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修心要(黃念祖老居士)
今天,我等于替大家,把過去聽到的道理啊,看到的典集啊,理出一個總結(jié)來。從今天起,做為以后行動的章本、指南。有時候,我所講出的一些東西,不是讓大家立刻去做的。有許多東西應(yīng)當(dāng)以此為方向,但你一時還做不到,像“無住生心”啊,凡夫做不到啊。那么,今天所說的,要求大家從現(xiàn)在起應(yīng)該去做的,不是僅僅聽了就算了,而要從今天起去做,要永遠去做,一直到成佛為止。
這個內(nèi)容呢,簡單說就是根本修持。我們干什么,你要知道什么是根本啊。因為你現(xiàn)在不是佛了,“背覺合塵”了,不是佛了,是凡夫了。要恢復(fù)你的本來啊,你就必須有所修持,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啊。得到根本之后,還得去修持,修德不斷的有功,性德才一步一步的全顯。四十二品無明,破一品證一品法身,等覺菩薩破了四十一品,還有一品未破,他看佛性還像霧里看花,還隔著一層霧啊。所以要靠修德,一步一步修持啊,再說一步,性修也不二。
目前,我們怎么開始,什么為根本,以什么來進修。根本從密教來說,總結(jié)了三個方面。一個叫出離心,出世間的出,離是離開、厭離。第二叫菩提心。第三個叫正見。要把這三個做為根本。過去呢,我們對菩提心和正見談得很多,但是對出離心談的不夠。出離心是淺一些,但是它很具體。你要因為它淺而忽略它,就有許多人因為出離心不夠,而一生的修持不見功效!所以出離心還是很重要。出離心是什么呢?就是要出世間呀,出世呀,對于世間的這一切,眾生所愛戀的東西,你都能放得下呀,這叫出離。享受、食欲、色欲、功名富貴,家庭的幸福呀,種種名譽、地位這一套,眾生所喜歡的,對于這些東西要出離。這是我們學(xué)佛要覺悟的人,最開始的出發(fā)點!很多人都是好高騖遠,把這個就輕視了。輕視之后,最后還是由于它,你沒有解決問題!所以跟出離心相反的是什么呢?就是所謂的愛染啊!我喜歡這些東西,被這些東西所染嘛,你離不開嘛,愛染嘛。
憨山大師對這個問題說得最沉重。眾生啊,你的修行,你要去斷愛染的心啊,你要不去掉愛染的心去修行,愛染的東西,它也跟著你長啊!他沒有打比方,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就像人身上有正常細胞,也有癌細胞一樣。愛染是癌細胞,若是癌細胞多,你吃的營養(yǎng),癌細胞比正常細胞長得還多、還快。因此,到最后你那些功德,覺悟都不起作用。因為你的愛染比它長得還快,最后就是它跟隨著你。當(dāng)然你做了很多功德,念了很多經(jīng),懂得很多道理,能說,能寫書,但實際思想中愛染的是主要的,占的分量比較重。所以你在臨終之后,在往下掉的時候,什么地方著地呢?就是沉的地方先著地!踢毽,咱們很明白,在踢上去的時候錢向上,下來的時候,那就是錢在底下,重處先落。那么,人在最后決定你下輩子到哪去,也是很自然的看你所種的在哪。不在乎你說的怎么怎么熱鬧,那些東西都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你真正的那個根,那是你所種的,實際上是它來決定你的歸岸!!!這個是你種的。所以我們第一心要有出離心啊。按照憨山大師的話,就是要降伏其心啊,降伏愛染之心啊。
咱們凈土法門,也是發(fā)愿要有厭離心啊。不是對世間的貪戀,你一貪戀,再怎么念佛也沒用。三資糧嘛,三資糧是照相機的三角架,兩條腳的支架就不能用了,把照相機摔壞了。你缺少厭離心,或者厭離不夠,你念的再好,也是兩條腳的照像機架,不能使用。所以這個很關(guān)鍵!首先一句話,六祖的話:佛法出世間,要把世間一切別人所留戀的,我們不留戀。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王位也不要了,眷屬也不要了,一切都不要了。出家,到了山上行苦行,一天拔一顆谷子吃,瘦得渾身皮包骨。成佛之后,還是挨門要飯。這就是舍掉世間的一切。
