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三論宗的“二諦”觀

 。ㄒ唬⒍B的義相

  所言“義相”者就是指二諦的義理,是所觀的對象。要先明了真俗二諦的意義才可以依之修觀。今三論宗的基本思想理論就是緣起性空論,主張世出世間的一切法皆是由眾多因素相依相待而形成的“有”被稱為假有,這就是世俗諦。雖有但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故是“空”被稱為性空,這就是真諦。所以真俗二諦就是空有二法,但這是就外在的物境上而言。若以主觀認識而論,認為世俗諦是有,這是世間一般人常識上的見解。言真諦為空,這是二乘圣人的超世間法見解,這還是空有二見,實際上說有不著有,說空不住空,空有無礙才是真俗二諦的正觀。

  真俗二諦在一定的意義上說,真諦指絕對的真理,是就超越世間來說的真理。俗諦指相對而言的真理,也就是世俗真理,是就世俗的經驗來說的真理。所言“諦”者是真理的意思,或者說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一般把不變的真理叫“諦”。真俗二諦是事物所具有的兩種真理。三論宗對二諦有獨自的解釋,認為在教法而言有二諦,若在理的方面則說不二,所以說二諦是教。不二是理。也就是對凡圣兩種機緣說有真俗二諦。如《中論·四諦品》[1]說:世俗諦者,一切諸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于世間是實(名為世諦)諸賢圣真知顛倒性空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于圣人是實(名第一義諦)。這是對于同一法而言,一般人不知其本性是空而執(zhí)為實有,圣者則知其本性是空沒有實體。故對于凡夫與圣人的認識不同而分別成為于二諦。若就理而言為二諦者,則二諦皆是理,如此就成為定性空有二諦。若是定性空有,即違反緣起法。今三論宗言二諦者,以因緣空有為世諦,因緣有空為真諦。二諦都是因緣相待而有,無有自性。至論諸法理體本來不二,為相待因緣故說有二諦。

  今宗明真俗二諦不是二理,而是如來的二種教門,以能表為義則有二諦。因為真俗二諦教能表非真非俗不二之理。若從所表為名,則唯有真實諦,因為真理只有一個,并無二理。今就《二諦章》以四義釋真俗二諦義:一者、隨名釋義。即隨順世俗人以名字而解釋二諦義。所言“俗”者,即虛浮不實的意思,只是表面上的現象而實際上是虛假不實的。如《二諦章》[2]卷中云:“隨名釋義者,如俗以浮虛為義,又俗以風俗為義。”所以“俗”以浮虛為義者,這是對真而說的。因為“真”是真實、堅固之以。所以說“俗”是浮虛不實之義。說明圣人所認識的是事物的真實地一面,知諸法本性是空,所以說是“真”,而凡夫所認識的只是事物現象而無實體故是虛。把四大五陰之因緣所生的虛假現象認為是實在的有,而執(zhí)著追求,對圣人而言是虛假不實的。所言“風俗”為義者,是對世俗言“俗”。因為眾生所居住的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風俗民情。所以說這是就風俗言“俗”。如果就佛法而言,“浮虛”是從“經”明諸法浮虛無所有。一切法如幻如化,畢竟空寂。“風俗”義是從“律”說,對戒律是不能說是虛假的,因為戒律大多是根據國土民俗指定的,否則為犯戒。以此制戒令正法能久住,所以說但有國土風俗不同,而不得言浮虛不實。

  二者、因緣釋義,《二諦章》云:“因緣釋義者,明俗(是)真義,真(是)俗義,何者?俗非真則不俗,真非俗則不真。非真則不俗,俗不礙真;非俗則不真,真不礙俗。俗不礙真,俗以真為義;真不礙俗,真以俗為義。”說明真俗二諦是互為因果相待而立。因是果之因,果是因之果。無因則無果,無果即非因,是二者相待為義。所以說真是俗義,俗是真義。這樣說者是為了對治他人認為俗是定性俗,真是定性真。三假定俗不得是真,四忘定真不得言俗,這是真俗互礙非佛法義。而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即是說真即是俗,故真以俗為義;俗即是真,故俗以真為義。又如《中論》所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說明了空有不二,以此來破他人所言真俗定二的錯誤論點。

