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行愿 二
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標(biāo)準(zhǔn),一個人危急了,瀕臨死亡邊緣時,把他救出來,起死回生,這樣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這個為標(biāo)準(zhǔn),要滿三千善行,數(shù)千功德,才夠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樣,佛家要求我們起心動念,內(nèi)在的思想行為要轉(zhuǎn)變。但據(jù)我所知,一個個的心行都沒有絲毫動搖,太可怕了。為什么不能證果?是自己心理的結(jié)沒有打開,八十八結(jié)使的結(jié),根深蒂固。
學(xué)佛的人有一個基本的毛病,大家要反省。首先,因為學(xué)佛,先看空這個人世間,所以先求出離,跳出來不管。因為跳出來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們口口聲聲談慈悲,自己檢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這是個非常非常嚴(yán)重的問題。第二,貪瞋癡慢疑,我們又消除了多少?比如有一個例子,我們大家修行越修得好,脾氣越大為什么?你打坐坐得正舒服,有人來吵你,你還不氣啊?這種心理作用是不是跟慈悲相反呢?
還有功夫做得好的人,靜的境界盡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為同靜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論講得也很對,做出來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們先從戒著手,小乘的戒還只是消極的,只防止自己行為的錯誤,這是小乘戒的基本原則。大乘菩薩要積極培植善根,這樣才是大乘菩薩戒的基本。但是我們連消極的也沒有做到,積極的更談不到。
大家要注意,不論出家在家,以后學(xué)佛修持之路,應(yīng)注意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當(dāng)中的瑜伽地,這里面包括了密宗所有的紅、白、花、黃教的基本理論,修氣脈、修止觀的原則,也都告訴我們了,這點順便提及。
比如我們曉得學(xué)聲聞,要學(xué)八關(guān)齋戒,其中一條戒云:沙彌不準(zhǔn)坐高廣大床。為什么?高廣大床就是上座、上位。為什么沙彌不能坐?是先要養(yǎng)成謙虛的德性,叫你不要處處自我傲慢,動輒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個樣子,就是要我們學(xué)謙虛。我們看了這條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沒有謙虛,做到了謙虛沒有?據(jù)我了解,凡是學(xué)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為別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認(rèn)是圣人。我們學(xué)佛同樣也犯這種毛病,不過換一個名詞而已,覺得:他唉呀!很可憐,地獄種子啊!一樣的道理,不肯謙虛。
尤其是有點功夫的人,只要學(xué)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起來了,別人的功夫都不行。專拿一個圣人的尺碼,去量人家,而且這個尺碼還是自己定的,眼光說有多短就有多短。人們在它的尺碼下,當(dāng)然都不是圣人,可是他卻從來沒有量量自己有多長、多大,決不反照自己,這是最要命的。這個心行怎么辦呢?所以為什么不能證果?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這個心行,貪瞋癡慢疑一點都沒有轉(zhuǎn)化,非常可怕,反省起來非常嚴(yán)重。
我再三強調(diào)大家,修道沒有證果,不能證到空,就是心理行為自己轉(zhuǎn)化不了,所以坐起來,只抓到意識境界造成的一點空,以為那就是道了。
今天有位同學(xué)提出報告,昨天打坐坐得最好的當(dāng)兒,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伸上來抓臉。當(dāng)時他想,奇怪,前一秒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手在抓臉?用功還用得很好呢!當(dāng)時他覺得有點難過,懺悔自己的無記。失念了,自己做了,不知道。無記也有無記的果報,你說你是無心的,將來你所得的也是無記的果報。比如我們有時莫名其妙地受人打擊,那也就是無記果報。這位同學(xué)繼續(xù)打坐,后來又發(fā)現(xiàn)自己在抓臉,他說這就叫"無明"失念了。
不過,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談空這一念,只是起碼的,最初步的一點,還只是誘導(dǎo)法,誘導(dǎo)我們成就、成圣的最初步路子,但這個心念在同一秒鐘,同一剎那中,可以起很多的作用。所以我們真靜下來時,六根同時并用,萬緣俱來時,若能萬緣都知,那就是六祖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不是光修空,要能夠全知才行。
在清靜專一的時候,你還能夠用手抓癢,嘴里咬咬牙齒,腳同時敲兩下,這些都是念的作用,你不能說"我的心念在這個時候空了,而抓癢并不屬于念。"你們要知道,本能的反應(yīng)就是念,那是阿賴耶識的念。所以有許多人打坐修道,遭遇很多魔境界,實際上這個魔,都是自己這一生造的。不但如此,很多著魔的人,就是下意識喜歡玩弄這個東西,換句話說,他在心性方面根本沒有轉(zhuǎn)化。
所以,我經(jīng)常告訴同學(xué):易經(jīng)六十四卦中,沒有一卦全好,也沒有一卦全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謙卦。所以佛家叫我們學(xué)空,戒律上第一個要做到謙虛。試問有幾個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誰做到了。
真正做到了謙,才真能做到菩薩的慈愛。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謙"。佛家也是這樣,佛家謙到什么程度呢?謙到"無我",謙虛到了極點就是無我。
所以我們光想打坐達(dá)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為我們坐在那里守空,是"我"去守空,沒有做到無我的空,假定無我,何必求空呢?無我就已經(jīng)空了。
所以以行愿來講,"行"才是真見地,行不到,見地沒有用,要做到這個才能談到真慈悲,因為慈悲就是無我。其實,我們普遍講慈悲都屬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無我,才能真慈悲。說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比如父母愛兒女那個仁慈,尤其是母愛,決不要求代價的,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愛,但那還是"情",這情是由"我"愛而發(fā);菩薩的慈悲是"智",只是"無我愛"而發(fā),這可嚴(yán)重了。
所以講行愿、行門之重要,我們隨時在靜定中,要檢點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遠(yuǎn)嚴(yán)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認(rèn)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么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經(jīng)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們看到多少學(xué)佛學(xué)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為什么染污了?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為沒有嚴(yán)格地在修行。換句話說,沒有嚴(yán)格地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 上一篇:七佛傳法偈
- 下一篇:禪宗研究史的力作——評吳立民等《禪宗宗派源流》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