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家居士的開示

對在家居士的開示

  有一天,老和尚叫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去山門口割草,有人不理解老和尚為什么對老年人這么不慈悲,就問老和尚:「他已經(jīng)這么老了,您為何還要叫他去做那種粗活?」

  老和尚說:「就是因為他年紀大了,再不做一些事消業(yè)障,未來輪迴的路上是很可怕的。 估虾蜕姓媸怯眯牧伎喟。

  △中國歷史文化講禮義,有大乘、小乘佛法,人如無禮義,學佛較難。中國自古有禮義忠孝,順道而行則社會安定,國泰民安,F(xiàn)代花花世界,要得人身很不容易,如不講禮義忠孝,即使得個博士,也難以救人。博士學一些有色相的、有生有滅的東西,不能究竟解脫,無法救人,眼所見,有生必有滅。古之圣賢有禮義、照規(guī)矩,世界太平可救人。

  △居士到佛寺供養(yǎng)財物,是為了種福田,要做到無相布施功德才大,就是不執(zhí)著布施的人、物及受布施者的相,這樣功德才大。

  △居士到佛寺念經(jīng)拜懺,要誠心,要放下,不要人在寺裡念經(jīng)拜懺,心卻掛念著家裡的兒女。兒女自有他們自己的福報,要虔誠學佛,不要掛礙他們,若一心為兒女操心,就是愚癡的人。

  △居士到寺裡,把帶來的東西供在佛前,即成三寶物,不再屬于自己的了。假若帶來的小孩要吃供佛或已供過佛的東西,就不可以自己拿給他吃,因為這已經(jīng)成了三寶物,不屬于自己的了。如要拿給他吃,要得到出家人的同意。

  △居士到佛寺念經(jīng)拜懺,參加法會,在生活方面要多將就,不要嫌吃得不好,因為寺裡不同你在家中,有好東西吃,住在寺裡要能吃苦才行。

  △居士來佛寺,要幫助寺裡工作,不要閒著沒事,講東講西,搬弄是非。

  ■ 來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苦,我們要知道 —— 生從那裡來?死往那裡去?兒子、媳婦對你越好,你越貪戀,離不開世間,不知脫離苦海,仍在六道中輪迴。這都是業(yè)障重,業(yè)障就是煩惱、掛礙。

  如掛礙家裡的男女老少等,每個人掛礙不同,但都把自己的生死路忘記,甚至連臨命終時將往那裡去也不關心了。有些小孩子現(xiàn)在就知道拜佛,這都是前世有種善根。所以說眾生隨業(yè)轉(zhuǎn),個人業(yè)障不同,不能轉(zhuǎn)業(yè),就得輪迴,煩惱無盡了。老年人如果知道回頭念佛,就不會到四生裡去,否則四生仍有份。有人問我說:「定業(yè)不可轉(zhuǎn)嗎?」

  「我認為,人若知道信佛,回頭念佛修道,則定業(yè)可轉(zhuǎn)!姑總人的業(yè)感不同,如果不覺悟,將娑婆以為極樂,如吃葷的人在市場買雞鴨,覺得很快樂,但悟了以后覺得那是罪過,吃素的人看吃葷的人是罪過,他就覺得吃素是極樂。享福的人以為自己是在極樂世界,但不知道能否永遠如此享受?等到福享盡時,則苦惱、煩惱就來了。所以,我們既然能皈依三寶,就應該要念佛,不要貪求子孫。要放下一切,不要掛礙他們。很少人一輩子都享福,有多少福享就有多少苦,在家中應盡量拜佛、念佛,閒話少說,以求脫離苦海。人的一生沒多久,每個人都有煩惱,有煩惱則仍在生死中,四生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如雞有雞的煩惱,所以要念佛才能了脫生死。

  △眾生隨業(yè)轉(zhuǎn),有的轉(zhuǎn)牛、豬、雞、蝴蝶等胎卵溼化,我們要找出生死路,一心念佛出生死,如不念佛則隨業(yè)轉(zhuǎn),仍在六道輪迴,有人因為看不到,就不相信有六道輪迴,其實我們是可以看到的,如牛、豬,那是誰去投胎的?在花花世界中也可看出六道輪迴,如電視劇在演的,就像我們在演一樣。眾生隨業(yè)轉(zhuǎn),要隨佛的清淨來轉(zhuǎn)很不容易,要解脫也實在不簡單,每個人的脾氣、個性不同,「知性好相處」(師父特別強調(diào) —— 我們要隨人之性、合人之性)。我們這個身體像地獄,靈光投在其中。

  △在家人很難了解出家人的修行,我們不能叫你們在家人,用像我們出家人一樣的方法修行,出家人可以指導在家人,知道在家人的品性,引導在家人向道,不是要在家人的錢,如果要錢就有貪戀,應該是無形中感化在家人!附饷摗惯@兩個字不簡單,度人須隨順眾生來度,須慈悲,不可依照和出家人一樣的方式來度。對你們好,是希望你們以后像我們出家人一樣來修。如有德行,講一句話就能度眾,出家人身上穿的出家衣服不簡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