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修行的過程——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
認識修行的過程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一)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釋寬見: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般從凡夫到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從凡夫修行到初地,一大阿僧祇劫;從初地修行到七地、八地,一個阿僧祇劫;從七地、八地到成佛還需一大阿僧祇劫。
阿僧祇是一個無量的、很大的天文數(shù)字,劫也是個很大的時間概念,一大阿僧祇劫是一個非常長遠的時間。修行也必然要面臨很多的困惑,甚至是反復以及很多的障礙。
佛陀開示了八萬四千法門,或顯或密,或大或小,或禪或凈,其實也都是為了對治眾生的種種困惑和障礙。眾生有無量的習氣煩惱,佛陀就開示了無量的法門,眾生如果沒有煩惱,這些法門也不過如夢幻泡影般。為了對機,所以才說這些法。
人無完人,我們修行會遇到很多反復,有時候會帶來很大的困擾。有些人覺得付出了很多,修行上很努力,甚至是非常努力,努力的程度到了鉆牛角尖,連生命都可以放棄,但往往你所期待的收獲卻未必如期而至。有些人就覺得很吃虧,說我付出了很多,最后卻沒得到相應(yīng)的東西;或者是障礙、煩惱還這么多,還有這么多的不如意,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沮喪,乃至退心。
這個過程基本上每個人都出現(xiàn)過。怎么去認識這樣一個事情呢?
首先,要了知:
第一,這個問題的出現(xiàn),是說明佛法不靈,或者佛法僧三寶不靈,或者師父不靈,或者法門不靈?還是自己沒能夠如法修學,自己認識產(chǎn)生偏差,是自己的問題,還是三寶的問題?如果認識到是自己的問題,那么這個認識是正確的。既然認識錯誤了,我們調(diào)整自己的認識;如果你認為是三寶的問題,那么你就失去依靠了,你的皈依就失去了,皈依戒就破了,加持力也就得不到,問題也很難解決。
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永遠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永遠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問題,尤其是從三寶身上找問題。最典型也最普遍的一個很差勁的表現(xiàn),比如給佛上一柱香,希望佛保佑我中六合彩、得五百萬,然后上了三炷香,結(jié)果一摸發(fā)現(xiàn)還是沒中,于是就想:哎呀,佛不靈,我以前那么虔誠,給你上香,還拜你,結(jié)果買了那么多彩票都沒中,對佛就灰心喪氣。只要你不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事實上跟這是一類的。所以,第一點,一定要認識:到底是哪方面的問題。
第二點,也是個建議,就是不要害怕,也不要沮喪,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況。沒有這種反復的話,成佛也就太容易了!我們平心靜氣,返觀內(nèi)照自心,三輪體空,一無所求,去觀察、去觀照自己的身口意。妄想、煩惱起來的時候,去觀察它有無實有的自性,或者你只是去觀察它而已,不要造作,不要給它加一個意念,不要被它牽著鼻子走,只是把它看住了,這些煩惱慢慢也就會消失。
不過,有時候,煩惱起來的力量很大,甚至到一個失控的程度,這就需要團隊和良師益友的幫助。前提是對此團隊、良師益友的環(huán)境有信任感,能聽得進去。大家互相督促和幫助,所以共修的力量很大。
修行的誤區(qū)——強迫癥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二)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釋寬見:現(xiàn)在有的誤區(qū),一些居士、老修行,不去寺院,就在家里頭看光盤,跟別人很少接觸,也不東跑西跑,這樣去修行恐怕也還是不夠。
因為佛法確實非常深奧,在我們進步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不同的境界,你能否都認識,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大多情況下,我們往往只是看到“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必然成就”。這固然不錯,但是否能真正理解這句話?恐怕未必。