現(xiàn)在很多地方廟里的香火也盛,錢收入也很多,美國的和尚,美國的汽車都不坐了,要坐從德國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因為羨慕這個出家,到驢年你也不能成佛。那天,聽到一個人介紹釋迦牟尼佛,大寶集經(jīng)里頭是藏文本的,藏文本說的比較詳細啊。釋迦牟尼佛沿門要飯不是那么順利。有的人就把釋迦牟尼佛哄出來,有的看到釋迦牟尼佛給他潑水,往身上倒臟土趕他走。還有的人把飯里埋屎,吃到底下屎都出來了。還有在佛的飯里放毒藥。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偉大就在這兒,不是求得一種名譽、地位、享受,他照樣與大悲心相應(yīng),這一切與大悲心相應(yīng),我還是來教化你,后來他覺悟了,懺悔啊,不這么做了。釋迦佛跟彌勒佛同時修行的,彌勒發(fā)愿就在最好的時候成佛,釋迦佛發(fā)愿就在斗爭最牢固的時候成佛。這個斗爭牢固,不僅僅是兩派意見不同有斗爭,家里頭父親和兒子之間要斗爭,母親和女兒之間要斗爭,就是在這樣的世界成佛。為什么?因為這種世界上人最苦啊,這些都是出離心,沒有一點點為自己的,這個事情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啊。所以我們的出離心,就是要克服愛染啊,這是根本中第一件事情!為什么說有的時候,你登堂說法還是和求名的心有聯(lián)系啊,所以要很警惕啊。悟達國師為什么一升座,一念驕傲,長人面瘡。所以出離心我們是不可忽視的,而且這是個癌細胞。
光是出離心不夠啊,因為很容易形成什么呢?我自己一切都不留戀了,去修行啊,這很可能形成小乘。小乘是真正證到了人無我啊。我們的留戀,我們的愛染,實際就是一個我。我喜歡這個,我要這個,我要好,我要長壽,我要有名,我要有威信,我要成功,實際就是從一個我字出發(fā)。這個我字就是萬惡之淵啊!所以出離心,它就能夠解決這個我字。阿羅漢就解決了我字,他真正證到了人無我啊。他的見惑思惑都斷了,貪嗔癡慢這四樣?xùn)|西,不光是咱們欲界這四樣?xùn)|西,色界的色貪嗔癡慢,無色貪嗔癡慢全斷完了,才證到阿羅漢。真正證到人無我,證到有余涅槃,他真的是涅槃了。但是就是這樣,釋迦牟尼佛也是不贊許的,不但不贊許反而呵斥,說這是焦芽敗種。你自己把這看淡了,自己覺悟了,對于眾生你沒有發(fā)起大心來,對于眾生有什么好處啊,所以成為了自了漢啊。焦芽敗種,是剛發(fā)的芽就焦了,種子就已經(jīng)腐爛了。再有極好的土,極好的水,極好的陽光,它也不出東西。所以我們還要發(fā)大悲心,菩提心是大乘心。
有一本書叫《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的,這是必讀之書!洞蟪似鹦耪摗,你們誰要讀,我這兒有啊,從我這兒請,我可以送給你們。要生起大乘的心,大乘的心也就是發(fā)菩提心,要信大乘法,F(xiàn)在世界上的佛教,一是北傳,一是南傳。南傳就是小乘教,斯里蘭卡、泰國,就是小乘教。有的小乘教不大相信大乘,說大乘不是佛說的。世親菩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先也反對大乘,后來懺悔。當(dāng)時要用拉舌頭懺悔,拉一舌頭不夠,罪太大了,后來怎么辦法呀,拿誹謗大乘的舌頭來贊嘆大乘,所以造了五百多部論!往生論》就是他做的,F(xiàn)在有些人對于大乘,還是不能信呀。他沒有很好的學(xué)習(xí)世親菩薩,佛說這是焦芽敗種呀,我們發(fā)的菩提心就是大乘心。
菩提心粗淺的說,就是三個內(nèi)容。它不是跟出離心,相另外的一件事,它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的發(fā)展。自己解脫的時候,眾生雖然是虛妄的,但是在這虛妄之中,這些苦痛,如夢幻泡影,咱們的人生就是夢啊。我們在這個夢中沒醒的時候,咱們還是覺得很真啊。從佛菩薩出來,夢中這種恐怖、顛倒、痛苦,也不要叫他受,所以叫大愿啊。佛對眾生等同己子。大家好多都有了孩子,你們要體會體會,佛之愛護我們,就跟你愛護懷里的小寶貝,還要深啊,還要愛啊,愛護一切眾生。我們對佛教只是有緣慈,小慈,對于自己的寶貝,愛的很呀,跟你有緣啊。你要是能推廣,那心就廣大了。不是為自己,頭一個基礎(chǔ),不是為個人打算,不是為我打算,不是我字當(dāng)頭,把我都能犧牲了,這就出離了。你還要利他,不就發(fā)展了嗎。不光是我不留戀這一切,而且,我要使別人同樣也不留戀這一切。不但我夢醒了,別人的夢也要醒啊。所以從大悲心中出來大愿啊,同時也是大智慧。阿羅漢有他的智慧,不然他怎么破見思惑,證我空啊。但他還不是大智慧啊,要是大智慧的話,那就一切平等了。阿羅漢知道,我們都顛倒了,我們都錯誤了。世界是苦啊,沒有可樂啊,我們把這當(dāng)做可樂,要悟脫啊?嗍强嗫嘌,好是壞苦啊,好事一天沒有了,就成苦了。
