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我 空到達解脫 結(jié)語

  結(jié)語

  本文從上篇對無我的研究,以至中篇、下篇無我和空觀的修習(xí),主要的,都是為了對治、和去除我們對幻有的執(zhí)著。

  「幻有」包括我們的身心五蘊,以及外在的世界。人們所以會執(zhí)著它們,乃是由于不知道它們是虛妄不實的,因此,要消除執(zhí)著,必須先了解它們。而客觀世界的存在,是依著主觀的我們身心才存在的,只要主觀泯除,客觀也就隨之湮滅了。所以,上篇只針對主觀的我人身加以研究,了解到身心等五蘊中,是無我的,無我就是無自性——沒有能夠主宰自己存在的本體。如此,五蘊的存在,自然就是虛妄不實的了。

  自中篇起,直到下篇,似乎寫了很多,也比上篇復(fù)雜的多了,有些地方,難免還有重復(fù)之處。這乃是因為:在筆者親身修行的體驗中,覺得事修是很不容易的,道理的了解并不難,難的是我們的所作所為——身、口、意三業(yè)的不違背于理,而能和理相應(yīng),這實在不是容易的,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所以《楞嚴經(jīng)》說:「理則頓悟,乘悟并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耿僦衅c下篇寫了那么多的原因,就可以了解了。

  等到事修與理相應(yīng),內(nèi)心達到無我——空觀成就了,幻有便消失,心里也就不再有執(zhí)著,如此,便能進入空的境界。

  這是全文的重點之一——如何達到無我與空。

  那么,人是否只是無我(空)呢?人身心等五蘊自然是無我的,但,人底生命只是五蘊嗎?除此五蘊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存在了嗎?答案當(dāng)然是不!這在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經(jīng)論中,已說了很多,譬如:在妄心之外,提出了真心;無我之外,提出了我的存在(見《大般涅槃經(jīng)》),以及對佛性和明心見性的肯定。

  所以,空并不是真正的解脫,也不是見性,空只是明心見性的必備條件,必須借著空而見性,才是真正的解脫。

  如此,要怎樣借著空見性呢?在空的境界中,唯一不空的,就是本性了。因為空使得一切虛妄、不實在的都消失了,能夠不消失的,除了真實、恒常不變的本性之外,還會是什么呢?平常,談到見性,一般人總會不清楚:「我的自性在那兒?如何去見呢?」而在空的境界中,當(dāng)下便是自性的存在。

  為什么說:在「空」的境界中,當(dāng)下便是自性的存在呢?因為,從修行的立場來說,真正的空,是不能存在的,空的內(nèi)容就是什么都沒有,所以,空就是不存在的表示。不存在的空而能夠存在,乃是由主觀上的認識所付予的存在,并非客觀上真實的存在。

  因此,「空」能夠存在,必然有個「不空」的來被它所依靠,由于有不空,空才能夠存在。如此,在物我皆空當(dāng)中,唯一不空的,自然是人們的本性了。

  所以,修行只怕空不了,如果能夠真正的空了,真空的當(dāng)時,便是不空——佛性的存在,那時就有可能證入。

  這也就是:為什么被稱為諸佛之母的《般若經(jīng)》,內(nèi)容只是一味的談空。因為修行人能夠真正的達到空,就可以成佛了,譬如《般若經(jīng)》中流傳最廣的《心經(jīng)》,整篇談的不外是空的道理,從空中達到無五蘊、無六根、無六塵,乃至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但無至最后,便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善提。」②從此,又可以了解到:般若并非只是空,空只是個方法,不是目標(biāo),必須空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目標(biāo)才達成。所以,一般說般若談空,為的是「破相顯性」。

  但是,《般若經(jīng)》是不談佛性的,然而,不談佛性并非否定佛性的存在。《般若經(jīng)》中是以空代替了佛性的名詞,《大般若經(jīng)》三十七卷說:「真如不離空,空不離真如;真如即是空,空即是真如!耿壅嫒绫闶欠鹦缘漠惷。所以,真如即是空,就是指佛性是空。

  為什么說佛性是空呢?這可能有多種的含義,但大要不外是:佛性必須經(jīng)由空——空除了內(nèi)心的妄想、煩惱、執(zhí)著才能顯露,然后,當(dāng)下便是佛性,不怕不能成佛。因此,空是成佛的直徑,由空可以直接通到佛性中。

  同時,有感于凡人的執(zhí)著習(xí)氣重,如果說人有個佛性在,人們可能會執(zhí)著于它,如此,就成了「遍計所執(zhí)」,而所執(zhí)著的乃是意識觀念,并非是佛性本身。佛性不是有為法,它是無形無相的,豈能讓我們所執(zhí)?一有執(zhí)著,就會障礙我們到達空,而不能實證到佛性。所以,般若要說佛性亦空,以去除我們對它的妄想執(zhí)著。

  唯識學(xué)的說法也是一樣,不但說遍計所執(zhí)相無性、依他起生無性,就是圓成實性也是勝義無性的。圓成實性便是指我們的佛性。佛性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不可說無,但如果執(zhí)著了圓成實性是有,圓成實性便成了遍計所執(zhí)。因此,要了解圓成實性是無形相,非空非有,不可執(zhí)著的。

  這也就是本文所以在上、中兩篇里,只談及無我,到了下篇,配合修行進度的需要,才相對于妄心,談到了真心;依我而談了無我,使佛性略微顯露,但文末還是再融入于般若的空。

  可是,又怕修行人執(zhí)著了空以為究竟,才又在前面說了有個不空的佛性存在,必借著空而超越空,進入不空的佛性中,才是究竟的解脫。

  其實,話再說回來,這都是一種方便設(shè)施,用來治執(zhí)著的,根本上,空與不空都不是佛性,佛性非空非不空;不可思議,言說不得。所以,談空也好,不空也好,主要是,要使我們達到無著而絕言絕慮,然后才能和佛性相應(yīng)。

  而在修行的層次上來說,空是幻有的突破,見性則是空的再突破,從此進入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境界,超越現(xiàn)象,又能常處于現(xiàn)象中;生死便是涅槃,煩惱即是菩提。這就是解脫。

  ①見《大正藏》一九冊一五五頁上。

 、谝姟洞笳亍钒藘园怂陌隧摗

 、垡姟洞笳亍肺鍍远0七頁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