多數(shù)經(jīng)論里講,需要良師益友的環(huán)境,共修。共修有加持力。經(jīng)論講,一人誦經(jīng)的加持力只是一分的功德,十人誦經(jīng)則每人都有十分的功德,共修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其實,很多問題、障礙在共修中自然都會解決,還可以積福、消業(yè)、發(fā)現(xiàn)自己的習氣。一個人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習氣,和大家在一起共修,我們的習氣無所遁形,就有可能得到解決。
我經(jīng)?吹揭环N情況,修行人和不學佛的人都有,就是強迫癥。
什么叫強迫癥,這是醫(yī)學上的名詞,我說我的理解,不一定準確。強迫癥的人不是壞人,但他總是習慣于強迫別人去接受他的一些認識及看法,或者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我說的“勿強求”其中一點就是針對這種。強迫癥就是一種強求。其實,強迫癥的這種意愿、這種癥狀,大多數(shù)人都有,可以說百分之百都有,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
我們有時候為什么生煩惱啊?就是我希望他做而他沒做,惹得我生氣了。舉個例子,也是最近遇到的一個情況。一個小伙子跟女朋友出問題了,可能是他脾氣、性格不太好,甚至可能會動手打人,女方就不干了,要跟他分手。但他非常愛這個女孩,很痛苦,又無法控制。真的很痛苦,他非常想和女方復合,希望女方原諒他,繼續(xù)跟他在一起。他會采取什么行動呢?跪到人家門口,可以自殺。他說:你不回來我就自殺。你說女方會回去嗎?(不會。)為什么?在我看來,這太可怕了,你動不動就自殺,我要是不按照你想的去做就自殺給我看,那這一輩子多可怕啊。按照世俗的講法,這畢竟是一個終生的事情。
那他為什么要去自殺?就是希望女方回心轉(zhuǎn)意。但采取的方法是不是正確,我跟他講,我說你要想讓她回心轉(zhuǎn)意,首先得認識到你錯在哪里,你這就是一種強迫癥,是一種強求。
第一,你要拿出你的誠心來。他說我拿出來了,我都自殺過,夠誠心啊!我說:你拿出誠心,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同意你的請求。我講得可能深奧一點,我說只管耕耘,勿問收獲。你只管拿出你的誠意,只管去做,要尊重對方。但是你不能強迫對方必須接受你的誠意或者道歉,或者因此而必須要改變。
他說:我可沒那么偉大。他說,師父你能不能告訴我一個方法,怎樣讓她回心轉(zhuǎn)意?我說:讓她回心轉(zhuǎn)意只有這個方法。他說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使她肯定能夠回心轉(zhuǎn)意?我說:只有這一個方法,就是你要尊重她,并且不能強迫人家。要給別人自由的空間,給別人選擇的權(quán)利。你不能剝奪別人選擇的權(quán)利,就好像別人不能剝奪你選擇的權(quán)利一樣。你現(xiàn)在是剝奪別人選擇的權(quán)利,你強迫別人必須選擇你!澳惚仨氁矚g我、必須要認可我、必須要尊重我、必須要在意我、必須要以我為中心,你不能忽視我、不能忽略我”,大家是否覺得這種表現(xiàn)很熟悉?這其實就是強迫癥很明顯的一種。
強迫是我執(zhí)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三)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釋寬見:這個小伙子說“我可沒那么偉大”。我說:正因為你沒這么偉大(不能給別人自由和選擇的空間),所以女方才不選擇你;如果你變偉大一點,你被選擇的機率就會高一點。
他陷入了沉思。你不偉大一點,別人憑什么選擇你?你不變得更加能夠尊重別人、給別人空間、給別人自由,讓別人和你在一起感到?jīng)]有壓力,別人憑什么選擇你。因為別人一個行為不順你的意,沒有做你想要她做的事情,你就自殺給她看,這種強迫能夠?qū)崿F(xiàn)嗎?別人不喜歡你,你就給她施加壓力,要不用槍指著她,要不用槍指著自己,你說別人就會喜歡嗎?強迫癥的這種癥狀其實每個人不同程度都會存在,只是到了一定程度、超過一定界限就是一種病了。強迫癥越厲害,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就越大。
其實,如果我們再歸歸類,把強迫癥說得廣義一點,大家看看,我們的煩惱是不是很大程度也可以歸于一種強迫啊?所謂的強迫就是一種我執(zhí)。
我們?yōu)槭裁礋⿶?因為別人說了我不希望他說的話,因為他做了我不喜歡他做的事。有些人會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讓我很難過。那我會問一句:那他為什么就不能這樣做?打個比方,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人生處處好時節(jié)。那有人可能想“春天為什么就不能收獲?我想要收獲,我想要蘋果成熟,我想要吃蘋果,我不要大棚的蘋果,我就要現(xiàn)摘的蘋果,為什么就不給我。夏天為什么不能涼快一點,秋天為什么就不能像春天一樣百花盛開,所以我很不爽……這是什么癥狀,是不是也是一種強迫癥。
