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課、佛教與禮俗規(guī)范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guī)范

  禮俗是一個民族約定俗成的文化,其形成往往受到民間風俗習慣的影響,或因宗教信仰而日久成俗。例如,佛教傳入中國后,不但深入民間,融入生活,自成一套婚喪喜慶的儀禮規(guī)范,而且對于中國民間流傳的男婚女嫁、八字算命、沖喜、冥婚、哭墓、看風水迷信色彩濃厚的民間習俗,無形中也發(fā)揮了移風易俗的功用。

  首先有關(guān)婚嫁的禮俗,佛教鼓勵青年男女到寺院舉行佛化婚禮,以信仰為力量,期許彼此遵守承諾,互相尊重與包容,攜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

  在生兒育女方面,佛教認為眷屬都是有緣來相聚,身為父母者,平時就要有健康的心理及端正的行為;尤其在母親懷孕后,更要培養(yǎng)善因良緣。因此,父母于平素禮佛誦經(jīng)、聽經(jīng)聞法、樂善好施、長養(yǎng)慈悲善根,具足清凈;的身心,將來子女出生,其肉體與精神必能受到父母良好性格遺傳的影響,這就是最好的胎教。

  孩子一旦出生,可以參考具有佛教意義的詞語命名;彌月時可至寺院禮佛,甚至舉行寄名禮,過寄給佛祖,作為將來皈依三寶因緣,并以素齋供眾,切忌殺雞宰豬,大宴賓客,或為滋補母體。因為飛禽走獸雖是畜生,同為有情生命,應給予尊重,若為口腹之欲,恣意宰殺,令彼子母離散死亡,結(jié)下怨仇,自己也難以獲得安樂幸福。

  子女成年后,可參加寺院舉行的成年禮,亦可自行誦經(jīng)禮佛回向。尤其,佛化家庭最好能從小就確立孩子的佛教信仰,盡早皈依三寶,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三十六說:「我見眾生主懷妊之時,我即教彼,為其子故,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其生已,復教三歸;及生知見,復教持戒!

  有生必然有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jīng)的歷程,一般民間基于「生死事大」,或為顯示身分地位,一旦眷屬親人過世,往往極盡鋪張浪費,例如出殯時安排電子音樂、花車、游街、哭墓等;甚或迷信看風水、堅持土葬、擇日、死后八小時內(nèi)不能入殮、焚燒紙錢紙屋等,這些迷信與執(zhí)著不但絲毫無益于亡者,對于眷屬的精神物力更是一大耗損。

  佛教認為喪葬儀禮貴在真心誠意的悼念,尤其應當重視臨終關(guān)懷,讓亡者平靜安心尊嚴的往生,讓家屬盡快平復哀傷的情緒,正常生活。因此,佛教主張火葬,不求奢華;入殮時不一定用豪華棺木,或特置新衣、壽衣、珍寶等;佛事法會應當力求莊嚴而不繁瑣,最好參加寺院的隨堂超薦,或是配合親朋好友的時間,共聚一堂,為亡者念佛致意,并不一定要經(jīng)過頭七、二七乃至七七等重重祭拜儀禮。尤其,佛教主張真正對亡者有意義的緬懷是讓他遺愛在人間,例如為他布施,護持文教事業(yè);為他出書,發(fā)揚其精神理念;成立基金會、獎助學金,乃至器官捐贈等。這些作為,不唯利他,更是亡者往生善道的資糧。

  關(guān)于喜慶方面,民間慶賀壽誕的方式很多,有人大宴賓客,有人唱歌跳舞,有人請戲班敲鑼打鼓,總不離喧譁吵鬧,反而失去慶生的意義。佛教并不主張過生日,因為生日正是母親生產(chǎn)受難的日子。因此,佛教徒可于母難日誦經(jīng)禮懺,或參加寺院舉行的報恩法會、大悲懺法會,乃至打齋供眾、助印佛書、布施供養(yǎng)等。如果真要為自己作壽,應在六十歲以上,之后每逢十年再過壽,如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等。過生日最好能團體舉行,集合同一年齡的壽星,定期供佛齋僧;若宴請親友,最好不設葷席,不收賀禮,以莊嚴節(jié)約為原則。

  此外,一般的喜慶,如喬遷、新居落成、開工破土、開張、開市、佛像安座,乃至新車啟用等,可請法師舉行灑凈儀式,至誠誦念大悲咒,以楊枝凈水蕩滌壇場,以期消災增福。就職、頒獎、開會可依佛教儀式,于會場安設佛像,唱三寶頌,禮請法師開示,也可以選擇寺院講堂為會場,既莊嚴又方便。

  總之,佛教主張禮俗規(guī)范應以不虛榮、不執(zhí)著、不舖張、不迷信為原則。尤其,佛教徒應將信仰融入生活之中,讓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有佛法指導的人生,必然時時心安,處處自在。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