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shù)息觀來念佛

  佛開示我們一種方便,叫出入息觀。出入息觀就是觀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跟入息;觀就是注意,注意你的出入息。出入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習這個持來去念,來念就是入,出念就是呼,吸就是入,呼就是出。修這個來去念,就能夠達到“隨順空忍”,“隨順無相忍”,“隨順無愿忍”,就可以證得解脫門,換句話說,能夠解脫。

  怎么樣念?怎么樣觀察入息出息呢?有六種程序,一出一吸,叫呼吸,這兩個吸呼之間是一個數(shù),你要這樣數(shù),從一數(shù)到十,一呼一吸,又數(shù),又是一呼一吸,再數(shù)一呼一吸,數(shù)到十數(shù),數(shù)十個。數(shù)完了,再從頭,又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shù)完了,再數(shù),數(shù)完了再數(shù)。

  這是習定,你們試試看。你數(shù)數(shù)就錯亂了,本來是入息出息,本來是數(shù)出息的,你卻數(shù)到入息上,本來是數(shù)入息的,你卻數(shù)到出息了;你怎么選擇都可以,數(shù)出息也可以,反正一出一入算一個,十個出入息,就是十個,就是數(shù)這么十個數(shù),你要靜下來數(shù),要專注,試試看,必須得定,全力貫注。

  我們都說念佛專注一境,念念妄想就起來了。你數(shù)出入息,是要你把你的心吸住,略為一錯,又錯了。那十個數(shù)字,你現(xiàn)在數(shù)數(shù)總是數(shù)不成的,就是隨這個呼吸,隨這出入息來數(shù)。深入到一定的時候了,能夠不數(shù)了,感覺數(shù)數(shù)太粗了。

  初步用功的時候,數(shù)數(shù)的感覺就自然了,不假作意了,自然隨著那個出入息,念頭不走了,專注一境了。念頭不走,連這個隨念的隨,這個念也沒有了;念沒有了,就止,止就是定。

  定的時候,出入息極細微了,你不能見到。這個觀不同了,這個觀就是思惟,覺照,照了的時候,就把出入息的念頭轉(zhuǎn)了,轉(zhuǎn)成清凈的,沒有了。

  在你修定的時候,有種種的現(xiàn)象,定會發(fā)慧,會發(fā)光明。定一發(fā)光明,你對自己的身體、五臟六腑、一切的脈轉(zhuǎn)經(jīng)繞、蚤生發(fā)長,你都能知道。連頭發(fā)一長,你都知道,看得很清楚。觀就是這樣子觀,你不要作意去觀,自然就觀了。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觀這五不凈業(yè),你心里會生起厭離,觀你的身體會生不凈,觀外邊的境界也生不凈。轉(zhuǎn)就是還凈,這個凈是什么呢?空義。清凈了,觀清凈了。這個我們先大概的說一說,之后再說說智者大師的〈六妙門〉。智者大師不叫“轉(zhuǎn)”,他叫“還”,也是觀出入息。

  〈六妙門〉是根據(jù)各部經(jīng)論而作的,各個經(jīng)都有這個方法。不過其它的經(jīng),沒有這么明顯,《大集十輪經(jīng)》就說的非常明顯。

  先說“數(shù)”。“數(shù)”,大家看經(jīng)文,有兩種的作意,數(shù)這個數(shù)的時候,能造兩種作意。“能依伏諸尋伺”,我們思念的念頭,是經(jīng)常的尋求,伺是伺求,就找些妄念。

  我們用什么可以止住這個妄念?就取這個出入息相。入息,就是呼,呼就是出,吸就是入。吸入的時候,看它的相,注意它,當你注意的時候很粗,你剛坐下來出入息很粗,你可以感覺到,也能看到這樣出氣。這出入息的相,觀觀觀觀的,他就細微了,出入息相,就能舍掉了。隨順這個出入息而漸漸能舍了,舍什么呢?舍了那個尋伺,不去再找,不去再尋伺。伏這個是離,能離開了。

  “善取入出息相”,所謂善取者,就是沒有取,善取就沒有取舍了。這個時候出入息很自然,出入息很細微了,要是到了細微的地方,第一個是能夠舍;第二個是能夠善取入出入息相。入出入息相就隨著出入息,自己就運動去了,就是隨你的意念,也是專注一境了,心絕對不散亂。