我問一句,憑什么春天就要為你結(jié)蘋果,憑什么夏天就要涼快,憑什么,夏天為什么就不能熱,為什么秋天就不能不綠;蛘,說得極端一點,今天下雨了,我不喜歡下雨所以我很不爽,為什么就不能不下雨。那我要反問一句:憑什么就不能下雨呢?因為它讓我不舒服,那憑什么老天爺就一定要讓你舒服,或者說憑什么別人就一定要讓你舒服?所以說,你只能改變你自己,你不能選擇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不能選擇要面對的境界是什么,但你可以選擇怎樣去面對這個世界,必須要接受這個境界并做出選擇,怎樣去面對它。我們不能選擇環(huán)境,只能選擇怎樣去積極地面對這個環(huán)境。
強迫癥說白了還是一種我執(zhí)。發(fā)作的時候,一旦陷入牛角尖,真是很厲害。我有過這方面的感覺,其實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會有。當這種癥狀起來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所認識。
今天跟大家講,要換一個角度去看:一旦煩惱起來的時候,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又強迫癥發(fā)作了。
強迫是我執(zhí)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三)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釋寬見:這個小伙子說“我可沒那么偉大”。我說:正因為你沒這么偉大(不能給別人自由和選擇的空間),所以女方才不選擇你;如果你變偉大一點,你被選擇的機率就會高一點。
他陷入了沉思。你不偉大一點,別人憑什么選擇你?你不變得更加能夠尊重別人、給別人空間、給別人自由,讓別人和你在一起感到?jīng)]有壓力,別人憑什么選擇你。因為別人一個行為不順你的意,沒有做你想要她做的事情,你就自殺給她看,這種強迫能夠?qū)崿F(xiàn)嗎?別人不喜歡你,你就給她施加壓力,要不用槍指著她,要不用槍指著自己,你說別人就會喜歡嗎?強迫癥的這種癥狀其實每個人不同程度都會存在,只是到了一定程度、超過一定界限就是一種病了。強迫癥越厲害,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就越大。
其實,如果我們再歸歸類,把強迫癥說得廣義一點,大家看看,我們的煩惱是不是很大程度也可以歸于一種強迫啊?所謂的強迫就是一種我執(zhí)。
我們?yōu)槭裁礋⿶?因為別人說了我不希望他說的話,因為他做了我不喜歡他做的事。有些人會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讓我很難過。那我會問一句:那他為什么就不能這樣做?打個比方,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人生處處好時節(jié)。那有人可能想“春天為什么就不能收獲?我想要收獲,我想要蘋果成熟,我想要吃蘋果,我不要大棚的蘋果,我就要現(xiàn)摘的蘋果,為什么就不給我。夏天為什么不能涼快一點,秋天為什么就不能像春天一樣百花盛開,所以我很不爽……這是什么癥狀,是不是也是一種強迫癥。
我問一句,憑什么春天就要為你結(jié)蘋果,憑什么夏天就要涼快,憑什么,夏天為什么就不能熱,為什么秋天就不能不綠。或者,說得極端一點,今天下雨了,我不喜歡下雨所以我很不爽,為什么就不能不下雨。那我要反問一句:憑什么就不能下雨呢?因為它讓我不舒服,那憑什么老天爺就一定要讓你舒服,或者說憑什么別人就一定要讓你舒服?所以說,你只能改變你自己,你不能選擇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不能選擇要面對的境界是什么,但你可以選擇怎樣去面對這個世界,必須要接受這個境界并做出選擇,怎樣去面對它。我們不能選擇環(huán)境,只能選擇怎樣去積極地面對這個環(huán)境。
強迫癥說白了還是一種我執(zhí)。發(fā)作的時候,一旦陷入牛角尖,真是很厲害。我有過這方面的感覺,其實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會有。當這種癥狀起來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所認識。
今天跟大家講,要換一個角度去看:一旦煩惱起來的時候,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又強迫癥發(fā)作了。
破四相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四)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師父,《金剛經(jīng)》上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相都破掉后是否就沒煩惱了?人相是我,眾生相、壽者相是什么意思?菩薩要是沒這個相了……
釋寬見:我們眾生都在相中打轉(zhuǎn),都被相所迷。但《金剛經(jīng)》講的其實是般若空性,是非常深奧的般若思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四相。相由我產(chǎn)生,所謂相就是我的、我的分別。不信,(指著錄音筆)這個東西在這兒,你們看到了什么?
