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jīng)》、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jīng)》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八、顯益

  1、三十三身(圣身)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面的開頭,是起問關于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和因緣,釋尊的回答是稱名、常念、禮拜,就可以受到感應,所以那是稱為冥益。這段是無盡意菩薩起問關于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yè)的事。

  這個身口意三業(yè),是說些什么事呢?這是從有形的現(xiàn)象上去說。譬如說,釋尊回答:「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佛身而為說法」,這就稱為顯益。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權化,所以與前面所講的無大區(qū)別。

  這里無盡意發(fā)問的主旨,分為三點要義:

  第一、問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來這個娑婆世界?是怎樣的現(xiàn)身?

  「娑婆世界」的「娑婆」是梵語,譯為華言叫「忍土」。在悲華經(jīng)中解釋說:「名娑婆者,此諸眾生,受是三毒,及諸煩惱,能忍斯惡,故名忍土」。釋迦世尊,所以垂跡應現(xiàn)于娑婆教化,就是要令眾生解脫此土的苦惱。

  第二、再進問觀世音菩薩的口業(yè),是如何為眾生演說妙法?

  第三、再仰問觀世音菩薩的意業(yè),度眾生的方便之力,究竟是怎么樣?

  這里所說的「方便」,方是方法,便是適宜。濟度眾生,要用適宜的方法,稱之「方便」。這并不是指世俗上所用的虛偽欺騙,叫做「方便」。在法華文句中,有三種意義解釋「方便」:

  一、方是法,便是用,隨順眾生的心意,用種種的方法來示教他。

  二、方便是門,以這個方便而能引入佛門之義;蚴请S眾生意,或是隨自己意,以種種方便示教眾生。

  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猜測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說法而令他得益。

  隨他的意,隨自己的意,或兩者兼用,用這樣的方法濟度眾生,皆是方便之力。現(xiàn)在問:觀世音菩薩究竟以什么方便之力,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呢?

  關于這個問題,釋尊答以現(xiàn)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三十三身中即含有十九說法,十九說法亦即是三十三身的示現(xiàn)。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xiàn)佛身而為說法!

  佛回答無盡意菩薩的問話:「娑婆世界上,如果有眾生應該要用佛身來濟度的話,則觀世音菩薩,就顯佛身為他說法!惯@是顯示第一以佛身說法。

  「得度」,是得到度脫的意思。度同渡,即是從煩惱的此岸,渡到菩提的彼岸,這就是彼岸之義。

  至于說到「佛身」,是指什么說的呢?佛身可以分三種說法:一、法身,二、報身,三、應化身。

  這里所說的佛身,是指為眾生的根機而應現(xiàn)的應身。

  「法身」,是把宇宙真理的人格化,普及于無窮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沒有地方不遍,沒有時間所限,即是毗盧遮那佛的法身。

  「毗盧遮那」,是遍一切處之義,因取喻太陽光除闇遍明,所以又稱大日如來。

  「報身」,是體得宇宙的真理者,與宇宙的真理是一而非二,立于大覺之境。從空間來講,遍滿十方,稱為無礙光;從時間來講,證得永恒的生命,是為無量壽。具有無量光和無量壽的,即和阿彌陀如來同體。

  「應身」,為了悲愍濁世的眾生,應現(xiàn)到這個娑婆世界上來,像降誕、出家、修行、成道、說法的釋迦如來一樣。無論那一尊佛,都具有此三身,三身即一,是不可以區(qū)別的。

  拿一個比喻來說,法身恰如醫(yī)學,研究醫(yī)學的醫(yī)師是報身,應用醫(yī)學來治病,聞藥而施行醫(yī)術的是應身。

  現(xiàn)在,觀世音菩薩以佛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佛身而為說法,所以不妨可以這樣看:現(xiàn)于此世界說法度眾生的釋尊,也是觀世音菩薩示現(xiàn)。

  以觀世音菩薩作為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權化,而釋尊的出現(xiàn),正是顯現(xiàn)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權化。關于這一點,就說釋迦是觀世音,觀世音是釋迦,我想總也是無妨的。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xiàn)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xiàn)聲聞身而為說法!

  「辟支佛」,梵語「畢韌子底迦」,解釋為「緣覺」或「觸覺」,他不等待他人的輔佐,可以獨自的向于解脫之道。所以,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傳教的地方,能夠體得部份的宇宙真理,均可把他算在辟支佛中,可以說,希臘的哲人,中國的圣人,皆是辟支佛。

  這就是佛教中特長的地方,佛教中并沒有非受釋尊之教不能解脫的偏狹思想。不等待受釋尊教法也能有獨覺的。

  現(xiàn)在觀世音菩薩,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xiàn)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所以,蘇格拉底也好,柏拉圖也好,老子也好,孔子也好,耶穌也好,穆罕默德也好,皆可以看為觀世音菩薩的應現(xiàn)。

  觀世音菩薩好似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無論在江、河、洋、海之中,都可以浮現(xiàn)。真理是一個,體現(xiàn)宇宙真理卻有不同。所以適應不同的時代或土地而現(xiàn)身教化眾生。這是佛教的特色,應該加以發(fā)揮的。

  當然,這辟支佛是緣覺,但在緣覺當中,也有緣覺的緣覺,緣覺的聲聞兩種分別。緣覺的緣覺,是沒有受釋尊之教,能觀察生死因緣的道理而悟入的?墒牵f到緣覺的聲聞,那就必須遇釋尊的出世,聽聞生死十二因緣才能悟入的。所以,從過去到未來,我們在生死的因緣之中,智慧的眼被眛了,不能見到明朗的真理,就是由無明而生出的行;因行而生起識和分別;這個識與外境連絡,就生起名色,這個名色,和外界交涉,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由于這個六入,與外境相觸則生觸;由觸而感受;由受而生愛;由愛而執(zhí)著即生;依取而想保持已有;終于感受生與老死之苦。依此生命果,又生起無明,依于無明而有行(業(yè)),有行故有苦,有苦故又有惑;如是惑業(yè)苦三,如環(huán)之無端。

