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文白對照)

  持戒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原文

  梵網(wǎng)經者,如來陶煉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斷除三惑,親證三德,復本具之佛性,成無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妙性,生佛體同,在凡不減,在圣不增。但以從無始來,迷而未悟,如金在礦,不得受用。如來愍彼一切眾生,迷衣里之明珠,徒向外以馳求。由是起貪瞋癡,造殺盜淫,以致輪回六道,了無出期?v或有斷界內惑,出離生死,然去佛地,尚大遠在。以故于初成正覺時,即為一切凡圣,說此大法。先令了悟自心,原是佛心,故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能如是信,決不至高推圣境,自處凡愚,上辜佛化,下負己靈,故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然后令于日用云為中,起慈悲心,孝順心,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使方寸之中,無少愧怍,三業(yè)之內,永絕瑕疵。則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之大體大用,兩皆具足。其居心,則沖虛清潔,猶長空之普含萬象,而了無障礙。其行事,則正大光明,若杲日之普照萬方,而絕無揀擇。由是四攝齊施,四宏普度,所謂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智,虛空設有盡,我愿亦無窮。能如是,則尚何有人我是非,自私自利之心,況有破齋犯戒,及損人利己,相傾相戕之事乎哉。是知此經,雖屬出世大法,實為治世良謨,以故一切國王大臣,及出家四眾,在家四民,并諸鬼神,皆當受持也。若能受持,則如水洗器,即復本凈。如香熏衣,頓增芳馨。當此劫濁,欲為挽回,捨此一法,其何能淑。妙朗行者,宿具靈根,篤修凈業(yè),每讀此經,不勝景仰,發(fā)愿流通,普利一切。又每于讀誦大小乘經,及諸傳記,所示持戒要義,必節(jié)錄之,以為自他修持之法戒,亦附于后。俾閱者知持戒利益,近則三業(yè)清凈,三學圓明,遠則三惑凈盡,三德圓彰。犯戒禍患,近則三業(yè)污濁,三途永墮,遠則三障常現(xiàn),三界莫出。佛自我作,獄由己造,如臨寶鏡,妍媸洞現(xiàn)。誰肯自貽伊戚,捨利益而取禍患乎。方井妯娌,奉先姑遺命,愿出凈資,助印一萬本,成就其志,以期奉施于出家在家諸佛子。以此功德,用祝家門清吉,人眷安康,現(xiàn)生獲箕疇之五福,裔世納伊訓之百祥。又祈時和年豐,民康物阜,禮讓興而干戈永息,法運通而天下太平。爰為頌曰。

  維我世尊,為諸法王,普令九界,同證真常。所說諸法,各隨其機,唯此戒法,凡圣同依。等覺菩薩,六道群萌,無有一人,不堪持行。由眾生心,與佛無二,因惑業(yè)故,致成殊異。其相雖異,其性原同,故說此經,令證大雄。既知眾生,皆有佛性,佛是已成,我實當證。譬如窮子,獲昔寶藏,得本無得,歡喜無量。既悟佛性,當行佛行,嚴凈毗尼,衾影致慎。發(fā)慈悲心,及孝順心,自利利他,同出苦輪。能如是者,名真佛子,凡佛所得,己亦當爾。須知此經,鑄佛嘉模,依之力修,即證無余。愿見聞者,同事受持,消除惑業(yè),圓滿菩提!段拟n》之《〈梵網(wǎng)經菩薩戒集證〉序》印光大師 著述

