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人生佛教
一、前言
人生佛教的口號,并不是印光大師喊出來的。可是在印光大師的遺教中,充滿了人生佛教的意義。凡是人生一切重要的問題,印光大師都有諄諄的開示。一部份的佛教徒,往往誤認凈土宗的修持,只要一心求生西方,對于現(xiàn)實人間的世事,可以不問不聞。但凈土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卻并不教人廢棄世事,相反的,大師常常勉人居塵學(xué)道,善盡做人的義務(wù)。如文鈔正編復(fù)寧波某居士書有云:“人生世間,不可無所作為,但自盡誼盡分,決不于誼分之外,有所覬覦,士農(nóng)工商,各務(wù)其業(yè),以為養(yǎng)身養(yǎng)家之本,隨分隨力,執(zhí)持佛號。”這一段遺教,可說是對于學(xué)佛而廢棄世事者的當頭棒喝。際此人生佛教的呼聲,響徹云霄之時,欣逢印光大師百齡圣誕紀念,敬將印光大師的遺教中,有關(guān)人生佛教的重要內(nèi)容,予以論述。
二、印光大師最重視人間倫理的實踐
印光大師雖是一位精研三藏的大通家,但并不以學(xué)問炫人,所以他的文章,淺明易曉,人人都看得懂,人人都愛讀,人人看了都受實益。因為大師的文字,切合人生的需要,尤于人間倫常大教,不憚一再反復(fù)開示,如文鈔正編與丁福保居士書云:“學(xué)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筑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又一函遍復(fù)云:“念佛之人,必須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樸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于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正因為印光大師提倡居塵學(xué)道,所以并不主張濫行出家,特別強調(diào)家庭的佛教,如文鈔正編復(fù)林介生書云:“如來說法,恒順眾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盡人倫,內(nèi)消情慮,使復(fù)本有真心,是名為佛弟子,豈在兩根頭發(fā)上論也!仗此好心,竭力學(xué)道,孝弟修而閭里感化,齋戒立而殺盜潛消。研究凈土之經(jīng)論,則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書,則知淑世之良謨。以凈土法門諭親,以凈土法門教子,及諸親友。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使其同歸凈域,盡出苦輪,可謂戴發(fā)高僧,居家佛子矣。”
三、印光大師最重視人生問題的解決
印光法師文鈔的內(nèi)容,多半是答復(fù)弟子的書信,針對著弟子的實際環(huán)境,予以不同的開示。因此大師的遺教,都是適合人生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在人生的過程中,尤以生、老、病、死四大問題,最為重要。茲將大師對這人生四大問題的開示,分述如下:
。1)生的問題
關(guān)于生的問題,印光大師最提倡優(yōu)生學(xué),什么叫做優(yōu)生學(xué)呢?優(yōu)生學(xué)亦名善種學(xué),亦稱人種改良學(xué),就是根據(jù)遺傳律,產(chǎn)生精神身體都盡美盡善的子孫。大師所作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有云:“欲生福德智慧光宗華國之子,必須敦倫盡分,孝親敬長,善待眷屬,愍恤仆使,此行之家庭者。至于鄉(xiāng)黨親朋,俱宜和睦勸導(dǎo),俾老者善教兒女,幼者善事親長,常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吃素念佛,愿生西方,永出苦輪,普為同人,懇切演說,令培出世之勝因,咸作守道之良民,能如是者,一舉一動,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為模范,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樹立。”正因印光大師主張以良好的遺傳,生產(chǎn)優(yōu)秀的子孫,故大師又提倡胎教,在同一文中有云:“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賢善。從受孕后,其形容必須端莊誠靜,其語言必須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須孝友恭順,行住坐臥,常念觀音圣號,皆須攝耳而聽,聽則心歸于一,功德更大。果能如此謹身口意,虔念觀音,俾胎兒稟此淳善正氣,則其生也,定非凡品。”
(2)老的問題
衰老是人生不能避免的事,所謂:“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如霜。”一個人應(yīng)如何安排老年的生活,大師亦有詳細的開示,在文鈔續(xù)編示周余志蓮女居士法語有云:“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xiàn)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頓好,心里除念佛外,別無一事掛牽。”“現(xiàn)在雖很強健,要做就要死了想。凡現(xiàn)在要穿的衣服,留著穿,凡綢緞皮襖等貴重衣服,均分與孫媳等,首飾、臂釧、耳環(huán)、及金銀翡翠等,通通救濟災(zāi)民,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若心中見識小,舍不得賑災(zāi),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等,自己身旁,決不可留此種令人起貪戀的東西,所有存款,為防養(yǎng)老者,亦須交與子孫,即田地契志等,亦須交代的干干凈凈。”
