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講
第43講 第十篇:腹?jié)M病辯證(2)
同學(xué)們好!我們開始上課,上一節(jié)課,我們把第十篇,關(guān)于合篇意義和基本概念講過了,特別是腹?jié)M病的概念,我們提出了,狹義的腹?jié)M,是指腹中脹滿的癥狀,可以出現(xiàn)在各種疾病的過程中,廣義來講,它是以腹部脹滿為主癥,兼有疼痛、便秘、嘔吐,或者簡稱“脹、痛、秘、嘔”,為主癥的一類疾病,所以,本篇的腹?jié)M病,應(yīng)該特指廣義含義的腹?jié)M,第1條,它是從中陽不足,厥陰肝氣上逆而論,把它統(tǒng)稱為虛寒性腹?jié)M、寒疝的,病因、病機,這條作為熟悉就可以了,關(guān)鍵就是第3條,我們引出了虛寒性腹?jié)M的特點,叫做“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說“此為寒,當與溫藥”,所以,從治法特點上來說,它是指虛寒性腹?jié)M的特點,關(guān)于“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講的是寒氣為病,引了《素問·異法方宜論》講的,“臟寒生滿病”,是責之于脾,所以,寒氣為病為什么會出現(xiàn)“時減,復(fù)如故”,我給大家總結(jié)的,就是“時滿時減”的特點,在病機認識上,因為它是屬于寒氣為病,“臟寒生滿病”,“此為寒”,寒氣是屬于無形之寒氣,所以,它有氣聚、氣散,時滿時減的特點。“當與溫藥”,沒有提出是用什么藥物,《傷寒論》里面277條講了,“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這個“四逆輩”,就是指的理中丸、理中湯,附子理中丸等等,所以,第3條先說虛寒性腹?jié)M。現(xiàn)在我回憶,咱們講“胸痹緩急者”,我給大家在《胸痹》篇的,急證條文里,對“緩急者”,提出三種含義,至少是發(fā)作性疾患,而且有時緩、時急的特點,當它急性發(fā)作的時候,陰寒乘踞的時候,上焦陽虛,胸陽不振,才造成的陰寒乘踞,“陽微陰弦”嘛,當(陽氣得伸──時緩,陰寒之邪與陽氣交爭──時緩時急),所以,連續(xù)幾個篇章里面,都涉及到疼痛、或者發(fā)作性,象奔豚氣病也是那樣,也講了腹痛,而且有氣沖上逆,現(xiàn)在講到第九篇,又是以疼痛為主癥,也是發(fā)作性、時緩時急,這和我們現(xiàn)在講的虛寒性腹?jié)M,在病因、病機上要鑒別開來。第八篇我就不重復(fù)了,這第九篇和第十篇鄰近的兩個篇章,涉及到的都是發(fā)作性疾患,都有時緩、時急,或者時聚、時散,包括它講的,“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的情況,怎么理解?病機上,我給大家作這樣的提示,接下來講,用腹診和問診,以及舌診相結(jié)合,體現(xiàn)了中醫(yī)的一個基本技能,就是說,見到腹?jié)M腹痛的病人,在病床上,要進行醫(yī)生和他之間的配合,腹診,同時要問他痛與不痛,它(第2條)講的是“按之不痛”,實際這條原文側(cè)重是要講虛寒證腹?jié)M,還是實熱證腹?jié)M呢?是為了講實熱證腹?jié)M。但是,為什么要先說“按之不痛為虛”呢?這就是一個對舉的寫法,要進行比較鑒別,強調(diào)按之痛為實熱證腹?jié)M,這是一種對舉和強調(diào)語氣,強調(diào)在腹診過程中,不痛者為虛,這里面的“不痛”,我昨天已經(jīng)提示了,一定是喜按,按之痛減,作為“痛者為實”,它一定得是,按之以后痛劇,拒按這樣的特點,它為什么會按之痛劇呢?就因為是有形之邪。這有形之邪包括什么?