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神秘面紗:我的慈恩寺禪修之旅

神秘面紗:我的慈恩寺禪修之旅

(一)來時的路

  自己和天臺還是有緣的,若干年前就因為一時腦熱跑到臨縣的溫嶺工作過幾個月,可惜還沒有沉下心來去體會當?shù)氐娘L土人情,就急匆匆的逃離,就記住了當?shù)赜邢删訔蠲,很好吃,泡出的楊梅酒也是提神醒腦,直到這次來才知道,天臺山是“佛道宗源”。

  因為從深圳來參加禪修,想著可以先到西湖游玩就先落腳在杭州的青芝塢青之蓮客棧,也沒有刻意選擇,但住的房間就在一個小佛龕的旁邊,離飛來峰、靈隱寺也不遠。早上就一路跑步上山。

  靈隱寺對我這個俗人來說唯一的印象就是濟公,除了這部兒時喜聞樂見的電視劇,還有就是之前讀過南懷瑾老師書中道濟禪師圓寂時的偈子“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然水連天碧。”不知道為什么,看過很多偈子,就是這一首看過就記住了,雖然也不能體悟其中的真諦?赡苓@就是緣分吧,冥冥之中有種力量把我指引到這里。而天臺也正是道濟禪師的家鄉(xiāng)。

  報到的時間是端午前前一日,而端午俗稱五毒日,在這一時段各種毒蟲、毒獸都耐不住自己的習氣出來惡作。人也會因為這悶熱的天氣而心生不清凈。于是古代的先賢就設立個節(jié)日以化萬民,

  讓大家把注意力轉(zhuǎn)移,男的去劃龍舟,女的去包荷包。而如今,龍舟和荷包只能出現(xiàn)在TV秀里了,會包粽子的人都是少數(shù)了吧。不知道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總之商業(yè)化有點太過方便了,省略了太多的真意。

  慈恩寺在網(wǎng)上是頗受贊譽的,是“實修的清靜道場”,作為已經(jīng)有點網(wǎng)絡依賴的一代人,好像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成了我們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但他也給了我莫大的方便,能來參加這次的短期禪修班主要歸功于網(wǎng)絡和搜索,更要感恩的是寺里對網(wǎng)絡這一手段的前瞻性和義工們的發(fā)心投入,當然這是課程結(jié)束后才體會的到的。剛到慈恩寺的時候還發(fā)生了一段小插曲,讓我差點沒有機會接受佛法的魅力。

  從杭州到天臺,車行200公里,大約2個半鐘,剛出汽車站就攔到一輛的士。一說自己去慈恩寺,當即被的哥勸阻,說那里就是幾個大黑洞,因為比較隱蔽沒什么人去。他一臉誠懇鄙視的表情,說那里根本沒啥好玩的,要去寺院就去國清寺云云。我說我是去上課,已經(jīng)報名了是一定要去的,他就說他是喜歡去送慈恩寺的,那里連個公交都沒有,只能打車,好多人去到一看,還要坐他的車回來。在路上他反反復復說了幾次,我雖沒有應聲,但也心里有點犯嘀咕,心想先去到再說吧。其實寺院離客運站并不遠,感覺不一會,就看到了路邊慈恩寺的石碑,是新立的,并不雄偉大氣。車從這里一拐就進入鄉(xiāng)村土路,的哥說要是下雨要收50元,走一次車上都是泥。

  說著說著,就拐到了一個院子里,果然對于我這個已經(jīng)旅游過各類寺院的人來說,這里確如的哥所描述的,沒有大寺院的氣派和旺盛的香火,可能正直午休時間,偌大的院子里一個人也沒有。

  洞前都是施工的輔料和設備,幾個建筑也都在建設當中。司機狡黠的笑笑說,沒錯吧,你還得跟我回去。我說我還是先打個電話去問問,但電話也沒有打通,之前加過的義工的微信也沒有回復,那一刻還真是有點心里沒底。

  就在這時,看到有人從客堂出來,我就進去詢問?吞美镆彩呛翢o雅致可言,看上去很臨時。但在辦理登記手續(xù)的師父卻有種脫俗感,少言但坦誠。我本來連包都沒有從車上拿下來,看到了這位師父我心里便踏實了,取了行李就讓司機回去了。他還是滿臉擔憂生怕我受騙地說記我個電話把,想走的時候隨時聯(lián)系。

