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圣嚴法師(附圖)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法脈法源
圣嚴法師同時傳承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臨濟宗法脈傳自靈源老和尚,法名知剛,法號惟柔,禪法傳承第67代,臨濟正宗第57代;曹洞宗師承東初老人,法名慧空,法號圣嚴,為禪法傳承第62代,曹洞正宗第51代。
法鼓山創(chuàng)辦人圣嚴法師,于一九三○年出生于江蘇南通,十四歲在狼山廣教寺出家后,歷經(jīng)了經(jīng)懺、佛學院、軍旅等生涯,一九四九年到了臺灣,在軍中服役期間,因緣際會,巧遇靈源老和尚,得到禪法的入手處。之后,于三十歲時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
其后,無論是六年閉關苦修、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或是開創(chuàng)法鼓山等,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其悲愿,在堅毅中見禪慧。圣嚴法師曾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閉關與留學
小沙彌時期的圣嚴法師,已深深體會到:「佛法是這么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么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是那么少!咕科涓驹,在于弘揚佛法的人才太少,因此,當他二度出家后不久,便往高雄美濃山區(qū)閉關潛修六年,勤研經(jīng)藏,并完成《比較宗教學》、《戒律學綱要》、《正信的佛教》等九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奠定日后弘揚佛法的基石。
為了造就更多高層次的弘法人才,興辦教育的宏愿油然而生,并以三十九歲高齡,毅然遠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在短短的六年之間,他勉力完成了文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
從東方到西方
一九七五年,圣嚴法師完成博士學位之后,首先應邀回國出席第四屆海外學人國建會。隨后應邀赴美弘化,先后擔任美國佛教會董事、副會長,紐約大覺寺住持及駐臺譯經(jīng)院院長。東初老人于一九七八年圓寂后,圣嚴法師自美返臺承繼法務,除了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住持之外,隔年并應聘為中國文化學院佛學研究所所長及哲學研究所教授,此外也在東吳大學及輔仁大學任教,至此展開了推動佛教高等教育的理想。
又因為有感于美國弟子們的求法熱誠,所以于一九七九年在美國紐約創(chuàng)立「禪中心」,后來更名為「東初禪寺」,此后,圣嚴法師便固定往返美國與臺灣兩地弘化,更經(jīng)常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著名學府及佛教社團宣揚佛法,不遺余力。
建設法鼓山
一九八九年,由于中華佛學研究所及農(nóng)禪寺的各項教育事業(yè)、弘法事業(yè),以及文化事業(yè)推展迅速,場地已經(jīng)不敷使用,圣嚴法師于是在臺北縣金山鄉(xiāng),覓得了一塊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山坡地,命名為「法鼓山」,開始興建一座世界性的教育園區(qū)——「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qū)」,涵括佛教教育、學術研究、修行弘化、終生學習等各種軟、硬件施設,以作為實現(xiàn)法師「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凈土」理念的基地。歷經(jīng)十六年穩(wěn)扎穩(wěn)打的籌備與建設,二○○五年第一期建設工程完工,并舉辦「大悲心落成開山大典」,約有上萬名國內(nèi)外各界人士一齊共襄盛舉。
而圣嚴法師帶領法鼓山的方向,是為一現(xiàn)代觀音道場,展現(xiàn)的是觀音菩薩慈悲與智能的大悲愿力,并以佛法經(jīng)典為活水源頭,從傳統(tǒng)文化中萃取養(yǎng)分,滋潤當代人心,為提出社會所需的指引與建言而努力。
宗教師的本懷
圣嚴法師除了以豐富的禪修經(jīng)驗、正確的禪修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每年在亞、美、歐洲等地主持禪七、佛七,為國際知名禪師。以其個人的創(chuàng)見與詮釋,不但復活了曹洞宗的默照禪,更將臨濟宗的話頭禪內(nèi)涵實質化,知見與實證并重,開創(chuàng)出獨特而現(xiàn)代的禪風,是為「中華禪」;又因繼承二宗法脈合流,故名「法鼓宗」,因此以落成開山為法鼓元年,正式提出「中華禪法鼓宗」,象征邁向新世紀的里程碑。又針對未來社會的需要,全力研發(fā)并推廣適應各宗教、各階層的生活化禪法,建立起超越種族隔閡,跨越世代距離的心靈溝通平臺,只為消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疏離,祈能為世界播下和平的種子,共同邁向人間凈土的目標。
法師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除了于一九八九年創(chuàng)建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之外,其所創(chuàng)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直至二○○六年止,已招收二十六屆學生,有多位畢業(yè)生取得國外著名學府的博士學位后,回國服務。以此豐富踏實的辦學經(jīng)驗,又相繼開辦「僧伽大學」、「法鼓山社會大學」、「法鼓佛教學院」,目前更發(fā)起響應「大愿興學」,積極籌建「法鼓大學」。此外,法師尤其著重以現(xiàn)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xù)提出「心靈環(huán)!、「四種環(huán)!埂ⅰ感奈逅倪\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提供現(xiàn)代人具體可行的觀念與方法,為佛教現(xiàn)代教育開辟歷史新頁。
此外,圣嚴法師也是國際佛教學術界知名學者,經(jīng)常應邀出席各項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自一九九○年起,他每二至三年召開一次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并以「佛教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社會」為永久主題,集合世界各國杰出的佛學學者,共同討論如何將佛教落實到現(xiàn)代社會中,冀望以佛法的慈悲和智能,導正日益頹廢的社會風氣。
圣嚴法師更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宗教家,曾獲臺灣《天下》雜志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包括天臺、華嚴、唯識、禪、凈土等宗,至今已有中、英、日文著作百余種,更先后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tǒng)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發(fā)展與未來