有個人存了一筆錢,這個先生是解放時期的人,日本人來了,本來要兌換錢,他不知道,后來一宣布錢全作廢了。這一千塊錢一輩子攢的,他非常痛苦,痛不欲生,這是壞苦。他有這一千塊錢很高興,日本人說兌換沒兌換,全部成白紙了,就哭了。一樣啊,像我的內(nèi)兄,他的愛人長得好極了。五月節(jié)結(jié)婚,沒到八月節(jié)愛人死了。痛不欲生,壞苦,都有這個事?鄲罉O了,簡直人都傻了,得了肺病。所以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樂之后就是壞苦,沒有一個不壞的。你再愛的人也有死別嘛,怎么不壞呢。你最愛的是這個身體,它必須得死啊,必須是壞苦啊。越生活好,你越留戀,壞苦越深!所以皇帝死得時候非常痛苦,他不想死,求不死藥,到處求人找神仙想不死,求不得嘛,壞苦。還有行苦,念念遷流是行苦。所以阿羅漢知道沒有樂是苦啊。世界上臟極了,沒有干凈啊。
我在囚禁的時候,干校叫我參加宰豬小組,你信佛叫你參加宰豬?墒,我在這里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一方面,宰豬的時候給它念念。再有一刀下去,把這豬皮拔開,拔開皮前,豬是豬,人是人啊。拔開皮以后,豬與人內(nèi)臟是一模一樣。再美的人,你拔開皮和它一樣,一層皮,就被這一層皮所迷惑!沒有一樣?xùn)|西是干凈的。我沒吃素之前,喜歡吃豬蹄,豬蹄怎么能吃,豬成天那只腳插在泥里頭,糞里頭,常年在那里泡著,臟極了。一個人就是行走的廁所!哪有什么干凈的。連人喝的水,好多是洗尿布的水。南方就是這邊在涮馬桶,那邊在喝水、煮飯,F(xiàn)在我們也要吃河水,北京也要吃了。河水多臟啊,什么東西都在里頭,哪有什么干凈啊。不凈以為凈,不知無常以為常,念念都在生滅。實際上有智慧的人,看我們跟電影一樣,剎那剎那生滅。電影何嘗有連續(xù)的東西,都是一片又一片,靠人的思維把它聯(lián)起來。你看一個故事,實際都是一個個斷片。人也是一樣,剎那生,剎那滅,你的意識在那兒維持著,一切都是無常的。
那么再有一切都是“無我”,總覺得有個我呀。阿羅漢徹底解決證到了“無我”,不是理論知道無我,是證到無我,所以他涅槃。光這個怎么樣呢?比我們是覺悟了,但是他還有四個顛倒呀。為什么要發(fā)菩提心呢,把四個顛倒還要扭過來呀。阿羅漢無我,有我;阿羅漢不凈,凈;阿羅漢無常,常;阿羅漢無樂,樂。這就是常樂我凈。無常,無樂,無我,不凈,到了佛菩薩,常、樂、我、凈。所以我們這個法,它是螺旋上升的。光有個出離心在前頭還不夠,發(fā)大乘心才能成佛。要廣度一切眾生,要有大慈大悲的心呀,光這個還不夠,你沒有平等啊。你沒有真正知道這個實際,我是沒有了,這個妄我是沒有了,還有個真我呀。有佛性啊,有我呀,這個佛性不生不滅是常啊,清凈極了,從來不染污。它怎么不凈啊,它是寂滅為樂嘛。
咱們這個樂啊,跳搖擺舞,喝酒,吃螃蟹啊。我看這個是苦啊,就感覺很苦,我不覺得這是樂。過去舊社會上,那時一些酒宴、宴會,不要等席散人空的時候覺得可悲,就在最熱鬧的時候,就覺得是很可悲的事,沒有啊,無可樂者。但是現(xiàn)在以什么為樂呢?它是寂滅為樂,所以這個樂是好的嘛。無我啊,不凈啊,苦啊等等,這是阿羅漢的四道。所以我們先要破凡夫的四道,凡夫的四道就是出離心啊。有的人就混了,混了就亂套了。我們先要出離,把凡夫所執(zhí)著的東西,我們不執(zhí)著。在這基礎(chǔ)上發(fā)展常、樂、我、凈,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所以有時候,不能把一句話死于句下,因為道理是圓的。發(fā)一句話死于句下,那就變成死東西了,佛法不可能是個死東西。