※※ :錄音筆。
釋寬見:看到錄音筆,你們想到了什么?
※※ :能錄音。
釋寬見:還想到了什么?
※※ :功能……
釋寬見:什么功能,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多少錢一個,是買的還是偷的,送不送人等。但是你們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這就是相。這跟它本身有關(guān)系嗎?沒關(guān)系。
我在講《心經(jīng)》的時候,拿出一個杯子,我說你們看到了什么。你說叫杯子,英國人聽不懂,他說叫g(shù)lass,他的相跟你的相不一樣。你看到這個杯子想到“用來喝水的”;喜歡喝茶的人,想到“這能喝茶”;喜歡喝牛奶的人想到“這能喝牛奶”;破壞欲特別狂的人想到“這好砸”。你看,這都是心中的執(zhí)著妄想不一樣,它產(chǎn)生的相就不一樣。
相,就是你的分別執(zhí)著導致的。你們看到的東西一定都產(chǎn)生不同的相,都是不一樣的。假如一條狗看到它,看到的相就差得更遠,它會對這個杯子毫不感興趣。對每一個眾生而言,看到的相都不一樣。既然都不一樣,哪個相是正確的?哪個相都不正確,都不是實相,都不是真正相。所謂真實相就是諸相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爸T相非相”就是這個實相。
《金剛經(jīng)》的四相,我只能說大概,我相、人相,“我”、“人”是相對的。我們看到任何東西,都會產(chǎn)生“我”和“他”的對立。關(guān)于“我”的就是我相,關(guān)于“他”的就是人相。壽者相指的是高貴的、好的、有德行的。眾生相指世間各種人的表現(xiàn)和面貌。這是《金剛經(jīng)》里講的四相,但是四相都是你的分別執(zhí)著,所以叫做相。正是因為有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種種的顛倒就產(chǎn)生了。
“這個錄音筆適合我,我如果擁有它就比較好”,或者“這個錄音筆就是屬于我的”,這是我相;“這個錄音筆不是我的,是別人的”,這就是人相;“這個錄音筆檔次太低,不怎么好”,這就是眾生相;“這個錄音筆豪華、雍容華貴”,這就是壽者相。
這些東西跟它的本來面目毫無關(guān)系。比如,你說它是黑色的,是這個形狀,那么十年前它是黑色的么?是這個形狀嗎?十年前它或許根本不存在,只是一些材料或者礦石,那你看到礦石會說它是錄音筆嗎?為什么十年前你不說是錄音筆,十年后說是錄音筆呢?這就是因緣所生法,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這些東西是礦石等種種材料,經(jīng)過人的加工,通過模具等各方因緣聚合才形成的。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因緣所生法就說明它是無自性的,因緣所生也就會因緣所滅。十年前當這個因緣還沒發(fā)生的時候,錄音筆存在嗎?如果說十年前這個錄音筆不存在,那五十年后這錄音筆還在不在?不一定;蛘呒词乖,恐怕也不是這個樣子了,你甚至都認不出它,基本上丟到垃圾堆里或者丟到土里去,早過時了,你也不會再看它一眼。那時候,你看到,還會想:它是錄音筆嗎?如果它確實是錄音筆,應(yīng)該永遠不會變,十年前也是錄音筆,五十年后也應(yīng)該是錄音筆。如果真是錄音筆的話,它就不應(yīng)該改變。但它其實是會改變的,所以說明它并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叫做錄音筆的自性,并沒有一個實在的自性叫做錄音筆。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因緣生,因緣滅,所以我說“即是空”。
所謂錄音筆,既非錄音筆。但既非錄音筆,是不是這個錄音筆就不存在?它還有其功能,就是能錄音,是名錄音筆。它的功能你不能否認,既不住有,也不住無。你說,就是空的,它就是能錄音。這個功能還在,雖然在,但它卻是無自性的。現(xiàn)在有,過了這個時段,壞了,就沒有這個功能了。因為是因緣所生法,所以我說“即是空”。
它雖然是空性,但不礙其妙有,它還有其功能在。如果說“啊,一切都是空的,我也是空的”,那就完了,那我是誰,我坐在這里干什么,還要不要學佛,要不要吃飯?還得吃飯,這個吃飯是妙有啊。為什么空的還要吃飯呢?就因為是空的,所以才要吃飯,不是空的就用不著吃飯了。如果不是空的,不是因緣所生法,那就應(yīng)該永遠那個樣子。比如你現(xiàn)在不餓吧,不需要吃飯,你就應(yīng)該永遠不餓,不是因緣所生法,就會不變,就像虛空一樣,是不變的。就應(yīng)該永遠不餓,永遠年輕,永遠這個樣子,你就用不著吃飯。正因為是因緣所生法,經(jīng)過種種消耗,肚子空了、餓了就要吃飯。
因為萬事萬物都是空,所以才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因為它是空的,所以才會千變?nèi)f化。它要不是空的,怎么能千變?nèi)f化呢?它老那樣了,不變了。你看虛空,亙古不變。
無法承受的愛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五)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虛空怎么會不變呢?
