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五家 >

溈仰宗禪詩

\

  溈仰宗是五家七宗中最早形成的宗派,它的開創(chuàng)者是靈佑771~853 及其弟子慧寂814~890。靈佑在溈山,慧寂在仰山,舉揚一家宗風(fēng),因此后世稱為溈仰宗。溈仰宗創(chuàng)立并興盛于晚唐五代,在五家中開宗最先,前后傳承約一百五十年,入宋后逐漸衰微。溈仰宗的宗風(fēng)是體用雙彰,《五家宗旨纂要》謂:“溈仰家風(fēng),父子一家,師資唱和,語默不露,明暗交馳,體用雙彰。無舌人為宗,圓相明之。”

  在五家七宗中,溈仰宗的資料相對來說較少,創(chuàng)作的禪詩也相當有限,這與溈仰宗的語言觀有關(guān)。溈仰宗在接引學(xué)人時倡導(dǎo)不說破原則,注重不假語言的自心頓悟,從而達到理事如如。溈山明確表示:“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 《人天眼目》卷4,仰山也宣稱,“諸佛密印,豈容言乎”同上,主張摒棄語言名相。韋宙向仰山請一伽陀詩偈,仰山說:“覿面相呈,猶是鈍漢,豈況形于紙墨?”韋宙仍向仰山求偈,仰山就在紙上畫一圓相,并寫了幾句注文:“思而知之,落第二頭。不思而知,落第三首。”溈仰宗在禪機應(yīng)對時,經(jīng)常用圓相來表達禪學(xué)見解,雙方很少說話,通過描畫圓相來達到心靈上的契合。有僧參謁仰山旋轉(zhuǎn)一匝,仰山于地上畫“十”字;僧左旋一匝,仰山改“十”字為“躥”;僧畫一圓相,以兩手相托,如修羅掌日月勢,仰山遂畫圓相圍“躥”;僧作樓至賢劫千佛之最后一佛勢,仰山予以印可《仰山錄》。圓相形如滿月,如同佛性廓然虛明,包含著不可思議的妙用,因此溈仰宗用圓相表示遠離言語文字的內(nèi)證境界。畫圓相的作法始于南陽慧忠,溈山加以運用,仰山大力弘傳,遂成溈仰宗風(fēng)。于是,在溈仰宗那里,九十多個圓相代替了禪語禪詩,從而使得溈仰宗禪詩如鳳毛麟角般少見。

  但是,圓相畢竟不能替代全部的禪語禪詩。在溈仰宗的對答中,仍然呈現(xiàn)出著意追求詩化語言的傾向:

  佛日長老訪師。師問:“伏承長老獨化一方,何以薦游峰頂?”日曰:“朗月當空掛,冰霜不自寒。”師曰:“莫是長老家風(fēng)也無?”日曰:“峭峙萬重關(guān),于中含寶月。”……師曰:“我家道處無可道。”日曰:“如來路上無私曲,便請玄音和一場。”師曰:“任汝二輪更互照,碧潭云外不相關(guān)。”日曰:“為報白頭無限客,此回年少莫歸鄉(xiāng)。”師曰:“老少同輪無向背,我家玄路勿參差。” 日曰:“一言定天下,四句為誰宣。”師曰:“汝言有三四,我道其中一也無。” 師因有偈曰:“東西不相顧,南北與誰留。汝言有三四,我道一也無。”《神鼎》溈仰宗禪語,較集中地收錄于《五燈》卷9。本書括號內(nèi)引文凡僅標注篇名者,均見該書該卷。

  在本則禪機應(yīng)答中,大量地使用了詩歌形式。意象晶瑩朗潔,境界玲瓏剔透,氣勢流轉(zhuǎn)跳宕。神鼎的答語始終堅守在澄澈透明、纖塵不染之境上?梢娨栽娫⒍U,即使在以圓為美、罕立文字的溈仰宗,也同樣勃發(fā)著生命力。由于溈仰宗的禪詩資料較少,本章即以香嚴的悟道詩為中心,聯(lián)系溈仰宗禪學(xué)的基本思想,來探討溈仰宗禪詩的美感質(zhì)性。

  一、“無心是道”的詩禪感悟

  據(jù)禪籍記載,香嚴博通經(jīng)論,思維敏捷,先是和師兄溈山一起師事百丈,百丈死后,他隨靈佑參禪。靈佑對他說,我知道你是問一答十問十答百的伶俐人,我不問你平日的學(xué)解,也不問你在經(jīng)卷上記得的禪語,我只問你,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么?香嚴茫然不知所對,翻遍經(jīng)書,仍是找不到答案,便請靈佑為他解釋,靈佑不答應(yīng),香嚴非常失望,認為溈山有所保留。溈山說如果我現(xiàn)在說了,你日后定會罵我。我說出來是我的,不是你自己的。香嚴便燒掉手頭的所有經(jīng)錄,辭別靈佑,準備做一個粥飯僧,“免役心神”。他參拜南陽慧忠遺跡,在那里住了下來。從此把思量計慮拋在一邊,過著無心任運的日子。有一次鋤地芟草,無意之間擲出的瓦片,擊中了竹子,發(fā)出清脆的聲音。香嚴當下大悟,見到了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激動無比,當即回到屋內(nèi),“沐浴焚香,遙禮溈山,贊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并作詩表達悟境: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吨情e》

  這首詩成了溈仰宗最著名的禪詩,它包含著豐富的禪悟內(nèi)涵。“悟”是禪的靈魂,沒有“悟”便沒有禪。禪所有的修行都以悟為目標。在香嚴擊竹悟道公案中,其最為核心的禪悟內(nèi)涵是“無心”。

  “無心”是禪宗的最基本的體驗,主要指離卻妄念的真心。無心并非沒有心識,而是遠離圣凡、善惡、美丑、大小等分別情識,處于不執(zhí)著、不滯礙的自由境界。在禪宗史上,無心觀念很早就被提了出來。傳說二祖慧可見達摩時請達摩安心,達摩讓他把心拿出來;劭闪季貌耪f:“覓心了不可得。”達摩卻說: “我與汝安心竟。”體證到無心,即可安心;勰臨終時,弟子詢問“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壇經(jīng)·付囑品》慧能的法嗣本凈明確地揭舉出無心是道:“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 “道本無心,無心名道。若了無心,無心即道。”天寶四年,玄宗召長安名僧碩學(xué)赴內(nèi)道場,與本凈闡揚佛理。遠禪師曾就無心是道向本凈發(fā)難,被本凈折服 《五燈》卷2《本凈》。論辯的結(jié)果,大大地弘傳了“無心是道”的主張。馬祖在回答什么是道時,也宣稱“無心是道”《古尊宿》卷46《慧覺》引。黃檗對無心是道的觀念大力闡發(fā):“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虛空。……祖宗門中只論息機忘見,所以忘機則佛道隆,分別則魔軍熾。”《宛陵錄》

  溈仰宗詩禪感悟的重心之一是“無心是道”。學(xué)人問溈山如何是道,溈山答 “無心是道”,學(xué)人說難以領(lǐng)會,溈山說:“會取不會底好。”又說:“今時人但直下體取不會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靈佑》所謂無心就是心不粘滯外物,不被外物所縛,一切聽任自然,毫不著意。香嚴擊竹得以開悟,正是因為處在無心狀態(tài)。否則就不可能聽到天籟般的清音脆響,也無從桶底脫落。在 “無心是道”的體驗中,蘊含著豐厚的佛心禪韻詩情。

