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融合 和諧發(fā)展——依空法師答記者問

  宗教融合 和諧發(fā)展——依空法師答記者問

  依空法師:閉幕式是要展現(xiàn)“和諧”。把“和諧”擴大了就是“和平”。佛教是個眾生平等的宗教。眼睛、耳朵、鼻子不能打架,應(yīng)該各司其位,共同合作,我們應(yīng)該返回到這個觀念理念里面,讓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同宗存異,這是一種包容和尊重。

  記者:本次世界佛教論壇的祈福,是祈福什么呢?

  依空法師:祈福,我們會誦佛教的經(jīng)典,運用佛教的傳統(tǒng)音樂——梵唄音樂,以及敦煌和飛天的舞蹈等佛教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把佛教的思想義理展現(xiàn)出來。我們特別做了一個名為“和諧”的音樂主題,因為本次佛教論壇的世界性,所以中英文曲目都有。作曲有種表達,就是我們要放下成見、放下貪嗔癡。這次的金融風暴,本質(zhì)上就是從貪婪引發(fā)的。放下貪嗔癡,不要那么自私,不要只是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別人著想,這就叫“和諧”;有你,我才能存在,就叫“和諧”;給你方便就是給我方便,尊重你,我才會被尊重,這就叫“和諧”。我跟你和諧,不能太自私只想到自己,一家溫飽,別人生活都困難,這不叫“和諧”。

  佛光山梵唄贊頌團有三百多個佛光山的出家人參加,已經(jīng)成立多年。佛教梵唄,其實是由中國大陸帶回到臺灣,保留叫作海潮音。贊頌團保持了非常傳統(tǒng)的佛教音樂風格的同時,又有新的創(chuàng)作。梵唄音樂團,在歐洲巡回表演時,曾經(jīng)震撼了歐洲,歐洲也有非常好的宗教音樂,在那里我們把佛教音樂展現(xiàn)了出去,同時在澳洲、在香港以及在紐約百老匯也同樣如此。我們祈求世界和平,帶動大家來獻珍,獻珍就是把我們心中的慈悲光明和智慧獻出來,把我們的自私貪婪去除一點。把人類的智慧光明開發(fā)出來。

  記者:本次世界佛教論壇,臺灣民眾的參與程度是怎樣的?

  依空法師:臺灣為了辦世界佛教論壇,有一千兩百名義工志愿者完全投入。義工們很熱誠,特地去公司請假,全程參與進來,務(wù)必要把貴賓服務(wù)做好。女義工穿的是非常整齊的旗袍,并且有義工的制服,金剛護法就穿西裝,展現(xiàn)出佛教的一種軟實力。

  記者:四大佛教山頭,您剛才提到三個,中臺禪寺沒有提到,中臺禪寺參與本次世界佛教論壇嗎?

  依空法師:中臺山的法師有來參加。這是一個全佛教的盛會,在臺灣也是全部佛教界都有參與的。我們不分宗派,而是“宗教融合”。

  記者:您對本次世界佛教論壇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依空法師: 21世紀最大的焦點就是:你來我往,我來你往,互相往來。促成更緊密的了解,能更好的合作。一根手指做不了事,要十個手指;鳥要兩個翅膀,車也要兩個輪子。多次的交流會議,不只是把臺灣的佛教界,而是把全世界的佛教界,都作了一個融合。佛教的主題是:慈悲智慧,無私的奉獻。

  依空法師:其實是各個方面都在做,除了宗教儀式的、慈善賑災的,我們在文化傳播、印刷出版,甚至是藝術(shù)展覽的方面,都做了很多年,而且從來沒有間斷過。這當然有一個主前提,就是“眾緣合和”。所謂眾緣的“緣”就是條件、就是關(guān)系。象我們今天的這個盛會,要有地方地點叫“處成就”,要有時間叫“時成就”,要有我們各位叫“眾成就”,要有主持人叫“主成就”,要我們做這件事,叫“事成就”……需要這許多的條件。我們要去創(chuàng)造好條件,創(chuàng)造因緣。世界佛教論壇非常了不起,它創(chuàng)造了善因好緣,它把一個好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能夠做一個延續(xù)的、后續(xù)的繼續(xù)共享。

  記者:當前佛教界,最關(guān)心的問題是什么?