釋寬見:虛空有生嗎?它什么時候出生的,什么時候會滅掉?不會。虛空也是對無為法的一種比喻。例如,這個書有生有滅,助印就有書;過幾十年壞了,不小心掉到地上,或者被不小心燒掉,書就沒了。你看虛空可以壞嗎?
※※ :它有成住壞空嗎?
釋寬見:有為法有成住壞空,虛空是無為法。
※※ :什么叫虛空啊?
釋寬見:不生不滅的東西就叫虛空。
※※ :比如空氣?
釋寬見:不是空氣,是空間。
※※ :空間是由空氣組成的,想象不出來什么是空間。
釋寬見:比如,因為房間是空的,所以可以放桌子,放人,你才進得來。這房間要不是空的,占滿東西,你還進得來嗎?
※※ :這是物質(zhì),是固體的,可空氣也是一種物質(zhì)啊。
釋寬見:這個比喻的角度不是空氣,這個空是從它不生不滅、不可毀壞的角度講的。我們可以把書給燒了,但你能把空給燒掉、壞掉嗎?
※※ :成住壞空的是什么東西?
釋寬見:成住壞空的是有為法;無為法沒有成住壞空。
※※ :錄音筆壞了,是不是成住壞空?
寬見法師:是啊,那就是成住壞空的“壞”嘛。你看,虛空有壞的時候嗎?虛空有盡,我愿有窮。虛空不可能盡,所以我愿也無盡。《楞嚴咒》,每天早上讀的,“爍迦羅心無動轉(zhuǎn)”,“舜若多性可銷亡”,舜若多就是空,爍迦羅是金剛,意思是即使虛空可以消亡,金剛心也是不會動轉(zhuǎn)的。其實,空是不可能消亡的,無數(shù)年來,地球都爆炸了,人都生老病死,那空還在不在?空永遠都在。
※※ :這個空間就是虛空嗎?空氣也在一個東西里,也是空間嗎?
釋寬見:空,指的是不生不滅。你看空間會壞掉嗎?這個空會壞掉嗎?
※※ :地球毀滅了,空不就沒了嗎?
釋寬見:比如,房子倒塌了,空就沒了嗎?
※※ :房子在空間里面啊……
釋寬見:房子倒塌了空還在!它什么時候出生的?雞生蛋、蛋生雞,這虛空的媽媽是誰?
※※ :師父,您說的大千世界是個什么東西?
釋寬見:大千世界也在空里頭。比如,地球在太陽系的空間里頭。
※※ :就是說虛空里還有很多個像地球一樣的東西?
釋寬見:不。桌子就在空里頭,沒有空,桌子就放不進來,如果它不是空的,東西就進不來。因為杯子是空的,所以可以倒水進去。
※※ :杯子碎了呢?
釋寬見:杯子碎了,空就沒了嗎?
※※ :那杯子里那個空呢?
釋寬見:和外面的空融在一起了,你能把它消滅掉嗎?這個空是不會消滅的。
※※ :大千世界也是因緣法嗎?
釋寬見:是啊,都是因緣法,都是有為法。我們不是學了百法嗎?有幾種無為,大家背得下來嗎?