  既來之,則安之,斯是陋室,但我又不是來旅游的,何必著這個相呢?就這樣,我的慈恩寺禪修之旅開始了。

(二)心安之處便是家

  登記了身份證,領了修行用的灰色大褂,圣潤師(其實我到離開都不知道這些僧人的名字,自己也不知道怎么開口問,還是離開后因為要寫點體會向凈喜師兄問到的)就開始給我安排房間,很奇怪,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就是這樣的親切自然,好像是一家人,他說看今天來的人多少,盡量安排2人一間,后來證明來的人不少,每一間都是4人住滿。

  房間很小,僅容下兩張高低鋪,床寬80,房間里沒有風扇,更沒有空調(diào)和電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入住須知。3:30起床,21:00熄燈,同住的師兄感慨說從來沒有這么早起過。我不怕早起,大學時就在國旗班要早起踢正步,之后在廣播臺要早起練聲,也就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平時也一般6點多起床,在深圳已屬另類,但這個時間確實是有點太早了。后來了解到這并不是針對本次課程的特別安排,而是這里從住持到義工都遵循的生活規(guī)律,也就沒有什么好驚訝的,來這里就是為了修行,如果作風習慣與在家無異,又有何收獲可期呢?

  用餐的地方離住宿的地方不遠,樓體仍未完工,但用餐秩序是超出我的人生經(jīng)驗的。

  因為不懂佛門用語也不了解用齋的儀軌,只能用自己的詞匯來描述了,不到之處,也請善知識賜教。第一次參與齋飯,雖然齋堂簡陋,但清靜井然,沒有人講話,男眾、女眾分區(qū)而坐,住持在中間的座上,先是大家一起念誦 ,然后是一位常住的僧人拿著小法器在齋堂內(nèi)走動著唱誦儀軌,之后義工和伙房的僧人端著大盆依次在每個人面前經(jīng)過,大家依自己的食量取用。

  之前飲食過于挑剔了,嘴巴也吃刁了,在這邊又遇到個矛盾,一方面周邊沒有商店、飯店,齋堂也是定時定量供應,一方面又怕不和自己的胃口,不能浪費而要硬吃進去,所以只能是學著前邊師兄的樣子按照很小的量取用了一點。事后證明我是多慮了,齋菜隨談不上可口,但吃起來很舒服。人在這樣的氛圍里很容易升起敬畏、懺悔之心,而且此心隨之日盛,先放下不表,留待下文。

  用齋前,住持開始開示,是一位帶著眼鏡的白胡子和尚,看不太出年齡,約莫40-50歲,皮膚很細嫩,但胡子又都白了。他聲音不疾不徐,音量也不大,面容可掬,主要是講到了吃飯要把碗拿起來,左手拿碗,右手拿筷,現(xiàn)代人很多人都喜歡趴著吃,這樣不好。嗯,這樣其實確有好處,一是衛(wèi)生而節(jié)約,因為嘴離碗近,造成滴漏撒落的機率大大降低,也不會弄臟桌子;二是不會窩著腸胃,更利于吸收。師父方便我們記住這個規(guī)矩,就講到他之前反復強調(diào)但效果不好,后來他請大家觀想下都是哪些有情是趴著吃飯的,大家就都記住了。于是大家莞爾,開飯。

  飯菜簡單、清淡(后來知道這些飯菜要么是寺里常住、義工自己種植的,要么是各地信眾從當?shù)丶膩?a href="/remen/gong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供養(yǎng)的,洗碗的時候看到僧人們吃得非常干凈的碗,才體會到一點“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含義)。

  每個人都正襟危坐,手捧飯碗安靜的吃飯,期間有熟悉用齋儀軌的義工善意的提醒蹺二郎腿及雙腳亂放的師兄。有人陸續(xù)吃完在旁邊的水臺洗碗,沒人放大水量也沒人一直開著水龍頭。等我們吃得差不多,伙房的義工和僧人才開始用餐,看到有人離開座位,沒有將椅子放歸原處,又會善意的提醒,或者就先去將椅子放好,方便其他大眾出入。

  不禁感慨佛門的教化之力,來自五湖四海百余人,鄉(xiāng)音不同、習慣各異,但在幾乎沒有語言交流的情況下,就是靠著這個氛圍、靠著僧人們的示范、靠著大家內(nèi)心的善良,完成了這次如法的用餐,著實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

  每個人餐畢后在堂前向佛像行禮,齋堂外張貼著本次禪修班的課程表,按照時間有半小時左右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就簡單閑聊幾句。住在我一個房間的師兄都年長我?guī)讱q,有寧波的有福建的。寧波的大哥一家三口來的,他家的小朋友估計是這次年紀最小的學員了。

