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傷心,不能灰心

  只可傷心,不能灰心

  證嚴(yán)法師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平常我對大家說要搶時間,分秒都要搶,不論是遠行地的菩薩或是本地的菩薩,他們都很辛苦地付出,做得無怨無悔,因此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很感恩。剛才有一群到印尼義診歸來的菩薩,他們有很豐富的心得,聽了很令人感動,這都是他們很辛苦付出的成果。

  先拔苦,再說法

  慈濟的四大志業(yè)來自三十五年前,那時我已經(jīng)篤定未來的人生方向,決定要在人間社會訂定四條菩薩大道,這四條大路鋪出來后,還要八通,所以我常常說四大志業(yè)、八大腳印。

  初出家時,我的心愿一如每個出家人在戒師面前說的,要救助天下眾生。盡管大家都立同樣的愿,但我明白恒持剎那的重要,所以常常對大家說要把握當(dāng)下,決不能錯過因緣,有因緣時,我們要趕快把握住,用心去付出。

  修行是修心養(yǎng)性,端正行為。我們要修好自己的心,當(dāng)心面對境界,或心與境界結(jié)合時,凡夫的心總是浮動不安,于是產(chǎn)生混淆;心一混淆,人生的方向就容易偏差。所以,修行在于修我們的心,落實在生活中。

  要如何讓我們的心在面對外面境界時,不起心動念呢?就是要走入人群中磨練。人生的苦難,來自面對生活的問題。當(dāng)一個人餓了、病了、冷了,若告訴他,暫時不要理會餓、不要理會病、不要理會冷,先聽我說佛法;試想,對方能聽得下去嗎?絕對沒有辦法。雖然弘揚佛法是消除眾生苦難的根本方法,但是要救度眾生,必定要先安定他們的身心;眾生需要什么,我們了解了,就趕快給予所需,先解除他們生活上的苦,等他們的生活安定了,再適時的給予說法。

  三輪體空

  我們幫助他人時,要體察自己的心是否以平常心在幫助人?若很在意自己的付出,也在意對方是否存有感恩心,這樣就是沒有修心。因為,我們雖然在行好事,但更要在做好事中修心,要付出無所求。這樣夠了嗎?還不夠,同時還要感恩。

  付出無所求,心就能很平靜,若同時還能感恩時,就是超越了,也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物量的相,已達修行最高境界的「三輪體空」了。這種超越,沒有身歷其境在境界中磨練是無法體悟的,最多只是看了經(jīng)典后,以為自己「知道了」,等到遇到境界時,要把心平靜下來,又會覺得沒有道理,我做得這么多,為什么沒有得到一分微笑或掌聲等等回報。

  所以,如何讓心平靜?就是要走入人群,在境界中磨練,磨到不會再想「為什么」,甚至已覺得「這沒什么」,一切平淡如常,這就是反濁為清。我們的心源是一股清流,只因為在紅塵中滾過,所以清源之水也成了混濁,如今在滾滾紅塵中能回歸清凈的泉源、清凈的心,才是真正的超越。

  不居功

  慈濟人的確值得人尊敬,因為從沒有一個人對我說過:「師父,我已經(jīng)做了多少了,你知道嗎?」沒有一個人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從來沒有,而且做了還不居功。

  有一天,我在大愛臺的畫面上,看到三芝的一位老人,他以前是毒梟,后來生病了,由于無法自理,因此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看到床上有大小便,連棉被也沾上了。這時,一位慈誠隊員很快的拿起衛(wèi)生紙去擦,擦完了,再把整條被單取下來洗,還有許多委員在一旁整

  理內(nèi)部,又幫他整修房子。我看得好感動!