  1.啐啄同時

  香嚴開悟的因緣,與溈山開悟的因緣很相似。溈山在百丈處,百丈問他爐中是否有火,溈山說無火。百丈親自起身深撥,撥出幾星火粒,夾給溈山看說: “你說沒有,這個呢!”溈山因而開悟。百丈引經(jīng)文告誡溈山:“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jié)因緣。時節(jié)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故祖師云: ‘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只是無虛妄凡圣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靈佑》《古尊宿》卷10善昭引此經(jīng)文謂是佛于楞嚴會上所說。 爐中尚存余火,靈佑隨便撥了一下便說沒有,而百丈深撥便把它找了出來。百丈特別拈出時節(jié)因緣加以強調(diào),注重的是頓悟的契機。自性本來具足,是因,時節(jié)為緣。因緣齊備,就會凈除后天習(xí)染,重新發(fā)現(xiàn)被遺忘的本來面目,使沉迷的生命得以覺醒,明心見性。次日,靈佑同百丈入山作務(wù),百丈問把火帶來了沒有,溈山說帶來了。百丈問在什么地方,溈山就拿起一枝柴吹兩吹,遞給百丈。百丈說:“如蟲御木。”《人天眼目》卷4謂:“只因灰火撥開,便見柴頭發(fā)現(xiàn)。”在以上公案中,火喻本原心性,見火即是見性。自性原本具足,迷時不見,悟時即逢,所謂“力士曾遺額上珠,搜尋無處幾嗟吁。旁人為指珠元在,始覺平生用意粗。”《頌古》卷15大洪邃頌這種對于本原心性的了悟,好比小蟲御木,于不經(jīng)意間,繪出美麗的花紋,宛若天助。溈山既得百丈指點,也將此法運用于禪的傳授之中。靈云在溈山見桃花悟道,有偈云:“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溈山看到靈云詩后,贊嘆說:“從緣悟達,永無退失。”《溈山錄》可見其十分注重時節(jié)因緣的重要性。當香嚴開悟的時節(jié)因緣未到,溈山寧可受到誤解,也不為香嚴說破,因為他知道當時節(jié)因緣自然到來時,香嚴自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徹見本來面目。仰山也深諳此理,《五家宗旨纂要》謂仰山設(shè)多種法門教導(dǎo)學(xué)人,其中即有“啐啄同時門”,意為師家見學(xué)人開悟之機已熟,便因勢利導(dǎo),伺機給予開悟的助緣。正如鈴木所描述的那樣,當“最后開悟的時刻到了,可悟禪道的機會也就無所不在了。他可以在聽到一種模糊的聲音或一句不可了解的話,或在看到花兒開放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瑣屑事情如跌倒、拉屏幕、熄扇子時獲得悟的契機”。鈴木大拙《禪風(fēng)禪骨》第113頁,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當香嚴開悟的時節(jié)因緣到來之時,一聲竹音,使他在無心的狀態(tài)下,如迷忽悟,如忘忽憶。《頌古》卷25九峰升頌香嚴悟道公案:“放下身心如敝帚,拈來瓦礫是真金。驀然一下打得著,大地山河一法沉。” 香嚴對這種時節(jié)因緣到來時無心悟道的感受體會尤深,曾作有《獨腳頌》:

  子啐母啄,子覺母殼。子母俱亡,應(yīng)緣不錯。同道唱和,妙云獨腳。

  禪的付授,講求啐啄之機。禪師指導(dǎo)弟子修行,如同母雞孵蛋,十分講究火候。蛋孵熟了,雞子在里面啐,母雞在外面啄,必須同步進行,小雞才能破殼而出,禪悟的生命才能產(chǎn)生。時候未到,雞子未啐,母雞先啄,雞子就會死去;時候已到,母雞不啄,僅是雞子在里面啐,力量不夠,雞子仍會死去,因此必須啐啄同時。雞子既覺,則蛋殼不存,以前的種種手段,遂顯得毫無意義。但既出殼后,如果存有師徒名分的障隔仍是不行,必須母子俱亡,才能進入“臨機不讓師”、 “大悟不存師”的化境,而展開同道唱和。在這些同道唱和中,其內(nèi)容之一便是注重時節(jié)因緣到來時的悟道:“如何是西來意?”“今日明日。”《演教》 今日過去明日到來,時節(jié)遷移一任自然。“如何是妙用一句?”“水到渠成。” 《光涌》開悟的時節(jié)因緣,純乎天然,絲毫勉強不得。

  2.能所俱泯

  香嚴悟道偈中,“一擊忘所知”所呈顯的是能所俱泯的美感特質(zhì)。禪悟觀照的特點是能所俱泯。觀照的主體是能,觀照的客體是所。如能聞到聲音的耳朵,稱為能聞;被耳朵所聽到的聲音,稱為所聞。鈴木大拙在分析慧能用“見性”代替“看凈”時指出:“‘見’使見者與被見者合為一體,不僅同一,而且自覺。 ……因此,慧能在‘看’和‘見’之間所作的區(qū)別,可以看成禪學(xué)史上的革命。” 《禪風(fēng)禪骨》第37頁“只要‘見’是一種可見的東西,就不是真正的 ‘見’;只有‘見’是‘非見’時,也就是只有‘見’不是一種見到確定心境的特殊活動時,才是‘見到人的自性’。用矛盾的話來說,當‘見’為‘非見’時,才能真正的‘見’;當‘聽’為‘非聽’時,才有真正的聽。這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直觀真理。這樣,當見自性而不涉及一種邏輯上或?qū)ΥP(guān)系上可以解釋為某種東西的特殊心境時,禪師們便用一些否定性的名詞來表示它而稱它為‘無念’或 ‘無心’。當它是無念或無心時,‘見’才是真正的‘見’。”同上第40頁 鈴木的話,清楚地指明了無心與能所俱泯式的“見”的關(guān)系。參禪者通過能所俱泯的見、聞,回歸于與世界未分離時的無心狀態(tài)。

  能所俱泯的佛典淵源是《楞嚴經(jīng)》卷6里的一段經(jīng)文。經(jīng)文說,菩薩最初在能聞的境界中,入于能聞的自性之流,亡去所聞的聲音之相,再由了無所聞的寂滅中進修,有聲與無聲的動靜兩種境象,了然無礙而一念不生。如此漸加精進,能聞與所聞的作用功能,都渙然冰釋,以致于能所雙亡,盡聞無相的境界也無所住。從此所覺與能覺都蕩然一空,空與覺性渾然一體,至極于圓明之境。由此空與所空都滅,滅盡生滅的作用,寂滅自性就當下現(xiàn)前。

