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黃念祖老居士)【四】

  【諸佛別無所證,全證眾生自性爾!

  諸佛成了佛,證了佛。信解行證,開始要信、信了之后如實的解,解了之后就實行,行了之后,最后是證。諸佛證什么?別無所證,全是證的‘眾生的自性’。佛所證實到的是什么?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本性。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佛證的是什么?成了佛,證了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就是眾生每一個的本性。底下引華嚴。

  【如來出現(xiàn)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諸大菩薩你要知道你們的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在你心念之中,有佛成功了。

  【‘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諸佛如來就不離眾生之心,而成佛呀。

  【‘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如是’!

  每一個人有自心,一切眾生也都是如此。

  【‘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無窮無盡的佛,隨時隨時在那里成佛。而且此心廣大周遍,無處不有,永遠是不離不斷、無有休息。(此為一段,下第二段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看見星星,大覺大悟,成佛了。)

  【又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zhí)著,不能證得’】

  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經(jīng)有了。在座的人,每一個人,承認這句話嗎?這是佛說的,佛成佛時所證明的。成佛就是因為證實到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有如來的智慧,所以我們要大精進,要大慚愧。我們有如來的智慧,可是我們就墮落成這個樣了。這是事實,但是我們要懂,我們并不是很難,只要把這些虛妄都去掉,恢復本有就是了。不是變個什么、得個什么、修成個什么。氣功是講究從頭上出了個小人(元神),小人再修,又再出個小人。佛法不如此,此為心外取法,佛教不是這樣。眾生有佛一樣的智慧,但就是因有妄想、有顛倒執(zhí)著。想的都是錯的,還執(zhí)著,還把錯的抓住不放。這不好辦了,所以不能證得。

  【‘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xiàn)前。’】

  就是這樣。這一段十分殊勝。這一段論文,十方諸佛都放光;一切佛世界都天雨妙花;一切魔宮都震動。就像我們地球發(fā)生了唐山大地震,九級,魔宮都倒塌,魔王都昏倒在地,不可思議。

  所以,一切神通,現(xiàn)在的奇異功能,均無法相比。神通太渺小了。阿羅漢的神通,能把太陽和月亮換個位。阿羅漢還是小神通,菩薩神通更大。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能直指凡夫的心。讓凡夫見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佛,這是佛的神通。佛現(xiàn)大神通,直指:念法身佛,念的就是自己的自性。這和凈土宗是結合的。觀經(jīng)的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在解放前夕,江西有個比丘尼,逝世之后火化,頂骨不壞,上面有四個字:‘心作心是’。圓徹法師已經(jīng)有了此拓片。此是很殊勝的事。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現(xiàn)在念佛,就是‘是心作佛’。你作佛這個心就是佛。此就與彭二林完全一致了。實際說,夏老師說,《華嚴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三部經(jīng)是一部經(jīng)。華嚴是大本、無量壽是中本、阿彌陀是小本。三本是一部經(jīng)。

  《彌陀疏鈔》也是一上來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常明,是靈明。非常徹,是洞徹。非常寂,是湛寂。恒就是常,又用常來形容恒,絕對的恒。‘非清非濁、無向無背’。沒有清濁之分,也沒有向背之別。‘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這個真體,不可思議的,就是每一位的自性。所以彌陀疏鈔、觀經(jīng)的宗旨和此論是一樣的。這是‘根本’:‘體’和‘本’。

  彭二林居士是造詣很深的居士,很稀有。其論非常透徹,斬釘截鐵,不允許你模棱兩可。我們知道念佛有四種,念佛法身,此處指實相念佛。法身就是實相。念佛法身是直指眾生自性。什么叫念佛法身?不是要念一個什么咒?或一個什么?就是告訴你,眾生自己的本性,你要是認識你的本性,你就是見到了佛的法身。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念佛法身。這就是直指:直接、究竟、最殊勝的成就。所謂成佛,就是成的這個。‘諸佛別無所證’,諸佛證得什么?另外沒有什么證的,‘全證眾生自性’,他所證的全部就是眾生自性。此說直接了當,斬釘截鐵。說證得什么?別的沒有,就是在座每一個人的本性。佛證,就是證這個,成就這個。

  自性是湛寂光明。清湛極了,一點塵渣都沒有,清凈極了。光明無量,遍周塵剎,此光明遍周一切剎土,一切虛空、世界,這也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為什么說我們眾生是迷呢?就是迷了這個本性。自己有了這個本性,不能認識,迷了這個本性,這就是迷。覺悟了,證到了,就是佛。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么簡單明了。一切法門,就都是為這一件事。底下引據(jù)經(jīng)文來做證明。說這些話是根據(jù)圣言量,是佛說的,是諸大菩薩說的,這就有根有據(jù)了;就可以為人演說了,可以告訴別人了。把自己個人的見解隨便拿來和人談,時下很多人有此毛病。這是謗法。

  引了華嚴兩段,一段是如來出現(xiàn)品,‘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一切大菩薩應當知道你們自己的心,佛教導菩薩第一句話就是此話。今天在座諸位也是菩薩摩訶薩,應當怎么樣呢?應當‘知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常有佛成正覺。諸佛菩薩在哪成正覺?就在眾生的心念之中,我們不知道,所以是凡夫在迷。何以故?因為‘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一切如來都是不離這個心成正覺。佛的成就,就是知自心,如自心,證自心。當時華嚴會上諸菩薩摩訶薩的心是如此,一切眾生心亦如是,那就包括今天在座的人了,每一個人都包括在內(nèi)了。一切眾生心,都是這樣,‘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在你心念之中,都有如來在心念之中成佛、成就正覺。你的心是‘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我們的自心,沒有斷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在念念中常有諸佛成正覺。這是在華嚴會上釋迦牟尼教導諸大菩薩的。當時說華嚴的時候,稱為毗盧遮那佛,稱為盧舍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