  聲聞是聞佛之教示而見到苦(苦諦)的根本,是身口意的惡業(yè)積集(集諦)而成,只要把這個斷滅,即能得悟(滅諦),但是斷集證悟,必須修道(道諦)。佛有說:迷的果是苦,迷的因是集;悟的果是滅,悟的因是道。聽聞這個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而開悟的一群眾生,叫做聲聞,簡而言之,即是佛弟子。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這四諦。從原始佛教到后期佛教,也即是從小乘到大乘,一切的教典,都從這四諦的開展而來。所以聞佛聲,并不一定要生在佛世,親聞佛聲。佛在世,是有佛說法;佛滅后,是有佛的法流傳。流傳的教法是由隨侍佛陀很久親聞佛聲的阿難尊者誦出的經(jīng)典,各方均有翻譯流傳,這都是佛陀的法音。

  因此,雖是聲聞也不一定生在佛陀住世之時。而聲聞即是佛弟子,這就是指的從佛教的教法出家修持成道的很多佛的弟子而言。以怎樣能夠度脫的人,就現(xiàn)那種身而來度脫他。

  從這個看法來說,印度的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及達摩祖師;中國天臺宗的智者大師;華嚴宗的賢首國師;凈土宗的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日本的傳教大師,弘法大師,日蓮上人,均以出家之身而為眾生說法,所以亦可稱現(xiàn)聲聞身。

  像這樣來說,但這些都是大乘的菩薩,把他們說為聲聞,或者不對也不可知。但是這個聲聞,有自甘小乘的,叫愚法聲聞;有進修大乘的,叫廣慧聲聞。不單如此,就是大乘菩薩,現(xiàn)聲聞身可以得度的,即現(xiàn)聲聞身,這種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就從這種精神表現(xiàn)出來的。

  以上的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均是開悟的圣者,所以叫三圣身。

  2、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xiàn)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上文已說了三圣身的現(xiàn)身說法,度那所應度的眾生,現(xiàn)在是講現(xiàn)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說法了。對于此處的現(xiàn)身說法,須要從幾方面來考察。

  認為適宜以梵王身得度的時候,不單是現(xiàn)梵王身,而且要現(xiàn)梵王的心;應以帝釋身得度的時候,不單是現(xiàn)帝釋身,也要有帝釋的心。為了要同化對象,自身現(xiàn)出和對方同樣的相,這可以看為菩薩同事的運用。

  「同事」,是大乘菩薩教化的方便。你是什么樣子,他就現(xiàn)同樣的形貌教化,和你共處共事,這實在是菩薩的慈悲。

  好比母親想叫幼兒吃東西的時候,連他自己的口在不覺中也會張開來。大乘菩薩因為要教化眾生,哀愍護念眾生,所以才現(xiàn)身和眾生相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觀世音菩薩要使我們的心成為梵王,或帝釋的心,那末,在心里就要反省內顧,使其示現(xiàn)同菩薩一樣的大慈悲心,這是在修養(yǎng)上很可耐人尋味的!

  現(xiàn)在,觀世音菩薩示現(xiàn)應化的方便,照前面的說明來看,我們應該時時反省內顧,要見到自己心里的觀世音。

  「大梵王」或是「帝釋天」,是印度自古以來所信仰的對象。如果用佛教的眼光來看,那些都是婆羅門的各種神,由于這些神,而能得到安心立命進入大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在佛教中,決不排斥這些神;不單是不排斥,而且最初信仰這些神,后來皈投到佛教的懷抱中來的人也很多。所以就尊那些神為擁護佛教的神。因為那些神,雖不能修養(yǎng)到成佛,但都是在我們凡夫之上。

  在佛教中,由于印度古來的傳說,說這世界分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能超越這個三界。三界的第一是欲界,欲界里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的六道。

  諸天之中,和我們相距不遠的是欲界天,欲界天中有地居天和空居天。

  地居天,還沒有離地,空居天已經(jīng)離地。

  地居天,根據(jù)印度古代的傳說,就是由須彌山成立的!疙殢浬健沟蔫笳Z叫「須迷盧」,四方有人所住之處:東方叫弗婆提州,西方叫俱耶尼州,北方叫櫥單越州,南方叫閻浮提州。閻浮提州就是我們所住的地方。在這須彌山的中腹,有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這是欲界的起點。再上去是忉利天,此天在須彌山的頂上,四方各有八天,四八是三十二天,中央有帝釋天,把這個合起來,叫做三十三天。

  從這里進入空居天,其最下的是夜摩天,其上是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到這里是欲界的終點,共有六天,再上去就叫色界了。

  欲界,是還未十分斷除欲情,到了色界,就完全沒有欲情,那里有十八天。

  第一叫做初禪天,這個天中有梵輔天與梵眾天,再上去是大梵天。初禪天上去是二禪天,二禪天中亦有三天。二禪天以上是三禪天,三禪天亦有三天。三禪以上是四禪天,四禪天有九天。合共色界有十八天。

  色界以上叫無色界,無色界不但是沒有欲情,即連肉體也沒有,所以無色界的四天,叫做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這就是三界二十八天。

  像有這樣種種的階級,這些階級可以看作我們在靜思熟慮到達精神閑寂時的階段。

  「天」,在婆娑論中說:「光明照耀,故名為天!狗鸾讨兄v光明,無論何時都是比喻智慧的,所以人間如不昧于欲情,就可運用智慧。四天王天的階級雖尚未舍離欲情,但已經(jīng)很為稀;到了帝釋天,肉欲已經(jīng)沒有了,但尚有精神上的愛情。像這樣漸漸的再上去這是所謂梵天,是相當于色界的初禪天。因為能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凈,常生善心,所以叫做梵天,比這梵天更大的稱為大梵天。楞嚴經(jīng)中說: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tǒng)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帝釋天」,亦是大善神,在忉利天的中央,是三十二天之主,率領很多的天及人民,守護佛法云。

