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簡稱《維摩經》,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又名《凈名經》或《說無垢稱經》。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維摩詰經 >

覺之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法—以《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為初步探討

  覺之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法

  ──以《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的“慈悲喜舍”觀為基礎的初步探討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王惠雯

一、 前言:

  本文主旨擬在探究“覺之教育”的實踐原則,透過《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的“慈悲喜舍”觀之闡釋,期能為現(xiàn)代的教育方法安立一根本的理念依據(jù),以及實際的方法步驟。

  身為一位教師,肩負載道之責,除了需要具備傳授知識的技巧,更應懷持高尚的人格精神理念,將教育的功能充份開展。以“教育”為一整體來看,牽涉到教育工作者、教育對象、教育方法或體制等等方面的復雜互動關系,依于不同的基源問題,將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論。

  “覺之教育”的理念基本上即含攝整體的教育理念,特重闡明“覺”的義理、本質、方法(覺義、覺性、覺法)。其實踐的理念原則并不需特別預設宗教-神性的立場,而是由“人”本身做為起點而開顯完美的人格成長。在教育實體中,因“覺”的開顯作用,將能充份實現(xiàn)教育的功能-因人設教、因教而成,師、生、法三方面共融成一互相成長的實體。

  然而,圓滿實現(xiàn)此一教育理念的可能性,其基礎主要有賴于教師的自覺性! ∨_灣近年來教改之風盛行,但仍未發(fā)展出成熟穩(wěn)健的體制。每年皆有無數(shù)的施教者與受教者在校園中穿梭來往,明顯的,“人”應當是教育中的實存主體,因而“先明其人而后施其教、先成其人而后成其教”是較具實效的基礎思考模式。

  在《維摩詰經》中主要闡明大乘佛法的義理-以“心凈、眾生凈、國土凈”為訴求,說明菩薩隨發(fā)菩提心,則有純凈意樂,乃至能有清凈有情,以嚴凈佛土。進而有清凈法教、清凈妙慧智行、清凈自心及妙功德。(玄奘譯本)太虛大師認為:維摩詰居士“自居師位,教化他人,蓋以凈佛國土,須由教化眾生而成故”,此凈佛國(化他)和華嚴入法界品所說的證行法身(自行),實則同一佛法。[1]由此可見其特重教育概念的闡發(fā)。

  一般咸認為佛教教育強調平等、慈悲、隨機教化,和中國儒家傳統(tǒng)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原則相似;蚴钦J為佛教傳統(tǒng)上重視出世間法的教導,并不強調世俗知識的傳授,因而質疑:在現(xiàn)代教育領域中恐無法培育出國家社會所需的“全人”(全方位的在世存有者)。事實上這是出于對于佛教教理的片面了解所致;從大乘佛法以及人間佛教的觀點,現(xiàn)實生活中的清凈佛國能夠成就,也應該成就。透過自覺覺他的教化理念,共成嚴凈國土,開展世間的殊勝價值意義,正是“覺之教育”的發(fā)展目標。

  為了明了上述理念開展的可能性基礎,本文擬先探究《維摩詰經》中的慈悲喜舍觀,包括:以大乘空觀觀眾生,如何衍成無住而生一切法的義理,并理解慈悲喜舍行的實踐原則;再思考“覺之教育”理念的安立,及其在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中進一步實踐開展的可能性。

貳、 正文:

  一、《維摩詰經》中慈悲喜舍的教育觀

 。ㄒ唬 經中他品所述的慈悲喜舍概念[2]

 。保藜缺采嶂品,以成就眾生土,成就嚴凈佛土:

 。挤饑罚局邪浳闹蚍,是經宗分之全部綱格,[3]其中標舉出菩薩和有情眾生之間的關系,應當知其根機為何,與其同處以教化,善于安立眾生,使其蒙益:

  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皆為一切眾望所識。…善知有情諸根勝劣。…常思示現(xiàn)諸有趣生。為大醫(yī)王善知方術。應病與藥愈疾施安。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凈。其見聞者無不蒙益。(大正14,頁557c~558a)

  佛陀世尊)強調成就眾生即是成就佛果,成就有情土即是成就佛土:

  爾時世尊。告眾菩薩。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凈佛土。所以者何。諸善男子。一切菩薩隨諸有情增長饒益。即便攝受嚴凈佛土。…菩薩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虛空。唯為有情增長饒益生凈功德。即便攝受如是佛土。攝受如是凈佛土者非于空也。(同上,頁559a)

