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幸福的起點

  找到幸福的起點 -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找到幸福的起點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幸福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換來的卻只是白發(fā)蒼蒼和一聲聲的唏噓,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幸福的真諦。

  雖然財富健康、名位、權勢都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這些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真諦應該是「平安就是!,能不能夠平安雖然和外在環(huán)境有關系,但是決定性的關鍵,還是在于主觀的自我心態(tài)—如果自己的心態(tài)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獲得幸福就很難。

  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沒有也知足」,這是平安常樂的基本條件。不過,「多也知足」還容易理解,「少也知足」和「沒有也知足」就很難體會了。一般人大概會覺得納悶:「東西都不夠用了,要怎么知足呢?更何況當什么都沒有時,講知足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東西多不一定就能滿足,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絕對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過相對、比較而來的。而且,即使真的擁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恒不變,也不可能永遠維持正面的成長。所以,當「有」的時候就應該知足,至于「少」或「沒有」也是一樣,因為「少」或「沒有」都可能是「有」的開始。

  因此,無論將來「有」或「沒有」,都一樣要努力,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和過去比較、也不要和未來比較。只要活著,就要憑自己的心力來做事,如果做錯了事,就要懂得懺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夠好,就要繼續(xù)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于天、地及自己的良心,這就叫做「知足」。

  我常常向弟子們講一個比喻:「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里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邊都是可以吃的米,卻在米缸里撒尿、拉屎,把米缸弄臟了,才又跳出去找東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糟蹋了自己的福報!估,雖然在禪堂里有很好的環(huán)境供大家修行,還有老師指導修行方法,但是很多人仍然想著:「這個方法不好、這個修行場地很差、我的身體很不舒服……」,用這些借口來拖延自己的修行,不就像是米缸里的老鼠嗎?

  因為缺乏感恩、知足的心,得到利益以后不但不會滿足,而且還會嫌棄別人把不要的東西送給他們,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外,我們也要常常想到,自己的福報是從過去生中帶來的。所以,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報。

  一個真正知足的人,能夠了解「進退自如」的道理。退的時候,他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認為是老天瞎了眼、自己生不逢時;進的時候,他則會心懷感謝地想:「如果不是我過去修來的福報,就是別人對我太好了。因為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我現(xiàn)在才能這么順利,無論得多、得少我都很感激。」

  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培福、惜福,卻老是在享福,福報就會愈來愈少,幸福的日子總有結束的一天。一個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當遭逢逆境時不會抱怨,在一帆風順時則懂得感謝,無論何時何地都感到心滿意足,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

  找到幸福的起點 - 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我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正的對象。因此,每一個人無論在待人處世、行住坐臥,或是起心動念之間,時時刻刻都需要反省、檢討,才能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改正,否則就是盲修瞎練、浪費光陰。曾子也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勸勉自己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由此可見,正確的反省有多么重要。

  反省首重「慚愧心」:不應該做錯卻做錯了、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卻沒有做好,這些都要感到慚愧。我們常聽人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無論我們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得盡善盡美,也不可能永遠不做錯事、不動壞念頭。所以,不需要害怕做錯事、動壞念頭,怕的只是做錯了事、動了壞念頭,自己卻渾然不覺。而我們唯有借著不斷地反省、檢查,才能看清自己是否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動錯了念頭。

  禪宗的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當我們用修行方法來檢查自己的心時,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每個起心動念之間,處處都是錯的,真正想對、做對的事情其實很少。因為錯誤和正確其實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淺之分而已,世上并沒有絕對正確的事。因此,身為一個佛教徒,不僅要反省自己的言語、身體的行為,即便是起心動念之間,也要清清楚楚地覺察。例如,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會不會傷害人?如果想要幫助人,也要問一問幫助得夠不夠、是不是恰到好處?這些都是應該隨時隨地自我反省、警惕的。有了自知之明,知道問題所在之后,才能加以改善,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xiàn)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無論是大人物或小人物,說話都不算數(shù),也不負責任,不知道自己究竟講過什么話,即使講過了,也賴皮說自己沒有講。他們有可能還記得自己說錯話了,也可能真的忘記了。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反省的工夫,所以幾年前、幾天前,甚至剛剛才講過的話,都不記得了。

  有時候我自己說錯了話,也有可能記不清楚,當別人指正我時,我都會說:「很抱歉,我真的說錯了!挂驗槊總人都會有盲點,所以需要別人來協(xié)助我們反省。如果別人指出自己的缺失,自己卻不認帳,反而指責對方胡言亂語,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但是,如果你真是對的,卻遭到他人的糾正,也沒有關系。因為無論對方說對或說錯,當別人指正你時,總是存著一片好心,所以都要對他說一聲「謝謝」,即使對方不懷好意,也一樣要感謝他。因為他愿意當面告訴你,而不是躲在背后批評你,就算別人在背后批評你,也要想到,至少對方是關心自己才會這么做。