  數(shù)息觀。四教、五教都講數(shù)息觀;數(shù)這個呼吸,就叫數(shù)息,息就是出入息?偟恼f來,這六種都叫數(shù)息觀。止,把這個出入息的相滅了,沒有了,他能夠滅除這個示現(xiàn)的出入息相,滅除了,就定了,能住勝三摩地,很殊勝了。他一住到定中了,非常的愉快,離開生滅相。定的名字叫離生喜樂地,離開了生滅,心里感到非常的歡喜。你觀察的時候就知道了,可以覺到出入息滅,沒有出入息了。

  這種功夫不是一天、二天可以達到的。當你修的時候,一般根機、善根好的人,差不多一百天就能夠漸漸的入定,入定數(shù)息滅。那時候自己能觀的境,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心跟境只有一個;這個觀照了,那觀照了,看著經(jīng)文,這時候才能安住心,心跟心沒有別異了。“轉(zhuǎn)”,就進一步了,這個“轉(zhuǎn)”就是“還”的意思。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能方便舍諸取蘊”,“五取蘊”,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六塵”。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取這“五取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識分別外頭一切的色相,這叫“五取蘊”。在這個時候,他就能夠方便善巧的舍掉五蘊;舍掉,不是究竟舍,究竟舍了,就像觀自在菩薩似的,照見五蘊皆空,他已經(jīng)漸漸達到空義。

  這時候能成圣,趣入圣地,得成就了。這個成就還未斷煩惱,只是降伏了,等到凈的時候就能夠斷煩惱了,把結(jié)使都斷盡了。到了斷見惑的時候,他就證了初果了,漸漸才斷思惑。斷幾品就證幾品,那思惑都斷盡了,就是阿羅漢果了。再斷煩惱習氣,隨你所修的功用,這就叫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的觀五取蘊,色、受、想、行、識。

  以下講講觀五取蘊。出入息是依著什么呢?依著“色取蘊”,色身就是色相,“色取蘊”。這個如是的出入息,他造作出入息,來回出入息,就是造作的。造作什么呢?你有出入息才能夠呼吸,呼吸才支持你的身。這個出入息一出一入、一出一入,你就感覺到、領(lǐng)受到,如果氣只出去,不進來,你就不舒服了。你就感覺到那個受納,而受者是領(lǐng)納為義,就屬于受蘊了。

  而出入息的來回出入,你取他的相,出息的相、入息的相,觀照著出入息的相,這屬于想。“想取蘊”,能夠了達識別入出息造作的形相,了達識別,這就是“識取蘊”。

  色、受、想、行、識,這“五取蘊”,那么就修行這個“數(shù)、隨、止、觀、轉(zhuǎn)、凈”使你入定,可以止住身口意的三業(yè),隨著這個觀力能夠達到目的。達到什么目的呢?入定了,一步一步的深入無明愛取,一步一步的修行,漸漸就能圓滿了。

  數(shù)息觀在這部經(jīng)當中說的很簡略,在智者大師的〈小止觀·六妙門〉里頭,就分成很多科!戳铋T〉有六種,我們在這里只講其中的一種,因為〈六妙門〉是習定的一個根本;不論聲聞獨覺菩薩,這是必經(jīng)之路。在修道的時候“定要經(jīng)過的,釋迦牟尼佛也如是。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釋迦牟尼佛最初實行般若觀,就依著這六種,“數(shù)、隨、止、觀、還、凈”,一切的行門,都由這個開發(fā)的。降魔、成道,佛就給我們示現(xiàn)那么一個規(guī)矩,這個修好了,叫什么呢?“色寂三昧”、“心寂三昧”,一切色全寂靜了,得定了,心也就止息了。這時候到了“一心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

  之前我隨著經(jīng)文講,我念的法,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來修數(shù)息觀,并不是說不要數(shù)。數(shù)的涵義,就是一出一吸,我是出息分做兩個;出息或者“阿”,入息或者“彌”,再出息,“陀”,再入息,“佛”。就這樣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那么隨著出入息轉(zhuǎn)。

  我是用這個來修定的,后來我又改成念“地藏王菩薩”,也是這樣。我沒有用數(shù),并不是用數(shù)數(shù),數(shù)一至十。各人的修行方法不同,可以隨你自己的選擇,“數(shù)”、“隨”、“止”都是這種涵義,也是這六種。

  這六種就是數(shù)法,數(shù)就是數(shù)數(shù)的方法。〈六妙門〉一共有十個,數(shù)息觀是〈六妙門〉的第二個,叫“次第相生六妙門”。我把這個名詞念給大家聽一聽。

