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佛經譯文 >

佛說梵網經 解說

  解說

  《梵網經》是隨大乘思潮興起后,而流行的一部菩薩戒律。它宣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和根本精神,闡述了修菩薩道的階位和十重四十八輕戒,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的流行,起了積極作用。下面就對該經重要精義,做個簡單闡述。

  無量的慈悲心

  《梵網經》雖分上下二部,然無量慈悲心,則貫穿始終。佛教的慈悲,指對一切眾生的深切關懷。慈,是指把快樂施予眾生;悲,是指拔去眾生之苦惱。

  通常我們說慈悲心,就是種愛心、仁心。但細細推敲,它又與人們常說的愛心、仁心不同。一般說愛心、仁心是指人對人的一種情感,是人對人的一種關愛;而佛教的慈悲,就不僅僅限于人類,它的范圍要廣得多,不僅包括愛人、關心人,而且亦包括關心或愛一切眾生!副娚梗副姸嗟姆ê秃隙,包括人、畜生以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

  眾生由于「無明」的蔽障,迷而不悟,作業(yè)受報,輪回六道不得解脫。菩薩因眾生有慈悲心,他們不僅要救度人,亦要救度一切眾生,「若有一眾生不出苦海,決不自度」。

  菩薩并不反對自利,然自利與利他是有著統(tǒng)一性的。菩薩既要自己覺悟,入凈土,亦要使眾生皆覺悟,入凈土。自己覺悟入凈土是自利,使眾生皆覺悟入凈土是利他;菩薩自利目的全在利他,正因為如此,才顯現(xiàn)出無量的慈悲。

  要利他,就得從多方面著手。

  首先是布施。《梵網經》要求菩薩廣泛布施——當來者需要錢財時,應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田地、房宅、車馬、珍寶乃至身體都布施出去;當遇求法者時,菩薩應盡其所知,將自己對佛法正見、正解,傳與來者,使其覺悟。

  其次是救濟。該經要求菩薩廣泛救濟眾生。若遇販比丘比丘尼,販佛、菩薩塑像,販三寶;若見比丘、比丘尼已為人奴,已為官府走使;應主動上去救濟,盡一切辦法,將其贖回。若無錢財,縱然自賣己身亦不吝惜。

  菩薩或外出,或在家,遇病人、病僧,應主動提供方便:食宿、醫(yī)藥、車、床等。若需要還應為之求醫(yī),日日侍候在側,直到病愈為止。

  菩薩不僅應救濟人,亦要救濟一切有情眾生。若見殺生,應上前勸止,若見販魚、販鳥、販龜?shù),應盡力贖下放生?傊磺斜娚须y、有急,都應救濟之。

  第三是教育。該經認為,布施、救濟固然重要,但總是有限的。因為人的精力、財力畢竟有限。這樣,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況且利他的目的全在使其覺悟。若眾生覺悟了,自然能相視如父母,相親如兄弟,自然能做善止惡,從根本上得解脫。

  為了便利教導,該經有「四攝化」的方法。四攝化,指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布施攝,是通過布施錢財、佛法,使雙方情誼逐漸加深,從而利于教化對方。愛語攝,是讓菩薩隨眾生根性,以溫和慈愛語言相對,使其生喜歡,感到菩薩和藹可親,愿意與菩薩接近,這樣便可教化對方,達到度他的目的。利行攝,是以身、口、意諸行,皆利于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同事攝,是讓菩薩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yè)的人接近,和他們作朋友,一起共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度化眾生。

  要教育自然需教科書,佛教的教科書主要是經、律、論。當然亦包括《梵網經》。該經上卷,說明教育修道者,修佛道的次第;下卷,提到教育他們,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作為教育,自然包括身教與言教。菩薩行布施,廣濟度,實質就是身教;演說佛法,解釋經義,就是言教。二者如鳥雙翼,不可偏廢。

  第四是精進,《梵網經》特別重視精進。精進,指勇往直前,不知疲怠,朝真實之道進發(fā)。佛教亦和《梵網》都認為,行慈悲做善業(yè),都得要有精進精神。若沒有精誠不斷地努力,何以證佛果,何以度眾生,何以為佛子。

  大乘的原義,是大的車乘,意謂依此大的車乘,可普載一切眾生出苦海,得涅槃。所以身為大乘菩薩,在志修佛道時,首先得發(fā)大愿,要有大的愿心,即誓度眾生出苦海,才能行大乘行。