  香嚴自小博覽三乘十二分教,聰明靈利,問一答十,在擊竹開悟前,對禪學(xué)的看法,全是由文字而得。但從感官之門得來的知識,絕非自己內(nèi)在的禪悟生命。他對自性的體察僅靠語言的推導(dǎo),而從語言來體認自性無異于認賊作父,因此溈山說他是“意解識想”。香嚴的多聞,與以多聞見稱的佛陀弟子阿難相同!独銍澜(jīng)》卷1說:“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香嚴經(jīng)溈山迥超情識意解的一問,不能從知見中出言以對,在屢次叩問而溈山不為解答后,心灰意冷,遂割舍掉心識意解,在無心之際聽到天籟般的竹音, “無計較,忘覺知”香嚴《指授偈》,平日纏縛他的知性、邏輯的鎖鏈悉皆震斷,平日所困惑他的一切,都冰消瓦解。香嚴忘卻了一切意解識想,既忘卻所知,也忘卻能知,主體與客體、能知與所知都完全同一。竹聲把他從平素所置身其中的時間之流切斷,使他獲得了徹徹底底的放松,他已經(jīng)融入竹聲之中,與竹聲、翠竹,不復(fù)區(qū)分,絕對合一,整個宇宙的神秘迷霧,都在他聽到清音脆響的瞬間煙消云散。清脆的竹音,使他的心靈詩意般地、神秘性地敞開,塵封已久的“本來面目”遂從昏暗的塵情俗垢中一躍而出,如同自己千辛萬苦地尋找寶物,結(jié)果竟在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樣。這獨立、光明、凈裸裸、赤灑灑、圓陀陀的自性,明白呈露,熠熠生輝。香嚴以空靈之心契合大全,被提升到猶如凈土般光華的領(lǐng)域,一片澄明。此時的人與物,是摒落知見的絕對同一。心與竹冥,身與竹化。

  香嚴擊竹悟道,于無心之際感受到天籟,識心受天籟的震動而中止活動,天機得以乘時顯發(fā),因而豁然開悟。這也是溈仰宗的典型作風(fēng)。溈仰宗不但強調(diào) “忘所知”在禪悟中的重要性,而且注重忘能知,將影響到禪悟主體進行直覺觀照的邏輯、理性清除出禪悟之門。溈山不但用這種方法啟迪香嚴,也用它來啟迪仰山。仰山問溈山什么是“祖師西來意”,溈山指燈籠說“大好燈籠”,仰山說莫非這個就是?溈山反問“這個是甚么”,仰山說“大好燈籠”,溈山說“果然不見”。在這則公案中,溈山不正面回答什么是西來意,指著燈籠說大好燈籠,是為了破除仰山對西來意的迷執(zhí)。當仰山自以為領(lǐng)悟了溈山所答西來意的意旨,也附和說西來意就是大好燈籠時,溈山又說他尚未領(lǐng)悟,這是因為仰山只知鸚鵡學(xué)舌,仍是落于知解,并沒有真正了悟溈山所說大好燈籠的真正含義《靈佑》。仰山在禪機應(yīng)對中也時時注意不落知解。溈山問仰山《涅槃經(jīng)》四十卷多少是佛說,多少是魔說,仰山說全是魔說,溈山贊嘆“已后無人奈子何”同上。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參禪者被經(jīng)文所束縛,即是著魔。仰山臥床時,學(xué)人問法身是否說法,仰山說自己說不得,別有一人說得,就隨手推出了枕子。溈山聽了,贊嘆他“用劍刃上事”《慧寂》。在溈仰宗看來,所謂真實法身,僅能由真實本身來表現(xiàn),而絕非言語詮釋所能夠顯示。萬事萬物,都蘊含著最深刻的奧秘。對法身的奧秘,語言無法深入。法身可以替代語言,而語言卻不能替代法身。仰山推出枕子,以顯示法身遍布世界,萬物皆有自性,因此溈山說他用劍刃上事,贊揚他不落言筌直示真實。香嚴也深得個中三昧。有僧向香嚴舉示在溈山會里的情況說,學(xué)人問溈山什么是西來意,溈山舉起拂子。溈山的弟子們都認為這是“即色明色,附物顯理”,香嚴聽了說:“會即便會,著甚死急!”僧人問香嚴如何理解,香嚴也豎起了拂子《智閑》。禪拂為形而下之相,佛法為形而上之體,溈山用形而下之相顯示形而上之體,旨在讓學(xué)人以心印心,目擊道存,讓學(xué)人體悟到佛法是不可言說的絕對存在。從理論上看,說溈山是即色禪拂明心自性,附物顯理,并無錯誤,所以智閑首先肯定了這種說法;但自性既然是形而上的絕對體,只能借助直覺體悟,用分別意識來揣測就落入了理性、邏輯的陷阱,再用言語來加以詮釋,更是與自性疏遠、乖違,因此香嚴仍舊豎起禪拂,截斷意路,直指本心。只有將知性、邏輯從禪悟直覺中清除出去,才能如空潭照影,古鏡寫春,能所俱泯,打成一片。

  3.一超直入

  香嚴悟道偈中,“更不假修持”所呈顯的是一超直入如來地的禪悟體驗。關(guān)于成佛的方法與步驟,佛教內(nèi)部向來有頓悟與漸修兩種主張。一種觀念認為,眾生不必經(jīng)歷累生累世的修行,一旦顯露真如本性,就能頓然覺悟,當下成佛。《楞嚴經(jīng)》的開悟論即側(cè)重頓悟成佛方面。與頓悟說相反的是漸修。這種觀念認為,真佛如如之境是不可能頓然覺悟當下達到的,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修行才行,《楞伽經(jīng)》的頓悟漸修說即側(cè)重漸修方面。佛教史上頓悟與漸修之爭由來已久。小乘禪學(xué)認為到達阿羅漢果位要經(jīng)過累世的修行,大乘般若學(xué)則主張直契實相本體。在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倡導(dǎo)頓悟說的是竺道生。道生主張,佛教真理是一個整體,不能被分成不同的部分或階段,因而也不能分成不同的階段來覺悟。要么不悟,要么頓然覺悟,當下即可成佛,眾生不必按次第累世修行。隋唐各佛教宗派,大多主張漸修。禪宗內(nèi)部,有南頓北漸之分,南宗禪以主張頓悟而著稱。馬祖說:“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古尊宿》卷1《道一》溈山是慧能的四傳弟子,遵循著慧能以來的禪宗傳統(tǒng),主張頓悟。香嚴“更不假修持”,就是對頓悟禪的強調(diào)。但香嚴雖然強調(diào)頓悟,也兼重漸修。香嚴寫了悟道詩后,溈山印可,仰山則繼續(xù)勘驗香嚴,說這首詩仍是“夙習(xí)記持而成”,如果有真正的覺悟,就再作一偈,香嚴遂又成一頌:

  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智閑》

  禪門中人常以貧窮象征自性,因為自性不立一塵,在特征上與貧窮有相通之處。香嚴此頌形容自己擺脫了束縛,真正達到了空。香嚴所描述的達到空的過程,帶有漸修的色彩:去年空,還有個空的境界立錐之地;今年空,連空的境界都沒有了。解脫束縛達到了連地和錐都沒有的程度,是由破除我執(zhí)進入到破除法執(zhí)的我法二空的景象?梢娤銍雷⒅仡D悟,卻并不排斥悟前的修行。仰山則認為這首偈子還存在著不足之處,一是由破我執(zhí)到破法執(zhí),呈現(xiàn)著漸漸推展的跡象;一是香嚴所說破除一切,尚只是在破除我法二執(zhí)上下功夫,還沒進入明心見性、本來無物的境界。因此,仰山說香嚴會“如來禪”,對“祖師禪”仍然沒有領(lǐng)悟。仰山指出:“若要了心,無心可了。無了之心,是名真了。”《慧寂》在修行的漸悟階段,固然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一旦獲得頓悟,則“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無了之心,才是真了,這與“更不假修持”的體驗完全一致。因此,主張頓悟的仰山對香嚴偈中所呈現(xiàn)的漸修跡象不以為然。但仰山雖然批評悟前漸修,卻也主張悟后的修行、保任。仰山掃地時,溈山問:“塵非掃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塵非掃得?”仰山掃地一下。溈山又問:“如何是空不自生?”仰山指指自身又指指溈山同上。塵不能掃盡,對參禪者來說,要想不起一念并不現(xiàn)實,只要不執(zhí)著于這種念頭,“塵”就不再是一種羈縛;“空” 是禪悟后對自性的神秘體驗,這種體驗又不是空穴來風(fēng)。這就構(gòu)成一個悖論:塵掃不盡,但仍要不停地去掃,這就是仰山掃地一下的意味所在;空不自生,但仍要努力在自性上下功夫,所以仰山又指指自身和溈山。這是深得溈山之意的。學(xué)人問溈山:“頓悟之人更有修否?”師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xí)氣未能頓凈,須教渠凈除現(xiàn)業(yè)流識,即是修也。”《靈佑》開悟之時,修與不修都是相對意識。參禪者從時節(jié)因緣得到頓悟,開悟之后,無始以來的無明習(xí)氣并沒有被全部清理干凈,仍然殘存在意識里,必須時時保任,悟后起修。因此,開悟之前,需要修持;開悟之時,不假修持;開悟之后,不廢修持,這才是“更不假修持” 所蘊含的真諦

  4.日用是道

  香嚴擊竹悟道,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明白了這個既忘所知,又不假修持的自性,本身就是大道、古道、禪悟之道,悟性的光輝洋溢在他生命的每一時刻,動容揚眉,舉手投足,心語意的一切行為活動,無不是在表現(xiàn)這個大道,不墮于“悄然機”,迥超那種一潭死水式的枯木禪?菽径U平靜地觀想本心的清凈,扼殺活潑的禪悟慧命;勰茉缇蜆O力反對這種禪定:“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壇經(jīng)·般若品》,“起心著凈,卻生凈妄。……凈無形相,卻立凈相。言是功夫,障自本性,卻被凈縛。”《壇經(jīng)·坐禪品》當參禪者著空、住空時,便為空所縛。墮在“悄然機”中的枯木禪,能“死”而不能“活”,把出世和入世看作水火不容、相互隔絕的兩岸,殊不知大道之內(nèi)沒有這種差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開了日常生活,墮于悄然機,就是坐在黑山鬼窟里,溺在一潭死水里,只能是凡夫禪、小乘禪,甚至外道禪,而決非如來禪,更談不上祖師禪了。也正是由于“不墮悄然機”,故不能拘泥于持戒坐禪的形式。陸希聲問仰山是否持戒、坐禪,仰山說既不持戒也不坐禪,并作一頌: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镢頭邊!痘奂拧

  杜松柏謂:“禪人在求明心見性,持戒乃由戒得定之方法,若心念滔滔,不斷塵念,則持戒猶不持戒;反之,則不持戒猶持戒。此謂天下滔滔,皆持戒者,然以仰山視之,則不持戒之人耳。兀兀如枯木,不起作用,則坐禪乃不坐禪之人, ‘釅茶三二碗’,以喻日常生活,‘意在镢頭邊’,镢頭,鋤也,謂如鋤之去草,去穢去凈,謂日常生活中,飲茶起居,未嘗不意在镢頭旁,以去穢去凈,斷凡斷圣,故不持戒而未嘗不持戒,不坐禪而未嘗不在坐禪也。”杜松柏《禪學(xué)與唐宋詩學(xué)》第221頁。 仰山的詩偈與佛教經(jīng)典及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有著相通之處!毒S摩經(jīng)·弟子品》中,維摩詰嚴厲地責(zé)備舍利弗在林中冥想,主張“不于三界現(xiàn)身意,是為宴坐”,“不舍道法而現(xiàn)凡夫事,是為宴坐”,這從根本上推翻了佛家弟子們傳統(tǒng)的冥想法。依這種觀點,冥想并不是在林中安然靜坐,而是“終日凡夫,終日道法”僧肇注,在一切地方都不留駐身心。舍利弗的心靈沉溺于靜寂的宴坐之中,所以維摩詰加以批判。維摩詰對離世冥想的批評為慧能所繼承,《壇經(jīng)》對拘于形式的枯坐毫不客氣地予以批評:“若言長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見有人教坐,看心觀凈,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悟,便執(zhí)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壇經(jīng)·定慧品》就中國傳統(tǒng)思維而言,孔孟曾提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者也,可離非道也”《中庸》,并通過對“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的批評,而倡導(dǎo)實踐理性精神《孟子·離婁上》。中華民族所追求的真理,表現(xiàn)在民生日用之中,它與外來佛教思想相化合,成了“后來隋唐時代新佛教標志‘觸事而真’這句口號的起源”,僧肇的《不真空論》說到如來并不離棄真理的世界,而承受一切現(xiàn)實的存在,即“非離真而立處,立處皆真”,這成了僧肇以來“最具中國特色的思維”。柳田圣山《禪與中國》第83、143頁。 南宗禪注重不落階級的頓悟,摒斥持戒、坐禪這一類修持工夫,鄙棄 “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式的枯坐,主張饑來吃飯困來眠,平常心是道,于是,禪就體現(xiàn)在擔(dān)水、劈柴、飲茶、種地這些日用之中。溈山在法堂中坐,庫頭擊打木魚,火頭擲卻火抄,拊掌大笑。溈山問他意旨如何,火頭說只是因為“不吃粥肚饑”,所以聽到了召喚吃飯的木魚聲而感到歡喜。溈山知道他已透過三關(guān),便點頭贊許!鹅`佑》。按《五燈》卷3《懷!:“普請镢地次,忽有一僧聞鼓鳴,舉起鋤頭,大笑便歸。師……乃喚其僧問:‘適來見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適來肚饑,聞鼓聲,歸吃飯。’師乃笑。” 不食則饑,正是平常心是道的流露。有一年夏末,仰山問訊溈山,溈山問他一個夏天作了些什么,仰山說自己在下面“鋤得一片畬,下得一籮種”,溈山贊賞他一個夏天沒有虛過。仰山又問溈山一個夏天干了什么,溈山說“日中一食,夜后一寢”,仰山說師父一夏也沒有虛過《慧寂》。在溈仰看來,隨緣任運,日用是道。只要活得自在,勞動也好,休憩也好,都能入佛入禪。要是牽腸縈慮,勞動不是勞動,休憩不是休憩,就會墮于人世苦境。在仰山的開田下種、溈山的吃飯睡覺之間,千萬境界在眼前心上流走幻滅,云去天無影,船過水無痕,已達到毫不造作自在安然的境界,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圣,因此受到了對方的推崇。兩人的默契,正如禪林所詠:“‘開得一片田,種得一籮粟’,卞和三獻楚王玉。設(shè)若不遇別寶人,至今猶在荊門哭;‘午間一齋,早晨一粥’,斷弦須是鸞膠續(xù)。陽春白雪有知音,山自青兮水自綠。”《頌古》卷25辛庵儔頌溈仰宗禪人就是這樣,將玄妙禪旨落實于平常生活之中:“如何是玄旨?”“汝與我掩卻門。”《如寶》“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飯后三碗茶。”同上“寂寂無依時如何?”“未是衲僧分上事。”“如何是衲僧分上事?”“要行即行,要坐即坐。”《繼徹》“什么是衲衣下事?”“丑陋任君嫌,不掛云霞色。” 《米和尚》溈仰宗指出,雖然現(xiàn)象界看起來不如圣境的美麗高逸,但了悟的禪者卻不可離棄現(xiàn)象界而耽于圣境,而是“人生須特達,起坐覺馨香”香嚴《達道場與城陰行者》,在行住坐臥都流露出禪的芬芳。