  第一是“歷別對住諸禪六妙門”,一切的禪定不離開六妙門。

  第二種就是“次第相生六妙門”,次第相生就是“凈、隨、止、觀、還、凈”!戳铋T〉叫“還”,“還”、“轉(zhuǎn)”是一樣的意思,次第相生。那么“數(shù)”完了,生“隨”,“隨”完了就能生“止”,“止”完了生能“觀”,從“止”而生“觀”,從“觀”而生“還”,“還”完了而還“凈”了。第六是“凈”了,這是次第相生的六妙門,你修什么禪定就有什么六妙門。

  第三“隨便宜六妙門”。

  第四“隨對治六妙門”,

  第五“相攝六妙門”,

  第六“通別六妙門”,

  第七“旋轉(zhuǎn)六妙門”,

  第八“觀心六妙門”,

  第九“圓觀六妙門”,這個就深了。第十個是證得佛果,“證相六妙門”,證的時候也有六妙門。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現(xiàn)在我隨著《大乘大集十輪經(jīng)》,來引證一下“次第相生六妙門”,“次第相生”是你想入佛道的一個階梯,一步一步走;要是你在欲界當中要想修定很困難,怎么辦?就依這六種,可以成就你的定力。

  第一個“修數(shù)”,就是數(shù)數(shù),數(shù)十數(shù);一呼一吸算一,一呼一吸算二,一呼一吸算三,就來回這么數(shù)。完了,第二是“證數(shù)”,證你所數(shù)這個數(shù),這個數(shù)有兩種,一個修,一個證。證了之后就轉(zhuǎn)入了,轉(zhuǎn)入到隨里頭去了;一證了之后,這數(shù)就止息了,沒有數(shù)了,就是隨。

  “修數(shù)”,就是調(diào)和你的息,把很粗的調(diào)成很細的。我們慢慢這么調(diào),但是你可別著急,數(shù)數(shù)的時候要慢,隨它自然的出入息,不假作意,一作意,這定就很不容易生起,那是不假自然的。調(diào)和氣息,要怎么樣呢?不快不慢,不澀不滑,一定要修到這樣,安詳?shù)?慢慢的,從一至十,這樣數(shù)。

  我們之所以能夠攝心就是靠數(shù),如果你能夠攝心,就用念阿彌陀佛攝心,你念佛,念到隨這個出入息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息沒有了,你還感覺佛號是隨著你在轉(zhuǎn)呢!這樣你就定了。但是這個隨,隨著各人的修法,是你先知道這個數(shù)字,從一至十,攝這個心,不令它快也不令它慢,使那個心就攝住了,不能馳散;再想別的時候沒有了。它要想想什么過去,要想想什么事,沒有這個時間,它永遠沒有空隙給你,使你那個意念,紛想的雜念不會跑。

  “證數(shù)”,怎么樣要算證得呢?你覺察到這個心自然就隨那十個數(shù),再不會錯亂了,自然應(yīng)運就證得了。從一至十,你不要怎么作意,不要假用,不假什么力量來督促。

  最初的時候你稍微不注意又跑了,又數(shù)錯了。數(shù)到完全成熟了,一至十再不錯亂了,任運了,能這樣數(shù),不假功力,漸漸的外緣都息掉了。心住息緣,緣息,緣這個氣息的緣念,沒有了。這緣念息了,這個時候你感覺著氣息,若有若無,說沒氣,好像還有微細的;說有,已經(jīng)沒氣了。沒氣了,到這個功力上頭已經(jīng)沒氣了,到了這個時候,思想已再不想數(shù)數(shù),把這數(shù)字舍棄了,這個就叫“隨”了。

  第二種就是“修隨”要“證隨”。“修隨”,就把那個數(shù)的方法,數(shù)數(shù)的方法舍掉了,你的心自然的跟那出入息轉(zhuǎn);心不跑了,不須再數(shù)數(shù)了。數(shù)數(shù)是防這心,馳散心已經(jīng)不馳散了,那就不要防備,隨這個心念就隨著出入息。但是這出入息很細很細的,氣如游絲,像人要斷氣的時候那個樣子。但是,你這個心已經(jīng)完全沒有外物了,隨這個氣息,這微細的氣息隨它的緣而運用,這叫“隨”。“隨”就是隨著那個氣息的緣,極微細的息,令他念住;乃至于到最后“證隨”了,心已經(jīng)凈了,不亂了,就是隨住了,心已經(jīng)定了,不亂了。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這時候你覺察到這氣息,或者長,或者短,清清了了的。乃至于曉得這個氣息,不止鼻息出了,不止鼻尖上,每個毛孔都好像在細微的出息,也在入,也在出,這叫“遍”。“遍”,遍身入出。所以你這個心的微細,任運相依,互相連系。他在出,不一定要這個鼻息來出,鼻息已經(jīng)覺知不到了,隨處都可以出息。這個時候,修行人舍“隨”了,不再注意這個氣息去了,它已經(jīng)入定了,氣息沒有了,就“止”了。

