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鍛煉說》要略 十二 簡練才能
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鍛煉說》要略 十二 簡練才能
明教嵩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者世出世間之大寶,不聞以才也。有才而無德,守有德而無才。世法且然,況希佛祖,出生死、練神明、歸寂滅者,所學者何事而才能是問乎?
然安椎魯,守拙撲,鍵戶而寡營。善一身則可,而以主宰叢林,綱紀衲子,肩法門鉅任,豎佛祖高幢,非長才異能,簡練有素,鳥能勝任而光大哉?
故治叢林,不可以無才,而亦不可有恃才之人。恃才者進,則為害非細。故推其才又不可不論其德。(中略)然其中最難者,造物生人,全才少、偏才多;才德相兼者少,而不相兼者多。(中略)
其頭角英異,根本綱宗已明,可望為種草者,則簡練更當周備,不可輕易放行也。
東序,由下而上,則:悅眾,以肅諷誦。直歲,以領眾務。典座,以主烹飪。知庫,以司會計。副寺,以助總理。維那,以飭堂規(guī)。監(jiān)院、都寺,以任院事。(中略)
西序,由卑而尊,則:侍者、密邇長老,或燒香,或衣缽、或湯藥、記錄書狀,皆以便習學也。而知客,以職典謁。知浴,以興普行。知藏,以掌瑯函。書記,以宰文墨。堂中板首,則堂主、后堂。層累而上,則西堂、首座。而四板首所職者,則規(guī)矩佛法,以佐長老;鍛煉禪眾,以接來學。而事乃大備矣。
古云,不遇盤根錯節(jié),無以別利器;縱有能人,不歷執(zhí)事,何以陶煉德器,博綜智能。非麤疎而任習,即擎肘而無才,以宰叢林,安得不敗事而決裂哉。況從上古錐,欲磨厲人材也,叢林務行,無不命歷。
溈山古佛,百丈命以典座;雪峯化主;五祖磨頭;妙喜東司;百靈知浴;圓通知眾;回石監(jiān)修;權直歲;匡桶頭;洞山香燈;大伯知隨;陸沉下板;率先苦行。皆所以養(yǎng)其器,老其材,斧斤其質干,霜雪其筋骨,使之任重致遠而柱石法門也。
獨至付授一事,常不於列職,而必於首座西堂才何哉?既望其荷擔法門,必能鍛煉衲子,方可利益方來。既期以宰斷叢林,必能哮吼當場,不可紹續(xù)慧命。若不於板首時,熟練其鉗錘,使牙爪毒辣;推舉其秉拂,使聲光靄著,一旦居此位,行此令,豈能不捉衿而露肘哉?
嗟!見近世法門,不講鍛煉,急於收人,衲子入門,草草付授。即或系執(zhí)事,不循資例,輕易打發(fā)。(中略)不但誤天下蒼生,而自弄自誑,門庭倒塌而不可扶矣。何可取也哉?(下略)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