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四十八輕戒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yǎng)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恃勢,就是仗勢,仗著認(rèn)識百官的這種勢力,向人家硬要。若佛子,為自己飲食、錢財、利養(yǎng)、名譽的關(guān)系,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仗勢他們作為一種勢力,以乞索打拍牽挽等方法,不順道理地橫取錢物。這一切求利方法,名為惡求多求。若不但自己惡求多求,還教他人去求。這樣的乞求法,完全失去慈悲心,也沒有孝順心,這就犯了這條恃勢乞求戒。

  「自為」:以明非為三寶,而是為個人私利。「為飲食乃至名譽」﹕以明非為道也。要是為道,為大眾去乞求,這可以。但他不是為道,而是為飲食,為名譽!笎呵蟆供s威逼故非善。以威力凌人,逼迫索求,這是一種逼迫性,不是善良性!付嗲蟆:無厭故非少。即是貪無厭足,愈多愈好!附趟饲蟆:教人為我求,如遣使或作書之類。

  此具性遮二業(yè)。與盜戒等流。若非分陵奪,自屬盜戒。開遮者:若為三寶,為病人,為眾生,不犯。但亦要如法營求,切不可仗三寶或病人名分,作多般不合理之苛求,更不能恃勢壓逼,或用種種武力方法,如毆打、謾罵、凌辱、牽挽等,橫取他人財物;蚩谡f為三寶,實納為己有。有心乞求,是障道因緣。貪心攀緣心不斷,逢緣奔馳而不得自在,舍本逐末,焉能成就道果?古諺云:「人到無求品自高」,共勉之!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