  雖然課表是晚上7點開始,但大家6點就換好了大褂,向洞窟里的大殿走去。

(三)唱念行走間

  慈恩寺的大雄寶殿確有特色,建在人工開鑿的巖洞里,而且洞中有洞,連綿不絕,按照智渡法師的規(guī)劃,5年之后這里一定會是另一番景象。洞口大抵朝南,陽光從洞口照進去給佛像撒上一層金光,在第二天的游覽時聽凈喜師兄講,端坐中間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兩旁是阿難和迦葉尊者,再兩旁是文殊、救脫兩位菩薩,最外圍一圈是藥師七佛。

  男眾女眾在大堂分列兩邊,靠中間過道的端頭位置是身著袈裟的僧人,因為僧尼很少,所以女眾那邊打頭的就是已經(jīng)持戒的居士。每個人對應一個拜墊,兩人共用一個小桌,里邊有早課、晚課的誦文,誦文的內(nèi)容很多,有些要念誦3-7遍,個別要念誦108遍以上。念誦中有各種鐘、鼓、大木魚、磬等配合伴奏,期間不斷有叩拜的動作。誦文中好多是用漢字標識的梵文經(jīng)咒,念誦節(jié)奏和調(diào)子上也時有變化,有時會越來越快,而且很多字不認識,所以直到短修結(jié)束,我也無法完整誦讀。

  不過誦讀的氣場極大,震得我頭極痛,有時不得不用手把頭用力的按住,沒有悟空的本事卻落得悟空的毛病。事后我問圣潤師,他說我要尊重經(jīng)書和文字,這些都是先賢的智慧結(jié)晶,再一個這是在消業(yè),是好事,之前他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人就是這樣,有個人和你一樣你也就不會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疼就疼吧。而且,念誦完成后頭從眼睛往上逐漸的清涼,一種久違的清澈的感覺。我并不是自我心理暗示,直到回來后我的眼睛還是可以瞪的大大的,沒有昏沉、眼皮很重的感覺。

  在拜墊前念誦之后,大家又依次排開在接引廣佛前念咒,好像是超度亡靈的意思吧,我也不太懂,下次去要去的時間長一些,普及一些基本知識。然后,大眾合掌開始繞堂,隨著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一步步莊重前行,我就眼睛默默的盯著腳下前方半步的地方體會腳起腳落,心無旁騖,一路走完心中竟充滿莫名的感動與喜悅。對于這些之前不以為然的形式也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我知道我的內(nèi)心開始接受了。

  整個晚課估摸有40分鐘,課后禪修正式開始,就在傳說中燃燈古洞的般若堂里。住持智渡法師介紹了天臺宗、慈恩寺的歷史淵源,但并沒有多講,只是說末法時代,大家更適合依次地實修,禪宗也不僅是頓悟,更有實修的傳承。說完就讓我們行起來,大家就開始繞著禪堂中間的供桌行走起來。法師和常住的僧人肩扛著香板走在最外圈,內(nèi)圈是女眾,中圈是男眾。“手要甩開,左三右七,就是右手甩開的角度要大一些,方便向著圓心轉(zhuǎn)彎……”法師一邊走一遍介紹行香的流程,說過會聽到“起”的時候,大眾要彎腰低頭,雙手提起衣襟小跑起來,并附和一聲“起”,聽到香板觸地的時候要立馬停住,每個人動作要協(xié)調(diào),步伐要緊湊,如有不協(xié)調(diào)就會挨香板。

  隨著一聲“起”,大家跑起來,四位僧人已經(jīng)在四個角站定,我們這邊剛和完,另一位僧人的“起”聲又來了,每位僧人的聲調(diào)音色各有區(qū)別,但都是中氣十足,余音繞洞。跑了十來圈,一聲香板觸地,大家紛紛停住,是的,紛紛,可能是對這個聲音還不太敏感,也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多人都向前跨了不止一步,我也差點撞到前邊的師兄。再次敲擊香板后,大家到拜墊上落座。好多人穿堂而過,挨了香板。原來我們跑香時圍繞的供桌只能在這種情形下從前邊穿過,其他時候只能從后邊繞過。在隨后的幾天里我有兩次差點穿堂被圣海師喝止,便長了記性。

  上拜墊之后,智渡法師開始教如何打坐,如何用衣襟將腿包住,如何擺放鞋子,如何觀呼吸,如何數(shù)息及一些禪堂里的基本規(guī)矩。比如聽到“沙”(音)之后要止靜,要完成上香后才能繼續(xù)調(diào)整坐姿,但聽到木魚聲后要完全止靜,直到磬敲響才能活動。說罷,一聲“沙”,兩位僧人從兩旁跑出,在供桌后交叉又在堂前匯合,用香板觸地,共喝一聲到“晚四香打起精神來”(音)……上香的儀式就要開始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