要“發(fā)菩提心”,“發(fā)菩提心”才是覺悟的心,覺悟的心就是佛的心。要成佛,必須有因果律,要有因,才會有果,你沒有因,怎么會出果呢。所以必須有菩提的因,才會有菩提的果。必須有佛的因,才會有佛的果。必須發(fā)菩提心,大智慧,一切常樂我凈。所以《楞嚴經(jīng)》說,一切事究竟堅固。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什么叫取,也沒有什么叫舍,沒有什么叫出離。但一定要在出離之后再來說,沒什么叫出離,這才是比較正確的路子。你根本不出離,根本留戀,留戀世間這些榮華富貴,紅紅綠綠,你說我不要出離,那你就是自欺欺人!好多人就搞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以出離心為基礎(chǔ)之上,發(fā)起菩提心,大悲、大愿、大智慧。所以心經(jīng)說,我要度一切眾生。大智慧,大悲,大愿,我要度一切眾生。什么眾生都要度,我要度他成佛呀,入無余涅槃。這是大愿啊,大悲呀,他的智慧也同時就在這里啊,實際上沒有眾生是我度的,這樣的心叫菩提心。
所以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發(fā)菩提心不是容易發(fā)的,真正有了這個心了,你這個時候就成正覺了。還有一句話就是說,“初心畢竟二無別”。初發(fā)菩提心,剛開始,便成了初發(fā)心菩薩,一直到成佛畢竟了。初發(fā)心跟畢竟這兩個沒有分別,因為在一個圓上,起點就是終點,初步就是到家。所以我們老是有次第,這還都是眾生的情見。如是二心先行難,因為畢竟不是難,你在凡夫這種情況下,發(fā)起了菩提心,這是極難的。所以《無量壽經(jīng)》中要往生的人,都是要發(fā)菩提心一向?qū)D畹。所以發(fā)心是一件大事,這是根本的中間,出離心,菩提心。
第三個就是我們老說的正見。阿彌陀經(jīng)里的三十七助道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這是三十七助道品。前頭四個沒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這是十二個。五根、五力加到一塊共二十二個。加上七菩提是二十九個。加上八正道,三十七個,三十七助道品。
八正道,也稱為八圣道,這是入圣的道路,這個道路,以正見為首。那么,密宗更強調(diào)見,絕定的見宗,一切以見作為絕定!不看你別的,先看你的見,跟禪宗是一味的。六祖就是見可用,六祖所掌握的東西,遠不如神秀,就是他的見可用。密宗稱為絕定的見宗,所以說見很重要。咱們就拿八正道來說吧,三十七證道品最后是八圣道,八圣道以什么為首,正見為首。有了正見,你才能有正思啊,沒有正見,你思維什么呀,是邪思。這八圣道是,正見、正思、正語、正命,你靠什么生活,正業(yè)、正精進、正念、正定,所以稱為八圣道。以正見為首,才能有其余的東西。才有正的思維,不是胡思亂想,不是邪思。才有正的語言,才有正的事業(yè),才有正的立命。你是個什么命,是邪命,就靠著種種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蝸碇\生。邪氣不正的精進,精進是好的,正精進才是好的,你盲修瞎練,那有什么好,那越練越壞,你走路跑步,跑得越遠,將來你退回來的道路就越多。所以才有正念正命。
正定跟邪定。一些外道大仙啊,有的人跑到那里求保佑,可笑。他們是有本領(lǐng),叫做邪定。大家有的時候就想兌現(xiàn),他不知道是從什么地方兌的現(xiàn)。妖通、術(shù)通、鬼通、報通,種種的都是從邪定里出來的。還有有漏的禪定,修第五度的禪定,打坐怎么怎么樣,有漏的。能升天,升色界天,升無色界天,當(dāng)然你不進的話還得墮落。正定就不是一樣了,定能生慧,戒定慧就成佛了。所以得正定,從正見所開始。什么叫正見,慧眼明了,見理正確,智慧的眼很明白,很清楚,了了然,能見理體,很正確的看見理體。這也就是夏老師說的,理明信深的開始。理明才有深信,深信才有切愿,才有專念。正見,所以他擱到在第三,發(fā)菩提心之后。要有一定的智慧,由于智慧才能正確的、比較分明的看到第一義諦,它的本體。從這兒入手,底下才有其余的證道。所以很多法門都是先悟后修啊。圓教的法先悟后修,不悟沒有正見,你修什么。唯獨凈土是特殊的,這是阿彌陀佛最大的慈悲啊。你先念起來再說,要是真正肯老老實實的念,你不知不覺,把這些東西都放下了,就是正念分明,暗合道妙。
