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弘誓愿不在于名相,而在于自己的心性中

仁德上人:四弘誓愿不在于名相,而在于自己的心性中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自己愿意發(fā)愿做佛,一切眾生都有做佛成佛資格與條件。佛性并沒有什么男眾女眾,也沒有什么在家與出家的差別,也沒有修與不修的差別,也沒有受戒不受戒的差別,也沒有諸佛與眾生的差別,佛性是平等又平等的,決定不會因每一個人的條件因緣不同佛性而有差別。

  佛性無論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思想行為都是永恒不變的。最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認(rèn)知見理性,見到空性理體不再著相,這是最最重要的重點(diǎn)。

  真正的修行解脫道,不論在家出家,不論修與不修,不論男眾女眾,更不論你修行任何的一個法門,也不論你如何的修行方式方法,最最注重的就是你是否能見到自己的清凈本性。

  只要能見性,即名佛、即是真正的解脫;不能見性,修行再好也是六道輪回之中的事。無論自己有什么樣的禪定功夫、有什么樣的神通法力;無論自己怎么的能說會道,講經(jīng)說法講得天花亂墜;無論怎么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吃盡一切的苦頭;無論怎么樣的有名望、有地位,甚至別人都說你是大法王、大活佛,只要不能見性,還有著相的習(xí)氣,遇事還有愛憎取舍心,對人對事、對物對境界還有分別執(zhí)著心,心中對自己的家親眷屬還有不平等的特別情執(zhí),對待萬類的眾生還有不平等的愛心與慈悲心,無論自己怎么樣的修行成果,都是人天道六道輪回的事,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解脫。

  佛法修行注重知見并不注重形式,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在形式修行得再好,也是一場夢幻泡影。因?yàn)榉菜邢嘟允翘撏,一切一切的境相事情,心態(tài)都是千變?nèi)f化的幻相假相,是永遠(yuǎn)也不可得之幻影幻法幻相,想從幻心幻相中苦修,最后得到的只能是虛幻不實(shí)的果報(bào)。

  若要得到真正不虛的自在解脫,真正脫離六道的苦海,唯一的一個解脫方法,只有明自心見本性、不著幻相,才是自己最最真實(shí)的修行之路。唯有明心見性這一法,可以修成無上的解脫佛道。

  只要真正徹底放舍,一切不執(zhí)著,沒有絲毫的私心與情執(zhí)、沒有絲毫的牽掛與迷戀、沒有任何的貪著掛礙與放不下,真正做到處處瀟灑自在解脫,無牽無掛、無執(zhí)著、無愛憎,真正得大快樂、大自在,真正清凈無為、無粘無黏、無障礙,無論在家出家一樣的平等做佛。

  維摩詰居士就是示現(xiàn)表演的在家居士,一樣能成佛得到大自在、大解脫。人貴有自知自明,一定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還有多少的執(zhí)著掛礙,還有多少的貪戀執(zhí)迷、放不下,還有多少的情執(zhí)牽掛,還有多少的貪心私心、分別心,自己一定要明明白白的清楚知道啊。

  真正自在解脫的是心而不是身,這一點(diǎn)非常重要。執(zhí)著自己身體覺受而不認(rèn)身中的覺知,是永遠(yuǎn)也無法解脫的。覺受是妄想、是私心、是我我我的煩惱的表現(xiàn),而覺知是本體、是空性、是無私無我、是真正的清凈自在解脫。放下覺受認(rèn)可覺知,這一句話非常非常的重要。

  用幾句話可以明白,什么是無明煩惱?什么是般若智慧?在自己應(yīng)該面對的一切事情來臨時,在自己的身心無論出現(xiàn)什么樣的變化時,無論什么樣的痛苦磨練時,無論在什么樣的順境逆境中,只要放棄覺受、認(rèn)可覺知,就是真正的大成就。

  成就不在事相形式上,而在心地般若智慧之中。著相修行無有是處,只有明心見性不著相,時時覺知不著一切的覺受。受與知雖只是一字之差,卻有天地凡圣之差別。覺受與覺知的覺時時是平等的,但受與知就會有凡圣之差別,受是苦惱生死輪回,知是清凈自在解脫。放下覺受,認(rèn)可覺知,這是最最秘要之口訣。

  大成就者不是身體而是心中解脫,沒有任何煩惱、沒有任何掛礙、沒有任何執(zhí)著、沒有任何迷戀、沒有任何私情貪戀、沒有任何的愛憎取舍之幻心,只是了了覺知、時時覺知,沒有一念的執(zhí)著幻相,明白一切的幻相皆不可得,明白一切的境相都是自己本性的覺知靈知佛性所顯現(xiàn)的幻相,能知一切事相皆是虛幻,不著一切的幻相,虛幻的當(dāng)下認(rèn)取靈知,覺知空無所有,只是了了的常知真覺,覺知無過、覺知無我無煩惱、覺知無執(zhí),永遠(yuǎn)不會生死。

  了脫生死就在當(dāng)下一念般若智慧心中,一念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可得,只有無相無我無煩惱的覺知,才是自己真正的本命元辰,才是自己真正的安身立命之處啊。臨命終時,若能做到安住空性無一物的覺知,心中空空蕩蕩,沒有一念的掛礙貪戀,沒有一念的執(zhí)著與放不下,沒有一點(diǎn)的煩惱,對世間沒有一絲一毫的牽掛,當(dāng)下即是凈土世界。

  禪宗、密宗、凈土宗的宗旨都要以明心見性,通達(dá)一切皆空一切皆幻皆不可得,明白世間的一切皆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可得,明白人生生命是虛幻不實(shí)的,真正的法身慧命是永恒不壞不生不滅的。只有明心見性不著相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自在解脫。