  所以,人生應該在不斷地錯誤中學習,發(fā)現(xiàn)錯誤、改進錯誤,然后才會逐漸進步、成長。反省的功課,一方面要靠自己覺察、自我改正;另一方面則要在他人指正我們之后,再自我檢討,這是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成熟的最好方法。

  找到幸福的起點 - 感謝抱怨的人

  感謝抱怨的人

  無論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常常都會聽到抱怨的聲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體貼、孩子不聽話,有的則是抱怨老板、同事,另外還有人抱怨政府決策、社會環(huán)境……,其實,抱怨只會使自己的情緒更低落,于事無補。

  當然,抱怨并非全然無理取鬧,就是因為認為自己有道理,卻受了委屈、損失或冤枉,或是認為對方頭腦不清楚、說話不謹慎、處理事情不恰當,而且做事方法有問題,所以看不順眼、聽不習慣,才會抱怨。當下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往往敢怒不敢言,也不敢當面發(fā)作,只敢在對方的背后頻頻抱怨,把心中的不滿告訴其他同事、朋友們,以宣泄自己內(nèi)心的不平衡。

  往往這樣發(fā)泄完之后,雖然在情緒上暫時可以得到一些平衡作用,可是在背后抱怨對方的言語,一不小心就會傳到當事人的耳朵里,對方可能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夠忠誠、不夠朋友、不夠義氣,反而讓事情更復雜。因此,抱怨不但無濟于事,還會增加自己無謂的困擾。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抱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反應、溝通、請示、建議,或是透過種種不同的管道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不需要用抱怨的方式來出悶氣。

  其實,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就像很多商家都會貼著:「把我們的缺點告訴我們,把我們的優(yōu)點告訴大家!沟臉苏Z。只是有些人心量很小,只喜歡聽恭維、奉承的話,如果你對他說一些逆耳的忠言,他不但不會知錯,還會加以搪塞。你要是向他抱怨,他可能會反過來訓斥你一頓,認為問題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你犯了錯誤,他自己可是一點錯誤也沒有。

  抱怨的言語的確會令人感到不舒服,然而我們卻應該要培養(yǎng)接受抱怨的雅量。孔夫子曾說:「聞過而喜」,意思是說,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批評指責時,應該要感到歡喜。無論是當面的批評,或是背后的抱怨,甚至是千夫所指,把你點點滴滴的錯誤、缺點,都當眾一一地指出來時,還是要保持君子的心胸氣度。因為一個能夠接納各方面指正的人,才能真正的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健全、更完美。

  雖然有時候別人的批評指責不一定正確,也要發(fā)揮忍辱的精神,無論對方說對說錯,都還是要謝謝對方。而且別人既然愿意給我們批評指正,就表示對我們有所期待,如果他對我們不抱任何期望,就不會有這些評語了。因此,這些批評對我們而言,反而是一種鼓勵和幫助。

  最后,我們要記得關于「抱怨」的兩大原則:第一、不要抱怨任何人;第二、聽到別人抱怨自己時,不要難過,也不要把對方當成仇人。更進一步,當我們被別人指責、抱怨時,還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感謝對方,不但能成為儒家所說的君子,也能成為一個修忍辱行的菩薩。

  找到幸福的起點 - 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愿望

  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愿望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之外,還有一種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無法滿足時所產(chǎn)生的痛苦

  人類都有追求溫飽、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來自于人性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受到嚴重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有求死的傾向。有些人會因為所求不得而尋死,通常這種人無論追求任何東西,都非常熱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爭取,當所求不得、欲求滿足不了時,就連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為情自殺,也有些人因為考不上第一志愿、進不了某一所大學而覺得萬念俱灰、顏面盡失,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像這樣為了求不到愛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殺的人,畢竟還是少數(shù)極端的例子,一般人還不至于如此?墒,如果自己的欲望不能滿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沖擊和挫折,甚至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變得非常消極,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輩子已與成功絕緣。因此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無法與人競爭,再也提不起繼續(xù)奮斗的信心。由此看來,求而不得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競爭者、仇敵)卻得到了,那就更難堪、更難以忍受了。

  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帶來的痛苦,佛教教導我們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欲,才不會受到本能及欲望的干擾,而走上毀滅之路。所謂「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jīng)齊備了,就滿足于現(xiàn)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們本來只要有一棟房子就夠住了,但是有些人為了炫耀財富,就買了好幾棟房子來表現(xiàn)自己非常有錢。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兩三套以備換洗就夠穿了,但是有些人卻擁有幾十套,甚至一整個衣帽間,從上到下都塞滿了衣服,這都是因為不懂得知足。