  “止”,怎么修法呢?一個是“修止”,一個是“證止”。“修止”的時候,那個緣慮的思想,慮是定。定是息定,你就止了,感覺到息。定,出入息都在,每個汗毛孔,每個出入息,這個所有的能夠出入息的,這汗毛是通的,不然怎么會出汗,這汗毛孔里冒出來是通的。那氣息有時候你這兒不出,他在那兒出,連這個也息了,一切緣慮都息了,定了,息已經(jīng)止住了。止息住了,也不念數(shù)了,也不念隨了,以凈其心,使你修行。

  “證止”呢?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身,也不知道心,心身一如了,沒有一樣,入定了。但是這種定,還沒入空,還是在有相之中,要把這個定轉(zhuǎn)成到無相。證的時候,不見內(nèi)外相,定的方法就是持心,任運不動,那么這個修行人,已經(jīng)入了三昧了,心里頭產(chǎn)生一種寂靜快樂,但是沒有慧,只是定。

  我們講止觀雙運,定慧雙修,要是只定到這兒,不行的。他起慧照就觀,觀就是慧照,沒有慧的方便,生死破不了。雖然定了,定了破不了生死,還得流轉(zhuǎn),這就沒有修成,怎么辦呢?還得假,要破壞生死。

  “復(fù)作是念,今習定者皆屬因緣”,這個定是從“數(shù)”、“隨”這樣修來的。修到這兒是因緣法,屬于五蘊法,屬于十八界法,這是和合而有的。觀照就起念了,起念了,就起這么觀照念。這個虛誑不實的,現(xiàn)在我定在這兒做什么?我現(xiàn)在不見不覺,也沒有念了,也不起覺照了。我應(yīng)當觀照,應(yīng)當照了,一起念,作是念已,不執(zhí)著這個心;不執(zhí)著我這個定,不享受那個快樂,起觀分別,就是觀。

  止觀,觀照起來了,“修觀”呢?于這個定中用慧心所分別,觀察微細的出入息,觀察他像空中的風一樣。像佛所說的,我們的人身有三十六物,都是不實在的,虛幻不實的;這是修習析空觀,不是體空觀。體空觀是當體即空了,這是分析他空的,分析空。心是無常的,剎那不住,也沒有我,也沒有人,乃至于身受心法,皆沒有自性。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這樣,我這個定依著什么呢?我怎么定的呢?定何所依呢?是“修觀”,是隨時這么觀察,在定中這樣觀察,這叫思惟修。觀慧均等,我們經(jīng)常講止觀雙運,就是這個涵義。用這個來觀息,覺這個息出入,全體身心的毛孔,一切諸毛孔都在出入息,這就要你自己開智能,心眼開明,自己觀照這三十六物,清清楚楚。那時候你這個肉體,生起厭離心了,每個汗毛孔,就是那個蟲子的,呼吸孔,觀這個是諸蟲戶,內(nèi)外不凈,從里頭到外頭,沒有一點干凈的。

  這個時候心里頭就生出悲喜來了。悲自己的這個肉體;喜,歡喜自己也能進步了,破了“四顛倒”了。對身體不凈,徹底認識到了,真正的不凈,念戀身體的愛心才斷了,這叫證。

  究竟證得觀照了,心里頭就緣這個觀的境界了,把那定的境界放棄了,這緣觀的,還在定中。這不是走動的來觀照,是你坐在那的時候,那定境轉(zhuǎn)成觀照了,這就是定慧雙運。這個時候來觀照,用分別的、分析的方法,認識到這是念在流動,念在流動并不真實,應(yīng)當“舍觀修還”。

  講“還”,就“舍觀修轉(zhuǎn)”,一個“修轉(zhuǎn)”,一個“證轉(zhuǎn)”。“修轉(zhuǎn)”,就是觀察的,我心里起一念,觀照這一念從心生起的,心生才法生;這是我所分析的,這不是根本的本緣,不是法身的本體,要用反觀來觀這個心。觀現(xiàn)在這個心,這個心是從什么地方生起的?漸漸的覺到了,這個心是從觀生的,還是從非觀心生的?如果是從非觀心生起呢?誰又來觀呢?