  「自在天」,是欲界最上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梵名叫做「婆羅維摩婆奢跋提」,此他化自在天,智度論卷九上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此天就是不要自己樂具變現(xiàn),而愛下天化作,假他人之樂事,自在游戲,才叫做他化自在天。此天與色界摩榼首羅天(四禪天中大自在天)皆是害正法的魔王天。中有魔王宮殿,因此,常常派遣魔眾到我們的世間來;使我們增添了許多的苦難,都是由于這些大惡神。

  但是觀世音菩薩,不管你是善神,大魔王,帝釋天,或者是惡神自在天,都是照常來濟度。這可以看出觀世音在世間是善的即以善的誘發(fā),是惡的即以惡的警覺。

  所以菩薩應化的方便,有攝受,折伏二門;蛞詯郾輸z受,或以力懲戒折伏,欲度眾生,這兩方面均有必要。光有愛沒有力,則難以馴伏;光有力沒有愛,則易招反抗。

  因此,愛與力,攝受與折伏,都很重要。善神可化的,即可現(xiàn)善神度化;惡神可化的,即現(xiàn)惡神度化。

  有一種人,聽到別人的善,能夠啟發(fā)自己的善;或是見到別人的惡,容易反省自己的惡;眾生的機類很多,所以菩薩的應現(xiàn)也各各不同。

  心若清凈,智慧涌現(xiàn)出來的覺,這是觀音菩薩化為大梵王示現(xiàn)在自己的心中;心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慳貪,不嗔恚,不邪見等十善道生起來,這是觀音菩薩現(xiàn)帝釋天的教化;心若生起邪念,妄想,昧了自己的智慧,則觀世音菩薩現(xiàn)成自在天身令其反省,令我們要這樣自覺。這一段說法,是應該思想思想的。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xiàn)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前面講的「自在天」是欲界最頂?shù)牡诹,是大惡神;這里講的「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頂天,亦是大惡神。但觀音菩薩,為什么要現(xiàn)身魔王,關于這個問題,維摩居士說是濟邪令入佛道。在維摩經(jīng)不思議品中說:「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教化眾生,故現(xiàn)作魔王』!

  維摩居士,我們當然可以看作是觀世音現(xiàn)居士身而為說法,這段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說法。觀音菩薩現(xiàn)自在天或現(xiàn)大自在天,均如這段維摩經(jīng)所說。觀音菩薩不思議解脫的妙力,不度盡魔界,決不停止,此皆悲愿的發(fā)揚。

  「大自在天」,梵語叫「摩榼首羅天」,是色界十八天中的第十八天,居色界的最頂,或稱色究竟天或是阿迦尼吒天,也叫摩榼首羅天。此天的天主大自在天王,三目八臂,騎白牛,在印度叫他做世界創(chuàng)造的本體,萬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

  現(xiàn)在觀世音菩薩的大悲說法的妙音,進入天界去度化。然而,不管是梵天帝釋的凈界,也不管是自在天大自在天的魔界,這并不是遠在天上,而就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帝釋與阿修羅戰(zhàn)爭時,那個出陣的先鋒大力士,就是天大將軍,又名「那羅延將軍」,「堅固力士」,「露形神」,「金剛力士」。寺院的山門口有二王,左邊的是那羅延堅固力士,右邊的是那密遮金剛力士,都叫天大將軍。

  現(xiàn)在從本文來看,這是觀音大勇猛心的示現(xiàn),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將軍示現(xiàn),而當守護佛法之任。從大悲大智與大勇引發(fā)的力,把這個三德圓滿了的觀音菩薩,真是我們理想中崇信的對象。

  「毗沙門」,亦名「毗沙門天」,「毗沙門天主」,梵語的正音是「舍羅拏」,譯為「遍聞」,「普聞」,「多聞」。婆羅門的教徒,把他稱為財神,是金銀財寶的守護神。

  此神鎮(zhèn)座在須彌第四層水精官。因為管理夜叉羅剎,所以又叫北方多聞天。這是已經(jīng)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門天王經(jīng)中,說他們很有福德名聞。真言宗和天臺宗,亦很推崇此神。那么,他們的福德是那里來的呢?依據(jù)毗沙門天王經(jīng)講,為此天王者,得有十種福。這十種福是:一、無盡福,二、長命福,三、眷屬福,以上是布施的德果。四、善識福,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愛福,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勝軍福,七是田【白/田】福,八是蠶食福,這是精進的德果。九是佛果福,這是禪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這是從禪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依這看來,毗沙門天的福,決不是從外來的。是依六波羅密而修的菩薩大行,自然應得的果報。所以無論是什么人,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給你這十種福。

  此十種福中,第一為無盡福,又稱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個人的知足是最重要的。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xiàn)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xiàn)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xiàn)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小王」,是別于前面所講的梵天、帝釋、毗沙門等的諸天王,這是人間的王,所以稱為「小王」,又可稱為「粟散王」。

  「粟散王」,是說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統(tǒng)領的國土,名粟散國,因為與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較,其小猶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即名叫「粟散王」。

  對于天部的王稱天王,人間的王稱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國的王又稱大王,小國的王稱小王;蚴谴笸跤址Q父王,小王又稱太子?傊疅o論是大王、小王,總是支配人民者。

  首楞嚴經(jīng)說:「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于彼前,現(xiàn)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就是現(xiàn)那些統(tǒng)治者,支配者的國王,以大勇猛,大智慧來教化人民之義。照這個意思說來,古來的圣主明君,都可說是觀音的現(xiàn)身,所以有人贊嘆圣明君主說是觀世音菩薩的現(xiàn)身:

  敬禮救世觀世音,

  傳燈東方粟散王,

  駕從西方來誕生,

  演說妙法度眾生。

  如果說小王是圣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順治帝,都是佛教忠實的護法者,都可看作是觀世音的現(xiàn)身。如果說小王是太子之義,正如中國的梁之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弘揚佛法,不遺余力,亦可謂觀音菩薩的化現(xiàn)。

  在心地觀經(jīng)上說,國的支配者,必須具有十德,這十德是說的:

  一、能照  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二、莊嚴  以大福智,莊嚴國故。

  三、與樂  與人民以安泰故。

  四、伏怨  降伏一切怨敵故。

  五、離怖  能除災難,離恐怖故。

  六、任賢  集諸賢人,分任國事故。

  七、使人民安住于國土故。

  八、以法管理世間故。

  九、業(yè)主  諸業(yè)歸之國王故。

  十、一切人民以王為主故。

  必須以這個十德化民,方可稱為觀世音的示現(xiàn)。

  「長者身」,現(xiàn)在很多的地主,富翁,都稱為長者,其實地主富翁,并不是真正的長者。真正的長者,必須也要具有十德。在這十德之中,屬于身體的有五德,屬于心理的有五德,茲就翻譯名義集,依次舉之:

  身德:

  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

  心德:

  智深、行凈、禮備、上嘆、下歸。

  一、姓貴  名聲門第,顯揚四方。

  二、位高  位階功勛,均皆崇高。

  三、大富  資金產(chǎn)業(yè),禮富眾多。

  四、威猛  具足威嚴,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滿五十,耆德不群。

  六、智深  智慮過人,深謀遠算。

  七、行凈  品行清凈,可為模范。

  八、禮備  禮義具備,無一不周。

  九、上嘆  信用德望,上皆贊嘆。

  十、下歸  下輩之人,望德歸服。

  「居士」,梵語「迦羅越」,普通的習慣上,稱在俗的佛教信徒為居士。祖庭事苑上說,居士必要具有四德

  一、不求仕官。

  二、寡欲蘊德。

  三、財居大富。

  四、守道自娛。

  十誦律說:

  「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首楞嚴經(jīng)上說: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凈自居,我于彼前,現(xiàn)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又在同經(jīng)講到關于其次的「宰官」,有這樣說: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于彼前,現(xiàn)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宰官」,是掌管政治的官,可以把他看為一切的官吏。就是應以官吏身得度的,即現(xiàn)官吏身而來濟度之義。

  古代中國有九品的官職,都是奉法理民的,這都可稱為宰官。所以上從大臣,下至村長,也無不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為是觀音的化身,則這一國就能大治了。

  「婆羅門」,是印度四姓中最上的一姓,婆羅門教徒,亦稱做僧侶。

  印度有四姓的階級:

  一、婆羅門(僧侶)

  二、剎帝利(帝王軍人)

  三、吠舍(商人)

  四、首陀羅(農(nóng)人)

  這四姓階級的區(qū)別,很不平等。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權利,貴賤分得甚為驚人!

  佛教完全廢除這些不平的階級差別,在全印度,四姓中無論何姓,進入佛教,一律稱為釋氏?墒,觀世音菩薩,若有人應以婆羅門身得度的,即現(xiàn)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佛教以外的宗教修行者或傳道者,在適當需要濟度的時候,即現(xiàn)其身而為濟度。有這種包容異教徒的態(tài)度,可見佛教和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即是以儒者身或牧師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亦可現(xiàn)儒者或牧師而為說法。

  婆羅門梵語是Brahmana,譯為「凈行」。這是凈行高貴,舍于惡法之人。他們博學多聞,在四姓中,是屬最上的僧侶學者階級。自稱從上古梵天之口所生,是最高種族,其權威在剎帝利之上,認為是傳諸天諸神的圣意。種族一生嚴守教規(guī),到壯年,都要學通四吠陀,十八大經(jīng)的經(jīng)論。年至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羅門,唯五天竺有,其他諸國無。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得度者,即現(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而為說法!

  「比丘」,是剃發(fā)受具足大戒的出家男子。

  「比丘」是釋尊四眾弟子中的僧眾,正確的梵音應讀為「苾芻」,譯為「乞士」。乞士的意義是上從如來乞法,以資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養(yǎng)色身,故名乞士。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正法,不名乞士。又從比丘的原意去解釋,應有六義:

  一、怖魔  出家以后,確立菩提道心,則諸魔恐怖。

  二、殺賊  以菩提心修道,能殺盡煩惱之賊。

  三、乞土  上乞諾佛之法,下乞眾生之食。

  四、應供  上求菩提之士,應受在家四事供養(yǎng)。

  五、破惡  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惡念。

  六、無生  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是苾芻尼的訛音,譯為「乞士女」。釋尊出家成道以后,姨母摩訶波阇跋提夫人出家為始。

  「優(yōu)婆塞」,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男眾佛弟子,譯為「近善男」,「近宿男」,「近事男」,是親近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而承事故。

  「優(yōu)婆夷」,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女弟子,譯為「近善女」,「清凈女」,近事女」,亦是清凈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這些在家出家的佛弟子,應該怎樣的度脫,即怎樣的現(xiàn)身而為說法。

  在古代,梁武帝時,達磨大師從印度來。

  「什么是圣諦第一義?」梁武帝問達磨大師。

  「廓然無圣」!達磨大師的回答。

  「對朕者誰?」

  「不識!」

  因為這問答不能契機,達磨大師即去嵩山少林寺。后來武帝皈依寶志和尚,談到了這一段往事。

  志公和尚說:

  「達磨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佛心印!

  為什么說達磨祖師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呢?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現(xiàn)比丘身說法的明證。

  像這同樣的故事,觀世音化現(xiàn)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而為眾生說法的不知有多少哩!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婦女身而為說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為不尊重婦人,像這樣說法,實在是錯誤的!佛教不過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礙于修行,所以叫不要接近婦人,并沒有一點輕視婦人之意。

  就是婦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薩的地位。在釋尊住世的時侯,如勝鬘夫人,她所說的釋尊都已認可,現(xiàn)在大藏中還留有勝鬘經(jīng)。

  勝鬘夫人,是普光如來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它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這里有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不一定要拘泥于這個文字,一切在俗的婦女,已做人妻的婦人,將要做人妻的婦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現(xiàn)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稱為婦人。若她現(xiàn)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xiàn)說法。

  玉耶經(jīng)中說:

  「永離所生之家,而以夫家為家,與夫異體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無憍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賓客,禮富家庭,揚家名聲,此為婦人之道!