  因此,增長饒益有情以生清凈功德,即是攝受與其相應的佛土。此一基礎則是奠定在知一切法空而攝受佛土。然而應當了知:不離眾生得凈國;雖解于空,不可但以空而得。[4]因此,需修善行。

  經中提到寶性贊嘆佛陀所具之平等慈愍心:

  八法不動如山王,于善不善俱慈愍,心行如空平等住,孰不承敬此能仁。(同上,頁558c)

  佛由于體悟一切法空,所以內心能夠平等如虛空,于善、不善者皆平等慈愍饒益。菩薩修持凈功德,發(fā)起相應善心行,即攝眾生來生其國。如修“慈”等四無量心,亦能為嚴凈佛土:

  四無量土。是為菩薩嚴凈佛土。菩薩證得菩提時。常住慈悲喜舍有情來生其國。(同上,頁559b)

  以下在<方便品>中則提到如來身為無量善法所集成:

  諸仁者。…。于如來身應起欣樂。所以者何。如來身者。無量善法共所集成。從修無量殊勝福德智慧所生。從修無量勝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生。從修慈悲喜舍所生。…諸仁者。如來之身功德如是。汝等皆應發(fā)心求證。汝等欲得如是之身息除一切有情病者。當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同上,頁561a)

 。玻缺采岬囊饬x:

  在<菩薩品>中提到慈悲喜舍的內容,即是平等心、忍?唷倶贩、斷愛恚四者: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喙。喜是道場。悅樂法故。舍是道場。憎愛斷故。(羅什譯本,大正14,頁542c)

  慈是妙菩提。于諸有情心平等故。悲是妙菩提。于諸疲苦能忍受故。喜是妙菩提。恒常領受法苑樂故。舍是妙菩提。永斷一切愛恚等故。(玄奘譯本,大正14,頁565b)

 。常越饷撔谋娚闺x系縛:

  在<文殊師利問疾品>中,維摩詰居士告訴文殊菩薩應觀諸病非真非有,當于有情發(fā)起大悲:

  妙吉祥。有疾菩薩應自觀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一切有情所有諸病。亦非真非有。如是觀時不應以此愛見纏心于諸有情發(fā)起大悲。唯應為斷客塵煩惱于諸有情發(fā)起大悲。(同上,頁569a)

  所以者何。菩薩若以愛見纏心。于諸有情發(fā)起大悲。即于生死而有疲厭。若為斷除客塵煩惱。于諸有情發(fā)起大悲。即于生死無有疲厭。菩薩如是為諸有情。處在生死能無疲厭。不為愛見纏繞其心。以無愛見纏繞心故。即于生死無有系縛。以于生死無系縛故即得解脫。以于生死得解脫故即便有力宣說妙法。令諸有情遠離系縛證得解脫。(同上)

  菩薩發(fā)慈悲心不以愛見煩惱心纏繞,而是為斷煩惱,以求解脫之心使自、他得離系縛。因為目標明確(為求解脫),故不以愛欲煩惱心之故而流轉生死。然又因為悲愍生死輪回中的有情眾生,以求斷除客塵煩惱,所以能不厭生死。由此可見大乘佛法的所強調的菩薩慈悲之道,并不是出于貪愛心。然而實際上要從慈愛心中析離、不雜貪愛心,并不像概念區(qū)分一樣輕而易舉。

  為化導有情眾生,圓滿成就菩薩行以嚴凈佛土,<觀眾生品>即特從大乘空觀的角度加以闡釋。

 。ǘ加^眾生品>中慈悲喜舍觀之義理分析(智、悲、行)

 。保蟪丝沼^-明眾生無自性

  為成就嚴凈佛土,菩薩應當:

  正觀一切有情,譬如幻師觀所幻事。(大正14,頁572c)

  應正觀察一切有情。所以者何。諸法本空真實無我無有情故。(同 上)

  就像有智慧者,觀察水中月、鏡中像等之無常生滅的幻象,毫無實性。又如觀察第五大、第六蘊等絲毫沒有存在可能性者。觀夢悟之后,夢中所見之虛。一切諸法空性、無我、無眾生。

  以真實智慧觀察,即是大乘空觀的看法。正因為透視眾生的空無自性,始能毫無厭倦的利導眾生。[5]太虛大師以天臺三觀之說,闡明此一空性之理:

  此章為如幻非有觀,亦名從假入空觀,…。謂有情世間、器世間,皆為和合、相續(xù)、假相而成,妄執(zhí)為實。凡修行人,便當觀此假相為空,以遣其執(zhí);脦熡鞅娚孕,幻人喻變造諸相,雖有業(yè)用,但知空寂。[6]

  然而,誠如<佛國品>中所說,“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虛空,…攝受如是凈佛土者非于空也”,應當觀有情眾生如幻非實,遣執(zhí)之后需進而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但一般人的思維心,不易理解如何可能采取“無眾生實性”的觀念同時,已將對象遣除,卻又能依之而修善法,進而成就眾生土與佛土?究竟實與空之間應當如何如法觀之?