  5.超聲越色

  香嚴悟道偈中,“聲色外威儀”所呈顯的是聲色俱泯的禪悟體驗。大道體現(xiàn)在日用之中,日用是道的顯現(xiàn),但它卻并不是道的本身。如果僅僅將饑餐困眠等同于自性,則無由確立禪悟的人文精神,而墮于放縱自然的一途。因此,香嚴在悟道詩中指出,大道“處處無蹤跡”,那些有聲、有色之類的都是有蹤跡,都不是大道。雖然行住坐臥都能夠體現(xiàn)大道,但不能把體現(xiàn)大道的行住坐臥當作大道的本身。威儀道體存在于聲色之外,哪怕動容舉止都在表現(xiàn)它。于是,超聲越色與日用是道構(gòu)成了道體的兩方面質(zhì)性:日用是道側(cè)重存在性;超聲越色側(cè)重超越性,忽略任何一面都是片面。禪者之態(tài)度,是存在而超越,超越而存在。只是為了解析的方便,在本章我們把兩者分開來談。由于大道本體在現(xiàn)象之外,具有超越的質(zhì)性,溈仰宗在表達超越的道體時具備了三個特點:禪不可說,觸背禪機,意象對峙。

  1禪不可說

  大道存在于聲色之外,不能用語言來表述,不能從聲色中尋求。學(xué)人問法滿如何是道,法滿沉默良久,之后問學(xué)人是否理解,學(xué)人說不理解,法滿遂作一偈: “話道語下無聲,舉揚奧旨丁寧。禪要如今會取,不須退后消停。”《法滿》 要表達大道,只能用“語下無聲”即語言之前的無聲“語言”來表達,否則張口即乖。但為了接引初機,又不妨作落草之談,叮嚀囑咐。對此學(xué)人要當下頓悟,不能擬議尋思。光涌謁仰山,說仰山既不像驢,也不像佛,什么也不像,因為 “若有所似,與驢何別”。仰山大喜,贊嘆他凡圣兩忘,體悟了一切無分別,真正見到了無相的真諦《光涌》。在溈仰宗看來,真理如同虛空,無相無不相。溈仰宗在接機說法時,總是采取截流法,將學(xué)人的妄念之流截斷。學(xué)人問如寶什么是“從上真正眼”,如寶槌胸說:“蒼天,蒼天!”為學(xué)人提問錯誤而痛哭。學(xué)人不解,說問又何妨,如寶說:“困。”再一次將問題堵截了回去。學(xué)人仍不解,再問能否通過學(xué)習(xí)了解“真正眼”,如寶說:“未曾镢地栽虛空。”指出其問題在方向上的根本錯誤《如寶》。僧問靈瑞什么是西來意,靈瑞說 “十萬八千里”《靈瑞》,指出學(xué)人起心追尋西來意,即與西來意天地懸隔。全怤離開鄂州參訪南塔,南塔問“鄂州使君”喻道體名叫什么,全怤說 “化下不敢相觸忤”,南塔說到這里不必害怕觸忤,全怤說彼此都是參禪的大丈夫,“何必相試”《全怤》,始終遵循著不觸犯的原則,沒有落入南塔的陷阱。此外如:“如何是西來意?”“汝無佛性。”《光穆》“如何是佛法大意?”“喚院主來,這師僧患顛。”《文喜》“如何是本來事?”“終不更問人。”《豐德》“如何是佛?”“汝是村里人。”《靈瑞》 龐居士問仰山:“久向仰山,到來為甚么卻覆?”仰山豎起拂子,龐居士敲打露柱說:“雖然無人,也要露柱證明。”《慧寂》仰覆是對待的名相,在自性上本無分別。豎起拂子,無情說法。露柱證明,無情得聞。兩人的問答表露出他們對名相的否定,以及本體不可言說的禪悟體驗。

  2觸背禪機

  本體不可言說,然而為了表達對本體的證悟,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又不得不借助于語言,于是,溈仰宗在說禪時,采取了特別的方式,設(shè)置了一道道觸背關(guān)。所謂觸背關(guān),即思維的兩難處境。黃龍祖心室中常舉拳問僧:“喚作拳頭則觸,不喚作拳頭則背,喚作甚么?”《五燈》卷17《祖心》叢林稱之為觸背關(guān)。觸是肯定,背是否定。離卻肯定否定的二邊,才能觸著物自體,把握物自體。觸背關(guān)是禪師給學(xué)人設(shè)立的思維瓶頸。這類觸背關(guān),溈仰宗里有芭蕉拄杖、溈山水牯牛、仰山諦聽、香嚴上樹等著名公案。

  芭蕉示眾謂:“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慧清》學(xué)人如果陷于有無、與奪的相對概念里,就永遠不能突破它。溈山示眾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左脅下書五字曰‘溈山僧某甲’。當恁么時,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畢竟喚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眾,禮拜而退《靈佑》。溈山的話是一道觸背關(guān),聽者不能再循著是與不是的思路去回答,否則永遠不能突破它。仰山禮拜而退,運用超越語言、粉碎外相的不二法門,暗示對這個問題根本不必回答。對此種作略,禪宗贊為“溈山水牯異常流,不是溈山不是牛。舉世有誰能道得,波聲漁笛釣魚舟” 《頌古》卷15南堂興頌,說它頗得不犯之旨。

  仰山夢入彌勒內(nèi)院,眾堂中諸位皆足,惟第二座位空,仰山遂坐在上面。有一尊者白槌宣布請第二座說法,仰山起身白槌說:“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諦聽,諦聽!”《慧寂》“四句”指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百非”指由“四句”衍生出來的各種外相和妄念。大乘法絕非“四句”或“百非” 等假名概念所能表述,如果用耳去聽,依然離不開名相和概念的束縛,因此必須 “諦聽”,要用心來聽,才能超越各種迷執(zhí)邪見,達于言忘慮絕之境地。在這則公案里,仰山通過“諦聽”設(shè)置了一道觸背關(guān):“開口即失,閉口又喪,不開不閉,十萬八千。”《無門關(guān)》第25則禪林詠此公案說:“夢里談空也大奇,百非四句若為離?當時能舉摩竭令,何必堂中下一槌。”《頌古》卷25本覺一頌詩意更進一層,指出仰山的否定仍然不夠徹底。

