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節(jié)的兩處講詞
浴佛節(jié)的兩處講詞
仁俊
其一,紐約中國城佛教聯(lián)合會。
年年浴佛不忘佛,
日日浴己不昧己。
美國佛教聯(lián)合會正副會長、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善信,諸位今天一大早就沖著刺骨般的寒風,冒著傾盆般的大雨,到哥倫比亞公園,將這么大的露天浴佛壇場,布置得如此的整潔莊嚴,從堅正信愿中,迸涌出的熱心真情,著實夠令人從喜敬的鼓舞中奮發(fā)、向凈、向上!
近二十多年來,紐約中國城的法師與居士們,每年都舉行浴佛大典,盛況一年比一年增加,這證明著中國佛教在美國發(fā)展的頗有起色。浴佛,從形式看︰每年都循例舉行,煞像是一件熱烈的大喜事一樣;如從果事過境遷,許多人不但沒忘卻浴佛誠意,而且更增強了追求而向往佛法的信心,這就不只是一件喜事了。二千多年來人際間,從聽到釋尊德號,進而察究釋尊于過往久遠劫中的修為與覺證,對一切都平實得同虛空般平等,許多人從聞思歷程中,漸漸體驗、領(lǐng)悟到釋尊如實的一切,對他的系念與效仰,則怎也拋不開,忘不掉。這全憑他于極長極廣的時空中,從無間、無限、無畏的一心一愿中奉獻身心腦髓,奉獻得愈久而愈發(fā)對眾生喜敬;即便對他摧殘得最極酷毒的,也喜敬得盡快先度。就這樣,對一切眾生所結(jié)的善緣非常平等、普遍而足實,引起人們的「永恒懷念」。因此,一到了他的誕辰,人們就自自然然地恭行灌浴大典。
浴佛──灌洗佛的色身,從釋尊久遠的因地中觀察,他從無數(shù)古佛邊攝取得的無量無上正法,憑此正法的內(nèi)自覺照、證悟,「我我所」被徹底破除了,最清凈的般若光則洞燭得無微不透、無大不曉。佛法大海的甚深極甚深處,惟有清凈(無相寂滅)的般若之光,方克照透邊底。釋迦佛從最清凈的般若光中豁開了正法之眼,所證與所詮的一切──「三法印」──,無不光光明明地展敷在眾生之前;沉昧在生死長夜中的苦惱眾生,全憑這樣的光明照導(dǎo)出來的。凡是真正從這樣的光明中朗悟、澄清了一切的人,就同受到了佛光之浴一樣的豁潤,眾生就這么從(惑)業(yè)海泳入法(性)海的。
因地中的釋尊早已不受惑業(yè)牽系;滅度后,由于其德澤廣洽與慧光普照,令人渴慕得無時或忘,所以一臨近他的誕辰,人們便以無比的喜敬心,年年舉行盛大灌禮。如果從如此的喜敬中,聯(lián)想到我們也日日沐浴身軀,從沐浴身軀更聯(lián)想到沐浴心地,深刻地體察著「澡心浴德」的啟示,從這番啟示中不斷的汰濾心垢身穢,致力將整個身心都汰濾得晶瑩剔透,這樣,便能永遠的從光明中面對一切佛和一切人。浴佛,這樣的聯(lián)想到浴己,則能時時將自己從慧日慧海中,沐照得不昧不染,清凈而莊嚴的「行性佛性」,就這么從我們身心中漸漸修練出來。
其二,皇后區(qū)東初禪寺。
圣法師、住持法師及諸位法師、諸上善人,東初禪寺今天舉行浴佛大典,本人謹以四句話略說浴佛大意︰
一、法身寂滅久凈圓