  譯文

  《梵網(wǎng)經》是如來造就、培養(yǎng)所有的圣人和凡夫都能夠徹底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種煩惑,親身徹證法身、般若、解脫三種德能,恢復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和成就無上佛果的不可思議大乘深妙之法。因為清靜的真如妙性,是凡夫和如來所共有的體性,處在凡夫的境地也并沒有絲毫的減少,處在如來的果位也并沒有絲毫的增多。凡夫只是因為從無始劫以來迷失而未能證悟,如同在礦沙中的金子,不能隨自己的意愿而受用自如。如來憐憫這些所有的眾生,如同受盡饑寒困苦的乞丐一般,不知道自己懷里揣著無價的夜明珠,卻徒勞地向外面境界奔走、乞求。從此生起貪瞋癡之心,造作殺盜淫的罪業(yè)。以至于輪回升沉于六道之中,完全沒有出離的時期?v然有的人斷除了三惑中的見、思二惑,已經出離了生死輪回,然而離圓滿佛果的地位還是相當遙遠。因此,釋迦如來在初成正覺的時候,就為一切的凡夫、圣人,宣說這個大乘深妙之法。先讓凡夫覺悟自己的真心原來就是佛的大慈悲、菩提之心。所以在《梵網(wǎng)經》中如來說:“所有的眾生,都有佛覺悟的靈明自性,你們是未來成就的佛,我是已經成就的佛。”能這樣信向,便絕對不會過高的辭讓佛天的境界,而自己卻甘心永遠做愚魯?shù)姆卜?以至于上辜負如來的化導,下辜負自己的性靈。所以在《梵網(wǎng)經》中如來又說:“能夠常常如此的信向,持戒的品格已經具足!比缓笞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發(fā)起慈悲心、孝順心,遠離邪非、心存誠敬,使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合乎于禮法,種種壞事不要去做,種種善事要努力實行。務必使得自己居心行事問心無愧,身語意永遠斷除微小的過失。能夠這樣做,就是在自己立身行道和化導他人。而利益自己以及利益他人的本體和相用兩方面,就都共同具足了。有了這樣的心行,便能恬淡清靜,猶如虛空普遍包容萬法,而絲毫沒有障礙;能夠這樣待人行事,便會正大光明如同艷陽一般平等照耀四方,而絕沒有取舍、揀選的分別之心。從此以后,用四攝法同時施行眾生,以四宏愿普遍度脫有情,所謂先以眾生的需求作引導,然后漸漸啟發(fā)他們本有的佛心佛智。即使虛空有盡頭,而我宏深的誓愿也沒有窮盡。能這樣做,那么哪里還有是非人我、自私自利之心,何況做出破戒犯齋以及損人利己、相互傾軋、相互殺戮的事情呢?所以說這部經,雖然是屬于出世間無上大法,實在是治理世間的嘉言、良策。因此,所有的國王大臣以及出家四眾同修,和在家的士農工商各色人等,以及天地鬼神,都應當讀誦受持。如果能信奉受持,便如同凈水清洗器皿一般,即時就能恢復原本的潔凈;如同檀香熏染衣服一般,頓時就能增添芳香。處在這個劫濁的時代,要想挽回世道人心歸向于純凈純善,離開這個法門,怎么能使得社會人心變得清和、秀淑?

  妙朗居士,是一位未剃度而在叢林中帶發(fā)修行者,他過去世修積了很深的善根,因此很誠懇的修持凈土法門。居士每每讀頌《梵網(wǎng)經》,往往生起無盡的景仰之心。他發(fā)愿流通《梵網(wǎng)經》,希望能夠普遍利益佛子。又妙朗居士每每讀誦大小乘經典,以及各種佛菩薩大德傳記,其中所開示持戒的重點和要旨,他必定細心節(jié)錄下來,以此作為自己和他人修持的法則和戒律。這些摘要,也附在了他所流通的《梵網(wǎng)經》的后面。以使得讀者能夠清楚持戒的功德利益,近的便能身語意三業(yè)清凈,戒定慧三學圓滿;遠的就使得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斷除干凈,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圓滿彰顯。而犯戒的禍患,近的則身語意三業(yè)污濁,永遠墮落三途惡道;遠的則煩惱、業(yè)、報三障常常顯現(xiàn)、阻礙,沒有辦法出離三界輪回。

  佛果是由我自己的心修成的,地獄也是由我自己的心變現(xiàn)的,就如面對著大寶銅鏡一般,或美或丑照映的非常清楚。而誰又會不知好歹,自己給自己造成禍患,舍棄利益而就取禍患呢?

  方井妯娌二人,遵從婆婆大人生前的遺命,愿意出凈資助印一萬本《梵網(wǎng)經》,成就妙朗居士的志愿,希望贈送給出家、在家的各位佛弟子。以這個助印《梵網(wǎng)經》的功德,回向家庭清靜吉祥、眷屬安康,皇天降賜五福臨門,子孫詩書傳家百祥聚積。又回向祈求時局平靖、年成豐收,人民安樂,國家富強,禮讓崇興而戰(zhàn)爭永遠平息,法運通達而天下太平。于是我為此祝頌道:想我釋迦世尊,是萬法中的無上法王,全面地使得九法界眾生,共同徹證真實常住的佛性。世尊所說的種種法門,各自隨著眾生選擇契合自己的根機以修持,唯獨《梵網(wǎng)經》這一戒法,凡夫和圣人都要共同遵守。等覺菩薩、六道群生,沒有一個人不應當信奉受持的。因為眾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沒有二樣,只是因為煩惱惑業(yè)的障礙,致使受用如同天淵般的懸殊。凡夫和佛的相狀雖然不同,而本性原本相同,所以如來宣說這一部經,為使得眾生都能證得如同佛一樣的大雄。既然知道眾生都有佛性,佛是已經成就的眾生,我是還未成就的佛,我應當努力證得佛果。比如窮人,獲得了舊有的寶藏,得到其實本沒有所得,因此無量的歡喜。既然覺悟了自心本具的佛性,應當行持如來的行持,嚴格清凈的守持戒律,縱然身處在不為人知的地方,也不敢萌生絲毫的惡念。發(fā)慈悲心,以及孝順心,利益自己和他人,共同出離猶如車輪一樣旋轉不息的生死苦海。能這樣做的人,叫做真正的佛弟子,只要是佛所證得的,他自己也一定能夠證得。要知道,這部經如同是鑄造佛的最好的模具,依照這部經修持,就能證得無余涅槃。但愿見到或者聽到的人,都能夠共同讀頌受持,消除煩惱惑業(yè),圓滿無上菩提。——佛弟子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