  當然發(fā)大愿,僅僅是精進的開頭,只能算是發(fā)心,修道的重點,在于踐行。只有踐行,才能達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目的。要踐行,當然離不開精進。這種精神要求每個修道者,守戒不違,要求他們入定而不住定,要求他們證入涅槃后,及入六道之中,不停化度眾生,不以六道度生為苦,但以益人為利。

  《梵網經》中,三十心十地是修道次第,它要求修道者,沿此階位一步一步修證下去,直至入佛界地。所以說,精進亦是個無限地上升過程。

  止一切惡

  《梵網經》是部戒律,當然包括著種種戒相,包含著種種禁止。行善是從積極方面著手,止惡是從消極方面著手,兩者并行不悖,而又相輔相成。

  《梵網經》止惡(即禁止)范圍很廣,從戒相上看,有十重四十八輕,共五種禁止。主要指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說四眾過、不酤酒、不自贊毀他、不慳、不瞋、不謗三寶這十重,以及不敬師友、不食肉、不食五辛、不教悔罪、不飲酒、不供養(yǎng)請法、懈怠不聽法、不背大向小、不瞻病苦、不畜殺具等輕戒。

  《梵網經》在止惡方面,是具體又嚴格的。以不殺為例,它不僅禁止殺人,亦禁止自殺,認為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亦算犯戒。若自己沒殺人,亦沒自殺,只是鼓勵,指使別人去行殺業(yè)亦不行。若自己沒殺,也沒指使,贊揚別人行殺業(yè),但心有殺生之念,亦得禁止。就是說,該戒不僅要求身業(yè)清凈,亦要求口業(yè)、意業(yè)清凈,不然就為犯戒,這是其一。

  菩薩若身、口、意三業(yè)皆清凈,但若穿了絲織衣物,飲虎骨酒,蛇膽等都算違犯。因為它們皆由殺生、害生所成,故當禁止。這就是說菩薩不僅不能直接犯戒殺生,亦不能為他人殺生者提供方便,使其有利可圖。至于為殺人者引路,畜殺生用具,傳遞軍事情報等,都在禁止之內,這是其二。由此可見此要求之嚴、之細。

  當然梵網菩薩戒,亦是可圓通的,不然就與小乘戒沒區(qū)別了。菩薩戒的圓通,一是表現(xiàn)在它有戒而不著施戒。比如,殺人本算犯戒,但殺惡人,殺一濟多,則不為犯戒。食葷算犯戒,但治病需要,不得不吃,吃過漱口再誦經,亦不為犯戒。自贊毀他是為重戒,但輕毀外道,稱揚佛法,以此方便,令眾生舍惡法,修善法,也不為犯戒。就是說戒律中,亦有積極精神。

  二是表現(xiàn)為,允許犯輕戒者,懺悔出罪。大凡是人,總免不了會出錯。同理,出家僧侶亦免不了犯戒,不過有輕有重吧了。若犯重戒,自應按內典處治;若犯輕戒,則允許懺悔、改過。具體做法是,犯戒比丘在每半月的布薩集會時,舉罪懺悔,接受批評,決心改過,便不做過度處治。若犯戒者,確實改過,出罪后,照常稱為清凈比丘。此正體現(xiàn)了佛教悲重于嚴的一貫精神。

  般若智慧

  佛學是智慧之學,覺悟之學!阜稹贡臼氰笳Zbuddha音譯,原義是智慧、覺悟。佛的智慧不是我們的智慧,而是種究竟圓滿,對宇宙人生徹底了解的智慧,是種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無所不知的智慧,是種般若智慧。

  在普通人眼里,世界萬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是有,都是真實地存在。佛教并不否認,但同時認為這個有,是假有,本性是空。因為一切萬法,皆緣會而起,緣散而滅,本無自性,所以是空是無。這種以現(xiàn)象為假有,本質是真空的智慧就是般若。以般若來觀萬法,而不執(zhí)著有、無二端,就是中道正觀。

  《梵網經》中,尤其佛說〈心地品〉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道正觀。以「施心」為例: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眾生,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一切眾生;內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無念財物、受者、施者,亦內亦外,無合無散。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xiàn)在行!