后來,我提了一幅對子,都是藕益大師的話,“從事持達理持”。從事持開始吧,你可以達到理持,達到理持,還有什么話說,什么發(fā)菩提心,整個都是菩提心了,都是理持啊。“從事持達理持”,這是藕益大師要解里有這么一句。我給他湊上一句,成了一幅對子,“即凡心是佛心”,就是你的這顆凡心就成了佛心了。要沒有這樣的方法,咱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沒有法子出生死業(yè)海啊!!!所以這個正見,你要是真正能夠相信,像這個定義就很難啊。要是說能夠悟,起碼要有一個解悟,沒有解悟,你怎么能說慧眼明了,見理正解。但是在凈土法門來說,你真正相信信愿持名,在這一生當(dāng)中,就能夠解決問題。就信愿持名,這個本身就是大智慧,信跟智慧是一致的。這樣難信之法,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你能信,也就是你的智慧去超越!凈土法門這一點很重要,F(xiàn)在大家不能夠去參究,不能夠大開圓解,不能夠參禪,破參,那就很難達到這兩句話啊,慧眼明了,見理正解。能真正信愿持名,凈土宗能夠信的下來,信的很踏實,也是正見。所以這是我們說的三個根本。
所謂知見,一部佛法就是把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所以佛以大事因緣出興于世,什么大事因緣?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給我們開呀,給我們示呀,我們要怎么樣呢。我們就要有種種的修持,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入了佛的知見,悟了佛的知見,我們就可以給別人再開佛的知見,示佛知見,就這么一件事。所以要斷惑,先要斷見惑,斷思惑,才能斷塵沙,才能破無明惑。斷惑就要以斷見惑為始,八正道就以正見為始,所以關(guān)鍵是破惑,破見,破這些不正確的見,悟正道。你現(xiàn)在有了正見,最后把眾生的知見變成佛的知見。所以正見,我們老談這個見啊,見跟見解的見,是最對頭,悟是那頭,真正到了佛的知見,就是正的那頭。見包括的很廣,就是你的觀點,你決定性的觀點,你怎樣看這個問題,你怎么理解最中心的東西,叫做你的見。
我們現(xiàn)在要修行,主要就在這三個上頭,你不能出離,讓它慢慢出離,讓它慢慢淡,菩提心叫它長,正見叫它慢慢清楚,邪的知見要像剝筍皮一樣剝掉啊。沒有什么叫做正見的,但盡凡情就是圣解。剝筍皮去,把你邪見剝掉,須知圣解亦凡情,不是添出什么東西叫圣解。佛知見,就是把你種種的知見剝掉,所以舍身容易舍見難,舍見可不容易啊。每個人現(xiàn)在都固定有個見,看你怎么去破它。好難啊,大家回想一下,這幾年的經(jīng)驗,誰要去掉一點見,經(jīng)過多少努力,多少祈禱,多少時間,它才能壞一點。從對方也就了解自己啊,自己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我們這兒所說的三根本,三根本從這兒出發(fā),根本就是要長出枝葉來,枝葉長大之后,根怎么樣呢?根隨著長啊,所以說葉落歸根啊。樹到秋天落葉子,葉子都落在根上,葉子所到的地方,根就長在那兒。所以我們修持中,枝葉子也在長,同時根本也在長。從根本長出枝葉,枝葉長了以后,枝葉經(jīng)過陽光化合,又把營養(yǎng)送回根本,互相促進。那么,底下就是從根本產(chǎn)生修持,修持中根本也在長,只有根本在那兒長了,才表示你的修持得了力!不在乎見佛見光,出神通,老想在功夫上找一點成績,就是邪見。最大的功夫就在根本上長,你另外求什么,心外求法,就是邪見,這個見就得舍。不管你念的怎么樣,好好去念,你把出離心長一長,菩提心長一長,正見再分明一點,這是根本,不要去悟外。所以今天我們談這話,很具體。