  香嚴示眾說:“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蹋枝,手不攀枝,樹下忽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不對他又違他所問;若對他又喪身失命。當恁么時,作么生即得?”當時有位虎頭招上座出眾答道:“樹上即不問,未上樹時請和尚道。”香嚴乃呵呵大笑《香嚴》。“樹上”代表向上門,即本體界; “未上樹時”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也是本體界。香嚴設(shè)置答與不答皆非的觸背關(guān),旨在教人提起疑情,去參悟一切語言文字都無法使用時的情境,逼得學(xué)人開口閉口俱不得,于無路可走時,陡然發(fā)現(xiàn)從前用語言文字去解說,用情識意想去揣度的作法,竟毫無用處,所謂“嚙鏃擬開口,驢年亦不會”《慧寂》,“擬議即從言下取,喪身失命數(shù)如塵”《頌古》卷25汾陽昭頌。向上一路,千圣不傳,猶如一個人口銜樹枝吊在半空維系著生命,一開口就會喪身失命。明心見性,親證真如,是得法身,開口法身即滅;㈩^上座說“未上樹時請和尚道”,同樣是兩難之境,只要一開口,縱是在未上樹之前仍會跌得粉身碎骨。禪僧頌此公案:“狹路轉(zhuǎn)身難,東西盡是山。行人不到處,風(fēng)定落花閑。” 《頌古》卷25上方益頌最得香嚴上樹原意。

  有人問香嚴如何是道,香嚴說“枯木里龍吟”,學(xué)人不解,香嚴又說“髑髏里眼睛”。只有閉闔肉眼凡識,開啟枯木、髑髏中的慧眼,才能洞見生命的真諦。慧清的禪語也形象地表達了觸背禪機:“如人行次,忽遇前面萬丈深坑,背后野火來逼,兩畔是荊棘叢林,若也向前,則墮在坑塹。若也退后,則野火燒身。若也轉(zhuǎn)側(cè),則被荊棘林礙。當與么時,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墮身死漢。”《慧清》在無出身之路時找到出身之路,成為溈仰宗探求的重要內(nèi)容。

  溈仰宗突破觸背關(guān)的著名公案是踢倒凈瓶、香嚴原夢、仰山碎鏡等。靈佑在百丈會下任典座時,司馬頭陀從湖南來,說起溈山形勝,百丈準備讓靈佑前去住持弘法。上座弟子華林覺不服,百丈當場勘驗二人的悟境,說誰能對眾下得出格之語,就讓誰去做住持,遂指凈瓶問:“不得喚作凈瓶,汝喚作甚么?”華林覺說:“不可喚作木?突也。”百丈又問靈佑,靈佑踢倒凈瓶便走了出去。百丈笑著說:“第一座輸卻山子也。”《五燈》卷9《靈佑》!段鍩簟肪3《鄧隱峰》:“眾僧參次,南泉指凈瓶曰:‘銅瓶是境。瓶中有水,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將水來。’師拈起凈瓶,向泉面前瀉,泉便休。”溈山作略,與隱峰同。 凈瓶本是世俗名相,從自性的角度講,應(yīng)予破除。華林覺意識到這一點,不作正面作答,而用否定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認識。但這種否定的判斷仍是世法,世法是二元對待的,非此即彼,仍然有很強的邏輯性在內(nèi)。“不可喚作木?突”,并不排斥它仍可以叫作凈瓶。華林覺本想避免觸犯,結(jié)果仍免不了觸犯。靈佑一腳踢倒凈瓶,表示自性圓滿,超越是非,不受肯定與否定的拘束,因而得到了百丈的印可。

  一日溈山休息時,仰山前來問訊,溈山說剛才作了一夢,讓仰山給他原夢 占夢。仰山拿來一盆水和手巾,給溈山洗臉。之后香嚴也來問候,溈山說剛才作了一夢,仰山已經(jīng)給我原過,你再給我原原。香嚴就沏茶奉上。溈山贊嘆地說兩人的見解超過了鹙子《靈佑》。仰山、香嚴都意識到,如果追問溈山的夢,就是以假作真;如果故作解人,就是粘滯執(zhí)迷;如果以言語釋解,又墮入老婆禪,落于表象。兩人都識破了溈山的用心是“神機妙用,開眼作夢。非時現(xiàn)通,顯異惑眾”《頌古》卷15方庵顯頌,因此都用枕子說法式的機鋒,突破了溈山設(shè)下的關(guān)隘。

  仰山住東平時,溈山令僧送書并鏡,仰山提鏡示眾:“且道是溈山鏡,東平鏡?若道是東平鏡,又是溈山送來。若道是溈山鏡,又在東平手里。道得則留取,道不得則撲破去也。”眾人無語,仰山遂將鏡子撲破。拈鏡示眾,旨在斷除分別之心,超越自他界限。不管是東平鏡還是溈山鏡,都不過是虛妄的分別,使用何種稱謂均不會改變鏡子的本質(zhì)。因此仰山撲破的不止是鏡子,而是學(xué)人的分別心,讓他們從是與不是的險關(guān)中突圍出來。

  3直覺意象

  禪不可說,又不可不說。溈仰宗在表達不可說的禪悟體驗時,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直覺意象加以呈現(xiàn)。無著文喜到五臺山金剛窟禮謁,遇一老翁,邀師入寺,問他從何而來,無著說南方。翁問有多少眾,無著說“或三百或五百”,又問老翁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答“龍蛇混雜,凡圣同居”。無著復(fù)問有多少眾,翁答“前三三后三三”。無著見天色已晚,意欲投宿,老翁說他有執(zhí)著之心,不得留宿。無著辭退,翁令童子相送。無著問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驀地召喚:“大德!”無著應(yīng)諾,童子問:“是多少?”無著回頭一看,童子與寺院都無影無蹤,但見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獅子往來,忽有白云自東方來,覆之不見,無著方知原來遇到了文殊顯化《文喜》。老翁所答凡圣交參,是無凡無圣平等一如之意。凡圣既無區(qū)別,何來多少之分。所以任舉一數(shù),皆為同體。“前三三后三三”即是直覺意象,自從這則公案誕生之日起,參究它的不知其數(shù),可誰也不能說出到底是多少,是因為這種禪定直覺意象,不容使用具象語言來表述的緣故。禪超越概念,超越名相,將各種對立打成一片,在世俗看來對峙矛盾、不可能出現(xiàn)的意象,在禪語禪詩則可以是并存不悖的直覺呈現(xiàn):“如何是自己?”“望南看北斗。”《慧清》“東山西嶺上。”《令遵》 “石羊水上行,木馬夜翻駒。”《義初》“芭蕉的旨,不掛唇齒。木童唱和,石人側(cè)耳。”《繼徹》學(xué)人問靈瑞“如何是教外別傳底事”,靈瑞說: “兩個靈龜泥里斗,直至如今困未休”。學(xué)人不解,靈瑞作頌以答:

  木雞銜卵走,燕雀乘虎飛。潭中魚不現(xiàn),石女卻生兒!鹅`瑞》

  靈瑞的偈頌,完全超出常情揣度之外,是禪定直覺意象。溈仰宗常以直覺意象來表達“聲色外”的本體,如以“華表柱頭木鶴飛”象征“佛法大意”《全怤》,以“眼里瞳人吹叫子”象征超出語默之外的對答同上,以“始見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見秋葉黃”同上象征悟者的年輪。對這類超理性、超邏輯的禪定直覺意象,只有行深般若波羅蜜時,才能觀照得到。因此,香嚴在悟道詩的最后說,對這個至高無上的悟境,只有那些真正見道之人才能領(lǐng)悟其妙處,贊許它用意良深。

  二、“圓融互攝”的詩禪感悟

  香嚴擊竹悟詩表達了豐富深邃的開悟體驗,溈山印可,仰山則繼續(xù)予以勘驗。香嚴作了“去年貧未是貧”偈后,仰山仍然不予認可,說他只領(lǐng)會了“如來禪”,還沒有領(lǐng)會“祖師禪”,香嚴遂又作一頌: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智閑》

  仰山看了此偈,終于印可了香嚴。此偈的重點在“機”字和“伊”字。機指心靈,心靈是一個有機體,可以活潑運用,所以稱為機;伊指自性。瞬目視伊,意指心靈專注自性,即見性,是頓悟的景象。機是心之用,伊是心之體。體本非用,用本非體,而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相即而又相離,相離而又相即,不即不離,是為超越體用,這是“祖師禪”的特點。參《中國禪宗大全》第1014頁。 溈仰宗的宗風(fēng),前人也概括為“體用雙彰”,在體用、理事關(guān)系上,溈仰宗有相當豐富而生動的體證。同時,溈仰宗對事事無礙也有著深刻的感悟。

  1.回歸人位

  “信位”孤體而缺用,“人位”則體用不二。溈仰宗禪法,否定滯留在“信位”,主張從“信位”回歸于“人位”。溈山曾啟發(fā)仰山:“具足心境法,未脫我所心在,元來有解,解道無解獻我?許汝信位顯,人位隱在。”《溈山錄》 仰山后來又將此觀念運用于對弟子的開示中。據(jù)《祖堂集》,僧思益阝問慧寂: “禪宗頓悟,畢竟入門的的意如何?”慧寂讓他安禪靜慮。思益阝仍問他有沒有別的辦法,仰山說有,遂問他是什么地方人,思益阝說是幽燕人,“仰山云: ‘汝還思彼處不?’答云:‘思。’仰山云:‘彼處是境,思是汝心。如今返思個思底,還有彼處不?’答云:‘到這里,非但彼處,一切悉無。’仰山云: ‘汝見解猶有心境,在信位即是,人位即不是。’”《祖堂集》卷18《慧寂》 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不管是思鄉(xiāng)懷舊這世俗心境,還是一切皆無這出世真理,都表明一個人的見解猶有心境,都僅是一種“信位”,而不是“人位”。

  所謂“信位”,指一切皆空、見山不是山的“入處”,禪宗對它的態(tài)度是: “得坐應(yīng)須更自看,涅槃城里未為安。披毛戴角重相見,歷盡艱難幾許般。” 《頌古》卷25大洪恩頌仰山于僧堂前坐禪入定,夜半不見山河大地寺宇人物以至己身,全同空界,次晨舉似溈山,溈山說:“我昔日在百丈時得此境,乃是融通妄想銷明之功。”《從容錄》第32則溈山之語,本《楞嚴經(jīng)》卷9:“若動念盡,浮想銷除,于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經(jīng)文意為如果那個起心動念的妄心凈盡了,乃至輕微飄忽的浮想也消除了,自性本覺的光明,就會自然顯現(xiàn)。猶如久受沉埋的明鏡,一時之間去掉塵垢一般。視一切眾生死生始終來去之跡,都如明鏡似的了然圓照。這種境界,名為想陰已盡,這個人就能超越煩惱濁五濁之一,貪欲、嗔恚、愚癡等諸惑煩心惱身,稱為煩惱?墒侨糇屑氂^察這種來由,還是以粗浮妄想為其根本,使身心內(nèi)外發(fā)起融通自在的作用,這是想念中精神幻覺的魔境。溈山示眾說:“夫道人之心,質(zhì)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圣,只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xí)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凈無為,澹宮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靈佑》在溈山看來,只有視聽尋常,不閉目塞聽,情不附物,這才是“人位”,即視聽言動皆能證悟真佛如如、事理不二之境。

  因為人有心境,就執(zhí)著于心境,就著了法相。要從“信位”進到“人位”,就必須破除心境。仰山問雙峰近日參禪有何體會,雙峰說“據(jù)某見處,實無一法可當情”,仰山說“汝解猶在境”,“汝豈不知無一法可當情者?”溈山聽了說: “寂子一句,疑殺天下人。”《慧寂》雙峰說“無一法可當情”,指除識情之外別無一物,即一切皆不真實之意;奂艅t認為,“無”并不能知“無一法可當情”,既有此“無一法可當情”的體會,就不是真正的“無一法可當情”,仍然受到心境的限制,沒有破除心境。說“無一法可當情”,其實已是有一法正當情,已落入法的窠臼了!因而僅僅知道“無一法可當情”是不夠的,只有打破心境的限制,真正做到情不附物,才算達到人位。

  為了破除對心境的執(zhí)著,溈山提出“無思”作為入道之門:“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祖堂集》卷18《慧寂》“無思”即無念、無心,無分別的真心;觀想而至于無思,就能回歸到神妙的靈性,見到人人本具的自性之光,一切事相只不過是它發(fā)生思念的產(chǎn)物,都以它為本源。此時宇宙萬有的現(xiàn)象,都安住在本位上,沒有動過。參禪者由此認識到理事不二,就達到了佛的境界。

  2.體用雙彰

  執(zhí)著于心境,表明未能真正悟到真我的本體,真我的本體必須表現(xiàn)在事相之中,因此溈仰宗強調(diào)理事不二,體用雙彰。靈佑很重視體用在禪中的運用,認為當時有成就的禪師們只得大機,不得大用,主張體用兼得,不可偏廢。一次摘茶的時候,慧寂和他談話,靈佑說“只聞汝聲,不見子形”,請他現(xiàn)身相見,慧寂便搖動茶樹,靈佑說“只得其用,不得其體”;奂欧磫“未審和尚如何”,靈佑沉默不語,慧寂說:“和尚只得其體,未得其用”。溈山說他該受棒。仰山說師父的棒我領(lǐng)受,我的棒誰領(lǐng)受?溈山說,你應(yīng)當再挨一頓棒《靈佑》。“體”無定相,不可言說;“用”必有形,必須言說。這是一個悖論。仰山搖茶樹,表示以用動作的機用顯體本原心性,溈山沉默不發(fā)一言,表示寂靜的本體之性不可言說。而仰山不知此理,把它給說破了,所以溈山要給他三十棒。仰山認為溈山既然可以直接說用,自己為什么不能直接說體?假如直接說體不對,那么溈山也該受棒。殊不知動的用說了不觸犯,靜的體說了則會觸犯,因此溈山要再給他三十棒。但溈山雖然指出本體不可說破,卻并不排斥用的功能,他曾說: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若也單刀趣入,則凡圣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傳燈》卷9《靈佑》理是體,行、事是用,“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是體的特征,“萬行門中,不舍一法”是用的特征,溈山指出應(yīng)該將既悟的真理貫徹于一切行為之中,而不能逃避舍棄塵世間事。學(xué)人問“如何是百丈真”,溈山下禪床叉手而立,學(xué)人問“如何是和尚真”,溈山又坐到禪床上《靈佑》。仰山參溈山時,溈山問他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仰山說有主,溈山問他主在什么地方,仰山從西過東立,溈山頓覺他不同凡響《慧寂》。凡此,均是體由用顯的形象表征。