我們特別說了,按照“陽道實,陰道虛”的理論,陽道實,實則陽明,《傷寒論》叫做“胃家實也”,陽明胃家,我們《講義》寫得很細致,也就是說,不能統(tǒng)稱為“宿食、燥屎停積于胃腸”,中醫(yī)的名詞術(shù)語,也要用的有準確性,宿食停于胃:燥屎積于腸道,一定是這樣,所以,這個有形之邪,就是指的宿食、燥屎。作為本科生來說,在名詞術(shù)語的運用上,一定是這樣的,有形之邪指宿食、燥屎而言,對于它停積的部位,一定是宿食停于胃,而燥屎積于腸道,所以,我們《講義》,你看這一條盡管很短,但是它把這個寫得很確切,這和西醫(yī)的認識是一樣的,我們說“實則陽明”,也就是在胃腸的疾病,從臟腑辨證來說,涉及到脾,有的涉及到肝,還有的比方說及表(少陽),還涉及到肝膽,所以,膽、胰腺的疾病,也在實熱證腹?jié)M里要體現(xiàn)。
它講“痛”的問題,后來它又提到了舌診的問題,“舌黃”,這個地方,既提出舌黃,是實熱證腹?jié)M可見的舌象和舌苔,再一個,提出治法應(yīng)該是用下法,我昨天分析了,“舌黃”有幾種情況,第一,就是下法當否,對于如果是用了下法以后,舌黃輕微了,這個舌黃一定是苔黃燥,或者是黃厚而燥,甚則焦黑起刺,一定是因里實,而熱結(jié),所以,這個“下”,一定得是寒下法,苦寒瀉下,因此,這個舌苔就應(yīng)該是黃而燥,或者是黃厚而燥,甚則焦黑起刺,比方說,(1)下后黃苔還退得不盡,那就是病重而藥輕,需要的話,要用下法,就是在藥力上,是輕還是重,結(jié)合具體病情來分析,(2)就是它這個陽明熱結(jié),津液虧乏,陰津已經(jīng)不足了,你還是要用下法,但是,一定要增水行舟,用增液承氣湯之類,不然的話,你用苦寒瀉下,更加傷陰,達不到治療目的,反而傷正,這是關(guān)于下法當否的問題,第二,就是是否當下,書上講濕溫,我覺得臨床上最常見的,平常遇到的,就是濕熱的問題,比方說咱們講狐惑病,濕熱內(nèi)蘊所致,你得采取什么辦法,你能用苦寒瀉下法嗎?不行。得采取清熱燥濕,或者清熱利濕法,象赤小豆,清熱利濕,同時給它萌生小芽,還能夠排膿解毒,所以,濕熱型的,你絕對不能用下法,它那個舌苔,也不是黃燥,而是黃膩,證明濕熱并沒有燥結(jié)成實,因此,不能瀉下,這就是說下法,是否當下的問題,這是一類,再有,就是實證轉(zhuǎn)虛,實證轉(zhuǎn)虛了,舌苔仍然在,但是也不能硬去攻伐,已經(jīng)成虛證了,要扶正,第三,要考慮有無并發(fā)癥的問題,就是說,你若是當下不下,貽誤病機,病情要進展的,反過來說,不當下,你結(jié)果堅持用下法,容易使邪氣入里,也容易傷正,這是第三方面。第四,我認為,可下的證,不一定都舌苔黃,因為咱們后面的幾篇,要涉及的問題,比方說水氣病,包括有些痰飲結(jié)實的,用甘遂半夏湯,包括十棗湯,就是飲邪在體內(nèi)停聚以后,也影響津液的上承,因為,這個黃苔,你得考慮是一種熱灼熏蒸的問題,它舌苔才黃、燥,是熱邪熏蒸的結(jié)果,若是津液不能上承,苔也燥,但是舌苔并不黃,瘀血問題也是,象《傷寒》講過的桃核承氣湯證,我們《金匱》要涉及,下瘀血湯證、抵當湯證,等等這些瘀血證,包括前面講過的大黃?蟲丸癥,它要強調(diào)舌質(zhì)、口唇的紫,兩目的黯黑,肌膚的甲錯,它并沒有提到舌的問題,所以,攻下瘀血,舌苔也不黃,這四條作為昨天講過的內(nèi)容,作一下補充和整理。
下面,我要繼續(xù)來分析,就是實熱證腹?jié)M,除了“按之痛為實”以外,舌苔黃是個標志。還有一個,關(guān)于腹?jié)M減與不減的問題,要和虛寒性腹?jié)M作對舉,作比較、鑒別,這在13條。在《傷寒論》里面,對大承氣湯證的描述,叫做里實熱結(jié)證,我們現(xiàn)在要講的,是實熱證腹?jié)M,這種腹?jié)M病辨證,屬于里、實、熱證的范圍里面,積脹俱重,是積滯和氣滯并重的情況,用大承氣湯,請大家看原文: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一類)