  婦女到了丈夫的家,始盡為婦之道,叫做歸家。那個所生父母的家,是暫時的假家,進到丈夫的家,才是歸到真正的家。

  所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婦女和丈夫,均共同舉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為婦女之道,雖有多種,但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觀世音菩薩現(xiàn)女相,就是因為這個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應以此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這德性的話,簡直就沒有女性的價值了。

  近來的風氣,在社會上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怎么樣的呢?女性大都缺乏這個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貞操的觀念最不注意,為了金錢,一切都可以不顧。西洋的思想不錯,但囫圇吞棗,光在外形上模仿,終歸是最危險的!婦女的德性所以會墮落,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希望今后的婦女,不可以不養(yǎng)成謙讓的美德,這不光是婦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謙讓與膽小不可以混同。誤會了謙讓而成膽小,則易成為卑怯。這也是不足取的。

  女姓之德,應該注意言語動作,尤其是最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童男」「童女」,這是終身不為愛欲所染的男子,與女人,不一定單單指幼童而言。到了四五十歲,男的沒有娶妻,女的沒有嫁夫,都可稱為童男童女。但是如其那樣說,還不如把童男童女切近幼童的事實來說好。現(xiàn)童男童女身,而度那些頑固的眾生的話很多很多。

  從前安藝國的廣島城下,有一個人叫乎兵衛(wèi)。但人們都喜歡稱呼他做佛乎兵衛(wèi)。他是一個馬夫,度著窮困的日子,因為慈悲,很受人的尊敬。

  講到這個人的從前,本來是一個強欲邪見的兇漢,人們把他當為毒蛇一般的懼怕。都喊他做鬼乎兵衛(wèi)。為什么這個甚至被人叫做鬼的乎兵衛(wèi)而現(xiàn)在能改稱佛的乎兵衛(wèi)呢?這里原來有這樣一段道理。

  做馬夫的乎兵衛(wèi),有一次病了,臥床很久,有一天的夜里,他的妻撫著這位病夫的背說道:

  「能賣的東西,都已賣光了,現(xiàn)在一塊錢也沒有了,什么辦法都想不出來,還是明天我去求乞吧?」

  他的丈夫聽后,也流著淚,夫婦都在悲嘆著。那時候臥在他們身旁的八歲幼子叫萬藏的,在被窩中忽然啜泣起來!

  「你為什么哭?夢見什么了嗎?」母親問他的幼子。

  「不!」萬藏回答說:「媽媽!我明天去做馬夫好了,你不要叫我去乞食!」

  母親也不知道這小孩子心中想什么,第二天的早晨,萬藏牽出了馬,準備出去,因為個子矮小,不能夠把馬鞍放到馬的背上去,母親見到兒子有這樣殊勝的心,亦為之感動,因此就給他把馬鞍安放好,心中一面掛念,一面也就打發(fā)他去了。那并沒有出什么事,到了那天晚上,他回來的時候,拿了一點很少的錢。每天就這樣的工作下去了。

  又在一天下午,那個鬼的乎兵衛(wèi)病好了,跑來馬夫集合找工作的場所,見到萬藏把馬系在那里,坐在旁邊啜泣。

  「喂!為什么把馬系在那里哭泣呀?難道肚子痛了嗎?快一點去找事做!」

  「不!我不是因為肚子痛才哭的,因為他們今天都不給我裝東西。」

  「什么?這就要哭了嗎?這是常有的事,有什么辦法!你現(xiàn)在吃過午飯沒有?」

  「沒有吃午飯,因為沒有工作做,所以還把帶來的飯帶回去給父母。」

  「噢!這樣嗎?沒有工作就不吃飯嗎?」

  「嗯!是的!」萬藏誠摯的回答。

  乎兵衛(wèi)聽了,非常感動和佩服他的孩子。

  「你生在我家,一點飯是有得吃的!」

  乎兵衛(wèi)說了以后,就把他帶回家去。乎兵衛(wèi)的妻子聽了也非常難遇,當即燒了一盤魚安慰他,萬藏飯可吃完了,魚可沒有吃。

  「喂!你怎么不吃魚?」父母都這樣問他。

  「我因為不想吃,不知為什么。但記得在我們家中,過去父母不知拜什么的時候,一點魚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衛(wèi)聽了這話,感動得淚水潛潛的流下,從那次以后,一改已往兇暴的心腸而成為佛的乎兵衛(wèi)。

  這個八歲的童男萬藏,誠可看為觀世音菩薩的現(xiàn)身,乎兵衛(wèi)的鬼心一轉而為佛心,正是邪正一如,煩惱與菩提,只是一張紙的表與里之隔而已。

  其次,再舉示現(xiàn)童女身的兩件事實:

  在滿清末年的時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之間,被認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陸奧宗光,當中日戰(zhàn)爭終了,政府派他與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滿清代表李鴻章往下關為媾和談判的時候,他的十七歲的小姐正是病在床上,無論什么人看了都認為他的小姐是不治之癥的那個時候。

  宗光既然是一國的大臣,又負有媾和談判的重任,當然不能為了私事而停止國家的大事留下來看護女兒。

  于是,宗光向女兒說了幾句安慰的話。他臨走的時候,忍痛的招呼家中的人說,即使有什么, 重大的事變也不要通知他。

  卻說媾和談判進行得快到簽字蓋印的時候,忽然宗光的面色總有點不好看起來,伊藤見了很憂慮的問他是為了什么。

  「沒有,沒有什么!」

  宗光心中好像有不肯輕易向人講的話。而伊藤更加心急得了不得!所以又再問他。宗光也就老實的說了:

  「實在是因為女兒患了不治的病,聽說我們這里談判快要終了,家中就有信來,就是女兒終歸是沒有救了,她要在臨終以前,有一個問題問我。想到自己親愛的女兒,已知自己的病不治,希望向我說一句話,可是我身負重任,今天怎么能去呢?心中這就煩惱起來,大概是表現(xiàn)到面容上來了!

  伊藤聽了,非常的同情說:

  「已經(jīng)快要簽字蓋印了,你可委托我來做,你趕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見一面吧!

