山云子適來問甚么。師云。問和尚大事因緣。溈山云。為甚么。喚作指東畫西。師云。為著聲色故。某甲所以問過。溈山云。并未曉了此事。師云。如何得曉了此事溈山云。寂子聲色。老僧東西。師云。一月千江。體不分水。溈山云。應(yīng)須與么始得師云。如金與金終無異色。豈有異名溈山云。作么生是無異名底道理。師云。瓶盤釵釧券盂盆。溈山云。寂子說禪。如師子吼驚。散狐狼野干之屬。
師一日侍溈山。忽聞鳥鳴。溈山云。伊說事卻徑。師云。不可向別人道。溈山云。何故恁么道。師云。為伊說太直。溈山云。多少法門。寂子一時(shí)推下。師云。推下事作么生。溈山敲禪床三下。
師住王莽山。因歸省覲。溈山問。子既稱善知識(shí)。爭辨得諸方來者。知有不知有。有師承無師承。是義學(xué)是玄學(xué)。子試說看。師云;奂庞序(yàn)處。但見僧來。便豎起拂子問伊。諸方還說這個(gè)不說。又云。這個(gè)且置。諸方老宿意作么生。溈山嘆云。此是從上宗門中牙爪。溈山又問大地眾生。業(yè)識(shí)茫茫。無本可據(jù)。子作么生知他有之與無。師云;奂庞序(yàn)處。時(shí)有一僧。從面前過。師召云。阇黎。僧回首。師云。和尚。這個(gè)便是業(yè)識(shí)茫茫無本可據(jù)。溈山云。此是師子一滴乳。迸散六斛驢乳。師問雙峰。師弟近日見處如何。云。據(jù)某見處。實(shí)無一法可當(dāng)情。師云。汝解猶在境。云。某只如此。師兄又如何。師云。汝豈不知。無一法可當(dāng)情者。溈山聞云。寂子一句。疑殺天下人(玄覺云。經(jīng)道。實(shí)無有法。然燈佛與我授記。他道。實(shí)無一法可當(dāng)情。為甚么道解猶在境。且道。利害在甚么處。)
一日雨下。天性上座謂師云好雨師云。好在甚么處。天性無語。師云。某甲卻道得。天性云。好在甚么處。師指雨。天性又無語。師云。何得大智而默。
一日。第一座舉起拂子云。若人作得道理即與之。師云。某甲作得道理。還得否。座云。但作得道理便得。師乃掣將拂子去(云居錫云。甚么處。是仰山道理。)
龐居士問久向仰山。到來為甚么卻覆。師豎起拂子。居士云。恰是。師云。是仰是覆。居士乃打露柱云。雖然無人也。要露柱證明。師擲拂子云。若到諸方。一任舉似(隱靜岑云。大小小釋迦。被龐居士一拶。直得手忙腳亂。只如居士。打露柱一下。又作么生。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三圣到參。師問。汝名甚么。三圣云;奂拧熢。慧寂是我名。三圣云。我名慧然。師大笑而已。
有官人訪師。師問。官居何位。云。推官。師豎起拂子云。還推得這個(gè)么。官人無對(duì)。師令眾下語。皆不契。時(shí)三圣不安在。涅槃堂內(nèi)將息。師令侍者。去請(qǐng)下語。三圣云。但道。和尚今日有事。師又令侍者問。未審有甚么事。三圣云。再犯不容。
南塔光涌禪師。北游謁臨濟(jì)。復(fù)歸侍師。師云。汝來作甚么。南塔云。禮覲和尚。師云。還見和尚么。南塔云。見。師云。和尚何似驢。南塔云。某甲見和尚。亦不似佛。師云。若不似佛。似個(gè)甚么。南塔云。若有所似。與驢何別。師大驚云。凡圣兩忘。情盡體露。吾以此驗(yàn)人二十年。無決了者。子保任之。師每謂人云。此子。肉身佛也。
霍山到參。師閉目坐;羯侥寺N起右足云。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華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師起來。打四藤條;羯揭虼俗苑Q集云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禪師。
赤干行者聞鐘聲。乃問。有耳打鐘。無耳打鐘。師云。汝但問莫愁我答不得。行者云。早個(gè)問了也。師喝云。去劉侍御問。了心之旨?傻寐労酢熢。若要了心。無心可了。無了之心。是名真了。
陸希聲相公。欲謁師。先作此○相封呈。師開封。于相下面書云。不思而知。落第二頭。思而知之。落第三首。遂封回。公見即入山。師乃門迎。公才入門。便問。三門俱開。從何門入。師云。從信門入。公至法堂。又問。不出魔界。便入佛界時(shí)如何。師以拂子倒點(diǎn)三下。公便設(shè)禮。又問。和尚還持戒否。師云。不持戒。云還坐禪否。師云。不坐禪。公良久。師云。會(huì)么。云。不會(huì)師云。聽老僧一頌。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師卻問。承聞相公看經(jīng)得悟。是否。云。弟子因看涅槃經(jīng)。有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得個(gè)安樂處。師豎起拂子云。只如這個(gè)。作么生入。云。入之一字。也不消得。師云。入之一字。不為相公。公便起去(法燈云。上座且道。入之一字。為甚么人。又云。相公且莫煩惱雪竇顯。于仰山舉拂處別云。拂子到某甲手里也。又別后語云。我將謂爾是個(gè)俗漢。)