  三者、顯道釋義,《二諦章》云:“顯道釋義者,明俗是不俗義,真是不真義,真俗(是)不真俗義。真俗不真俗即名(的)義,不真俗真俗即義(的)名。真俗不真俗(為)教理,不真俗真俗(為)教理。”即是說真俗是名教,不真俗是義理。因為中道實相之理是非語言、名相之所能表示。今為詮表中道不二之理,所以說俗以不俗為義,真以不真為義。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實相之義理。即是借此真俗二諦的假名,以顯非真非俗的實相理。如《華嚴經》所說:“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是說若能了達了有不是實有,因不有名有,無不是實無,因不無名無,如此不有、不無即是有無之義。說明以真俗的言教顯不真俗的中道,故名“顯道釋”。

  四者、無方釋義,《二諦章》云:“無方釋義者,明俗以一切法為義。人是俗義,柱是俗義,生死是俗義,捏槃是俗義,無方無礙,故一切法皆是俗義。”即是說一法攝一切法,一切法攝于一法中。如同《華嚴經》所說的“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于一念中”。因為一切法皆是相待而言,長待不長,俗待不俗。一切法除俗之外皆是不俗。如果俗以不俗為義者,則一切法皆是俗義,所以說俗以一切法為義。此是從體起用,以真俗二諦表一切法不出二諦之教。

  以上四文以《二諦章》而釋,說明真俗所表之不真不俗就是中道,此非真非俗之理不能用語言名相所表,故假借真俗而勉強立名,以表中道不二之理。如《凈名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即無本。”即是說一切法皆以無住為本。今非真非俗之理即是一切法之本。但一切法不出真俗二諦,所以說真俗二諦是表非真非俗不二之中道。今三論所言二諦空有是相待緣起的空有,對空說有,對有說空,說空不住空,聞有不著有,空有圓融,真俗相即無礙。

 。ǘ⒍B是教

  二諦是教從佛教的教理來看,它是三論宗的獨特見解。也是三論宗諸師對二諦義的一大新的發(fā)現,在佛教各宗派都非常重視二諦的研究,但因各宗的認識觀點不同,所主張的理論也不一樣。一般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都主張二諦是理,唯有三論宗主張二諦皆是言教。提倡二諦是教最早的是三論宗攝嶺僧朗大師!洞蟪诵摗穂3]卷一云:“山中興皇和上,述攝嶺大師言:二諦是教。”在《二諦章》中說:“攝嶺興皇以來,并明二諦是教。”由此可見,二諦是教倡導于僧朗而大興于興皇大師之時,到了吉藏大師才大力加以宣講發(fā)揮。如吉藏大師的重要作品《大乘玄論》、《二諦章》、《中論疏》、《三論玄義》等都對這一理論作了詳述。