  觀那個心,究竟從那兒生起的?心生一念,那心又滅,這一念起一念滅,就觀這個心的生滅,觀這個心是從心滅生起的。就這樣觀,要是從心也生心,從滅也生心,也就是生起了兩個心,就是生滅心。那只是一個,這個觀也很費功夫,這總共有四句,生、滅、非生、非滅。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這個“觀”完了之后,那時候知道我這個心,本來不生,不生就沒有,不生就不有,不有就是空,空了我還有什么觀心呢?空了連能觀的心也沒有了!就是能觀的心沒有了,我又怎么能觀境呢?我的心是對境的,心既然沒有了,那么,境還有嗎?境智雙亡。

  我經(jīng)常跟我們道友說,懺悔要這樣念,這樣想,這樣的懺罪最清凈了,“心亡境寂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心也沒有了,境也沒有了,你有什么罪可懺嗎?罪沒有,是這樣的觀想,空觀修成了,才沒有。所以我們說是受苦受難,或者身心受痛苦,憂愁煩惱,那是你的妄念。如果你能坐下來,靜觀的時候,感覺很苦,把這苦拿出來,我是因為那樣事情才苦,這個事情是真的嗎?是實有的嗎?你一觀,沒有了,都沒有了。

  例如兩夫婦吵架要離婚,當時感覺很苦,一觀,他不是我,我不是他,我連自己都找不到,還說他!他跟我是什么關(guān)系?這么一空了,什么苦惱都沒有了,這是因緣。因緣所生的法是假合的,假合的沒有真實的;既然是不真實的,我生起什么煩惱?苦就是煩惱,這樣你的煩惱就斷了,這是斷煩惱的方法。

  心亡境智兩空了,這就轉(zhuǎn),是為轉(zhuǎn)者,就這樣轉(zhuǎn)了。要是離開境,離開智,也就是離開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沒有境智;你要是觀久了,境也沒有了,智也沒有了,不假功力,心慧開發(fā)。你自己產(chǎn)生大智能,這個智能是照了,這要“修凈”了,修凈了,又要“證凈”,證凈就清凈了。

  “修凈”的時候,你知道一切諸色本來清凈的,身心本來清凈的,一切諸法本來沒有染污的,其性本清凈故;一切妄想分別,你不分別了,凈非凈,染非染,染凈不存都是境。外境都空了,妄想就是垢,妄想沒有了,那垢染也沒有了。就是從息分別的時候開始,那個時候是垢,到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都空了,空了是真正清凈了,這樣修。

  這只是〈六妙門〉當中的次第,既然次第相生就有因有緣,彼此相生的。但是這只是〈小止觀·六妙門〉的部份內(nèi)容,要是想真正修觀、研究止觀,還得修〈摩訶止觀〉。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華嚴經(jīng)》講的止觀,很玄妙的,很不容易進入;一開始就修“真空絕相觀”,一切相都不存在,心內(nèi)相、心外相,一切諸佛的色相,一切諸法一切的法寶,凡有形相都是虛妄,真空絕相。

  這個真空絕相修成了,再產(chǎn)生“理事無礙觀”;理遍于事,事就是理。理遍到事上,事就是理,理事無礙的,理無礙事也無礙。所以在一微塵里頭能轉(zhuǎn)**輪,就是這個涵義;那一微塵就是理,一切事都融在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無礙。

  再進一步就是“事事無礙觀”,不用理遍事,而事的本身,事事都無礙,那就到了華藏境界。

  那種觀,我們是修不成的,因為我們的心力不夠,我們連叩頭觀想,都觀不成。如果我們一叩頭,你想“能禮所禮性空寂”,能禮的我所禮的佛沒有,他的性、他的體是空的,是寂靜的。就像我們講那個“心寂”,我們連“心寂三昧”都還沒有證得;“色寂三昧”更不可得了。“色寂”完了,是達到“心寂”,完了,達到“一心三昧”,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不是一句話;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七天當中可以一心不亂,七十天、一百天,你也可以一心不亂了。