那么,修持怎么修呢?也是八個字,“顯密雙修,行解相資”。袁居士就得了這八個字,一輩子就這樣去做了。我們?yōu)槭裁床粏握f,一門深入呢?實際上一門深入的人,就是印光法師的廟里頭,也沒有不念往生咒的,念完阿彌陀經(jīng)后,念佛號,念往生咒,念大悲咒嘛。居士林每天還念大悲咒嘛。和尚天天念十小咒,真正守戒的和尚,他洗缽吃飯都有咒。他一生沒有一樣事情是沒有咒的。走路有走路咒,踩著蟲子他也超度,都不離咒。沒有一個是單純的,放焰口整個是密法。那么,專修密行不行呢?別的我不敢說,反正蓮花生大士這一支,它的特點跟凈土宗是結(jié)合的。蓮花生大士就是彌陀化身,蓮花生大士報身是觀世音菩薩,他的法身是阿彌陀佛,你修蓮花生大士就是修阿彌陀佛。
很多人認為密法高,凈土低,我碰到的幾位密宗大德,沒有不贊嘆咱們漢地念佛法門的,沒有不贊嘆漢地般若的。說你們漢地般若是好的,念佛是好的。紅教的法,將來有可能,蓮師馬王法將來如果人多,咱們敢修蓮師三身法。觀想自己是蓮師,蓮師頂上是四臂觀音,四臂觀音頂上是長壽佛,這法報化三身。修蓮師報身的本尊就是觀世音,法身的本尊就是阿彌陀,那這跟凈土有什么分別呀。阿彌多就是阿彌陀嘛。往生咒南無阿彌多婆夜(na mo a mi da ba ya),咱們翻譯成南無阿彌多婆夜(na mo a mi tuo po yi),南方讀夜(yi)就讀亞(ya),南方就是日日亞亞,阿彌多(da)婆夜,大家就念成多(tuo)了,往生咒就阿彌多婆夜,這第一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嘛,圣號跟咒不分。而且密教她是無所不包的大教,最精華之處啊,跟凈土、禪宗完全是一味的。學(xué)密的人也都修破瓦,但他有一些強調(diào)來幾生幾生成佛,不談即生就走。但是像王上師啊,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我們要想真正解決問題,蓮師就是彌陀、觀音的化現(xiàn),蓮花生大師的國土也在西方。而且法里頭,像彌陀大法,這一部法是諾那祖師心傳的法啊,這都是凈土法門。所以諾那祖師說,你們要成佛,最快最穩(wěn),就是明心見性,就是禪,再有就是彌陀大法,那就是凈土啊。
所以我們想解決問題,你要修密啊,密是很殊勝啊,密是很應(yīng)機啊,但是你必須還得跟凈土很好的結(jié)合。因為密不是任何人都能學(xué)的,要弘揚要利他。你還是要靠凈土,自己要想一生解決問題,目前的情況來說,那么咱們在座諸位,還只有靠求生凈土!這話好象把大家貶值了,連我也在內(nèi),只有靠凈土。因為第一是根器不大夠,密宗要大根器。再有基礎(chǔ)不夠,真正修密的,從小就出家,從小就閉關(guān)。都是在家人,從小也沒出家,那個基礎(chǔ)都沒打。十二年顯教,誰打了,那是脫產(chǎn)十二年,不是混日子十二年。“四加行”,現(xiàn)在國外紅教的活佛,都強調(diào)先修四加行,四加行一修脫產(chǎn)幾年。咱們一個十萬金剛薩垛大咒還沒念完。你沒有加行不行,四個加行。修法是大法,要閉關(guān),一個關(guān)要十二年。那么你才有希望即生成就,即生成就,哪有那么容易。除非你根器太特殊了,跟六祖似的,金剛經(jīng)聽了一半就開悟了,再聽一次就是天人師了,就得衣缽了。這樣的人也有,但是希少,在座的還不見得有這樣的人。所以我們要想即生了脫生死,這里頭可就有千變?nèi)f差了。比例是個個不一樣,個個都要來選定。自己以什么為主,以什么為輔,逐漸逐漸自己要把這個事情明確一下,F(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是兼修了,那么這個兼修,必須修一個法,一個基本修持;拘蕹职巳f四千法門之中,選定了密和凈兩個相結(jié)合,這樣一個修持方法?梢砸詢魹橹,兼修點密,可以以密為主,兼修點凈,也可以種種情況。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行解相資。所以過去多少年來,教人的方法是就念這句咒,除了這樣什么都不行。先念起來,這個事情是對的。最近在佛學(xué)院里,我組織了考試,開卷考試可以翻參考書,有一個學(xué)生引了一段印光法師的話。印光法師說,你們現(xiàn)在不要忙著看大乘經(jīng)典,你們先念佛。你們看也看不懂,你們好好念佛之后,去了一些無明,去了一些業(yè)障,你再看才有可能懂。所以這個話,就是我過去讓大家先念起來再說,而且不僅先念起來再說,一直要念到最后。但是在這里頭,我們先拿這個來突破,不是讓你先研究很多東西,信了之后再突破。這個跟印光大師的開示是相同的。