  宗光聽了很歡喜的起程回家了。

  卻說小姐見了父親,向父親問道:

  「爸爸!我已經(jīng)知道無救了,我很快的就要死,但是,死了之后,向什么地方去呢?」

  宗光雖是一國的大政治家,這個問題卻沒有辦法回答。他想到從來自己怎么就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以自己之力,雖總想延長她的一點生命,可是也不能夠。但既成為父女的關系,女兒問到臨終之后向什么地方去!這一句話也回答不出來,這種情形多么悲哀!現(xiàn)在發(fā)覺了這個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問題,又不能夠胡亂的回答,他想了想,終于這樣說道:

  「我可不知道向什么地方去,可是你的母親,無論什么事,甚至連生與死,都付托給觀世音菩薩。所以,這是不錯的,你的行蹤一定有觀音菩薩引導的!」

  宗光的小姐聽了父親的話以后,看起來,很安心了向觀世音菩薩合掌,就瞑目去世了。

  從此以后,宗光由于這個動機,皈依佛教,成為一個偉大的修行者。關于這段事,宗光以為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為他開了迷蒙的心眼,宗光既是深深的相信而又將它公之于人云云。

  再說一件關于這種情形的故事:

  從前某地有一對非常慳貪的夫婦,家中有著很充足的財產(chǎn),可是鄰近的公眾事情,他慳吝得不助一文。和他人交際,一談到化錢的就不來了,有錢賺的,則恐不能爭先。

  這個夫婦的膝下,有一個女兒,視同兒子一般,其愛真如掌上明珠。雖是慳貪而吝嗇的夫婦,但對女兒倒非常的溺愛。真是愛風有風,愛雨有雨,不論什么,都設法滿足她的所愿,不讓她感到生活有點痛苦,就是這樣嬌生慣養(yǎng)著。

  世間上終是不如意的事居多,小女兒得病睡在床上了,為了愛女的病,找醫(yī)生吃藥固不用說,凡做得到的都盡力而為,可是都不見效,只要他做得到的都做了,壽命終于到了將盡的時候,這是無法可想的。這個小姑娘也知道現(xiàn)在就等著最后的一口呼吸了。

  慳吝的夫婦,見到女兒將要斷氣了,就靠近女兒的枕頭說道:

  「你要什么東西嗎?不管什么,只要你說了,爸媽就會買來給你。」

  她的父親這樣一講,那個小姑娘即刻把消瘦的纖手,放在父親的膝上:

  「你們沒有一件不如我愿的養(yǎng)育我,我本可以心滿意足,但是現(xiàn)在還有一個希望,只要這個滿足,什么希望都沒有了。」

  「是什么?你可以講來聽!」父母都這樣懇切的問她。

  「那么,我就說了,在世的時候,你們一切的財寶都肯為我用,現(xiàn)在我要死了,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財寶帶一點走呢?」

  被這句話一問,夫婦明知不能帶去,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對她說,正在不知如何回答她好的時侯,睡在床上的女兒容態(tài),漸漸的變了,她就這樣的斷了氣。

  這對夫婦,想到無法回答女兒最后的問題,心頭懷著無限的遺恨。他們很懊悔,為什么過去對于道理一點都不注意呢?因為不注意道理,所以在親愛的女兒作最后要求時,弄得我們束手無策。如果平時聽一點佛法,這次不是可能在女兒面前講講嗎?可恨過去心中所想的只是錢,錢,儲錢!其他什么都不知道,這是多么可悲的事!從此他們夫婦就發(fā)心參訪高僧學教,好似重生了一般,以后就成了一個大慈善家云。

  這個小姑娘,就是以童女身向父母說法,確可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xiàn)。

  在法華經(jīng)中的第二十七品,記載著妙莊嚴王的太子凈藏、凈眼二人,勸父母進入佛道,以童男童女為緣,使父母發(fā)菩提心,這些例子實在不在少數(shù)。

  3、三十三身(八部身,執(zhí)金剛身)

  【應以天龍,夜叉,干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xiàn)之,而為說法!

  前面講的是為人界的說法,從這里是為龍伽羅部的現(xiàn)身說法。天龍八部,又叫做八部龍神,因為天龍在八部眾中居于首位。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F(xiàn)在一一的解釋如下:

  一、「天」,是「提婆」的譯意,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無色界等諸天。

  在法華論中說:「清凈光潔,最尊最勝,故名為天」。這是對于帝釋,自在天,毗沙門天以外諸天部樂界的總稱。

  二、「龍」,梵語「那伽」,是禽類的水屬之王。龍身到處隱顯自在,在法華經(jīng)中列有八大龍王之名。

  三、「夜叉」,這是勇健鬼,暴惡鬼,能飛行空中的鬼類。

  四、「乾闥婆」,梵語是「彥闥縛」,譯有「尋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種不同,以香為食,侍奉帝釋而司奏伎樂,常在須彌山之南,金剛窟中,能飛行虛空。

  五、「阿修羅」,正音應讀為「阿素洛」,譯為「非天」,其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是鬼神的一類,也譯為「無端正」,男丑女端正之義,又譯為「無酒」,因為宿世好酒,而不能隨順己意,故持不飲酒戒。阿修羅,很多地方都略稱修羅。

  修羅在前世雖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勝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羅,與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戰(zhàn)斗,常受三時銅鑊,劍戟等苦。

  世俗容易發(fā)怒的人,稱為燃燒著修羅的嗔火,就是從這里而來,修羅不一定要說住在天上,人間到處都有修羅。

  六、「迦樓羅」,是印度神話中的怪鳥,梵音叫「揭路荼」,譯為「金翅鳥」或「妙翅鳥」;又稱為「迦樓羅王」,即是一切鳥類之王。住在須彌山北方大鐵樹間,翅翼金色,兩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萬里。日日巡視須彌四天下,捕龍而食。頭上掛有如意球,常從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樓羅炎」。

  七、「緊那羅」,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譯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頭上有一角,人見之常疑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釋的樂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釋,其形像稍似馬首人身,人首鳥身。

  八、「摩睺羅伽」,正音是「牟吒洛迦」,譯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

  天龍八部,已如上述。這些本來都是出于印度的神話,因為印度人在釋尊未誕生前,均以這些為信仰的對象,所以,釋尊成道后,觀機說法,隨緣攝化,一切惡魔、神、鬼、天將,佛教之中無不包容,因而給他們一個進入真正大道的機會。