  那天晚上,我到臺北,跟好幾百位慈誠隊在一起談話時,談起這個個案,就問:「是哪一組慈誠菩薩去做的?」可是沒有人反應(yīng),我再問一次:「到底是什么人?今天三芝的慈誠隊沒有來嗎?」我一面問,一面環(huán)視各角落,因為明明看到一位慈誠隊員向旁邊的人推了一下說:「不是你們?nèi)プ龅膯?」我看到了,就說:「誰去做的?請舉手!鼓俏淮日\隊員又小聲的催促著:「你們?nèi)プ龅,怎么不舉手?」這才看到旁邊那位慈誠隊員慢慢的舉起手來。

  多可愛啊!付出而不居功,這就是超越,能在這種環(huán)境下,化污穢為芬芳,若不是菩薩轉(zhuǎn)心境,怎么能面對。慈濟人真的已做到無我相、無眾生相,也沒有物量的形相了,實在很了不起,這一定要發(fā)心恒持,發(fā)一念心而能一門深入,才能達到這樣的超越。

  我們的發(fā)心只在一念,假如這個心念不能永恒的堅持下去,做一次就會嚇到了。你們想,那位慈誠隊員不就是恒持剎那嗎?慈濟人都是這樣一門深入菩薩道,能六度萬行,應(yīng)世間千千萬萬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需要,在千變?nèi)f化中永遠堅持,沒有離開菩薩道,甚至在往生后,還捐出大體,供醫(yī)學(xué)院的學(xué)生做病理研究。

  無言的老師

  上星期,慈大醫(yī)學(xué)系學(xué)生在莊嚴(yán)的大體老師追思感恩儀式中,有一位學(xué)生分享當(dāng)他在上解剖課時,忽然間聽到某一組的一位同學(xué)喊出:「大體老師在笑!」他說,當(dāng)時很多同學(xué)聽了都嚇了一跳,心想:上解剖課,大體老師怎么會笑呢?

  等到大家圍近一看,都不約而同的說:「真的耶!大體老師在笑!」聽到孩子們分享的這一段,我的心很篤定,也默默的點頭,我相信「大體老師在笑」。

  過了一會兒,有一位高雄的林醫(yī)師,他是慈誠爸爸,也是委員、榮董,他的爸爸在那次也完成大體解剖了。他說:「我相信那位在笑的大體老師是我爸爸,因為爸爸生前很愛幫助人,現(xiàn)在他獻身給孩子解剖,這些孩子學(xué)懂了,將來要救很多人,所以爸爸一定是歡喜得笑了!

  再過了一會兒,另一位慈誠菩薩也說:「我是去年授證的慈誠隊員,太太是慈濟委員,我相信那位在笑的大體老師,是我的太太!

  他說師姊往生之前的愿,就是最后要把身體捐給醫(yī)學(xué)院的學(xué)生解剖,還交代先生,慈濟這條路要幫她接下去走,如果有機會跟醫(yī)學(xué)院的同學(xué)見面,要記得對同學(xué)說四個字,那就是「如同身受」,請學(xué)生們在她的身上畫刀時,要輕輕的畫。也就是從大體老師身上,不只是學(xué)會常識,還要學(xué)會「如同身受」,要視病如親。

  多感人!果真是菩薩在生時無尤無悔,全心投入四大志業(yè)──慈善、醫(yī)療、教育、文化,死后也活出了生命的品質(zhì)。生命不一定要很長,在自然生、必然死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活出生命的品質(zhì),實在是白活了。所以,生而為人應(yīng)該要多用心。

  不只要常識,更要智慧

  有一位醫(yī)院里的志工菩薩,提起有些病患家屬的心態(tài)讓人很傷心,覺得醫(yī)師這么盡力的搶救生命,跟生命的死神拔河,為什么病人家屬竟不知感恩?反而說一些不好聽的話,而產(chǎn)生很復(fù)雜的醫(yī)病糾紛呢?