  《大乘玄論》言:“二諦者,蓋是言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虛寂之妙實,窮中道之極

  號,明如來常依二諦說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故二諦唯是教,不關境理。”從這段文即可說明“二諦”的性質和佛說二諦的目的。真俗二諦只是用來表詮如來所說的言教,而不二之理是非言教所能表達的,所以說二諦只是教而不是境理。佛依凡圣空有二諦的定執(zhí),還說因緣假名二諦之教。今三論宗言二諦有兩種:即于二諦和教二諦。所言“于二諦”者,是就從兩個不相同的認識而言。說世間一切法對于凡夫來說是真實有,所以世間“有”于凡夫是實,名為“世諦”。而圣人知諸法皆是虛妄不實,畢竟是空,所以“空”于圣人是實,名為“真諦”。今空有二義分別對“于”凡圣皆為是諦,故名“于二諦”。如《中論·觀四諦品》云:“世俗諦者,一切法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于世間是實。諸賢圣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于圣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這表明諸法性空,而世間顛倒以為實有,這于凡夫是諦;圣人真實了知其為顛倒性空無生,這于圣人是諦。這“于二諦”是分別以空有二法對凡圣兩種不同情況下的認識理論。所以叫“于情二諦”。言教二諦者,是指如來方便教化眾生而施設的空有二諦。如來誠諦之言依凡夫之有而說有,但其目的不在于有而在于表不有;依圣人之空而說空,其目的不在于空而在于表不空。用空有二諦來表非空非有不二之理便是“教諦”。以真俗、空有皆是假惜之言,目的在于引導眾生回歸非真非俗、非有非無的不二之理,如《大品般若》[4]云:“菩薩住二諦,為眾生說法,為著有者說空,為著空者說有。”這表明凡圣所執(zhí)的二諦不同,佛所說的是教二諦,而凡夫和二乘圣者所執(zhí)的是于二諦。并且教二諦是建立在于二諦上。所以,《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如來依二諦說法,所依是于諦,說法是教諦。于二諦在凡圣的情執(zhí)方面言是諦,但在諸佛說法的意義上而言還是教。諸佛能依是教,所說還是教,所以說“二諦”是教。如《二諦章》云:“于諦者,色等未曾有無,而于凡為有名俗諦,約圣是空名真諦。于凡是有名俗諦,故萬有不失;于圣是空名真諦,故有佛無佛性常住。教諦者,諸佛菩薩了色未曾有無,為化眾生故,說有無為二諦教,欲令因此有無悟不有無,故有無是教。”

  今三論宗主張二諦是教者,在《大乘玄論》卷一中說略有五義:一者,對不二中道之理是真實而明二諦是方便言教。因為真理只有一個,不二中道既然是真理,那二諦便是施設的差別名相,所以為方便言教。正因為中道士非有非無。而眾生執(zhí)為是實有實無成為惑病,說有說空皆是為破有無之病表不二之理,所以說二諦是教,二者,諸佛如來觀照緣起的事物不作有無定解,因為諸法實相非實有非實無,而眾生執(zhí)為實有實無不能悟入真如法性的真實相。所以諸佛如來用方便力善巧說空以破有,說有以破空而令眾生悟入非空非有的真如實相。。諸佛依次空有二諦說教以顯真俗不二之真理,所以二諦是教。三者,因為一般學佛的人從來都認為二諦是理。既是真理就不能違背和動搖,這樣便會成為一種定性執(zhí)見。就不能如實反映事物緣生無常變化的理論,反而障蔽了悟入中道實相的通道。諸佛如來為了拔出這種執(zhí)見病根,說有無是方便不是究竟。學教之人不應住于有無之中,而以有無之教能悟入有無不二之理,所以二諦是教。四者,因為有無二見是眾生一切邪見的根本,一切經論皆破有無二見,如凡夫執(zhí)有二乘執(zhí)無,愛多者執(zhí)有見多者執(zhí)無等九十六種外道所執(zhí)邪見皆不出有無二見。而諸佛出世如果再說有無是理,則更加增長眾生的執(zhí)著。所以諸佛說有無二諦是方便言教,能通達有無不二之理,故二諦是教。五者,因為學教的人如果聽說二諦是方便教門,便會作為定理而成執(zhí)見,以此二諦能通達正道,而超凡成圣。這樣做有利于一切學教之人,所以說二諦是教。今以此五條原因可說明二諦是言教,是為利益眾生而說。由此言教二諦可以悟入不二之真理才是目的。所以三論宗主張二諦是教的意旨在于破邪顯正。依理明教,以教顯理。如《二諦章》云:“為令眾生由二悟不二,所以名二諦是教。”