  「人非人等」這句,是總稱這個八眾。八部眾中,有似人而又不是人的如緊那羅,摩睺羅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龍等,所以說人非人等。

  以上所說,正是顯示山河大地,有情無情,無論那一個,都是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xiàn)的教化的對象。

  【應以執(zhí)金剛神得度者,即現(xiàn)執(zhí)金剛神而為說法。】

  「執(zhí)金剛神」,梵語是「跋阇羅波膩」!赴详^羅」譯為「金剛」,「波膩」譯為「手」。因為手執(zhí)金剛杵,所以叫「執(zhí)金剛神」;或者又稱「金剛密逕天」,「金剛手」,「金剛力士」等;因為統(tǒng)領五百夜叉,所以又叫「金剛夜叉」。

  這可稱為佛教守護的神,在寺院大門旁奉供的有兩個王,右是金剛神,左是密跡力士;右面表示的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斷惑。所以右面的是開著口成為阿字,左面的是閉口成為吽字。這個叫做阿吽二將。其實是一王的變化,二王實在是一體。

  總而言之,是觀世音菩薩現(xiàn)這個神的相而來說法之意。「金剛」,是堅固之義,如果以這個堅固,斷惑生善,則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任他如何的困難,金剛堅固之力也能打破。

  「執(zhí)金剛」,不外是表示人格的堅忍不拔。

  以上是觀世音菩薩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到這里已講完。三十三身從第一現(xiàn)佛身,到最后現(xiàn)執(zhí)金剛神身,有三十三身,分為十九次說法。其實,照理講并不限于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無盡的意義。三十三身,十九說法,現(xiàn)在列為圖表如下:

  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即如以上所說。

  在前面已經(jīng)講過了,三十三身是指的多數(shù),并非單指這三十三身。我們不妨看為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啟發(fā)我們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xiàn)。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前面從現(xiàn)佛身到現(xiàn)執(zhí)金剛神身,是示現(xiàn)觀世音菩薩各各不同的現(xiàn)身,那個叫別答,這段是總答。釋尊總答道:「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成就像前面示現(xiàn)的大功德,現(xiàn)種種的形,游諸十方世界,度脫一切眾生!

  「三十三身」,是示現(xiàn)無量數(shù)。就這段文的「以種種形」一句亦可明白了。

  本來,觀世音菩薩的本地,早為正法明如來,法身遍滿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本來早已成佛的觀世音,應眾生之念,分身化現(xiàn),因為是處處身,所以處處現(xiàn)。恰如天空一輪明月,萬水萬現(xiàn)。這即是說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說法,觀世音菩薩可以現(xiàn)幾千幾百億萬的身,可以說幾千幾百億萬的法。金光明經(jīng)中說:

  「佛之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xiàn)形,如水中日!

  這個就叫做:「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4、瓔珞供養(yǎng)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詞,觀世音菩薩因為有如上的種種功德,所以釋尊勸眾生應該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如前面所說到這個「一心」最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則精神散漫,不能夠得到十分的功德;心若專意,則精神集中,所求無有不應。

  這個「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如果口常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圣號,意常思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禮拜的誠意,則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和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yè)一致。把潛在我們心里頭的觀世音菩薩喚起來,我們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合一,把這個心,作為供養(yǎng)。

  「供養(yǎng)」,供給資養(yǎng)之義,這里面包含有種種的法,現(xiàn)在要說的是三業(yè)供養(yǎng)。在法華文句中說:身業(yè)供養(yǎng)是禮拜,口業(yè)供養(yǎng)是稱贊,意業(yè)供養(yǎng)是觀想相好。在大同經(jīng)中又分為理供養(yǎng)與事供養(yǎng)。會其理而證入的叫理供養(yǎng),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養(yǎng)。理與事,事與理,圓融無礙,如果心會其理,則身現(xiàn)其事;如果身現(xiàn)其事,則心會其理;理與事一致,心與身一如,方俱恭敬誠意之義。

  其次來解釋「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摩訶」是「大」之義,所以又稱觀世音菩薩為大菩薩!覆牢贰梗褪欠浅?植牢窇。「急難」就是一種最難以應付的困難。如果我們處于怖畏的時候,陷于困難的地方,在進退維谷的狀態(tài)之下,此觀世音菩薩,就能給我們無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稱之為「施無畏者」。

  實際上,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怖畏急難充滿其中,在這怖畏很多的世間中,使我們得到一點安心,皆是觀世音菩薩所賜。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中觀世音菩薩對世尊說: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方,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于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這十四種無畏之中,最要的還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體得諸法實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愛;在勇猛上,有戰(zhàn)勝任何困難的精神;有這種覺悟,在世間上,就沒有怖畏了。觀世音菩薩能使令眾生得到這個安定,故稱「施無畏」。

  佛教里說施,分有三種:

  一、財施──施有形的物質。

  二、法施──施無形的真理。

  三、無畏施──使令物質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沒有恐怖。

  不論財施、法施,均不能離開無畏而能達到目的。

  觀世音菩薩以此無畏布施,能使我們安心立命,故此應一心供養(yǎng)。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無盡意菩薩聽到上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廣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說:「我應當要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說后,隨即從頭上解下價值高貴鑲著寶石的瓔珞,奉呈給觀世音菩薩,說道:「仁者!愿你受此法施!」

  「瓔珞」,是印度的嚴身裝飾品。頭上的叫瓔,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份而有種種不同。根據(jù)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這個來莊嚴。

  但從這段經(jīng)文的理上去觀察,并不是指有形的金銀而鏤刻的寶石,無盡意菩薩,累積聚集了無盡的功德,嚴飾無盡意身上的瓔珞,不過取來譬喻罷了。

  所以,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并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故經(jīng)中稱法施,珍寶瓔珞在佛經(jīng)中常以瓔珞譬喻功德;本業(yè)瓔珞經(jīng)中說:

  「光為百萬阿僧祇功德;瓔珞為光,嚴飾佛身。」

  又說:「一切菩薩,以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

  兩種法身,即是理法身與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煉出來的覺悟;理法身是本來具有的那個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不修持,即不能證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來是覺,即所謂本覺,但是本覺的光隱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覺;智法身,即是始覺所得。然若證覺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種法身就合而為一了,F(xiàn)在無盡意代表無盡的智慧,觀世音顯示廣大的慈悲,所以以聚積無盡智慧方便的功德,更顯現(xiàn)供養(yǎng)給廣大無邊的慈悲。就是以無盡意的智慧回向給大慈悲的觀世音。

  「仁者」,是大悲萬行者,即所謂菩薩,此處就是指的觀世音。

  這里無盡意以瓔珞供養(yǎng)的一節(jié),維摩經(jīng)是這普門品的注腳。維摩的不思議解脫,就是觀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觀世音的現(xiàn)居士身而為說法。這一節(jié)和維摩經(jīng)第四菩薩品終了時,善德長者以瓔珞奉給維摩居士,完全一致。

  維摩經(jīng)中善德的一章,維摩詰是長者善德的對手,有一次善德長者家中,設七施會供養(yǎng)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此是財施;維摩即向善德長者大大開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長者聽時心生清凈,無量歡喜,即解價值百千兩金的寶珠瓔珞奉于維摩,表示以離財欲,喜樂法施的大利益。

  在這普門品中,無盡意供養(yǎng)的一節(jié),觀世音菩薩開大悲門,以示大法施,所以無盡意遂生感謝之心,將自己有形的寶珠瓔珞,奉于觀世音。這個瓔珞如前面所說,應該看為累積的功德。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誠心誠意的特以瓔珞贈給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為什么不肯接受呢?因為一般人的希望是財寶,是名譽,這里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貪。這個寶,觀世音菩薩實在沒有求的必要。從觀世音菩薩這方面來看,他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個瓔珞的功德,早已嚴飾其身。在人分上的這一方面來看,無論誰都持有無價的佛性之寶,并沒有什么與和受可說,在絕對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沒有什么相對的憎愛取舍可說,因為顯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無盡意再奉上說:「為了憐愍我等故,還是請你接受下來吧」!從我與他分別相對的境地來看,觀世音菩薩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為了憐愍一切眾生所以請他受之,而他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義,是破除相對差別的有,是因緣所生的假諦,由假諦而進入絕對平等的空諦,再從那個空諦,進入諸法實相的中諦。從有進到空是智慧門,從空入于有是慈悲門,以智慧不受這個,所以為了眾生懇請而受是顯示慈悲。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在這個時候,佛向觀世音菩薩說:「應該愍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受此瓔珞!

  「四眾」,即是比丘、此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天龍等是八部眾,前面已經(jīng)說明了,這里不再重說。

  總而言之,為了眾生,那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觀世音,但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辭,所以,只得把他受下來。更來分了二分:一分奉給釋迦牟尼佛,一分奉給多寶佛塔。可是,此多寶佛塔,又是說的什么呢?這在法華經(jīng),就是第十「見寶塔品」。在那品中,說從大地上涌出多寶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寶佛塔。

  這個多寶佛塔,是把宇宙本體,作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體。釋迦牟尼體得其理體而現(xiàn)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關于那個證得的原因,一是斷滅一切煩惱而進入涅槃;其次是圓滿一切種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義來看,多寶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覺的理身;釋迦牟尼佛是報身的事佛,即是始覺的智身。

  說時雖可這樣說,但實際上,事理是不可分為二的,這是因為在圓融諸法的實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這個,則宇宙觀是這樣的:

  像先前說,佛身分三身時,釋迦牟尼佛是應身,現(xiàn)在說釋迦牟尼是報身,不免令人生起懷疑,這因為在娑婆世界應現(xiàn),使普門利益的是觀世音菩薩,所以可以看為在體與相之外再加上用:

  體─—法身──多寶佛塔

  相──報身──釋迦牟尼佛

  用──應身──觀世音菩薩

  現(xiàn)在瓔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寶佛塔,一奉釋迦牟尼,這應身的觀世音菩薩,把瓔珞奉給法身的理佛,報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體,可以這樣解釋。

  這里有一個疑問:觀世音菩薩是為四眾八部而受的,應該要分給四眾八部才對,為什么要奉給多寶佛塔與釋迦牟尼佛呢?要知道,這既是為四眾八部而受,但因為要使四眾八部統(tǒng)統(tǒng)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從應身的觀世音菩薩之手,而奉給法身的多寶佛塔與報身的釋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無分彼此。從這同一佛心來說,在我們的心上,就現(xiàn)有這個三身,所以臨濟大師說:

  「汝一念心上清凈光,是汝屋里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里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別光,是汝屋里化身佛。」

  清凈光,是本覺平等的理。我們眾生因差別的妄執(zhí)而昧于此理,不能證得那種境界。打破這種差別的平等之智,是無差別光。這無差別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觀看眾生的差別而應機化益,是差別光。因此,差別光是慈悲,無差別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來具有光明的鏡子,這就是法身清凈光,但因眾生有無明煩惱的灰塵,把鏡子原有的光明的體遮蔽了,所以須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塵,直至沒有一點黑暗,即是報身的無差別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這鏡子要來做什么呢?所以鏡子要能映現(xiàn)森羅萬象的差別才具有鏡子的功用,這就是應身(又名化身)的差別光。在無差別的真空之上,有差別的妙有,這叫「真空妙有」。這個真空妙有,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釋尊講到這里,又叫這普門品發(fā)問的無盡意菩薩,告訴他,觀世音菩薩,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議的神力,游此娑婆世界。用這個「游此娑婆世界」的「游」字收結,卻很有意義。

  我們眾生在世間行慈悲的時候,終有一點勉強的成份,不能說悠悠然的而游世界。可是菩薩行慈悲的時候,舍去一切報酬,只有歡喜,沒有勉強,菩薩是樂于為世為人工作的,所以用這個「游」字,是再適當沒有了。

  以上是散文體的長行講完了,其次是講韻文體的偈頌,大體上看來,偈頌都是長行的重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