釋迦佛臨成道前,先到尼連禪河中沐浴身體,然后身心不動地端坐菩提樹下,「觀十二因緣」而成正覺。這么種正覺──無上正覺──,乃是從「不共(二乘)中道妙觀」中證入的。能證入此「中道」的──最清凈的般若波羅蜜──。世出世間的一切實相,全都從這最清凈的般若光中,洞照得無余無極的,人間世從此才有了最清凈的光明。由于人間有了這最清凈的光明,所以經(jīng)中稱嘆釋尊「一人出世,萬人蒙慶」!釋尊即藉此最清凈的光明,直契無上無量的勝義妙境,受用著最微妙而寂靜的法樂。寂靜與大悲化融成一(涅槃)味一(無)相的釋尊,由于悲心的沸騰、激驅(qū),怦然地從「法界等流」中,善巧地順應(yīng)著眾生根性,「我(釋尊自稱)當于一(大乘)法作三分,分為三乘」,使令眾生循次的發(fā)解脫心或直發(fā)菩提心。許多人就這樣從釋尊的開示中,依之作觀起行;觀行的超越二邊而直趣中正,漸漸地觸會或分證得無上無量的勝義妙境,這番的盎悅與傾崇,真?zhèn)是徹心徹髓,莫可言喻!因此,對釋尊的殷慕、渴瞻與稱頌,則經(jīng)常從心腦深處涌現(xiàn)而感戴。佛滅迄今二千五百多年了,一到了他誕辰的這一天,世界各地舉行浴佛大典的愈來愈多,就是這么樣形成的。釋尊「最后身」降誕于欲界人間,決絕地放棄了王位與欲樂,這,給人類點示出出世的究竟之道;從這究竟道中轉(zhuǎn)迷成覺的太多了,獲益太深了!所以對于他降誕的那一天,總是存著高度的喜敬心,參加灌沐色身并膜拜;至于最圓滿的清凈法身,那是最極純凈而最極寂滅的,根本不需灌沐了。
二、藉浴示眾勸濯毒
釋迦佛涅槃了,他那平淡、樸實、親切、真淳而溫謙的風儀,普遍而永恒地沁入、顯現(xiàn)于世人的眼底心頭,令人渴慕、翹盼得甚于孩提之思親。同時,古德們對世尊的傾仰日甚一日,在這雙重的敬心摯情中,一到了他老人家誕辰的這一天,莫不虔然欣然地舉行灌浴大典。從他曠劫的清凈修學中觀察起來,惑染與塵垢久已等于零了,所以浴與不浴對他來說,并非一件必需的事,因為身心清涼得沒惱垢了。但是一般凡夫的身心,熱惱與塵垢則非常濁重,因熱惱塵垢所構(gòu)成、招致的苦痛特別的慘酷,古德(及歷代善知識)們從悲愍中深深地顧恤著這,所以借著浴佛的良辰勝緣,善巧而剴切地開示塵惱的種種嚴重過患,及其由因致果所招感的一切悲慘命運;許多人聽聞善知識的說法,將法義憶念得不離腦海與心地,腦力與心量就會柔展得不暴不窄,能警能治,從勤進中灌滌三毒(根),涵滋三善(根)。
三、毒由根造力汰根
人類身心中最重大的毒素──貪瞋癡。有漏的凡俗者的六根,臨對六境而引發(fā)六識,識觸的當下,引起受與愛的活動,愛的活躍強烈而旺熾得高漲了,自己認為最急需的一切,盡可能的競?cè)』蛏踔吝獖Z,人間就這么相互不安起來。欲界人間「數(shù)行煩惱」之一──慳貪,從現(xiàn)實生命、生活所流露的上面看,這是最明顯的現(xiàn)象。從煩惱的總根觀察──癡,「一大二相應(yīng)」,「一大」,指的是愚癡;「二相應(yīng)」,指的是貪與瞋。這樣看,泛俗者與三毒就成為一體了。因此,一般人的六根總是受到貪瞋癡的唆使與作踐。具有三理──生理、物理、心理──作用的人類六根,生命的延續(xù)與存活,少不了物質(zhì)營養(yǎng)的給補,給補的足夠了,生命的力質(zhì)則強壯扎實,因而心理的活動與展開,就顯得相當活躍、肆應(yīng)。人世間中無限事相與理性的交互呈現(xiàn),層出不窮,可說都離不了人類心識的「現(xiàn)行」(也不可忽視身口的影響)所使然。但是,離開了物質(zhì)的給補(或過于缺乏),心識的活動力就會相對的減少(甚至傾向死亡);盡管接生相續(xù)的惑業(yè)照舊,但這一生的身心決定會崩潰的。