這條和我剛才復(fù)習(xí)的第3條,要進行鑒別,它說的是“腹?jié)M不減“,所以,要和虛寒證的腹?jié)M嚴格區(qū)別開來,這條就是實熱證腹?jié)M,說實熱性腹?jié)M也行,這是個標志性的證候,特點是腹?jié)M不減,為什么不減?剛才已經(jīng)說過了,是有形之邪阻于胃、腸,具體的說,宿食停于胃,燥屎積于腸道,有形之邪不去,它怎么會減呢?現(xiàn)在要討論的是“減不足言”,這在歷代醫(yī)家認識里有爭議,象我們書上的[選注]就選了,一個是《金鑒》,一個是《論注》,徐忠可的,咱們現(xiàn)在先說這三種意見,然后,我再給大家分析,他(注家)怎么寫的,就是其含義,一個說“雖減不足云減”,這都是隨文附義,與這條文就表面上來解釋,“雖減不足云減”,指減得不太多,還是承認有減輕的時候。第二種,就是說“雖減不過稍減”,象我們講義[選注]里,請大家看,第二個[選注]《醫(yī)宗金鑒》,前面說了“腹?jié)M時減時滿,虛滿也,腹?jié)M常常而滿,實滿也,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謂腹?jié)M不減,雖減不過稍減,不足言減也”,還在強調(diào)有減輕的時候,不過小小的、稍微的有點減,或者說還談不上減輕,實際上,他還是承認有減輕的時候。第三種說法,說“微微輕減,而腹中仍實”,這三種說法,就是不管怎么形容,還是承認,“輕減”、“稍減”、“不足云減”、“不足言減”,承認有減輕的時候,如果有減輕的時候,那和虛寒性腹?jié)M還有什么區(qū)別呢?是不是仍然是一種時滿時減的狀態(tài)?因此,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關(guān)于“減不足言”,關(guān)鍵是在“不足言”,談不上之義,因此,這是一個插筆法,就是用這句話來突出第一句話,叫做腹?jié)M是不減的,怎么理解?假如說腹?jié)M,對于實熱證腹?jié)M,因為有形之邪在里,這種里實熱結(jié)的情況,如果不通過下法來解除,它就沒有減輕的時候,如果有減輕,就談不上是實熱證腹?jié)M了。“不足言”,談不上,也就無所謂是實熱證腹?jié)M了,所以,兩者不可混淆,否則就和時滿時減劃等號了。因此,這句話一定不可隨文附義,要把它當作一種插筆法,用來強調(diào)腹?jié)M是不減的,假設(shè)有減輕的話,那就談不上是實熱證腹?jié)M了。
好了,然后他用肯定語──“當須下之”,剛才我們已經(jīng)說過了,實熱證腹?jié)M,當須下之,他這是肯定語,一定要采取、必須要用下法,而且是要苦寒瀉下,但是,關(guān)于用什么方,是大承氣湯,還是小承氣湯,還是增液承氣湯,請考慮,叫你隨證來變通,因此,用商量的口氣,“宜大承氣湯”,就是仲景所創(chuàng)制的承氣系列方劑,可根據(jù)病證情況,臨證變通,“宜大承氣湯”。關(guān)于承氣湯的組成,在[現(xiàn)代研究]里面,對什么研究得最好呢?現(xiàn)在,我要說大黃配芒硝的問題,這在《方劑學(xué)》和《傷寒論》里面,都把這方說了,我在這里再請本科同學(xué)做一下復(fù)習(xí),大黃,我們說它是一個瀉下藥,而且是苦寒瀉下的作用,但它的清泄力,作為苦寒的藥物,清泄、降泄、通泄,它三方面都有,關(guān)鍵是它通行十二經(jīng),有斬關(guān)奪門之力,是瀉下的意思,但是清泄里熱、活血化瘀的作用,其泄熱力強于它的瀉下力,它所含的大黃酸,能引起繼發(fā)性便秘,所以有的人,你看他說大黃能瀉下,習(xí)慣性便秘,就把大黃熬了喝水,開始都直拉稀,肚子疼,后來接著就便不了了,為什么?大黃含有的大黃酸,副作用體現(xiàn)出來了。