  依空法師:當前佛教界最關(guān)心的還是教育問題。就象儒家講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為何叫*輪常轉(zhuǎn)?各位先生小姐,不管你們是開車來,還是坐巴士來,車輪自己不能動,要人們?nèi)グ阉l(fā)動,同理“*輪”也要人去推才能動。國家也要花很多的財力物力,去造就一個人才。有一個譬喻故事是說,有一個人看到一個房子的第三層樓美輪美奐,他就叫來工程師說,我不要一層二層我就要那個漂亮的第三層樓。結(jié)果一次地震,房子就垮掉了。所以人才的培養(yǎng)才是最重要的,是基礎(chǔ)建設(shè)。我個人的淺見,教育才是最根本的,是最重要的。

  記者:海峽兩岸的佛教發(fā)展,各自有著什么不同的特色?

  依空法師:大陸這邊寺廟的修復規(guī)模非常巨大,人們的信仰也是如此,有這樣一個效果。臺灣的佛教很活潑、很活躍。舉辦的活動非常多,參與的活動很多元,一會到這個寺院一會到那個寺院;今天去聽什么講座,明天去參加什么活動。

  記者:給我的感覺,臺灣佛教和社會的融合程度好象更高一點。

  依空法師:臺灣的佛教徒去做義工的情況非常熱烈,臺灣佛教徒他們非?蓯。比如說有些人在家里是少奶奶,都不做什么事,她到寺廟里來擇菜、炒菜、拖地、做各種服務(wù)。這就是把社會的力量集合起來。

  在佛教界四個菩薩里面,只有地藏菩薩是現(xiàn)出家人的樣子,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都是在家人的樣子。其實佛教要發(fā)展,出家人畢竟是少數(shù),還需要很多社會精英,社會人士來共同服務(wù),讓各行各業(yè)的人來參與。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把佛法跟生活結(jié)合起來。比如結(jié)婚,過去是在教堂,舉行基督教儀式,由牧師神戶來祝福;臺灣現(xiàn)在是佛化婚禮,佛教徒到寺廟里來,這就是佛教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的結(jié)合。又比如說現(xiàn)在的很多兒童夏令營、童子軍。小孩子剛好是教育扎根,寒暑假送到佛門來參加活動,學規(guī)矩,就好象寒暑假幼兒園一樣:吃飯要有規(guī)矩、不能挑食、要有服務(wù)的精神、幫父母……小孩子都學得規(guī)矩規(guī)矩的回去,效果非常好。

  記者:之后的世界佛教論壇,有沒有繼續(xù)留洋、合辦的打算,或者是單獨由臺灣來承辦?

  依空法師:這個就看因緣了!氨娋壓虾汀本涂匆蚓壴趺礃印7鸾痰摹半S順因緣”非常好,主觀上我有愿力,那客觀上我們就會去把條件創(chuàng)造出來。

  記者:當今中國很多青年人的信仰,乃至精神世界都是有缺失的。您怎樣看待年輕人的信仰問題,尤其是大陸年輕人的信仰問題?

  依空法師:佛教的基本精神在于三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要做壞事,還要積極去做善事,所以只是我不殺生,那還是消極的;我還要積極去愛護動物。我不去賭不去偷盜,更要積極地去幫助賑災,要積極去布施。第三句就是“自凈其意”。要把我們的心、把我們的念頭、把我們的行為弄干凈。星云大師有三句最簡單的話,我送給各位:“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說好話”就是早上看到就說“你早,你好,有什么需要我服務(wù)的嗎?對不起…”“做好事”:你提東西很重我?guī)湍闾嵋幌?你要到哪兒去,我替你開個車;隨緣的幫助別人…最重要的是“存好心”:如果水庫的水污染了,源頭的水污染了,流下去的就都是污水。又比如年輕人弄電腦,電腦的終端機中毒了,就比較糟糕。所以我們的心念最重要。三句話很簡單,就是“身口意”三業(yè),身叫做好事,口就是說好話,意是存好心。這不僅是年輕人,也應(yīng)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做的。

  記者:兩岸的宗教交流,尤其是佛教方面,您認為,最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是什么?

  依空法師:因為佛教很豐富,很多元。敦煌古寨也讓我們很感動,中國大陸有非常多的佛教瑰寶、財產(chǎn),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因緣。

  一個很重大的交流就是西安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迎到臺灣去供奉。那是場盛大的交流,很了不起。有五百萬人次去看。讓我感動的是,有的人是坐著輪椅去看的,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多年都爬不起來。宗教教育把人性里面最善良的東西就這樣激發(fā)出來了。所以我們還是覺得這樣的交流,要多多舉辦。謝謝你們。

  依空法師:有朋自遠方來。其實剛才我跟各位媒體說了,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兩岸最注重新聞媒體傳播。有一個傳播的主題,今天你們已經(jīng)參加我們的議題了,你們已經(jīng)在發(fā)表論文了。我主持臺灣弘法傳播,我同時是在大陸發(fā)表這個主題。

  主持人:好,謝謝!

  依空法師:好,謝謝!你們很辛苦!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