  對體和用這對范疇,溈仰宗都很重視。既不偏向“有身而無用”,也不偏向 “有用而無身”《靈佑》。鄧隱峰來訪,無語而去,靈佑說“莫道無語,其聲如雷”《溈山錄》,贊揚隱峰不語中呈露的本體。云巖說藥山的大人相是“水灑不著”,靈佑說百丈的大人相是“聲前非聲,色后非色。蚊子上鐵牛,無汝下嘴處”《靈佑》,意謂得體之人有種種相狀表現(xiàn),但不容他人以聲色度量。溈山一日喚院主,院主來,溈山說“我喚院主,汝來作甚么”,院主無對。又讓侍者喚第一座,第一座來,靈佑說“我喚第一座,干阇梨什么事”同上。一僧從面前過,仰山喚“阇黎”,僧回首,仰山說“這個便是業(yè)識茫茫,無本可據(jù)”《慧寂》。“院主”、“第一座”、“阇梨”是普通名詞,可以泛指任何具有此種身份的人。而一個具體的人,可以用很多類似的普通名詞稱謂。因此,禪者不應(yīng)惑于名而失于實,得其用而忘其體,否則就淪于茫茫業(yè)識中,而不能明心見性。這些都表明溈仰宗對體的重視。

  與此同時,溈仰宗對用也非常重視。溈山說眾人“只得大機,不得大用”,仰山不解,復(fù)述溈山之言,問山下庵主溈山的意旨是什么,庵主讓他把溈山的話再舉一遍,仰山正準備再舉,被庵主一腳踏倒《靈佑》。溈山的話是指許多人沒有真正了解大法機用,只學(xué)得一些禪機對答的話語,卻不能在實際中真正地領(lǐng)會和運用。仰山問庵主,是只得大機,而庵主一腳蹋倒,即是要讓他明白大用。又有一次,仰山和長沙玩月時說:“人人盡有這個,只是用不得。”長沙當胸給他一踏,仰山贊嘆地說:“直下似一個大蟲。”《仰山錄》學(xué)人問: “不作溈山一頂笠,無由得到莫窮村。如何是溈山一頂笠?”溈山讓他近前,學(xué)人近前,溈山將他一腳踏倒《靈佑》,也是以峻烈的機法顯示“溈山一頂笠”的大用。

  3.相即自在

  差別平等,各住自位,是《華嚴經(jīng)》等大乘經(jīng)典的要旨。溈仰宗重視體用、理事、事事的圓融,體現(xiàn)在審美直覺中,是注重平等性中的差別性,差別性中的平等性。據(jù)《五家宗旨纂要》卷下,仰山設(shè)十九種法門教導(dǎo)學(xué)人,其第十九種為 “一多自在門”,指師家與學(xué)人之關(guān)系融通微妙,泯絕任何一與多、大與小、尊與卑、妙與粗等相對情執(zhí),而任運無作,和諧無間,開演無礙自在的禪宗心法。“溈一日指田問師仰山:‘這丘田那頭高,這頭低。’師曰:‘卻是這頭高,那頭低。’溈曰:‘你若不信,向中間立,看兩頭。’師曰:‘不必立中間,亦莫住兩頭。’溈曰:‘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師曰:‘水亦無定,但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溈便休。”《慧寂》在這則公案中,溈山故意用承認差別性存在這種常識性的觀念,來勘驗慧寂對于佛性的證悟程度;奂欧穸ú顒e性的客觀存在,否認有衡量差別性存在的客觀標準。萬事萬物本性自足,沒有分別,由此生發(fā)出溈仰宗各住自位而圓融無礙的思想。

  從思想淵源上看,各住自位而無礙的思想來自于《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般若無知論》等經(jīng)論。華嚴宗十玄無礙、六相圓融等思想,表達了大小相即、平等性中的差別性、差別性中的平等性之禪髓!斗ㄈA經(jīng)·方便品》:“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法位”謂萬有本體所在的位置。佛教認為真如本體 湛然不妄,為諸法安住之位,故又以法位指真如。“是法住法位”,意即真如是本體位置上的實存!洞蟀闳舨_蜜多經(jīng)》卷370說:“一切諸法非有相,非無相,非一相,非異相。”《般若無知論》謂:“經(jīng)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xù)鳧截鶴,夷岳盈壑,然后無異哉?誠以不異于異,故雖異而不異也。故經(jīng)云:‘甚奇世尊,于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又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 信矣!”僧肇引用《般若經(jīng)》等,說明諸法差別中的平等,就用說,事物之間有差別,就體說,事物之間則沒有差別。各種差別相都是真我本體的顯現(xiàn),各住其位而又互相攝入。

  仰山問溈山:“百千萬境一時來作么生?”溈山說:“青不是黃,長不是短,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溈山錄》青黃、長短各住自位,但它們都體現(xiàn)了真我本體,它們之間都能圓融無礙。仰山之名為慧惠寂,三圣之名為慧惠然,“仰山問三圣:‘汝名什么?’圣云:‘惠寂。’仰山云:‘惠寂是我。’圣云:‘我名惠然。’仰山呵呵大笑。”《碧巖錄》第68則名字是一種暫時假立的稱呼,不能代表自性。本體原本無名,從名相中求知解,從知解中求自性,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在自性上無彼此之分,說是慧寂可以,說是慧然也可以。所以三圣答己名慧寂,已達人境俱奪、自他不二之境。但無名的意義,旨在破除一切假立之名而顯現(xiàn)本體之真實,并不意味著可以任意妄用諸名的稱謂,故仰山對曰“惠寂是我”,三圣乃云“我名惠然”,于此,則人境、自他又俱不奪而歷然分明。

  通過對溈仰宗禪詩及禪機的探討,可以發(fā)現(xiàn)溈仰宗禪詩主要體現(xiàn)為“無心是道”、“理事圓融”的詩禪感悟。其中“無心是道”生發(fā)了“啐啄同時”、“能所俱泯”、“一超直入”、“日用是道”、“聲色俱泯”的美感質(zhì)性,而“理事圓融”則生發(fā)了“回歸人位”、“體用雙彰”、“相即自在”的美感質(zhì)性。溈仰宗禪詩以生動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超妙深邃的哲人睿思、不假雕飾的語言風(fēng)格,表達了對自性之美的獨特感悟,對存在而超越、超越而存在的生命境界的追求。雖然與其他各宗的禪詩相比,溈仰宗的禪詩數(shù)量不多,然而它們所蘊含的靈動的詩禪感悟和豐富的美感質(zhì)性,在中國禪詩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