那么,跟夏老師的十六字有點不同。夏老師的理明,信深,愿切,行專。先明理,明理才有信,信了之后才能有懇切的愿,才能夠念,才能夠?qū)?行才能夠?qū)R?所以這個也不是死的。所以要真正產(chǎn)生信,產(chǎn)生正信,總得明理,有一點明理之后。咱們現(xiàn)在就得互相交錯,修一點明白一點,明白一點再修一點,循環(huán)螺旋上升,所以相資。那么讓大家先明理啊,過去還有這種可能性,大家的水平還比較高,現(xiàn)在大家都是忙忙亂亂的,在這種社會情況下,你可以先念起來,這跟印光大師說的一樣。
再說念一句,怎么樣也功不唐捐,而且念一句無明薄了一點,你再去研究,才有可能懂。有好多人他根本不懂,怎么都是他的邪見?词裁炊疾欢,他那瓶子太臟了,裝什么東西都成他那個味。所以大乘經(jīng)典怎么不好,怎么能不讀誦大乘呢!稛o量壽經(jīng)》,觀經(jīng)都提倡出世三福,提倡多讀大乘,咱們怎么說不讀大乘呢。出世三福,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諸佛都是這種凈因,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再有持戒,再有就是讀誦大乘,發(fā)菩提心,這是出世三福。三世諸佛都靠這個為凈業(yè)的正因。在這之后的幾年,陸陸續(xù)續(xù)給你們提出來“發(fā)菩提心”,要讀書,這就是發(fā)展了,因為大家修了一陣子。
只有行解相資啊,我們好多學(xué)者,像梁任公他就說《大乘起信論》是假的。這就是研究,研究之后產(chǎn)生一種邪見,《大乘起信論》他說是假的,F(xiàn)在外國好多學(xué)者,袁居士他知道外國的學(xué)者,說是《阿彌陀經(jīng)》是假的。我就告訴他,鳩摩羅什和玄奘他們都是飯桶啊,F(xiàn)在的外國學(xué)者,他們能超過鳩摩羅什跟玄奘啊,他們那個時候不知是假的,假的還翻譯什么!栋浲咏(jīng)》是假的不要緊,凈土有三經(jīng),還有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不只一次說,而且千經(jīng)萬論共指啊,千經(jīng)萬論都是假的?康梁變法的梁任公多么大的學(xué)者,他就說《大乘起信論》是假的。外國的學(xué)者跟佛教無怨無仇,他就是解而不行,就說《阿彌陀經(jīng)》是假的。所以解而不行增長邪見,我跟你說透,只是理解,你不去行,你長得的是邪見。現(xiàn)在這個話,還有好多人聽不進,目前還有好多人解而不行,增長邪見。
行而不解,同樣是不行啊,行而不解,是增長無明啊。剛才我們說了,你念了無明會薄了,這是一種情況,有的人,他無明是厚了。這個無明厚了,很可以舉點例子。就是我愛人的妹妹,她的婆母就住在磚塔胡同。修行了一輩子,虔誠極了。她們老先生做過省長,家里非常富有,她也非常純正。解放以后第一次成立中國佛協(xié),廣濟寺開放。她那么大歲數(shù),每一個阿羅漢都拜,只要有一個佛像,她都磕頭。到了臨終她不信佛,開葷,罵佛。國清寺一個和尚,他念佛,念得聽到風(fēng)聲、雨聲、水聲,一切都是佛號,找個繩上吊了。所以行而不解,為什么?不是教你懂得很多學(xué)問,很多理論,你行了之后,你根本的三樣事怎么樣!你的出離心怎么樣!你的菩提心怎么樣!你的正見怎么樣!你修了半天,修了之后,這三樣一點不動。像憨山大師說的,你那愛染的心倒是長了,癌細胞長了,你吃得這些營養(yǎng),讓癌細胞都吸收了,反而變成有害了。所以我們必須要行解相資啊,只有如此。因為大家已經(jīng)都是知識分子,不可能像那種純的人,腦子那么簡單,什么都沒有,自然而然,什么愛染都沒有,道心很純潔,一信就那么專,那又是一種類型。那種類型又是萬個千個,難得有一個。不是這個類型,那除了修行之外,你還得求解啊。所以這是三個根本啊,我們時時要注意啊!