  像這樣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墒,如果是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努力、為了眾人的福利而奉獻,就不叫做「欲」,而稱為「愿」。愿心是為眾人而發(fā)的,是清凈的,不會帶來煩惱的。例如,發(fā)愿透過自己的努力奉獻,使眾人得到快樂、幸福和便利,就是清凈的愿心。

  因此,少欲知足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則,便會誤以為行菩薩道成佛也是一種欲望,于是就不行菩薩道、也不想成佛了。這種觀念并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薩道與成佛并不是「欲」,而是「愿」,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愿。

  所謂「知足者常樂,少欲者離苦」,我們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進一步為眾人設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獻給眾人、為眾人服務,使眾人都能夠遠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

  找到幸福的起點 - 什么都不求

  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錢的時候求財,沒有名的時候求名,沒有地位的時候求地位,沒有孩子的人求子嗣;還沒有結婚的人,就希望求得美嬌娘或如意郎君。此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宗教、神明,專門標榜「有求必應」,當有人覺得內(nèi)心不平安,就會抽簽問卜、祈愿平安,這也是一種祈求。如此看來,一無所求的人其實很少。

  在這些祈求之中,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人求人、求神,當然也有求佛菩薩的,但都不一定想求就可以求得到。如果是合理的追求當然不為過,例如健康、長壽、平安、學問、功名等,都是人人想要的,并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能夠如愿以償,當然很歡喜。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愿,有些過分的奢求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只會帶來痛苦。例如,有些年紀很大的人生了重病,或是已經(jīng)患了不治之癥,還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不會死,這種虛妄的執(zhí)著與期待,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很多人都飽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有人要什么、有什么,好象能夠呼風喚雨、操控自己的命運。其實,這是因為有時勢、環(huán)境的配合,才能剛好讓他得心應手、樣樣都如他的意。但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這么好運,好運氣不一定總是跟著他,一旦倒楣的時候,也會樣樣都落空,一樣非常痛苦。

  所以,想要化解「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首先還是要分清楚什么是合理的需求!盖蟆褂袝r是一種需要,有時則是一種欲望,而欲望并不等于需要。例如,有些人在臺灣已經(jīng)擁有一棟房子,卻仍希望在香港、美國、大陸再各擁有一棟,這就不是「需要」,而是「欲望」了。像這樣過分的欲望,就算短期之內(nèi)能夠滿足,卻不可能長久維持。當所求落空時,不免帶來失望與痛苦。

  可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有時也不一定能夠如愿以償,因為,「求」還能分成「為己求」與「為人求」兩個層次。如果是自私自利的「為己求」,求到之后雖然很快樂,但難免擔心總有一天會失去,而老是處在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中。如果是「為人求」,因為是抱持著「得到固然很好,得不到也無所謂」的心態(tài),比較不容易感受到所求不得的痛苦。

  就以我個人為例,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生必須追求什么目標,但是我有一個大方向,如果能夠順利走完全程當然最好,萬一達不到也沒有關系。因為那是因緣不成熟的關系,與我個人的得失無關,但如果是為個人追求而得不到,可能就會很痛苦。

  所以,「為己求」是痛苦的,「為人求」雖然比「為己求」略勝一籌,但最好還是什么都不求。如果能夠什么都不求,只是不斷地努力耕耘、成長、奉獻,無論自己有多少力量都盡力爭取,得到了以后再奉獻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是別人無法奪走的,這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找到幸福的起點 - 合乎因果的追求

  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么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法雖然教我們不要「貪求」,但卻教我們要「求愿」,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斗的目標,社會也才有繼續(xù)進步的動力。

  「求愿」就是許愿、發(fā)愿,愿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例如,佛教的「四弘誓愿」說:「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篃o論是要度無邊的眾生、斷無盡的煩惱,或是要學無量的法門,都是一種為眾生無止盡學習的愿心和愿力。因此,求愿是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持續(xù)不斷地學習,并且要求自己種福、培福、多付出,也讓自己更進步。

  而「貪求」則是無止盡的欲求,無論看見別人擁有什么,自己都想擁有。例如,看見別人有一棟房子,就興起想要擁有一棟房子的念頭;如果別人擁有一輛進口車,則又轉(zhuǎn)念想要擁有一輛進口車。無論該不該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手。所以,貪求并沒有什么道理,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求,是不切實際的。

  有些人利欲熏心,為了貪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而走旁門左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例如,金光黨就是專門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弱點,引誘人上當,來達成詐財?shù)哪康。此?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zhuǎn)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里許愿,等自己真的發(fā)財了,再回到廟里還愿,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