※※ :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真如無為。
釋寬見:真如無為才是真正的無為,虛空無為還是個比喻。其實我們要假設(shè)的是真如無為,也就是實相。但實相很難理解,所以我們用虛空比喻。學百法在這里就用得上,百法里有五種無為,無為法沒有成住壞空,《心經(jīng)》里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就是無為法;有為法是有生滅、有垢凈、有增減。
我們現(xiàn)在因為不明白無為法,都在有為法里面打轉(zhuǎn),最后產(chǎn)生的都是有漏的福報,跳不出輪回。你看我們都是有生有滅的,比如“我今天做什么事情,這個事情太好了”,“今天發(fā)生什么事情,很不好”,“吃一頓好菜,還沒來得及享受多久,吃飽了,快樂沒了”……生生滅滅。突然有一天去買箱水果,一看水果全是壞的,很生氣,一腳把紙箱踢破,哇,里面有一萬塊錢,哪個貪官不知道別人送他的禮。哇!高興死了。生生滅滅,不高興馬上就被高興代替了。
我們每天都被境界所轉(zhuǎn),生生滅滅,垢垢凈凈,增增減減。不斷地算計。今天我燒了幾根香,大概能收獲多少功德;我給他一個饅頭,將來他有一天發(fā)達了有可能給我一個車,這叫提前投資;看這個人不錯,將來有潛力,跟他弄好關(guān)系,將來他發(fā)達了,我們就有收獲了。這就屬于增增減減。
我們每天不都是在這些思維里面打轉(zhuǎn)嗎?我們的認識都是有為法,所以生生滅滅,增增減減,垢垢凈凈。我要生氣,我要歡喜,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悲傷,一會兒憂愁……為什么要修三輪體空,要“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什么?不要住在相上,但又要生心。這樣生心才對。生什么心?生無所求的心。
為什么要只管耕耘,勿問收獲?只管耕耘就是生心,不問收獲——無所住。比如,我今天跟你合作,你總跟不上我的調(diào),你跟我的習慣老是不一樣。你為什么不能按照我的習慣去做呢?你看,有所求,所以不歡而散,很煩惱。這就是耕耘但要收獲。
不能白耕耘。我對你好,你就得回報我,我不能白耕耘,我沒那么偉大。對,正因為你沒那么偉大,所以你才煩惱。就是剛才講的那個強迫癥。他說“我可沒那么偉大,我對她那么好,最后還允許她可以不愛我,那不是白忙活一場嗎?虧得慌啊。那不行。怎么樣有一種方法,我去做了,她必然跟我好?”這樣的方法有沒有啊?沒有。男子漢大丈夫心胸要寬廣一點,給人空間和自由,不要老是強迫人,讓人無所遁形,讓人沒法活。
有一種愛叫做無法接受,就是指這種愛。這種愛是有所求的愛,是有為法。這種愛不敢接受,因為接受了后患無窮。為啥?一旦接受你的愛就成了你的奴隸,所以,跟你保持距離,你給我什么,NO!我怕你后面的東西。有一種愛叫無法接受。有一種愛叫無法承受。這可能很多人都聽得懂吧,不要給別人無法承受的愛。
隨緣消舊業(yè)·如理作意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六)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是否隨緣就是了緣?隨緣消舊業(yè)?
釋寬見:有一個前提——無所求才能消。
※※ :緣分的事情就是因緣法……
釋寬見: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隨緣就是隨習氣。什么叫隨習氣?習氣就是有所求。你要真懂得隨緣就沒煩惱了。如果有煩惱,說明沒隨緣。我付出了,沒得到收獲,不會抱怨,因為我無所求,這叫隨緣。我付出了,都要自殺,結(jié)果你還不跟我好,我無法接受。因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叫真隨緣。你是有求的,我付出,你得給我相應(yīng)的回報。一旦你接受了我的東西,你就得當我的奴隸。說一句俗一點的話,你得聽我的,吃我的你就嘴短,拿我的你手軟。你得當我奴隸。
※※ :什么是如理作意、如理思維?
釋寬見:這講的都是如理作意,如理思維。什么叫如理作意?比如剛講的,莫要強迫。應(yīng)無所住,這就是如理作意。
※※ :那都思維什么呢?
釋寬見:如理思維就是思維這個,剛才就在教大家思維的過程。這叫如理思維。
※※ :妄念都有什么?思維妄念也算思維嗎?應(yīng)該怎樣如理作意、如理思維?
釋寬見:如理作意就是經(jīng)論當中,善知識怎么教誨,你就怎么作意,教你怎么思維就怎么思維。這就是如理作意、如理思維。
※※ :您怎么如理作意、如理思維?
