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囑死后莫張羅,略述行愿顯悲心

  己卯六月(1939年),大師書寫了一副對聯(lián):“汝將死,快念佛,心不專一,決墮地獄,餓鬼畜生尚難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將死,快念佛,志若真誠,便預(yù)蓮池,聲聞緣覺猶弗住,定克證等妙圓乘。”中間寫了一個大大的“死”字。對聯(lián)的大意是:“你快要死了,趕緊念佛。如果心不專一念佛,死后必定會墮落到地獄里受苦,想作餓鬼和畜生都很困難,更不要妄想得到投生到人界和天界的福果。你快要死了,趕快念佛求生凈土,志愿如果真誠,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在聲聞、緣覺的果位上停留,必定可以證得等覺菩薩和妙覺佛果圓滿果位。”

  世俗的人忌諱說到死字,但是佛教中“念死”是重要的修行法門。普賢菩薩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印光大師一生精進修行,深體死字法門,并常以死字教育和警策弟子。

  大師感到自己住世因緣將盡,所以預(yù)先交代后事。這種交代含有導(dǎo)世化俗的寓意。

  十二月,大師致信在上海的德森法師說,“凡上海所有之款。通歸印《文鈔》。不必一一報明。光大約不久了。故將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決不與現(xiàn)在僧相同。瞎張羅。送訃文。開弔。求題跋。斂些大糞。堆在頭上。以為榮。以后即不死。外邊有信來。也不要寄信來。師愿結(jié)緣。則隨意答復(fù)。否則原書寄回。”又說:“光死。仍照常為自己念佛。不須為光念。何以故。以尚不與自己念。即為光念。也不濟事。果真為自己念。不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 “光無實德,若頌揚光,即是斂大糞向光頭上堆。祈與一切有緣者說之。”

  大師給劉惠民居士的回信說“但愿大家各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此外別無希望矣。”又說:“光一生不與流俗同起倒,什么八十不八十。有為光言祝壽者,光不但不領(lǐng)情,且深惡痛絕,以為大辱。祈勿以此事為光言。若對光言祝壽,是視光為流俗矣。”充分體現(xiàn)大師高潔嚴厲的品格。

  這一年冬季,日本佛教學(xué)者塜本善隆和牧田諦亮先生到靈巖山寺拜訪大師,有所請問,互用筆談,大師略述經(jīng)歷行愿如下:

  “經(jīng)歷:光緒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紅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圓廣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閑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廣東皈依弟子擬請往香港,離普陀,暫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擬去,以印書事未果。十九年來蘇州報國寺閉關(guān)。廿六年十月避難來靈巖,已滿二年。現(xiàn)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經(jīng)歷也。一生不與人結(jié)社會,即中國佛教會,亦無名字列入。

  “近來動靜:自到靈巖,任何名勝,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勝介意故。

  “行事: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為自利利他之據(jù)。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

  “主義及念佛教義:對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為勸。無論出家在家,均以各盡各人職分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人無貴賤,均以此告。令一切人先做世間賢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與人說做不到之大話,任人謂己為百無一能之粥飯僧,此其大略也。”

  大師的話非常樸實平凡,“并不與人說做不到之大話”非常實在,“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大師以身示范,證明念佛人人可行,往生凈土人人有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