  另一段話也是我常常引的,‘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大家聽到點奇異的功能,就羨慕得不得了。我修了多少年,還沒有什么,他一下就有神通,很奇異,很羨慕他。其實這算什么!咱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有如來全部的智慧,如來的全部的功德。什么奇異的功能,九牛一毛,可以忽略不計。我們既有與佛一樣的智慧,一樣的德相,為什么不顯現(xiàn)呢?為什么還在迷呢?為什么還勝不過煩惱?煩惱來了,例如有個老居士與街坊鬧氣,后來得病種種,煩惱還是勝不過。為什么呢?現(xiàn)指出這個原因:‘但以妄想、顛倒、執(zhí)著,不能證得’。有妄想,就顛倒,你就錯了,不知道是非。執(zhí)著:碰到什么事就抓住了,沾著。這是我的親人,那是我的仇人,我所討厭的人,我怎么也不讓他好。執(zhí)著的非常厲害,不能平等。那么,就不能證得,就不能顯現(xiàn)。‘若離妄想’,離開了妄想,一切智、自然的智慧、沒有障礙的智慧,就現(xiàn)前。事情就是這樣。此為前次所講,很重要,所以今天再重覆一次。

  上次我說,說這段話時,十方諸佛都歡喜、放光,一切天女都散花,魔宮都震動,因為此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最殊勝的一件大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這就是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的知見,也不是任何學者的知見,也不是任何宗教教主的知見,他們都沒有。佛的知見,最平等,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但是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問題就這么一點點。到這里大家自然會問:‘這個妄想執(zhí)著,我們怎么去啊!’,問題矛盾在這,焦點在這。我們跟佛一樣,但是現(xiàn)在不能證得,不能證得,就是為了妄想執(zhí)著。這個妄想我們怎么去啊?

  【云何離于妄想!

  怎么離妄想呢?底下的話,大家要注意,就是彭居士極殊勝之言,是凈土宗登峰造極的話,也是禪宗的登峰造極的話,也是密宗登峰造極的話。從密宗看,今天能聽到這個話,等于毗盧遮那如來給大家做大圓滿灌頂。怎么去這個妄想?

  【須知一切眾生顛倒執(zhí)著,全是諸佛法身。何以故。】

  此話易懂,但其意十分難懂。顛倒執(zhí)著是什么?就是諸佛的法身。你不知道這個,因此,顛倒執(zhí)著就把你妨礙了,不能證得佛的智慧,你認識了這點,那成佛就是時間問題了。時間也是虛妄。至于何以顛倒執(zhí)著就是佛的法身?因為:

  【顛倒執(zhí)著常自寂滅故!

  這些顛倒,其常恒的本身就是寂滅,(涅槃就叫寂滅)。妄想,大家想一想,我這一念妄想從哪來?你能找得著妄想的來處?從哪來?你說我聽聽,從外面來的?從里面來的?從什么地方來的?從美國來呢?從廣濟寺這出來的?從心里頭出來,你心在哪?找個地方我看看。你說不出來,無所從來。再看這一念妄想過去了,哪去了?它到哪去了?亦無所去,去處你也找不來。所以,一個妄想,就是一尊佛出現(xiàn),如來啊,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這跟楞嚴的道理相通了。楞嚴應該讀作‘首楞嚴’,此三個字是專名詞,沒有翻譯,跟‘般若’一樣,沒有翻譯。‘首楞嚴’的意思是什么?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楞嚴是經(jīng)中之王,最難讀的一部經(jīng),最深入了。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個堅固,就是不生不滅,都是常恒的,離開生滅的,究竟的,是堅固的。一切事,就包括我們所謂的善事和惡事等等。楞嚴這個道理,跟這可以相通。

  《圓覺經(jīng)》:‘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跟這里也相通。你雖然顛倒執(zhí)著,可是你本來成佛。因為,這里說:顛倒執(zhí)著也是佛的法身,而且《圓覺經(jīng)》說:‘淫怒癡,戒定慧具是梵行’。殺盜淫三毒,戒定慧三無漏業(yè),它們平等啊。

  所以《維摩詰經(jīng)》指示不二法門。一切相不二,把這個體會了,就入不二法門了。一切顛倒執(zhí)著,都是佛的法身。一切事都是佛的法身,所以‘一切事究竟堅固’。你在這里還有什么分別對待?還有什么叫‘二’?當然入不二法門很難,但可以由此向不二法門趨近。若真正能夠信、承擔,就入不二法門了。

  這個道理很難懂,引經(jīng)據(jù)典,經(jīng)上是這么說的,但是怎么去體會呢?密教大圓滿里說:如我們在水上,拿個手指頭在水上寫字,在水上畫畫。(大家回去拿個臉盆,可以試一試。)臉盆中是水,譬如咱們的本心,清凈的心。你在水面上寫個字,就出了字形,這是事相。這個事相是水上畫出來的,就同水上生波一樣。波代表妄想,水代表本心。但是波不是另外一件東西,波就是水里出來的。所以,波就是水。波不是水,是什么?雖有波之形相,但它就是‘水’。所以,《資糧》講這個講得很深入,大家可以參考。但是,若是水很靜的時候,可以照見月亮及一些形相。水亂動,這會什么都不能反映了。但是,它還是水,不是別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它還是水。有波,波就是水。波代表妄,水代表真。妄就是真,就是真,就是法身。在水上寫字,這說明什么呢?隨處出生,隨處消滅。寫的時候,出一道,寫過之后,這一道就沒了。沒有形跡,只是凈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