 。ㄈ⑺闹囟B觀

  四重二諦是將真俗二諦開顯為四重,說明二諦的意義。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其它宗派也講四重二諦,唯識宗以勝義諦和世俗諦各分為四諦,從淺到深,合為八諦說明二諦的意義。天臺宗也對真俗二諦以藏通別圓開為理外二諦和理內二諦而說明二諦意義。但唯識、天臺等所說的四重二諦與三論宗的四重二諦相比而言只是第三重二諦或第四重二諦之“世俗諦”而已。今三論宗立四重二諦與他宗不同?墒,三論宗還是以有為世諦,以空為真諦,與他宗有何不同?今以初章義而簡別之。初章義者:他有有可有,則有無可無;故有不由無,即無不由有;有是自有,無是自無。此種有無名自性有無,即是定性有無。今無有可有,則無無可無。無有可有,由無故有;無無可無,由有故無。由無故有,有不自有;由有故無,無不自無。有非自有故非有,無不自無故非無,非有非無,相待緣起,假名有無。這就是三論宗的初章義說空有二諦的意義。因此三論宗用此初章義為第一重二諦,而相待緣起則貫徹四重二諦。

  第一重:以“有”為俗諦,以“空”為真諦。說明俗諦的有是緣起有,緣起有即是無自性,自性空即是緣起。約生滅說假有,即是假生假滅,名為俗諦。對世俗諦假生假滅說真諦假不生假不滅,所以不生不滅為真諦。這是以相待空有為二諦。

  第二重:以空有并是俗諦,非空非有為真諦。說明有與空本來是相對的,相待的空有無非都是假名。所以有與空都是俗諦,非有非空才是真諦。這是第二重二諦。

  第三重:空與有是二,非空非有是不二,以二與不二并是俗諦,以非二非不二為真諦。說明空與有是相待分別為二,非空非有為不二,這二與不二還是分別相待而言,所以是俗諦。只有非二非不二雙離二邊才是真諦。此是以空假中三義皆為俗諦。

  第四重:以二與不二,非二非不二并是俗諦。說明凡是言說皆屬世諦,諸法實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名無相,無依無得方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這是以中道實相為真諦。

  綜合上面所述,由于眾生的根性不同,對治各種偏邪執(zhí)見得方法則非一。因此三論宗建立四種二諦,內外大小凡有所執(zhí)盡皆破之,顯無所得中道實相。三論宗建立四重二諦的根據有以下四方面:一者,隨順根性不同。分為三種根性眾生作漸次淺深說明。第一種利根人聽到最初一重空有二諦,即可悟入諸法緣起性空之理,不須后三重。第二種中根人聽第一重二諦,不是偏空就是偏有。故說第二重空有二諦皆是俗諦,非空非有方是真諦,從此即可悟入正理。第三種鈍根人雖然聽了前兩重二諦,還是不能悟入正道。所以設三重四重二諦方可悟道。二者,為釋經論不同。諸經論常說“有”為俗諦,“空”為真諦。如《大品般若》云:“菩薩住二諦為眾生說法,為著有者說空,為著空者說有。”此是第一重二諦義!洞笃钒闳簟酚衷“若有若無,世諦故說,非第一義諦。”這是第二重二諦義。《華嚴經》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這是第三重二諦義!度A嚴經》又云:“諦了分別諸法時,無有自性假名說,悉欲分別俗諦義,菩薩因此初發(fā)心。”這是第四重二諦義。三者,對治四種執(zhí)著病。其一,明諸法緣起有為俗諦,無自性空為第一義諦,故有第一重。其二,空是對有而言,有是對空所說。諸法本來非空非有,空有是凡圣的兩情所有。所以空有皆為世諦,非空非有為真諦,故有第二重。其三,為破空有,說非空百非有,本來未曾是空有今何言非空非有,故空有、非空非有、二與不二并是世俗,非空有非不空有,非二非不二名為真諦,故有第三重。其四,諸法實相是離言中道,前三重并是名言方便,故并是俗諦。離言絕相,心行處滅方是真諦,此是第四重。四者,破大小乘偏執(zhí)。為破毗曇?guī)熓吕矶B,故今明若事若理并是俗諦,理事皆空方是真諦,故有第一重。次破成實師空有二諦,明空有并是俗諦,非空非有是真諦,故有第二重。次破地論師三性二諦,明若二若不二并是俗諦,非二非不二方是真諦,故有第三重。次破攝論師三性是俗諦,三無性是真諦。明三性三無性并是俗諦,言亡慮絕,心行處滅才是真諦,故有第四重二諦。

