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與受戒

\

  信佛是在精神上的信仰,謂信佛陀具有無量功德,要常念親近,供敬供養(yǎng)佛陀,得發(fā)起善根,學(xué)習(xí)佛陀的慈悲與覺悟。太虛大師講:「仰止于佛陀,圓成在人格 … . !顾v信佛重于學(xué)佛,學(xué)佛根本在于做人基礎(chǔ)上著手。佛法是重視人的品德,圓滿人格。正如五戒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與儒家所說有相通之道:不殺生即仁、不偷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語即信、不飲酒即智,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就是信佛之根本。

  受戒是學(xué)佛的實行,便是定慧之基。釋迦世尊入滅時,曾咐囑阿難:「佛涅槃后,汝等以戒為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辜词钦f在末法時期,佛滅度后,無佛之時,須依戒律為師,并從 受戒持戒中,得到無量功德達至彼岸。由此當知,受戒和持戒對于修行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戒是做人的準繩,所講是道德修養(yǎng),能起防非止惡的作用,亦就是止持及作持的修學(xué)法則。從戒條中,令我們知道什么應(yīng)該做,什么是不該做,這是落實佛教精神的所在, 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 」。

  學(xué)佛目的要斷煩惱,但煩惱要有智慧才可斷除,智慧要從定中發(fā),定是從持戒中來,即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戒定慧三無漏學(xué),是修學(xué)的階梯。假使若無持戒,所得的定是屬于魔定,所得的慧,也是狂慧。

  既是有信佛,那就要遵照佛陀的教誨,奉行受戒。但一般人不受戒的原因,是怕自己犯戒。須知不受戒就是不等于不犯戒,而是不受戒的人從放逸中生活,不覺得自己造諸惡業(yè),更不懂得去懺悔業(yè)障,為此罪過只有加重, 結(jié)果生死業(yè)緣,六道輪回,甚至三涂惡道之苦,果報自受。受戒后,戒就是人生的指南,不會使人迷失方向去造惡業(yè),縱使有犯戒,只要有慚愧心,懂得懺悔,后不復(fù)作,仍得清凈,有得離苦海的機會。

  信佛及皈依三寶是入佛門的第一步,受戒是趣向佛道之階梯,而戒律因受持者的身份及發(fā)心,亦分有在家戒及出家戒的分別。在家居士有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出家分有沙彌及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信佛與受戒,事雖有先后,而理均是返迷皈正也。從經(jīng)中所載,持戒能獲十種利益:

  1. 滿足一切智; 2. 如佛所學(xué)而學(xué);

  3. 智者不毀; 4. 不退誓愿;

  5. 安住于行; 6. 棄舍生死;

  7. 慕樂涅槃; 8. 得無纏心;

  9. 得勝三昧; 10.不乏信財。

  希望未信佛者發(fā)心信佛,已信佛(佛弟子)應(yīng)該受持戒法,菩提上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