我們學(xué)校附院,在70年代初的時候,X線科的主任,張主任,他就是西醫(yī)的同志,在中醫(yī)院校里面逐漸接受了,中藥的應(yīng)用,特別是鋇餐透視的時候,遇到胃腸蠕動緩慢的病人,為了檢查,迅速地讓它鋇劑通過整個胃腸道,怎么辦呢?讓他(患者)去藥局,抓一點大黃飲片來,用溫開水給它泡開,泡了以后,馬上讓他喝下去,就加快速度讓他檢查,很方便的。
所以,你在煎湯藥時,為了取它大黃的瀉下力,一定得后下,以增強它的瀉下力。而大承氣湯配芒硝,現(xiàn)在解釋它,妙就妙在芒硝是鹽類,鹽類正好能夠使腸道機械性的擴張,增加了水液,增加了水分,牽制了大黃酸繼發(fā)性便秘的副作用。因此,這個主輔配伍,一個是苦寒,一個是咸寒,從我們傳統(tǒng)的理論上來講,苦寒瀉下,咸寒軟堅,現(xiàn)在藥理,包括動物實驗,證實了它這種配伍的意義,多么吻合,咸寒軟堅,真就是增加了腸道的水液,把它的容積機械性的擴大,大黃再有那個副作用,繼發(fā)性便秘,有芒硝給予糾正。
關(guān)于枳實與厚樸,我們昨天在復(fù)習(xí)枳實薤白桂枝湯里面,請大家看了一個[選注],那位注家分析得多好,枳實解決胸滿,厚樸解決腹?jié)M,都是行氣去滯,腸道以通為用,一定得保證氣機的順降,所以,今天我要說的就是基本的技能要學(xué)會,腹?jié)M、腹痛的臨床檢查,一定要醫(yī)生和患者合作,進行腹診,腹診要和問診結(jié)合,痛還是不痛?是滿還是不滿?還要看舌診、望診,所以,四診合參體現(xiàn)得非常好,是基本技能。再一個,就是基本知識,腹?jié)M要按照,“陽道實,陰道虛”的理論區(qū)別,如何辨別實熱證腹?jié)M、虛寒證腹?jié)M,它的證候特點是什么,這是辨證的關(guān)鍵,包括虛寒性的腹?jié)M,一定要“當與溫藥”。昨天我們還講了,“當與溫藥服之”還要具體分析,是“溫補”還是“溫下”,今天又強調(diào),實熱證的腹?jié)M一定得是用苦寒瀉下,這都是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我們現(xiàn)在來重復(fù),《內(nèi)經(jīng)》里面所講的,五臟、六腑的基本功能,五臟者藏精氣不泄,滿而不能實也,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所以,“六腑以通為用”這樣的一個理論,基本理論,在我們講的實熱證腹?jié)M里,所有的方劑,包括昨天我提到對急腹癥的治療,有指導(dǎo)意義,就是依據(jù)這條基本理論,“六腑以通為用”因為,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腑,只有膽是奇恒之腑,它們關(guān)系到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包括排泄這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就是靠“六腑以通為用”的作用,整個胃腸一定要以降為順,而且是和降為順,也可以說是胃腸,特別是胃腸,胃腸和降為順,這是基本理論,在本篇里面,“三基”,對本科學(xué)生,一定要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我覺得學(xué)本篇的內(nèi)容,應(yīng)當是增強“三基”的訓(xùn)練。
我所說的這個“積脹俱重”提示了,積滯和氣滯并重,因此,在積滯的問題上,依靠大黃和芒硝的配伍,氣滯為重,用枳實和厚樸的配伍,所以,整個大承氣湯是通腑泄熱的作用,也可以說攻下熱結(jié),我用一個圖表把它歸納一下,比方說,虛寒證腹?jié)M,舌診應(yīng)該是什么樣?除了他所講的這些以外,還應(yīng)該兼有哪些癥呀?我們應(yīng)當作一下補充,才能夠真正達到,鞏固“三基”這樣的愿望。
