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二入四行論》講談

  菩提達摩《二入四行論》講談(節(jié)選)
  ◎延理法師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余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怨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入有二入,理入和行入。什么叫做理入?就是講修行目標的定位,以及選擇修行方法的依據(jù)。也即我們要達到悟道解脫這個果地,雖然有各種途徑,但是基本方法,就是先從理論上搞清楚,然后再在方法上操作。在理論的指導下,用這個方法成就一個不被妄想執(zhí)著左右的目的。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所有眾生,他的佛性是無二無別,在凡不減,在圣不增。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通過冥心坐禪,在內心斷除種種妄想,調伏我們躁動的內心,在定功達成的前提下,去觀察思考,這時你就不是以一種煩惱心,而是以一種清靜心在思考,這樣思考的結果就比較接近于實相的智慧,這時你就可以看到事情的實質問題在哪里。在覺察能力增強直到覺悟后,對世間的任何事情你就能夠做到即事明理,就說你一看事情就知道它的問題、核心概念在哪里,這時候你的言語談吐自然就會是一種智慧的顯現(xiàn),也就不會產生煩惱,慢慢我們的生活身心就以達到自然解脫。
  所謂“寂然無為”,并不是說不讓它起作用,而是說在沒有外緣的情形下,不讓它躁動而已,也即在該起作用時候還是應該起作用的,并不是說把自己的身心修成一種如同木頭、石頭的樣子。
  行入的部分是講,怎么把理入的部分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相對理入而言,行入是一種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行為表現(xiàn)。很多人學佛有個很大的困惑,經典讀了不少,跑的路也很多,但是好像起的作用很有限,很多東西似乎都看透了,但就是放不下,這就表明了理入跟行入的區(qū)別。真正的看破,它的標準就是可以放下,如果你說看破了而不能放下,那不過是因為沒有看破而已。
  一、報怨行
  云何報怨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shù)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yè)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怨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怨進道,故說言報怨行。
  報怨行跟我們現(xiàn)實生活關聯(lián)很大。因為這們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日常生活當中不一定都是順遂自己心意的事情,出家有出家的苦惱, 在家有在家的苦惱,生活這個世間就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苦惱,就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時候,固然苦惱很多,但還要不要活下去呢?當然,錢很難掙,但還是要掙,還是要工作,還是要生活。
  我們明了世間的這個特點,然后思考怎樣在這個苦難的紅塵里去修行,如是,人生的質量就顯出來了。所以報怨行的要義就是接受,不管什么地溝油、大氣污染、貪污腐敗,都要去忍受。所謂的忍受,不是說盲目的、被動的去接受,而是在你無力改變的情況下,你只能這么做。更重要的是,怎樣讓自己的心不產生不平衡,比如上網上發(fā)一些無聊的帖子,對自己對社會都沒有意義。
  只有認清它的本質,心里才不會抱怨,因為一切都是因果而已。我們要有一個態(tài)度,你生活當中發(fā)生的所有事情,只要發(fā)生的,它就是一個結果,沒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不管你現(xiàn)在多慘多可憐,只要事情發(fā)生了,一定是你在過去種下了因,只不過是因為這一生的緣分具足,這一切都是因果規(guī)律的運作。
  有首偈子:“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很多人不信因果,他問,你怎么知道我過去世怎么樣?你現(xiàn)在的結果就表明了你過去的因。好比你去地里收豆子,地里怎么會有豆子呢?因為你過去種了豆,你如果過去種了茄子它不會長出豆子來。如果你的因不轉的話,其結果一定還是一樣,你的豆子如果不換的話,它種下去長出來的仍然還是豆子,不可能是別的。如果你不想一直吃豆子的話,你就要轉,怎么轉呢,它不是轉結果,而是在接受結果的前提下,改變我們的行為。
  二、隨緣行
  眾生無我,并緣業(yè)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嗟脛賵髽s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于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隨緣行是在報怨行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你整天抱怨,滿腹牢騷怨氣,那就很難隨緣,如果你接受了之后,反倒很坦然。不跟事情對立的時候,你的身心感到很坦然自在
  在生活中,苦樂現(xiàn)象是因內外的緣分造成。它會不會發(fā)生呢,那看你現(xiàn)在創(chuàng)造的條件而定。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它不是永恒不變的,緣分一盡,任何東西都化為烏有。不管是你擁有的財富地位等各種美好的東西,它只不過是種種條件聚合在你這里而已,你不要對它產生過度地執(zhí)著。有了你就好好受用,不要想把它藏在哪里安全,沒有的時候也能隨緣受用,所謂“苦樂齊受”。
  三、無所求行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愿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無所求,聽上去似乎有點消極,其實它是針對常人的貪欲來講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貪的一面,小孩從小就是這樣,給他一顆糖,他想要兩顆;在飯桌上,我們遇到好吃的菜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就想多吃兩口,好像這個無傷大雅,其實這就是貪的表現(xiàn)。如果你在政府部門,可以大筆一揮就貪掉幾百萬的話,就跟你在飯桌上多吃兩口好吃的菜是一個道理。世間眾生都有貪的特性,但智者體悟無我之后,就能做到安心無為形隨運轉,因為他站的立場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之所以會貪,是我們認為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你可以想象貪了多少錢后可以到國外去過神仙的日子,但貪了多少錢之后,把自己貪進去了。所以就說,你的貪求跟結果達成沒有必然關系。
  有個小伙子吃牛肉面,結果里面一塊牛肉都沒有,他就把老板叫過來,問道:你這牛肉面里怎么一塊牛肉都沒有?老板就說:小伙子,你也太認真了吧,“老婆餅”里面就有老婆嗎?我們對人生總有種種理所當然的假設,你認為讀了清華大學,就一定會找到高薪工作,過上幸福生活,事實上清華大家畢業(yè)也有賣菜的、賣肉的。
  所以,我們就不要對未來作種種預設。人生只是一個過程,沒有結果,如果你對它有種種假設預設的話,到頭來是一場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結果,我們能做的,也只去把握過程。
  無所求與我們常講的知足常樂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我們對現(xiàn)在所擁有的,產生一種知足感恩的心,就會有一種快樂的感受,否則,不管你擁有多少,都不會感受快樂。如果你一定要想著要把車子換成什么牌子的,再買個多大的房子就會快樂,那其實是在煎熬自己。再大的房子,也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水泥盒子里的一個小水泥盒子,再好的車子也不過是個代步工具,如此而已。
  四、稱法行
  性凈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于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稱法行就是一個境界上的事,有的人只玩境界不玩過程的話,就沒有境界;勰芎蜕裥愕哪莾墒字馁首樱话闳硕紩X得慧能的頓悟高明許多,但事實上,沒有漸修就沒有頓悟。境界是果地上的事,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語言本身是一個溝通的工具,它所能描述和表達的其實很有限,但我們不得不通過這種方式去溝通。如果我們在前面的功課都做好的話,自然就會契入到這個境界里面。
  我建議大家學佛不要光看境界,現(xiàn)在一線城市學佛似乎很潮流,因為大家感覺物質上到了一定地步的時候,就有這種需要,但大家不要走入表面上的誤區(qū)。就好比有的人其實心里很想吃肉,卻天天吃著蘿卜、白菜,心里痛苦無比,這有什么意義呢?你要搞明白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不能那么做,它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在里面的。所以,首先你要明白為什么要這樣,然后要真修實證,功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