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華嚴經(jīng)講話 九、初發(fā)心之功德

  九、初發(fā)心功德——初發(fā)心菩薩功德品、明法品

  五臺山木瓜寺之曇韻

  山西省五臺山北臺之山麓,有寺院名為木瓜寺。自古以來,若有人欲登北臺,此寺為必經(jīng)之地。木瓜寺創(chuàng)建于何時,已無從查考,只知其為歷史長久之古寺。

  木瓜寺內(nèi)住一長發(fā)老婆,名佛惠,約七十四五歲,貌似愚凝,百歲耆耋,而其形態(tài)卻少改于年輕時,佛惠經(jīng)常駐守于木瓜寺,凡伽藍修葺,常為導首。

  五臺山北方之繁峙縣,約住有三百余村民,一次,跟隨佛惠登北臺,偶爾,遇天空降雹,遂又依佛惠下臺側(cè)。佛惠賞擲一蘽(蔓草類)于空中,蘽半空如室,佛惠及村民即入內(nèi)同坐,悉能容受,村民不側(cè)其神,皆稱佛惠為肉身菩薩。(《廣清涼傳》卷上,大正五十一·面一一○七下)

  于木瓜寺中,有一單身吊影,形覆弊衣之苦行僧,即五臺寺之曇韻(《續(xù)高僧傳》)寺二十,大正五十·頁五九二下)。曇韻住于木瓜寺,有二十余年之久。木瓜寺附近,冬季氣候嚴寒,惟谷川溪流兩旁生長樹木;其他山峰上,值夏季,高山植物蔓衍叢生。曇韻于木瓜寺內(nèi),晝夜坐禪。三十余年前所讀之經(jīng)文,能一字不漏朗朗再上口。并書寫之。曇韻于十九歲時出家,賞登位于五臺山北方五岳之一恒丘之蒲吾山,于該處讀誦經(jīng)文,且持續(xù)下斷。

  一日,值遇棲隱禪師,蒙禪師示諭道:「誦經(jīng),確為自修行方法之一,惟僅讀誦,未即至道;要在觀心離念,方契正道。」

  曇韻聞之,即專精念慧,遂登五臺山,入住于木瓜寺。

  曇韻于五臺山修行二十余年,后又至比千山,仍不廢其禪業(yè)。曇韻以改誦經(jīng)為坐禪之初發(fā)心,貫徹其生涯,不論遭遇任何事情,皆不荒怠其禪業(yè)。即使蚤、虱聚集,亦不損棄,任其瞰之,如此行施四十余年。至六十耳順時,終于蚤、虱亦自銷跡,蓋其時曇韻已成為「佛體」,曇韻每年春秋二時,依佛名法修持,冬夏二季則減食坐禪。常別眾于另室坐禪。若坐禪時感覺昏悶,則起而拜佛。貞觀十六年(公元六四二年),于太原郊外平遙山,于禪坐中遷化,春秋八十余。

  曇韻自十九歲入山修行,六十余年間,從未追逐過名利,亦未使用過侍者,惟雙身坐禪,不攀附權(quán)門,不結(jié)交顯貴,故其名亦不見于公籍中。自十九歲入蒲吾山后,其所經(jīng)歷之山,有五臺山、比千山、平遙山等。十九歲時初發(fā)心之一念,即貫通其一生涯。

  初發(fā)心之重要——初發(fā)心菩薩功德品

  〈初發(fā)心菩薩功德品〉者,即敘述發(fā)心菩薩之功德廣大。此品與〈明法品〉,為忉利天會六品中最后之二品。

  初發(fā)心菩薩之功德,大于任何修行所得之功德。經(jīng)文中經(jīng)各種譬喻說明之。如第二喻中所說:第一人員有于一念之間能過東力無量世界之超能力,但此人即使費無限量之時間,亦不能到達世界之邊際。第二人具有更廣大之超能力,但亦不能于一念之間到達世界之邊際,如此,第三人、第四人,各皆較前一人具有超大能力,但皆費盡無限量之時間,亦不能達世界之邊際。第十人亦如此。直至第一百人,具有最殊勝之超能力,始能達至世界之邊際。然而,第一百人卻仍未能悉知初發(fā)心菩薩功德之廣大、深遠。此即說明初發(fā)心菩薩之功德,較此等人更殊勝、博大。

  于是,法慧菩薩以頌文述說初發(fā)心菩薩功德之廣大,其中有:

  菩提心無量,清凈法界等;

  無著無所依,無染如虛空。

  此頌文言菩提心無量,遠離一切執(zhí)著,且無所依恃。須知無所依而能生存,并非易事。人,皆因有所依恃而生存;其實,若須依恃,即為弱者,觀曇韻之一生,獨自禪坐。當然,法會或禪會時,隨喜布施結(jié)緣,但卻舍棄一切依恃,五臺山北臺之修行或即如此。

  四年前,作者(鐮田先生)登五臺山之中臺時,聞吉祥寺之一僧,于三千公尺高之北臺,冬季時,獨自攜帶八個月份食糧,入于巖室中,專心坐禪、誦經(jīng)。于零下三十度以上,寒風凜凜之山頂生活,毫無依恃地獨自修行。如經(jīng)文中所敘:

  彼修眾勝行,寂滅無所依;

  其心常安住,不動如須彌。

  曇韻亦如此,無所依恃之心,不動如須彌山。除法布施外,一切毫無執(zhí)著,禪定之心紋毫不動。四十余年之道心,所以能撐持者,惟其初發(fā)心之一念。經(jīng)文接著說:

  勇猛勤精進,速發(fā)菩提心;

  欲求最勝樂,應疾斷諸漏。

  此即謂發(fā)勇猛心、精進之重要。一個人在生活中何者為最勝之安樂?可謂「坐禪」即安樂之法門。日常中之一切所為,系為自己,或不別人,或為出世,或為名利,總之,所有一切皆有其目的,或因素。而坐禪,卻不為開悟,亦不為有所成就,惟以坐禪為最殊勝之安樂。而欲求此最殊勝之安樂,則必段斷除諸漏,即斷除一切欲望。已斷煩惱之曇韻,時已六十高齡,即連蚤、虱亦不侵擾。

  有關(guān)初發(fā)心之重要,經(jīng)文中又說道:

  三世人中尊,一切功德業(yè);

  無上菩提果,皆由初發(fā)心。

  三世之中最尊貴之人,即指佛陀。佛、無量功德及無上菩提,皆由初發(fā)心而獲得。說明初發(fā)心之重要者,即(初發(fā)心菩薩功德品)是也。

  心無憂喜——明法品

  其時,精進慧菩薩問法慧菩薩道:「如何修精凈之行?」

  法慧菩薩即就清凈之行加以詳說,此乃〈明法品〉第十四。

  所謂清凈之行,第一為不放逸,即不懈怠。有十種法得不放逸,十種法即:一、持戒清凈。二、遠離愚凝,凈菩提心。三、舍離諂曲,哀愍眾生。四、勤修善根,得不退轉(zhuǎn)。五、常樂寂靜,遠離在家出家一切凡夫。六、心不愿樂世間之樂。七、專精修習諸勝善業(yè)。八、舍離二乘,求菩薩道。九、常習功德,心無染污。十、能善分別,自知己身。

  上述不放逸之行若能實踐,更有十種凈法必須修持。經(jīng)文中又云:「心常寂定,未曾散亂;聞好聞惡,心無憂喜;猶如大地!

  即言能將心置于禪定之寂靜中,絲毫不散亂,以無限定力令心安住不動。如此,則不論聞好或聞惡,心皆能不起憂喜。一般人,若聞厭惡之事,心即不喜;若聞歡喜或恭維之詞,則生喜悅。若能住于不動心中,則不論聽聞任何言語,皆不為所動。六十余年間,一味坐禪之曇韻,或其境界即如此也。

  一個人若朝既定之目標,全力以赴,或亦能得不動心之境地。若稍有怠惰,或執(zhí)疑,或迷惘,則隨他人所使。禪宗有言「驀直去」,即謂勇往直前,毫不右顧左眄地前進。

  其次,說能令諸佛歡喜之十種法:

  一、所行精動而不退轉(zhuǎn)。

  二、不惜身命。

  三、不求利養(yǎng)。

  四、修一切法,猶如虛空。

  五、巧方便慧,觀察諸法,等同法界。

  六、分別諸法,心無所倚。

  七、常發(fā)大愿。

  八、成就清凈忍智光明。

  九、善知一切損益諸法。

  十、所行法門皆悉清凈。

  此十法中之前三項,即不退轉(zhuǎn)之修行、不惜身命之修行、不求利益及名譽等,曇韻四十余年中所修持者即此是也。因如此修行,故能得清凈,連蚤、虱亦不集之清凈無垢身體。

  克服煩惱之教法

  〈明法中〉中,于敘述十種清凈行、十種清凈愿、十種無盡法藏之后,接著說教化眾生之法:

  貪欲多者,教不凈觀;

  瞋恚多者,教大慈觀;

  愚凝多者,教令分別一切諸法;

  三毒等分,教以具足勝智法門;

  樂生死者,教三種苦;

  著諸有者,教空法門;

  懈怠眾生,教行精進;

  我慢眾生,教平等觀;

  心諂曲身,教菩薩心寂靜非有。

  此即對于貪欲多者,教其觀身體之不凈。如執(zhí)著于女色者,觀想其人死時,身體次第腐壞,而終至變成白骨。能如此觀想,則可舍棄其執(zhí)著之心。

  瞋恚心較重者,教以修大慈觀。愚凝者,則教以世間一切無常,凡事多變化。若能覺悟地位、財產(chǎn)等皆不能永恒相續(xù),則一旦失去時,亦不為所苦。

  又為貧瞋凝三毒所腐蝕者,宜勸之修殊勝智慧行。浸沈于人生之樂者,教以三種苦,即苦苦、壞苦、行苦?嗫嗾撸礊轲囸I、疾病所纏之身心苦楚。壞苦者,自身所執(zhí)愛者壞滅時所感受之苦惱。如失去所愛之人或親生子女等,內(nèi)心所受之悲苦。則非局外人所能體驗。行苦者,世間一切事物皆悉無常,當其遷流變化時,所感受之苦。此三苦,凡生存中之任何人,皆無法免除。所謂「人生是苦」即此也。耽著于享受快樂者,若教以些三苦,相信定能從沈迷中覺醒。