  是的,現(xiàn)在的社會確實是人心不平衡、很混亂,很需要凈化人心,而凈化人心要教育,我們應(yīng)該要加強教育的品質(zhì)。

  教育,不是我們蓋好一所學(xué)校,交給校長、老師教就好了。這樣不夠,我覺得現(xiàn)在的社會人心,隨著惡世末法時,因眾生垢重,使得眾生的心有很多的煩惱,所以我們才要趕快做凈化的工作,沒有時間先做研究,要趕快「做就對了」。

  因此,慈濟護專建好以后,我認(rèn)為老師能給學(xué)生的是常識,如能加上慈濟委員給他們智慧,就更完美了,所以規(guī)畫有懿德媽媽來照顧學(xué)生。因為,常識與智慧絕對不一樣,常識是他們所要發(fā)揮的一種功能,用功能換生活所需,這就是為生活工作的人生。而為生活工作的人,一定會計較,計較工作環(huán)境,也計較工作待遇等等。

  他們認(rèn)為自己的功能比他人好,常識比他人多,為什么領(lǐng)的錢卻沒有比較多?自己的工作時間比他人多,為什么沒有加班費?我們?nèi)绻逃鲞@樣的人才,對社會絕對沒有幫助,我們要的是智慧、良能,不論是醫(yī)師或護士,必定要提升他們的使命感,讓大家一起用生命投入,搶救生命。

  大林慈濟醫(yī)院啟用后,有位醫(yī)師曾分享說:「雖然這段時間非常辛苦,不過那種感覺好像用生命換生命一般,覺得很值得,因為我們用自己的一條生命,搶回?zé)o數(shù)人的生命,讓我覺得很有價值!孤犃俗屓擞X得很感動。

  本來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一直覺得臺灣的醫(yī)病關(guān)系非常惡劣,但是那次聽到這位醫(yī)師分享「用生命換生命」的使命感后,看到大林慈濟醫(yī)院里的許多醫(yī)師,都愿意投入自己的生命,用生命換生命,又讓我把信心拉了回來。所以我們要趕快投入教育,除了教他們功能常識,也啟發(fā)他們的智慧良能。

  愛他們,但不要寵他們

  我一向最擔(dān)心現(xiàn)在的青少年問題,希望你們能將慈濟精神用于日常生活中,將自己所看到、聽到的,去輔導(dǎo)孩子。有時候你們自掏腰包到國外救災(zāi),師父不只是要你們?nèi)ゾ热,救人是很重要的目的之一,但最重要的意思,是要你們(nèi)ツ莾嚎茨切┍瘧K的人生百態(tài),體味人生的無助與苦難,回來后用那些真實的教材對孩子們授課,那是人生最真實的課程,也是最好的見證。

  所以,我們的學(xué)校,不只需要校長愛的領(lǐng)導(dǎo),不只需要老師用愛的教育,更需要有智慧的引導(dǎo)。期待你們愛他們,但不要寵他們,要教他們功能常識外,還要有智慧良能。智慧就是懂得善解及包容,懂得知足與感恩;良能就是付出無所求,付出后還要感恩。

  就像無言的大體老師,他的身體可以發(fā)揮功能的時候,就盡量投入慈濟工作,為人類、社會奉獻,不能用時就很灑脫的奉獻出來,他們比修行人還像修行人。最后,心無顛倒、意無貪戀的還要叮嚀同修師兄,把慈濟的棒子接下去,請師兄一定要跟醫(yī)學(xué)院的孩子們說「如同身受」,這難道不是修行嗎?

  各位菩薩們,你們用愛付出,師父都知道,我們平時用愛和智慧面對孩子,當(dāng)孩子的智慧被我們開啟了,成長了他們的慧命,將來對社會、對人類就會是一大奉獻。不要只給他們常識功能,而造就出只有一技之能、重視功利的醫(yī)匠,那樣我們就白費心血了。

  只可傷心,不能灰心

  希望大家為了社會,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要對孩子們多用心,要好好的用父母的愛、菩薩的智慧陪伴孩子們,我對你們很有信心。期待大家以后不管碰到什么事,或孩子不聽話時,只可傷心,但絕對不要灰心,更要對我們的社會有信心。要心對境時不動亂,還要再超越。

  千言萬語,還是很感恩你們的付出,祝福你們;雙修。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