具體的做法,修持要顯密兼修,比例可以很少。念一念佛,你已經(jīng)開過頂,已經(jīng)有過密了,也就算兼修了,一般不要再誹謗密法了。你學(xué)密,念念佛號,看看無量壽經(jīng),都是兼了凈土。密凈雙修兼了凈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兼了凈土,這個很重要!這里可以千差萬別各種搭配,修行就是這樣。底下又提出來,行解相資。不斷得注意讀誦大乘,這種讀誦不是學(xué)者什么。就是鞏固這十六個字,現(xiàn)在可以倒回去,我們就在前八個字里頭。這八個字是,理明,信深,愿切,行專。后八個字不要問,用不著問,你現(xiàn)在問也不行。大家喜歡問后頭,功夫怎么不純啊,那是最后八個字的話。功夫純不純,你前頭四個字沒解決,后頭功夫純了,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那是后頭的事,F(xiàn)在就問你,理明不明,信深不深,愿切不切,行專不專。前面四個字,占到一定的份量,后面都解決了。那么前頭四個字靠什么呢?靠行解相資啊!
當(dāng)然話又回來了,大家現(xiàn)在都是非常忙,每天能念一念都不容易了,還要大家研究嗎,F(xiàn)在就是說這些事情都要做,家庭的事,社會上的事,我們都應(yīng)當(dāng)去做。但是自己應(yīng)當(dāng)把修持的事看重,使自己為這個去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我們不提倡擠工作時間去修持,但自己能夠去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啊。至少不要去攬一些事來,攬一些事來,把自己修持擠得一點時間也沒有了。所以世間的事,你就得減一減緣,把修持的事放重!人生啊,太快了。今天我們的街坊,辦喜事。這個老太爺?shù)谝淮蔚轿覀冊簛?就這么高。兒子要結(jié)婚,他馬上要當(dāng)老太爺,要生孫子了,一轉(zhuǎn)眼的事情。郝老太太呢,孫子,重孫子就要結(jié)婚了。一個個年輕的都長起來了,大家都很高興,看著他們長大了,挺好玩。大家要知道小孩在長的過程中,自己在老啊,他長一歲,你就老一歲。我們最有精力的時間,快沒了,人最有精力的時間不是很長!你要是沒有修持,到老了之后,你無能為力,連照顧自己的生活都困難啊,還有病痛。
今天我們跟大家談一談,把這個事總結(jié)一下,就這三個做為根本啊,隨時去注意,這種就不一定花時間。今天你寫一篇論文大家都不贊成,你又要不高興了,你這出離心就不夠,要人贊嘆干什么,這就是修持。不一定說是一天不睡覺,必須念多少佛號。那天老八從這兒出去,碰到誰吐了一口痰,兩個人開始絆嘴。我說老八,這個時候應(yīng)查一查,怎么不用上,就在這實際里頭!什么叫出離心啊?排隊,排到你那兒就沒了,或者最壞的一個東西給你,買的不稱心,你就很不高興,不高興怎么出離。正果法師買東西,給他一個壞的,他說我就要這壞的,我不要這壞的就得賣給別人,別人就得要這壞的,這就高一點。必須我買這好,沒得到這好的,我就不高興,就這么點小事,你是迷還是覺。所以我們要修行,隨時隨地都是修行,都是道場。不一定說是必須上了座,點根香,念佛念得清凈不清凈,清凈了才是,不清凈不是,就在這生活關(guān)節(jié)眼上!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xùn)》: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dāng)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