  又有一類人,即執(zhí)著于一切事物皆永恒、持續(xù)不變者,教以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成,令之覺悟空理。怠惰者教以精進之重要;貢高我慢者,教以人人平等之理;內(nèi)心諂曲者,教以保持平衡、寂靜之法。

  如此,對于執(zhí)迷煩惱者,教以克服之道,此即菩薩之謂。

  清凈之十波羅密

  其次,說清凈之十波羅密:

  一、檀波羅密——因一切眾生故,捐舍內(nèi)外諸物,不起吝惜之心。

  二、尸波羅密——受持戒律,且不囿于戒律。

  三、羼提波羅密——修持忍辱行,堪忍一切苦,聞好聞惡,心不起憂喜,如大地之不動。

  四、毗梨耶波羅密——精進修持,勇猛不懈,專注一心,永不退轉(zhuǎn),以完成智慧。

  五、禪波羅密——入于清凈三昧,漸具諸佛智慧之地。

  六、般若波羅密——聽聞教法,并確實詳加觀察,知悉諸法本無自性。

  七、方便波羅密——應眾生愿,而現(xiàn)身教化。

  八、愿波羅密——愿度一切眾生,愿供養(yǎng)諸佛,愿修持、獲得智慧。

  九、力波智慧——離煩惱得清凈,具足自利利他之力。

  十、智波羅密——知諸法真實義,且能解佛之智慧。

  如上所述清凈十波羅密,依之教化一切眾生,遠離惡道,精進不懈,而離諸苦。

  于是:

  貪欲多者,教離欲觀;

  瞋恚多者,教平等觀;

  邪見多者,教因緣觀。

  即貪欲心重者,教以離欲;瞋恚心重者,教以人人平等之理;邪見眾生,則教以困果及諸法因緣生之理,以令知之。

  特別于初發(fā)心時,見眾生墮于惡道中,則必須大作師子吼:「我當知其心病,以諸法門濟度之。」知眾生之心病者,即菩薩是也。以之而濟度眾生。

  六和敬之實踐

  如上所述,能行清凈之十行者,即能興隆三寶

  菩薩摩阿薩教化眾生,發(fā)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

  開示甚深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

  具足受持威儀教法,是故能令僧寶不斷。

  三寶者,佛法僧三者是也。歸依三寶,乃佛徒之基本條件。

  其次,又說發(fā)大愿能令佛不斷,解說十二緣起能令法寶不斷,實踐六和敬能令僧寶不斷。十二緣起者,為原始佛教之教法,此乃有名之教法。此處則就「六和敬」略加解說。

  六和敬又作六和合,即修行佛道之僧眾,于六項原則下,彼此和合,互敬共修。即:

  一、身和敬(身業(yè)同)——如禮拜等有關(guān)身體之所為相同。

  二、口和敬(口業(yè)同)——語言相同。

  三、意和敬(意業(yè)同)——思想看法相同。

  四、戒和敬(同戒)——受持之戒法相同。

  五、見和敬(同見)——正確之見解相同。

  六,利和敬(行和敬同施)——衣食等利益相同。

  依此六和敬實踐,能令僧寶不斷。此乃修學佛道之僧團生活中所必須遵循之根本法則。

  接著,經(jīng)文又說:「下佛種子于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惱,是故能令僧寶不斷!

  佛陀之種子播值生之心田中,令生正覺之芽,則佛寶可不斷絕。由此可知播植佛種之重要,否則佛法將滅亡。

  其次,欲令法寶不斷,則須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曇韻為成就梵行,立志坐禪,與同參共闡禪法。時值北周武帝廢佛,佛法慘遭毀滅之后,為護持正法,毫不退轉(zhuǎn)之決心充盈于大眾中。

  為令僧寶不斷,則須統(tǒng)理大眾。須令大眾能安心修持,無任何煩惱罣礙之事。

  于〈明法品》之最后,法慧菩薩重蒙佛之威神力,以偈文總結(jié)教法:

  菩薩所修行,真實無虛偽;

  度脫眾生類,離諸煩惱垢。

  成就如是法,除滅愚凝暗;

  降伏一切魔,究竟得菩提。

  即謂菩薩修持十種清凈行,真實無虛偽,救度眾生,令離諸煩惱苦。又修清凈行,能除滅愚凝之暗夜,令見光明。

  欲除愚凝之暗,實非易事。五臺山木瓜寺之曇韻,于二十余年間,孤身修持,終于得以拜見文殊菩薩之靈相。然而,僅此并未能去除愚凝之暗。又經(jīng)四十余年之修行,計約六十余年,方達不求名利之境界。

  若能除滅愚凝之暗,則能降伏一切惡魔。世間上有無數(shù)惡魔存在,并有各種誘惑方式;若不慎為惡魔所誘,則辛苦累積之功名寶貴,將毀于瞬間。是故必須養(yǎng)成不為惡魔所誘惑之不動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