釋寬見:哎呀,天天都說這個,還問我在說什么。記住這一點,如理作意、如理思維并不是告訴你不要打妄念,沒有這個意思,因為做不到。如果說如理作意、如理思維就是不打妄念的話,誰也做不到。不要有這個誤區(qū)。我們現(xiàn)在如理作意這個“作意”是不是分別心?
※※ :是。
釋寬見:還是一個分別心,沒錯。但這個分別心是需要的。我們講的如理作意,并不是說不許打妄念。比如念佛,實際上講還是一個分別念,但這個分別念是一念代萬念,這個一念還是分別念。最后到了念而不念,就是無分別念了。
如量的菩提心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七)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您剛才提到念佛,一直以來有個疑惑:經(jīng)典上說念佛往生都有三六九品,要發(fā)菩提心,那為什么極樂世界會有聲聞弟子?聲聞弟子不是小乘、不發(fā)菩提心嗎?
釋寬見:不是不發(fā)。你說我們發(fā)菩提心沒有?發(fā)了。聲聞緣覺都發(fā)菩提心了,阿羅漢還沒發(fā)菩提心嗎?他只是沒有發(fā)起如量的菩提心。阿羅漢比我們的菩提心肯定是只高不低。你發(fā)起真實菩提心來,從某種角度講,確實超越阿羅漢的,但是你的定力并沒有超越他。何況我們只是發(fā)起了相似菩提心,或者是名字上的菩提心。“我愿意利益一切眾生,不惜付出一切”,念叨了,菩提心是不是就發(fā)起來?不是。這只是名字上的菩提心,是個相似菩提心,甚至相似菩提心都沒有。是個名字上的菩提心,不是如量的菩提心。
《解脫莊嚴寶》講,慈心發(fā)起來是什么樣的,還記得嗎?這個才是真正菩提心的征兆。你要真進去,產(chǎn)生這種量,符合標準,真正的菩提心才能生起來。不能說阿羅漢沒有菩提心。
在極樂世界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大常寂光土。我們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六道眾生、羅漢菩薩都存在。菩提心也分九品,上品的菩提心當然你就生上品,下品的菩提心生下品,連下品都達不到就生不了。
在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里都有阿羅漢,實報莊嚴土里應(yīng)該都是菩薩了。況且,羅漢還有回小向大,阿彌陀佛還要教化他們發(fā)起菩提心。
一切法無我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八)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一切法無我,是不是說:明白了緣起性空后,做任何事情都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
釋寬見:緣起性空是說一切法無自性。
※※ :一切法都是佛法,每件事行住坐臥、吃飯睡覺不都是佛法嗎?
釋寬見:是,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無自性。但這話比較深奧,要正確理解。
※※ :因為這個跟我們修行有關(guān),修行不只在文字,也要用到生活中。
釋寬見:對,同樣,修行也不僅在生活中,還在文字里,是一樣的。記住:不要偏頗。它在一切當中。
※※ :但是,知道了道理,才能用到生活中。
釋寬見:但是,知道一點未必能用一點。聞思修是一個結(jié)合的過程。我們因為認識到一切法無我,所以就不會被它傷害。
因為我們認識不到一切法無我,所以我們就會強迫,就有所求,就住在種種相上,被這些相所轉(zhuǎn),就是這樣子。
我們?yōu)槭裁礋⿶?因為沒認識到它無我。
為什么煩惱?因為沒有認識到我們煩惱的對象無我。
空洞的菩提心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九)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師父,我有個想法可能不太對,就是感覺每天念發(fā)菩提心,一些回向等,就像是在商店里看到一個好的東西然后想要的心,但是真正要買到那個東西還是要有錢的,就是1元錢和100元錢能買到的東西不一樣。這是我理解的資糧,也就是福慧資糧就像錢一樣,少的錢能買小的東西,很多很多的錢才能買最好的東西。如果每天去想,比如前行、發(fā)心這種,自己就覺得說的底氣都沒有,不是真正的能去利益眾生的。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對?