(3)病的問題
文鈔正編復(fù)黃涵之書有云:“凡人有病,可以藥治者,亦不可決不必用藥,不可以藥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藥乎!無論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迦陀藥,此藥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文鈔續(xù)編卷下重印達生福幼二編序有云:“善治病者,治之于未病之先,則受益深而無所費。故云:致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如是則無所謂病,何用治為!”由此可知印光大師深明“治之于未病”之理,與中醫(yī)“上工治未病”,西醫(yī)“預(yù)防重于治療”的道理,都完全相合。又大師憐憫世人大多因房事過度,以致百病叢生,所以文鈔再三痛戒房事過度,如文鈔續(xù)編與馬星樵書云:“有病之人,必須斷絕房事,方可速愈。”“治病第一要法,無論內(nèi)癥外癥,病未十分復(fù)原,萬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已種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難甚難,縱令不死,或成孱弱廢人,決難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攝養(yǎng),反說醫(yī)生無真本事。無論男女,均當侃侃鑿鑿,說其利害,俾彼病易愈。”又大師不僅重視治療身病,且尤注意醫(yī)治心病,復(fù)馬醫(yī)師書云:“佛為大醫(y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世間醫(yī)士,只能醫(yī)身,縱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識結(jié)果,了無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寶,發(fā)菩提心,為人治病,則當于醫(yī)身病時,兼寓醫(yī)心病法。”此與近代西洋醫(yī)學(xué),生理衛(wèi)生及心理衛(wèi)生并重,不謀而合。
。4)死的問題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生都難免一死。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初在印度皇宮做皇太子時,因出游見到死尸,才起了出家修行的動機。所以如果諱言“死”字,不僅不明人生的真相,且忘記當初釋迦牟尼佛創(chuàng)造佛教的動機了。換言之,忽略死的問題,那就是不懂人生,不懂佛教,人生佛教云胡哉!試觀印光大師,重視人生,所以也不忽略死的問題。大師所作臨終三要有云:“世間最可慘者,莫甚于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此身軀,復(fù)受別種身軀耳。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shè),只可任彼隨業(yè)流轉(zhuǎn),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凈土法門,固當信愿念佛,預(yù)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迥之苦。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dǎo)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凈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四、印光大師最重視現(xiàn)實苦難的救濟
人生佛教的意義,是要用佛教的慈悲救世精神,正視現(xiàn)實的人生,解救現(xiàn)世人生的苦難,我們看印光大師的一生,從事慈善救濟事業(yè),不遺余力。據(jù)印光大師行業(yè)記所載:“民國十五年長安圍解,急賑三千元。二十四年,王幼農(nóng)告陜西大旱,赤地千里,即速匯千元,致報國寺資糧不繼,亦所不計。二十五年,赴上海護國息災(zāi)法會說法,聞綏遠災(zāi),即席提倡,除捐收敬儀幾三千元外,更寫凈資一千。車返蘇城,先至寺取款匯后,始循眾請登靈巖山,其如饑如溺之悲心,類皆如是。南京魏梅蓀、王幼農(nóng)等,于三汊河創(chuàng)法云寺為念佛道場,請師指導(dǎo),為訂寺規(guī)。居士任心白,更邀馮夢華、王一亭、姚文敷、關(guān)炯之、黃涵之建佛教慈幼院于其間,仗師德望,皆得成就。師對院內(nèi)孤兒,尤深加慈憫,經(jīng)費多出自師之捐募及自捐,與上海慈幼院等視,使其有所教養(yǎng)成人。”由上所述,因大師本人力行慈善救濟事業(yè),故大師的弟子,亦能在大師領(lǐng)導(dǎo)之下,在慈善事業(yè)方面有良好的成就。尤于孤兒的教養(yǎng),特別重視,文鈔中有關(guān)救濟之文甚多,如上海佛教慈幼院添建房屋落成發(fā)隱頌有云:“濟濟孤兒,頭角崢嶸。若不救濟,將無由生。既得教育,正器必成;驗楣ど蹋蜃x或耕。為賢為善,嘉會其亨。恪守道義,雖賤亦榮。何況不少,出格俊英。不知慈幼,利益深宏。子輿之言,深具深思。唯愿仁人,同懷慈悲。院屋雖成,常資不資。各為輸將,以助成之。幼人之幼,己幼必奇。賢善相繼,為世型儀。利人自利,因果如斯。勿或不信,佛語不欺。”今大師弟子李炳南老居士,在臺中創(chuàng)立慈光育幼院,收養(yǎng)失去父母的孤兒,此種功德無量的義舉,當亦受了印光大師遺教感召所致。社會上的人,每批評佛教不做慈善事業(yè),但佛教中的凈土宗,還最能正視現(xiàn)實人間的痛苦,做了很多救濟人生苦難的慈善事業(yè),那么真正的人生佛教,當在佛教凈土宗求之。