  對天臺大乘空觀的理論來說,以空遣執(zhí),是之所以采取空觀的意義。遣執(zhí)之后需再由空出假,由假達于中觀。因此,<觀眾生品>中即進一步藉文殊菩薩提問:如何在空觀的基礎上加以修學四無量心。

 。玻缺采嵝校

  在佛教中對于慈悲喜舍所采取的基本看法是與樂、拔苦、隨喜、平等心,[7]而《維摩經》中則說平等心、忍?、悅樂法、斷愛恚。在<觀眾生品中>則提到為有情說如斯法令其解了、將一切功德善根回施有情、饒益有情歡喜無悔、平等饒益不望果報

  妙吉祥言。若諸菩薩。如是觀察一切有情。云何于彼修于大慈。無垢稱言。菩薩如是觀有情已。自念我當為諸有情說如斯法令其解了。是名真實修于大慈。(大正14,頁572c)

  妙吉祥言。云何菩薩修于大悲。無垢稱言。所有造作增長善根。悉皆棄舍施諸有情一切無吝是名菩薩修于大悲。(同上,頁573a)

  妙吉祥言。云何菩薩修于大喜。無垢稱言。于諸有情作饒益事歡喜無悔。(同上,頁573a~573b)

  是名菩薩修于大喜。妙吉祥言。云何菩薩修于大舍。無垢稱言。平等饒益不望果報。是名菩薩修于大舍。(同上,頁573a~573b)

  以上的慈悲喜舍觀是從“布施”的觀點來說,[8]包括法施、法供養(yǎng)、饒益有情、平等及無住施。其中有關慈的部份說明較詳,總共提到二十九種行慈的方法。[9]總結即在于真實慈,所謂“菩薩通達一切眾生如幻,法性究竟空寂,…因為這樣行慈,深達諸法幻生,無有法的自性,…既無能教的菩薩,亦無所化的眾生。”[10]其中即包含自利、利他所需成就圓滿的諸種菩薩行原則,以及斷證之德與覺行等。大抵融合對于法性之了知的真實慧與行慈相應所開展的實踐。

  至于悲與喜、舍則只略述,太虛大師認為:以廣顯略,以略攝廣,見慈為根本自心;能明乎慈,即明乎悲、喜、舍矣。[11]

 。常疅o住為本立一切法:

  欲除一切有情煩惱。當何所修。曰欲除一切有情煩惱。當修如理觀察作意。又問。欲修如理觀察作意。當云何修。曰欲修如理觀察作意。當修諸法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法孰為本。曰以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曰倒想為本。又問。倒想孰為本。曰無住為本。妙吉祥言。如是無住孰為其本。無垢稱言。斯問非理。所以者何。夫無住者。即無其本亦無所住。由無其本無所住故。即能建立一切諸法。(同上,頁573b)

  太虛大師認為:“無住為本”,謂真如不守自性妄動──非真如不守自性,因無明妄動,瞥爾一念,自離自性。總之,根、身、器界種子之相,皆由八識顯現(xiàn)。但八識所由能顯現(xiàn)此根、身、器界種子之相者,又實依無住(即真如不守自性妄動),與真如(即具有恒沙無量妄染之真如)二者為本耳。依無明為不覺義,依真如為覺義。此經雖顯此種種不凈之法,是在善修者反之從真如為本,則又皆為種種凈法。此段為全經示行之徑路。[12]

  (二)慈悲喜舍觀的特色

  綜觀以上可見《維摩詰經》的慈悲喜舍觀系以大乘空觀為主要的理念基礎。因為成就佛國凈土,須以成就有情眾生為介,因此修行者應以自心凈,進而達眾生凈、國土凈。和小乘及藏傳佛教對于四無量心的探討相較,[13]《維摩詰經》中并未特別顯明其“修學次第方法”,[14]但其所示的教學理念值得進一步加以發(fā)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