腹?jié)M寒熱虛實的辨別
證型實熱證腹?jié)M
虛寒證腹?jié)M
病機
實熱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
脾胃虛寒,氣滯不運
癥狀
問診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
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
腹診
按之痛(痛劇,拒按)
按之不痛(痛減,喜按)
舌診
舌黃(苔黃厚而燥或焦黑起刺)
舌淡,苔白滑
補充
大便秘結(jié),煩燥,潮熱汗出
脈沉實有力或沉遲等
畏寒肢冷,口吐清水
下利清谷,脈沉細等
治則
可下之
當與溫藥
治法
通里攻下(承氣類)
溫運脾陽(四逆輩)
下面,我來講一下,關(guān)于腹?jié)M寒、熱、虛、實的辨別,咱們現(xiàn)在《講義》上,都寫成“實熱性腹?jié)M”,“虛寒性腹?jié)M”,我認為,還要體現(xiàn)仲景的本義,這個本義就是辨病,辨腹?jié)M病,辨病的基礎(chǔ)上要以辨證為主,因此為實熱證腹?jié)M,虛寒證腹?jié)M,《講義》寫成,實熱性腹?jié)M,虛寒性腹?jié)M,我們?yōu)榱梭w現(xiàn)辨病與辨證相結(jié)合,辨證為主,在這兩個證型中,從病機、癥狀、治則、治法,四個方面給大家作一下歸納。作為實熱證腹?jié)M,在病機上,一定是實熱內(nèi)結(jié),有形之邪阻滯,腑氣不通,虛寒證腹?jié)M,因脾胃虛寒,無形之寒氣為病,氣滯不運,在問診上,按照原文說,“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是實熱證腹?jié)M的一個特點。虛寒證腹?jié)M,是“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腹診,“按之痛”,它說“痛者為實”,實際上實熱證腹?jié)M,是腹診按之痛,表現(xiàn)為痛劇和拒按。虛寒證腹?jié)M,是按之不痛,痛減或喜按。舌診方面,實熱證提出舌黃,這里特指舌苔的,黃厚而燥,或焦黑起刺,給虛寒證腹?jié)M補出虛寒的特征,脾胃虛的表現(xiàn),特別是脾陽虛的表現(xiàn),見舌質(zhì)淡,苔白滑,由脾虛濕盛所致。作為補充的就是兼有癥,臨床所見的,也是來幫助我們鑒別,虛寒證和實熱證腹?jié)M,把它劃分為,實熱證腹?jié)M伴有,大便秘結(jié),煩躁,潮熱汗出,脈沉實有力或沉遲等癥,這是按照《傷寒論》里,大承氣湯證的臨床癥狀作的補充,虛寒證腹?jié)M,就是癥見胃寒肢冷,口吐清水,下利清谷,脈沉細等,這是按照理中湯、理中丸的,臨床癥狀補充下來的。治則,就是可下之,在治法上,體現(xiàn)通里攻下,承氣類,當與溫藥,溫運脾陽,宜服四逆輩,就是理中丸一類的方藥。
這就是根據(jù)我前面所講的幾個條文,給大家補充,在臨床怎么樣來辨別,腹?jié)M的寒、熱、虛、實。原文分析后,第一個問題請大家記住的,就是剛才這四個條文,1、2、3、13條,我給大家用圖表已經(jīng)歸納出來了,如何辨別。下面我要解決的,就是實熱證腹?jié)M的證治,已經(jīng)講過了13條,下面我請大家來看,屬于實熱證腹?jié)M的幾個重點條文,準備講四個,一個是厚樸七物湯證,厚樸三物湯證,大柴胡湯證,再加上大承氣湯證,然后,我們對這四方證進行鑒別,這是側(cè)重在實熱證腹?jié)M的辨證施治方面,這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當時張仲景對實熱證腹?jié)M,在“可下之”治則的指導(dǎo)下,那些方證怎么鑒別。
首先請看第9條,厚樸七物湯證:
“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二類)“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首先來說,是先病腹?jié)M之后再發(fā)熱,還是先發(fā)熱十日,再腹?jié)M呢?得先發(fā)熱,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你從方來看,若先發(fā)熱,后腹?jié)M,應(yīng)該怎么治呀?現(xiàn)在,他說的是“病腹?jié)M”,要強調(diào)是已有腹?jié)M病來就診,但是,你若問他的病史,先有發(fā)熱十日,作為表證的話,它應(yīng)該是脈浮的,這個“浮而數(shù)”和發(fā)熱,不能聯(lián)系起來只看成是外感風熱,為什么這么說呢?因脈浮而數(shù),這里體現(xiàn)的是邪氣盛了,而且,這個邪氣是在腸間,而不是在胃,因為“飲食如故”,因此,這是表里同病,里證重于表證,在這個方子里面,它是怎么組成的呢?是桂枝湯去掉芍藥,再和厚樸三物湯合成,我們現(xiàn)在是先講厚樸七物湯,后講厚樸三物湯,所以,請大家看厚樸三物湯的組成,就在下邊,下一頁的11條,厚樸三物湯的組成是,“厚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本方寫的,厚樸半斤,也就是八兩,大黃是多少呢?少了一兩,那厚樸三物湯是大黃四兩,這是大黃三兩。枳實,厚樸三物湯是五枚,本方仍然是五枚,這就是說,合厚樸三物湯,實際在量上,大黃的瀉下作用,比厚樸三物湯的量少了一兩,這是厚樸七物湯的特殊情況。剩下關(guān)于姜、棗的問題,你看原方,因為有桂枝湯法,他為什么去掉了芍藥呢?在這個加減里,就是腹脹滿為重,以腹中脹滿為主癥的,叫腹?jié)M病,現(xiàn)在腹部不疼,所以去掉了芍藥,一定是按照腹?jié)M病,以脹滿為主癥,兼有疼痛,但是,現(xiàn)在它不疼,所以去掉芍藥,這個方子是一個表里兩解的方子,但是,重點在于什么呢?對于解表和通里,通里的攻下作用不是很重,這是一個表里雙解的情況。
現(xiàn)在我要說“方后注”里,比方說“嘔者加半夏”,“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從這個“方后注”,也能體現(xiàn)大黃不能多用,證明它表證經(jīng)過了一段時日了,正氣有被傷的情況,所以,大黃的量要小一些,盡管需要通里,需要表里雙解,不要重用,假設(shè)說,就用大黃三兩,配上枳實、厚樸,若出現(xiàn)了下利,希望你把大黃去掉,張仲景自己就有加減法,在“方后注”里,這就說明要防止脾胃更傷,如果出現(xiàn)嘔吐的話,加半夏,這里還是來調(diào)理脾胃的氣機,用半夏。寒多者,用生姜加量,起到溫散的作用,對解表,是辛溫發(fā)散,對調(diào)理脾胃,也有溫胃止嘔的作用,所以,生姜的加量,和半夏的配伍,我覺得,這“方后注”的加減倒很說明問題,證明在表里證同見的情況下,臨床上會遇到哪些情況呢?在臨床應(yīng)用上,防止傷脾胃,減大黃的問題,在原方里面,大黃的用量已經(jīng)考慮了要少,但是,如果見下利,必須要把大黃減掉,再一個,就是對脾胃的問題,顧護脾胃。關(guān)于生姜的量,及生姜配半夏的意思,休息。
相關(guān)閱讀
猜你喜歡
精彩推薦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yīng)篇感應(yīng)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yīng)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