五、印光大師最重視社會罪惡的肅清
人生佛教的宗旨,是要把五濁惡世改造成人間凈土,化娑婆為極樂。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最大的不同,是娑婆世界的眾生極易犯罪,而極樂世界的圣眾決無犯罪作惡。那么如能消弭娑婆世界眾生的犯罪,就做到化娑婆為極樂,實現(xiàn)人間凈土了。所以要建設(shè)人間凈土,應(yīng)針對娑婆世界的實際情況,洞察眾生犯罪的因素,對癥發(fā)藥,予以救治。印光大師早就看到誘發(fā)眾生犯罪最大的原因,莫過于黃色毒素,曾作勸毀淫書說有云:“小說出而淫風熾,淫詞興而貞德衰,然誰無羞惡之心,豈肯作禽獸之事,但以聰明子弟,靈敏婦女,一睹此書,悉為所惑,初則艷其詞章,以為佳妙,繼則情隨文轉(zhuǎn),不能自持,遂致竟以希圣希賢宜家宜國之身,甘作鉆穴逾墻偷香竊玉之事,而絕無顧惜者。皆此等邪書之所蠱惑也,其毒人也,烈于蜜餞砒霜,其陷人也,慘于雪覆坑坎,令人滅理而亂淪,破家而殺身,辱先而絕后。”接著大師苦口婆心的勸告世人說:“奉勸當權(quán)諸名公偉人,及一切有心世道仁人君子,凡見此等人,務(wù)必勸令改業(yè),凡見此等書及板,務(wù)必盡行焚毀。有力則獨任其資,無力則勸眾共舉,又祈輾轉(zhuǎn)化導(dǎo),俾人各景從,必期于世間永無此書,人民各敦彝倫而后已。”其救治眾生犯罪的悲心,溢于字里行間。大師對于監(jiān)獄囚犯的教化,尤多致力,使犯罪者能革面洗心,重作新人。據(jù)德森法師所作印光法師行業(yè)記所載:“師無緣慈,等及囚人異類,如民國十一年,定海獄犯,師為請智德法師赴監(jiān)宣講,授安士全書因果報應(yīng)凈土法門等要旨,囚為革心,類多感化,又任江蘇監(jiān)獄感化會名譽會長,令皈依弟子鄧樸君、戚則周、喬恂如為講師,宣說因果,往生西方,因之獄官監(jiān)犯舍惡遷善,歸心大法,長齋念佛者,不可勝計。”凡此種種利生事業(yè),其宗旨無非為肅清社會罪惡,化娑婆為極樂。凡我佛門弟子,倘能人人效法印光大師的精神,那么建設(shè)人間凈土,決不是徒托空言的了。
——為紀念印光大師百齡圣誕而作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仁德上人:一計漂亮常知歌
- 仁德上人:應(yīng)該真信歌
- 印光大師: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印光大師: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本性法師:生命如曇花
- 印光大師: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印光大師: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dǎo)孩子?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實價值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的榜樣
- 印光大師: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印光大師: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本性法師:退步原來是向前
- 印光大師: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仁德上人:快樂逍遙歌
- 仁德上人:人與人相處過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誠敬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烏龍茶]漳平水仙是什么茶,怎么制作出來的?
- [禪宗五家]萬松行秀是怎樣使曹洞宗宗風大振的?
- [哲理故事]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
- [宗門故事]是法平等,惟政禪師的慈悲
- [佛與人生]追著別人的幸福跑,你永遠不會幸福
- [佛學(xué)常識]法相宗緣何而來
- [其他漢傳法師]眾生的自性又叫佛性,具備不缺不少的了了常知
- [普洱茶]普洱茶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普洱茶名的來歷
- [禪宗典藏]《指月錄》是怎樣一部禪門經(jīng)典?
- [佛經(jīng)故事]世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
- [哲理故事]常釋懷,做人何必太較真
- [佛與人生]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 [佛學(xué)常識]什么是六相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