  密宗無論是加行或是前行,皆是有相有為的方式方法與有為的一切言教,皆是方便不是究竟,唯有正行無相無法,見性不執(zhí)著才是真正的無上密、最高密。正如紅教中大圓滿口訣“一切具足,一切圓滿,眾生本具,法爾如是”;又如白教大手印的“無手無印是心印,心印無印即真印。

  手即是心心即手,心手不二即是印。一切不著是準(zhǔn)印。無心無印即法印”;又如凈土宗的“是心是佛佛是心,離心求佛難見佛。心佛眾生無二樣,當(dāng)下念佛即是佛”;又如禪宗更加明了簡單“在肉團(tuán)心中坐著一位無相真人,當(dāng)下聽法說法的就是”,多么直截了當(dāng)、多么簡單容易、多么真實(shí)貼切、多么快當(dāng)便利、多么瀟灑自如、多么輕松自在、多么省心省事、多么簡捷精要,不費(fèi)吹灰之力,不加一法、不設(shè)一點(diǎn)夾雜,當(dāng)下知當(dāng)下覺的知覺覺知即是每一個人的圓覺自性、一真法界。

著相修行無是處,當(dāng)下見性即解脫。有私有我心煩惱,空身空心自解脫。

心佛眾生無差別,平等覺知無二樣。誰能悟透平等義,即是般若大智慧。

分別執(zhí)著出煩惱,平等慈悲得安詳。佛性靈知知是我,不認(rèn)覺知煩惱生。

煩惱菩提本不二,只因有我動妄情。妄心妄想妄生死,生死輪回本性空。

身心化空不著相,眾生諸佛無二樣。名雖有別性平等,當(dāng)下見性當(dāng)體空。

心空無我正妙有,妙有不有體性空?沼斜拘允遣欢瑹o二之理即佛性。

  佛法修行必須要發(fā)心發(fā)愿,四弘愿誓是菩薩成佛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能圓滿四弘誓愿,就無法完成無上的解脫佛道。四弘誓愿即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四弘誓愿不在于名相,而在于自己的心性中。

第一愿眾生無邊誓愿度

  首先要深刻的明白眾生是什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性與諸佛性無二無別,如果你是一個見性不著相的人,我已化空怎么會有眾生可度呢?從事相上說,云云眾生無量無邊,各有各的知見、各有各的生存觀。如果有度眾生的心,你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眾生。

  一個著相有我有分別執(zhí)著的眾生心,怎么能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呢?從性體方面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諸佛怎么要度諸佛呢?請問,要發(fā)愿度眾生的菩薩,你度眾生的什么呢?是度眾生的身,還是度眾生的心,還是度眾生的性呢?如果是度身度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度呢?如果是度眾生心,度的哪一個心呢?如果要度眾生的性,眾生性與佛性無二無別,是空性,怎么度?還需要用空來度空嗎?第一愿應(yīng)該如何落實(shí)才能圓滿呢?這還是要從眾生這個名詞說明白了,你自然就會懂得了度眾生的真實(shí)義。眾生是什么意義呢?眾生是有相還是無相呢?無相不用度,有相怎么度呢?

  眾生的含義是著相有我所生的一切心念,就名之為眾生。著相之后的我我我,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很多很多的思想念頭冒出來生出來,所以叫無量無邊的眾生。從心念上來說是無相的,落實(shí)到事相之中就會用事相表現(xiàn)出來。

  比如一切的貪名貪利、貪錢貪物質(zhì)、貪法、貪舒服享受、貪榮華富貴、貪自由自私等等,無量無邊的貪心私心就會從表相上表現(xiàn)出來,要救度這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的唯一妙法,就是一句話,不著幻相、不隨幻相跑。不著相,一切眾生即得度。

第二愿煩惱無盡誓愿斷

  首先要明白煩惱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的分別執(zhí)著就是造成一切痛苦煩惱的禍根。要拔出煩惱的禍根,只有一條路可以通達(dá),也就是對一切的人事物,用平等的智慧心面對、用同體大慈大悲的心面對,決定不執(zhí)著。

  對一切不執(zhí)著、不計(jì)較,就是消除斷除根除一切煩惱的最有效妙法。只要心中對人事物還有一絲一毫的執(zhí)著計(jì)較,必定脫不開煩惱的輪回圈。消除一切煩惱的方式方法,只有一法最徹底,就是對一切一概不執(zhí)著。因?yàn)橐磺袩⿶劳纯嗟母驹,就是事事愛?zhí)著、事事愛計(jì)較得失,執(zhí)著計(jì)較就是愛憎心,由愛憎再產(chǎn)生取舍心,由取舍之分別意思產(chǎn)生自己心中的無量無邊的痛苦折磨與煩惱。

第三愿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

  無量無邊的法門歸根結(jié)底只有一個法——心地法門。一切法門、無量法門皆由一個心地法門流出,能通達(dá)透徹明了這一個法門,其它無量無邊的法門全部透徹。這就是一法通法法通、一法明法法明、一法透徹法法透徹、一法究竟法法究竟、一法圓滿法法圓滿、一法成就法法成就。這就是廣學(xué)多聞的秘訣。

第四愿佛道無上誓愿成

  前邊的三大愿圓滿之后,真正落實(shí)做到不著相、不執(zhí)著、不計(jì)較,心無愛憎、心無取舍、心空無我,在心空無我中妙用同體大悲心,雖然妙用悲心普度一切的眾生而又無一個眾生得滅度者,雖不著度眾生的相而時時不舍一個眾生,時時認(rèn)可靈知不著相,經(jīng)常妙用同體大悲心,無私無我利眾生,度盡度生不著度眾生的幻相,時時安住了了的靈知,這空無一物又能妙用大慈悲的靈知即是無上的佛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