  大意是說,菩薩應廣行布施,要毫不吝惜地把身外之物,如田宅、財產等,乃至自己身體都布施出去。從根本上看,一切萬物當體皆空,本無施者、受者,亦無財物可施。如此內達空理,外行布施,方為菩薩行。

  凡夫貪念財物不愿布施。施心認為,萬物假有真空,本無財物,亦無施者、受者。此是破「有」。二乘執(zhí)空斥有,以為萬物皆空,何須布施。而施心認為,真空不排假有,真空假有,本應圓融無礙,故菩薩以內達空理,外行布施。此是破「無」。有、無皆破,方顯在有不滯有,在無不沈無的中道理觀。

  施心是這樣體現(xiàn)中道正觀的,其余各心地亦復如此。

  為了防止對空的執(zhí)著,《梵網經》做了種種破執(zhí):一是人空,即觀五蘊身心皆空;二是法空,即六塵諸法皆空;三是有為法空;四是無為法空;五是有無為皆空;六是無始空慧門,即以智觀諸法,了知起、滅皆無相,起滅之際亦無相可得;七是第一義諦空慧門,即真、俗二諦皆空;八是空空慧門,第一義諦空了,然能空之理仍在,今了知能空亦空;九是空空復空,空理雖空,能空之智仍在,今能空之智亦空;十是空空復空空,理智雖空,而空空之空仍在,今空空之空亦空。如是破空,為要根本斷除對空的執(zhí)取,讓人們了達空的真實意義。這樣方為「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雖很高深,但并不是脫離世間,遠離社會的智慧。遠從釋迦牟尼佛創(chuàng)教以來,佛關注的中心,一直在世間,佛的智慧亦一直為解脫世間痛苦服務的。釋迦滅度后,這種關注世間,為世間眾生服務的根本精神,一直延續(xù)發(fā)展下來了。所以,世間的一切作業(yè),一切修行,皆可依此為指導。

  般若智慧,既是本體論,又是方法論。作為前者,它指出萬法本體是空,是真如;作為后者,它要求人們觀察事物,應從現(xiàn)象、本質和二者關系著手,即要了知現(xiàn)象是假,本質為空,亦要了知空假二者是圓融無礙的。這種智慧,這種理論,對世間的指導,亦是這樣。

  人世間的種種闘爭,種種殘殺,種種欺詐等一切惡行,都源于人們對財富、權力和功名的執(zhí)取和追求。所以如此,全在于有「我」。由于有「我」,有這個體生命的存在,便有了主、客觀的分別,便有了對事物的執(zhí)取,從而便有了種種惡業(yè)。

  那么我是否實有,是否存在呢?一般世人認為,個體的生命是存在著的,我亦是有的。因為身體、生命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些器官),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種功能),以及六境(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認識對象),都是有,都存在著。對于此,般若并不否認,亦同意它們是有,但同時認為這些有是假象。就是說從現(xiàn)象上看,它們是有:從本質上看,卻是空。它們本無自性,皆依因緣而生。

  當然要從根本上破我,還得從我的成立處去破,得從「無明」處去破。

  依佛教的「十二因緣」理論,個體生命即「有」,源于無明。從般若觀照,則知無明本空,無常無我。如是觀之,則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此推論,直至有滅,生死滅。

  既然我滅,我是空無,那么所執(zhí)取的外境亦既空無;既空既無,又有什么可執(zhí)取,可追求呢?所以用般若智慧來指導人生,指導修行,便可出三界苦,得涅槃樂。

  般若除了對滅除我執(zhí)、造惡業(yè)有指導意義之外,對持菩薩戒,修菩提道,亦有重要指導作用。以持戒為例,它告訴人們,菩薩戒不是有,即如小乘那樣執(zhí)著戒相,流行形式;也不是無,即像凡夫外道那樣,以為無戒可持,便肆意妄為,不受束縛。它是一種無戒而戒,無持而持的大戒。它以本性清凈心為戒體,雖了知戒相本空,亦不妨持戒修行。這種智慧對指導持戒、修行,無疑是有益的,起碼可以免除盲目的行為,所以佛教一直提倡智行合一,智行并重。

  《梵網經》認為,自心本具覺知,本來寂靜。所以說般若智慧,亦源于自性清凈心,是從清凈心中生起的智慧。當然這種智慧,所以能起觀,本心寂靜是首要條件,因而佛法十分重視禪定,強調禪定作用,認為定慧雙運,才能直趨涅槃。

  《梵網經》雖是千年前,就已流行的經典,其三十心十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輕戒,雖主要是指導修道者的,但它的基本精神,諸如興一切善,止一切惡等,以及對宇宙世間的大智慧,對于我門現(xiàn)在的生活,對于教內外一切人,都仍有重要的意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