因此,一般人對物欲的敏感與物質(zhì)的競逐,總顯得非常熾旺而勇猛。人類六根的特征︰能創(chuàng)造也能毀滅一切,所以,世間種種事相的興亡或成敗,莫不與人類的六根息息相關(guān)。因緣中惑業(yè)與業(yè)惑相互遞演的循回者,世諦中沒有受到圣諦的點撥、覺導(dǎo),一不誡警,就被惑業(yè)牽著鼻梁撞來跌去。這,全都由于六根為三不善根的驅(qū)迫所致;要想透脫這樣的軀迫,就得致力從大精勤中仔細地以法水汰滌三不善根,我們的六根才能漸漸地凈化起來。
四、根律堅持趣清廓
沒有脫離「欲惡不善法」的凡夫,六根總是內(nèi)著我我所,外逐塵欲境;就這么在亂識亂境中粘來滾去得渾身渾心盡成穢濁。佛法最重視的──轉(zhuǎn)染成凈,人天及「三乘共基」的「律儀戒」,乃是轉(zhuǎn)染成凈的首要條件。律儀戒的凈治三業(yè),從象征說──清凈戒水灌潤身心!杆篮K,戒為大船」,浮沉在生死海中的眾生,惟有以清凈戒水(與慧光)沐照著面目,始能超脫污染──凈化自他。人形最健正的練提者──律儀戒;將律儀戒堅持、嚴防得同冰霜般的潔白峻凜,進而與「攝善」、「饒益」二戒配應(yīng)得善巧切真,入世人格的端正竦立,出世人德的深廣備具,惟有將此三戒貫聯(lián)、體踐得不弛不脫、愈明愈足,六根與六度相應(yīng)得明暗一如、安危一節(jié),做人學佛與學佛為人,就這么于長時大空中直趣清廓圣境,開展無方大用的。
釋尊的法身(從登地到究竟圓覺),不需要我們給他老人家灌浴,因為久已圓凈了。如果我們藉此良辰勝緣,深切地體認著釋尊因地對六根律儀堅持得非常嚴明──絲毫不茍,出世的定慧都憑著這么絲毫不茍而湛寂而圓凈的,覷緊而操切著這一點,人格與僧格,處處都貫持在堅凈的「戒體」、「戒相」中,從戒水灌沐出清淳戒香,若遠若近的聞?wù)吲c見者,都信得過我們是清凈的持律儀戒者,更肯定我們是「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的實踐者,我們從浴佛中策提的、擴充的、度脫的,才能與時俱進,與空俱擴哩!
佛元二五四六年六月九日
在新州同凈蘭若寫
- 上一篇:學佛者最應(yīng)重視的兩件事(下)
- 下一篇:平常中的平正人
- 濟群法師:佛誕日我們?yōu)槭裁匆迷》鸬姆绞絹砑o念?
- 宗舜法師:浴佛的八大功德 在家浴佛簡單儀軌
- 衍慈法師:我今灌沐諸如來 浴佛的起源與意義
- 靜波法師:浴佛法會開示
- 正如法師:美國佛教聯(lián)合會2001年“浴佛大會”記
- 仁俊法師:法語清涼
- 仁俊法師:聞『正覺音』豁心眼
- 仁俊法師:二教二施堪效范
- 仁俊法師:佛教興盛中刻不容緩的精警--驚福報狂,愧智慧荒
- 仁俊法師:植福惜福,積慧敬慧
- 仁俊法師:世界佛教青年們顯得更年青(輕)吧!
- 仁俊法師:「寢饋縈懷,崇重如師加持我」--永恒憶念續(xù)學長
- 仁俊法師:慧日普照,悲潮遍涵
- 仁俊法師:藉場學道·著場悖道--現(xiàn)代中國僧青年最急需的解與誡!
- 仁俊法師:成佛之道
- 仁俊法師:現(xiàn)代學佛者最最急需的--建心地道場,培身心道德
- 仁俊法師:「度假」的意義
- 仁俊法師:嚴寺天臺班畢業(yè)典禮祝詞
- 仁俊法師:新春相勉獻四語
- 仁俊法師:能明能平能通攝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