  今三論宗雖立四重二諦,如果從三論宗破邪顯正的宗旨而言,實際上只有一重二諦。由于眾生的根性不同,因而層層深入開為四重。今立四重二諦者,有前后淺深義和前后無淺深義二意。若從教而言者,初重只破有不破無,第二重雖破空有,但二與不二未明。第三重雖二與不二雙泯然仍有言說,唯第四重言忘慮絕才是第一義。故前淺后深逐漸深入為次第。若從理而言前后無淺深義。因為這四重二諦是為根機不同的人而設立,若是上根人聞第一重便能悟入中道實相,若是中下根人聞三四重也未必全能悟道。所以前后并無深淺義,只有眾生根性不同而有差別,若于實相而言無有差別。如《華嚴經》中云:“諦了分別諸法時,無有自性假名說,一切諸法言語斷,心行處滅如虛空。”即是說如果悟中道色空不二,邪見煩惱并息。這時于諸法實相無分別中而善分別,雖分別而未曾分別,即是無所得正觀,一切法無非是中道實相。二諦觀者,即隨順上述二諦文義如理作意,靜坐思惟,名為修觀。

 。ㄋ模、真俗二諦觀

  學佛是為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佛說法也是為了引導眾生斷惑證真,悟 入佛之知見。修習佛法主要是修習禪觀。因此,修習禪是學習佛法的根本方法,但修習禪購的方法很多。今三論宗主要用“二諦觀”和“中道觀”。中道觀和二諦觀的不同:中道是真境,二諦是假名;中道是正理,二諦是方便;中道是體,二諦是用。是有假實、教理和體用的區(qū)別,不同他家空假中都是天然之理。真理只有一種,哪有二三!故今以二諦為假名,中道為理實,合稱中假二諦,以之修觀名為中假兩種觀法。此中假二諦即四重二諦中的第二重,如彼云:若空若有皆是世俗,非空非有為第一義。今中假義說:空有皆是假名,非空非有為中道理體,合中與假名為中假二諦。所以《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說明一切佛法皆攝于“二諦”之中。因此修二諦者觀包括中假義即是佛法之“正觀”。

  所言“二諦觀”者,即是用真俗二諦修觀。修二諦觀有多種形式,有真俗二諦觀,有中道二諦觀,有中假二諦觀。今明真俗二諦觀者,觀俗諦緣生如幻。如《大品般若》有十喻:謂了解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乾達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并且《金剛經》也說有六喻:如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此觀一切法無自性,虛幻不實,皆是緣起假名。使眾生能依此俗諦而悟入真諦,識諸法無自性唯有假名而無實體。

  觀真諦本來不生,今亦不滅。如此不生不滅,外無名相,內無所得。本性空寂,了無一物、一法不可得。如此觀照名為真諦觀。《十二門論疏》[5]云:“言滿大千,實無所說,豈可得聞乎?故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也。”《金剛經》亦云:“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能如此觀者名真諦觀。俗諦如幻如化,虛假不實。真諦不生不滅,自性本空。真俗二而不二,名中道觀。不二而二名為二諦觀。如此教理合說名中假觀。

  以上是關于三論宗“二諦”觀的一個概括論述。三論宗立教是以對治“有所得”之法,凡有所得皆是緣起之法,緣起之法必然是無自性之法,所以諸法實相本性空寂。一切有所得法皆是言教,是為治病而假施設,無有自性。因此“二諦”觀者,亦是如此。為了對治空、有二病,為執(zhí)有者說空,為執(zhí)空者說有;有不自有因空而有,空不自空因有而空;有即是非有,空即是非空;非空非有,離四句絕百非,是為諸法實相,事物之本性。三論宗的宗旨大意也無不在此,若能如此修觀者名為“二諦”觀。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