  就像在人世間有行賄、受賄的人,在鬼神界也有受賄的鬼神,但是,佛菩薩或是正派的神明是絕對不會受賄的。會受賄的鬼神就像人世間的貪官、污吏一樣,雖然能暫時滿足你的需求,好象真的有點效果,但一時的利益總是像肥皂泡一樣虛幻,很快就消失了,換來的卻是無法自主的未來。即使是「點石成金」的法術,事實上也只是一種障眼法,如果被點的東西本來就是一塊石頭,將來還會是一塊石頭。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愿望,也只是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后還是要償還的。

  因此,非分的貪求一定會帶來痛苦。即使求到了,也像是舉債借來的,借的愈多,將來要還的就愈多,現(xiàn)在的快樂就是將來的苦果。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努力培福、奉獻,罪過是很大的,將來要承受的因果責任難以想象,也許來世做牛做馬都還不起。

  其實,人如果想求福報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不培福,而光是享福,就等于是欠債,就像向他人借款一樣。所以,一個人該擁有多少就擁有多少,沒有人能夠平白無故地賺到錢、得到富貴。如果真能不勞而獲,將來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的追求應該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為代價。其次,要明白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系是并行的,我們?nèi)绻蟾?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所以,我們要用「求愿」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找到幸福的起點 - 許一個不會落空的愿

  許一個不會落空的愿

  人人都有愿望,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實現(xiàn)。愿望會落空,是因為通常我們都只重視眼前的一個小點,例如心中想要得到一朵花,一旦無法順利獲得,就會認為自己的愿望落空而覺得沮喪。其實,如果沒有花,能得到一枝草也不錯;即使沒有花、沒有草,能得到一根樹枝也很好;就算什么都沒有,我們的心也不要受影響。

  事實上,要為他人、為眾生所發(fā)的愿,才能叫做「愿」。如果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的私心,則只是一種貪念,而建立在貪念之上的愿望,當然很容易落空。既然真正的「愿」是為了眾生而發(fā),而眾生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們的愿永遠都不可能完滿。就如佛教所說的「虛空有盡,我愿無窮」,一直到成佛為止,我們的愿都不可能全部滿足。因此,愿只是一個方向、一個希望,指引我們不斷地往前走而不偏廢。

  然而成佛以后,愿真的就完全實現(xiàn)了嗎?雖然十方世界中已經(jīng)有許多佛,可是還有那么多尚未成佛的眾生有待得度。所以,成佛以后還是要不斷依照著自己的愿力往前走,而且是永遠都走不完的。例如,自從釋迦牟尼成佛以來,雖然他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事了,但他才真正開始要度眾生,而眾生無窮,自己的愿力當然就是無窮的。

  所以,當我們對于愿望的實現(xiàn)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時,千萬不要太在意,只要明白自己有這份心就夠了,對于尚未完成的部分,仍然要秉持初衷繼續(xù)做下去。這一次完成不了,還有下一次,即使這一生做不完,后代的子子孫孫都可以繼續(xù)努力。而且從佛教的立場來看,人的生命是由無限的生命過程所累積,一生只是一個過程,這一生過完了,還有下一生,永遠都有實現(xiàn)愿望的機會。

  另外,想要度眾生還需配合種種因緣,如果某個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我才能夠度他,如果因緣尚未成熟,也不能只是等待因緣,而要先促成讓他得度的因緣。

  例如二十年前,我在美國東岸弘法時,雖然南北走了好幾遍,可是連一個徒弟也沒有,當時就有人對我說:「圣嚴法師,您的愿好象落空了!刮艺f:「沒有落空,我今天是來撒網(wǎng)的,過一段時間再來收網(wǎng)、撈魚。即使沒有撈到也無妨,反正網(wǎng)已經(jīng)撒下去了,總有一天會撈到魚的。也說不定是因為現(xiàn)在魚還太小,而我的網(wǎng)眼太大了,就算撈起來,魚又會從網(wǎng)里跑掉。所以,等小魚長大變成大魚,自然就會進我的網(wǎng)了!

  二十年后,美國東部已經(jīng)有很多人學佛,最后到底是不是由我去撈魚,已經(jīng)不是重點。雖然我不一定能夠得到回饋,表面上好象愿望落空了,然而撒網(wǎng)本身就是我的愿心。就如佛教所說的「功不唐捐」,我們所做的任何努力絕對不會白費,一定會有它的功能,即使現(xiàn)在看不到,仍會在未來漸漸地展現(xiàn)出來。

  因此,只要我們愿意付出,一定會有所影響,雖然不知道能夠影響多少人,但是慢慢地一定會展現(xiàn)出效果。所以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都要為眾生的福祉而發(fā)愿,而這樣的愿望是不會落空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