  依著這個修,是從出入息觀的,如果你不觀出入息,你就觀“阿彌陀佛”四個字來轉(zhuǎn)你的心,也不求什么還凈,求能止住就行了。

  一天當中,要是連在夢中,你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作意念的,而是自然的運轉(zhuǎn)念,你死了還不生極樂世界嗎?肯定的生。因為你的心已經(jīng)跟極樂世界合了,已經(jīng)跟阿彌陀佛,身土不二。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身土不二,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你這樣觀想久了,你跟佛合了。

  我念念的是阿彌陀佛,我就變成了阿彌陀佛,你已經(jīng)在極樂世界了,這個深入一點。不過,大家聽這類語言,聽久了,就能夠入了。開口罵人聽臟話,熟悉得很,因為無量劫根器很深,一來就現(xiàn)相,他就熟了。但你聽這個,不曉得好多劫沒有聞到,你聽到這些話,還是不能進入的;你要從淺處說,別說多了,要一步一步入。

  為什么修行的時候,要有善友,或者善知識?當你走錯了,他馬上給你撥過來。你不要想太多,數(shù)數(shù)就好了,就數(shù)十個數(shù),你想這個很簡單,你數(shù)數(shù)看,很不簡單。十個,你還不錯,等到二十、三十,你早錯亂了,散亂早攢進來了。十個數(shù)數(shù)不成,等你把這個數(shù)數(shù)觀修好了,才再進一步說隨。

  這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如果這個數(shù)字沒有數(shù)好,你天天這樣修。像你不能專修,一天抽一個小時,或者抽半個小時,最初修的時候,不要坐太久了,不要貪多,這也是貪。你貪多了,做不到。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犢返。

  為什么呢?你說:“我一定要坐三個鐘頭!”你有時間嗎?你剛開始坐的時候。最初先坐十分鐘,或者一刻鐘;感覺不舒適,念頭一錯了,要起來不坐了,有時間了,你再坐一個十分鐘,到漸漸入了,你就多坐。增加個一刻鐘,增加二十分鐘,增加半個小時,逐漸的增加,不要一下子,一定要坐一個鐘頭。還要來個雙盤膝,表示精進,腿子一痛也定不下去了,別人一叫你,你一起來慌慌張張想辦事,就把腳弄壞了。有很多人他的腳麻木了,入一喊他有緊急事,他就站起來,當時是不痛。過了,腳也不靈活了,走不成了,我就看過很多這種情形。

  我們有個道友,要快過年了,他想要閉關(guān),我說:“你別閉關(guān)了。你的事務(wù)很多,等到有機會的時候再說吧!”他不信,還是要閉關(guān),一下子就把腿摔斷了。他是在夜間,屋子沒有燈,他舍不得開,又怕浪費公家的錢,舍不得開電燈。那地下非;,年齡又大,他想上洗手間,一走啪摔倒在那兒,起不來了,腿也不能走了,又沒有人來,就倒在地下。

  過年前后,北京零下好多度,就那么凍著,等天亮了,他的弟子來了,才看見他的老師父倒在地下。問他發(fā)生有什么事?都摔了,就抬去醫(yī)院治療,有些事是不能勉強的。

  精進是好的,下決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環(huán)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漸進的。頓入,我們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時候不要貪多,像我們好多道友也練習盤雙腿,那是自然的,能盤上就不錯,那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你盤上了,坐不了很久,腿又很痛,只要能坐就行了。

  要注重在你的心上,別注重形式。我們很多道友注重形式,看別人也看形式,看他的威儀好不好,坐得端正不端正;說你打坐,先問他會不會跏趺坐。你問他會不會修心好了,跏趺坐有什么用呢?跏趺坐,你只能坐得住,就行了,不要求坐的形相,要求實用。

  學一部經(jīng)要實用,別在形相上講,我聽了什么經(jīng),聽什么經(jīng)又有什么用?那部經(jīng)說什么?說斷十惡、行十善,你斷了嗎?一天當中你檢查檢查,得要求實際,先審思,審思。我們要求達到什么,要先考慮到中間的障礙,跟我的事實能不能達到?不能達到,我的標準定低一點,別定太高,你不是想修行?想逐步深入、想了生死嗎?隨你沾邊,生死已經(jīng)開始了,不必急,也不要貪多;打坐也好,聞經(jīng)也好,干什么也好,持圣號是最好的。我們要先把現(xiàn)實的生活災(zāi)難免了,之后才說到修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