圣嚴法師為了更進一步推廣文化、教育、弘法及修行等悲愿,多次與科技、藝術、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菁英人士進行對話,乃至與不同的宗教進行合作,其寬闊的胸襟與國際化的視野,深獲海內(nèi)外各界的肯定。近年來,法師更致力于國際弘化工作,參于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于世界的和平。
圣嚴法師大事記
1930年 誕生于江蘇。
1943年 十四歲,于江蘇南通廣教寺出家。
1949年 時局緊急,從軍入伍,由上海登艇來臺。
1959年 結束十年軍旅生涯,于東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
1961年 于高雄美濃朝元寺禁足,閉關六年,解行并進,深入經(jīng)藏。
1969年 留學日本東京立正大學,六年后取得文學博士學位。
1975年 應邀赴美弘化。
1976年 擔任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大覺寺住持。
1977年 東初老人圓寂,奉老人遺命返臺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農(nóng)禪寺法務。
1978年 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
1979年 于美國紐約創(chuàng)立禪中心,后更名為東初禪寺。
1985年 于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創(chuàng)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1989年 創(chuàng)建法鼓山,以「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凈土」為理念。
1990年 舉辦「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擔任總召集人。
1992年 提出「心靈環(huán)!,成為法鼓山的核心理念。
1993年在臺灣初傳菩薩戒,獲頒社會運動領袖獎。
《圣嚴法師學思歷程》一書榮獲「中山文藝創(chuàng)作獎」。
1994年 提出「禮儀環(huán)!,推動佛化聯(lián)合奠祭、佛化聯(lián)合祝壽、佛化聯(lián)合婚禮。
《圣嚴法師學思歷程》一書榮獲行政院「出版物金鼎獎」。
1997年 于紐約成立象岡道場。
出席意大利「第十一屆國際宗教領袖和平會議」,會后晤見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1998年獲《天下》雜志遴選為四百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在紐約與達賴喇嘛進行「漢藏佛教世紀大對談」。
1999年 提出「心五四運動——二十一世紀生活主張」。
成立「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
2000年 以漢傳佛教代表身分,
參加于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的「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并發(fā)表主題演說。
榮獲行政院文建會頒發(fā)「終身文化貢獻獎」。
2001年于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qū)主持僧伽大學佛學院創(chuàng)校暨開學典禮。
應邀于臺北舉行的「世界宗教合作會議」發(fā)表演說。
應邀出席于紐約舉行的「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咨詢委員會」,并發(fā)表講辭。
2002年 以佛教領袖身分出席紐約「世界經(jīng)濟論壇」。
出席于泰國曼谷舉行的「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
率團護送輾轉流至海外多年的阿?佛頭像回到中國大陸山東神通寺四門塔。
《天臺心鑰——教觀綱宗貫注》一書獲第三十七屆「中山學術著作獎」。
2003年 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與北京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
偕同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的宗教暨精神領袖代表,前往以色列、巴勒斯坦二地,進行宗教和平運動的工作。
應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之邀,出席于日本京都舉行的「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第一次籌備會議。
榮獲第二屆總統(tǒng)文化獎菩提獎。
2004年 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分別與臺灣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
主持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動土典禮。
出席于泰國曼谷召開的「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與「亞太青年和平高峰會」。
出席于約旦召開的「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
舉辦「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臺北論壇」。
2005年 出席在愛爾蘭都柏林召開的世界銀行「信仰暨發(fā)展領袖會議」。
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分別與臺灣成功大學、南京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
于中國大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及廣州中山大學進行專題演講。
獲頒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創(chuàng)設之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qū)落成開山。
2006年于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qū)大殿舉行「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正式將 方丈職位交付果東法師。
帶領十五位「法鼓山青年領袖代表團」青年代表,
參加十月于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大樓召開的「聯(lián)合國全球青年領袖高峰會」。
2007年 創(chuàng)辦臺灣第一所獲教育部核可設立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簽署設置「圣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正式成立。
提出「心六倫——新時代.心倫理運動」。
多年推動環(huán)保自然葬,并與臺北縣政府合作規(guī)畫的「金山環(huán)保生命園區(qū)」正式啟用。
推動防制自殺活動,創(chuàng)辦「關懷生命獎」。