師。因韋宙就溈山請(qǐng)一伽陀。溈山云。覿面相呈。猶是鈍漢。豈況形于紙墨。韋乃就師請(qǐng)。師于紙上。畫一圓相。注云。思而知之。落第二頭。不思而知。落第三首。
師為沙彌時(shí)。和安通。一日召師。將床子來。師將到。和安云。卻送本處著。師從之。和安召慧寂師應(yīng)諾。和安云。床子那邊是甚么物。師云。枕子。和安云。枕子這邊是甚么物。師云。無物。和安。復(fù)召慧寂。師應(yīng)諾。和安云。是甚么。師為沙彌時(shí)。有僧問石霜。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石霜云。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僧云。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石霜喚沙彌。拽出這死尸著。師后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云。咄。癡漢。誰在井中。師住問溈山。溈山召慧寂。師應(yīng)諾。溈山云。出也。師住后常舉前話。謂眾云。我在耽源處得名。溈山處得地。
師作沙彌時(shí)。念經(jīng)聲高。乳源和尚咄云。這沙彌念經(jīng)恰似哭。師云。慧寂只恁么。未審。和尚如何。乳源乃顧視。師云。若恁么與哭何異。乳源便休。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huì)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huì)元 第二卷
- 五燈會(huì)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dòng)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jiān)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huì)善一會(huì)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shí)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bào)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shí)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hào)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hào)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shí)而轉(zhuǎn)彎,時(shí)而放平
- 學(xué)會(huì)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景德傳燈錄
- 指月錄
- 五燈會(huì)元
- 碧巖錄
- 宗鏡錄
- 臨濟(jì)宗
- 祖堂集
- 法眼宗
- 禪門修證指要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
- 溈仰宗
- 曹洞宗
- 圣嚴(yán)法師108自在語
- 古尊宿語錄
- 禪宗詩歌境界
- 萬善同歸集
- 云門宗
- 星云大師講演集
- 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
- 大珠慧海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 參禪法要
- 禪宗哲學(xué)象征
- 禪宗的開悟
-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 楞伽師資記
- 華嚴(yán)經(jīng)華嚴(yán)宗與禪宗思想
- 禪林僧寶傳
- 趙州從諗
- 感官接觸智慧的泉源
- 禪宗大意
- 龐居士語錄
- 五燈會(huì)元續(xù)略
- 洞山宗旨
- 佛教的時(shí)空觀
- 慈舟法師開示錄
- 禪海微瀾
- 心地法門
- 與祖師同行
- 趙州禪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