2008年 榮獲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fā)展基金會「李國鼎杰出經(jīng)濟社會制度設計獎」。
榮獲中國文藝協(xié)會榮譽文藝獎章「文化貢獻獎」。
圣嚴法師得獎一覽表
編號 公元時間 項名稱 主辦單位 作品/事跡獎
1 1990年11月 79年「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 中華民國各界表揚
好人好事代表大會
2 1992年10月 「臺北市榮譽市民獎」 臺北市政府
31993年11月82年度
「中山文藝傳記獎」/
「中山文藝創(chuàng)作獎」 中華民國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圣嚴法師學思歷程》一書
4 1993年11月 第三屆
「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和風獎
─杰出社會運動領袖獎」 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協(xié)會
5 1993年4月 第六屆「吳尊賢愛心獎」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
6 1994年11月 「金鼎獎─文學創(chuàng)作類」行政院新聞局 《圣嚴法師學思歷程》 一書
7 1995年 「社會建設獎」 行政院新聞局
8 1995年12月 84年度
「推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9 1996年1月 第一屆
「中國杰人獎──宗教教育獎」 國際杰人會
中華民國總會
10 1999年1月 第一屆「國家公益獎」 中華民國公益團體
服務協(xié)會
11 2000年「社會建設獎」 行政院新聞局
12 2000年10月 第20屆「行政院文化獎章」 行政院
年 「終身文化貢獻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4 2002年11月11日 第37屆「中山學術著作獎」中華民國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天臺心鑰─
教觀綱宗貫注》一書
15 2003年7月28日 第二屆總統(tǒng)文化獎──菩提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16 2004年1月17日 「斐德烈二世和平獎」
(Federico II for Peace)意大利經(jīng)中華民國駐羅馬梵蒂崗
大使戴瑞明推薦
17 2004年1月25日 「專業(yè)獎章」 內(nèi)政部
18 2004年11月27日 「高額贊助捐款人」獎 佛教蓮花基金會
19 2008年5月4日 「97年文藝節(jié)慶祝大會文藝獎章
頒獎典禮」之「文化貢獻獎」 中國文藝協(xié)會
20 2008年5月31日「李國鼎杰出
經(jīng)濟社會制度設計獎」 財團法人
李國鼎科技發(fā)展基金會
圣嚴法師歷年關于「世界和平」文稿一覽表
日期
2000/8/29 泯絕隔閡.互重互愛(千禧年「世界宗教及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議」開幕致 辭)
2001/4/16關懷世界與消弭沖突(「宗教與世界和平及心靈環(huán)!棺剷)
2001/9/20 宗教的了解與宗教的合作(「世界宗教合作會議」閉幕演說)
2001/10/21 宗教領袖的愿景與使命(聯(lián)合國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理事會程序委員 會)
2002/2/1 多元化世界人類所應認知的「神圣」是求同存異(世界經(jīng)濟會議)
2002/2/3 以「經(jīng)濟與教育支援」轉變基本教義派的認知(世界經(jīng)濟會議)
2002/6/12 世界宗教領袖在二十一世紀的任務(曼谷聯(lián)合國大會堂「世界宗教暨精神領 袖和平理事會」)
2002/10/7 結合婦女力量尋求世界和平(第一屆全球和平婦女宗教暨精神領袖會議)
2003/1/29 危機與和平(女性和平祈禱早餐會)
2003/5/21 宗教的暴力與恐怖主義(紐約聯(lián)合國哈瑪紹紀念圖書館演講廳)
2004/1/28 以教育來建立全球共通的倫理價值(紐約聯(lián)合國哈瑪紹紀念圖書館演講廳)
2004/7/24認識心靈環(huán)保(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臺北論壇)
2005/2/1以慈悲和智能處理各種沖突(愛爾蘭.都柏林「信仰暨發(fā)展」領袖會議)
2006/4/13從「心」溝通的世界大趨勢(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發(fā)言)
2006/11/12一條共通的道路(重塑心靈之約——增進相互了解及和平/中東暨亞洲宗教 領袖高峰會)
2007/3/6 友誼是和平的基礎(肯尼亞戈曼「蘇丹青年和平論壇」會議致辭)
2007/5/28
佛教是推動世界永久和平的希望(泰國曼谷聯(lián)合國亞太總部「衛(wèi)塞節(jié)」慶典 致辭)
2007/10/27 以慈悲化解斗爭、暴力與沖突(法鼓山「亞非高峰會」開幕致辭)
- 上一篇:圣嚴法師與弟子們之間的小故事
- 下一篇:圣嚴法師的大愿
- 圣嚴法師:禪定是達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圣嚴法師: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圣嚴法師: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圣嚴法師: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懷
- 圣嚴法師: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合為一的
- 圣嚴法師: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圣嚴法師: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圣嚴法師: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圣嚴法師:出生食是什么?
- 圣嚴法師: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圣嚴法師:對于家庭暴力需謹慎處理
- 圣嚴法師: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圣嚴法師: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圣嚴法師: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圣嚴法師: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圣嚴法師: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圣嚴法師:應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圣嚴法師: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圣嚴法師:如何離苦?遠離苦的感受
- 圣嚴法師: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系的痛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