釋寬見:我們學《解脫莊嚴寶》,為什么講它是一個次第呢?《大乘菩提道次第論》一開始要從解脫之因如來藏這樣一步一步去思維。當然也包括我們做加行。密宗說四加行、六加行,念多少佛號,磕多少頭,持多少咒語,做多少善事,我們必須要有這個資糧。沒有這個資糧,雖然發(fā)起菩提心來,事實上,沒有力量,也很空洞。每天念發(fā)菩提心,但嗔恨心還很重。你的話其實也說到了很多人問題的癥結(jié),都是說得太高,實際行動跟不上,確實是很成問題的一件事情。
在實際的行持中,有相的善法都做得不夠。這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注重在平時去累積福德資糧,同時也要用三輪體空、空性的知識來攝持它,這樣就不會成為談玄說妙、說空話,也不會落入有為的善法里。這個很重要,我們必須在實際生活中去積德行善,同時誦經(jīng)、拜佛、持咒;另一方面,還要用般若的空性思想來攝持。如果沒有它來攝持就會成為什么?有可能是強迫癥。因為它是有漏的善法,我們是有所求地去行善,最后所求達不到,就會產(chǎn)生求不得苦,所以必須還要有空性來攝持,兩方面應(yīng)當結(jié)合。
思維有一個次第,從成佛之因如來藏,到成佛所依人生寶,成佛之緣善知識,一步步地去思維。我們到寺院里做義工,挖坑種樹、燒火做飯、洗碗,都是在積累資糧,缺一不可。
不積累福德資糧,天天悟,就有一天能開悟?不是那個開悟的悟,而是那個誤區(qū)的誤。開誤區(qū)了。
不念自念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十)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不念自念是什么樣的情況?比如,沒有任何想法或夢中念佛算不念自念嗎?什么是聲聞弟子?
釋寬見:夢中念佛應(yīng)該還不算。不念而念,就跟《金剛經(jīng)》里講,所謂念佛,既非念佛,是名念佛。不念而念,雖時時念佛,而實無佛可念。聲聞弟子是羅漢、辟支佛這些弟子,屬于聲聞弟子。就是一般所說的小乘,修小乘法的弟子,不是學菩薩道的弟子。
菩薩的化身
※※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哪個是真的化身?千手千眼是否也是執(zhí)著相?
釋寬見:化身都是平等的,應(yīng)現(xiàn)何身而度化之,即現(xiàn)何身而度化之;矶际菑姆ㄉ硭鞒。哪個都是真實的化身,哪個也不都是最重要的。每個化身都是重要的。
※※ :化身從法身流出,那么法身成就后為什么報身和化身還不一定成就?
釋寬見:這是個比較深奧的問題,也很好理解。比如說,小孩是人,他既然是人為什么不會走路?你是人吧,那你為什么沒有發(fā)明火箭,沒有發(fā)現(xiàn)相對論?佛也是人成就的,你也是人,你為啥還沒成佛?
一般來講,漢傳佛教里講先成就法身,就是證悟到空性,是真正證到,還不是我思維到空性,若見諸相非相,見空性了,見到法身,你還沒圓滿。
超越對待法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十一)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有為法就是有相嗎?那假設(shè)成佛就無相了,是嗎?
釋寬見:成佛了就是“是相非相,相而不相,不相而相”。
※※ :那佛是不是就化到虛空當中了?所以就是虛空有盡無盡。
釋寬見:成佛已經(jīng)超越了對立法,超越了對待法。虛空,就超越這些對待法。比如,生滅、垢凈、增減都屬于對待法、有為法。佛已經(jīng)超越它,不落空有、生滅、垢凈。
※※ :然后呢?
釋寬見:有然后就是對待,有前就有后。如來者不來不去,不前不后。
※※ :那個不動土,維摩詰那個可裝到一個屋子里的……?
釋寬見:不動佛土裝到他屋子里,不動佛土也沒有小,他的屋子也沒大。就是超越對待法了,已經(jīng)超越了大小。如果大和小是固定的話,小小的房間怎能裝下一個那么大的佛土?
※※ :我以前認為成佛是一個目標,但我現(xiàn)在突然沒有目標了。因為佛到了虛空中。
釋寬見:佛沒有來沒有去,沒有到虛空當中去,也沒有離開虛空。
※※ :我糊涂了已經(jīng)……
釋寬見:你糊涂了就開始進步了。這是對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糊涂著。這個就是說你可以思維了。你現(xiàn)在所能認識的佛,還是有相的,不是真的佛。真正的佛是非對待法,不是對待法,是超越二元對立的。
※※ :那就是不大不小,不有不無,對嗎?
釋寬見:你現(xiàn)在所說的這些都是用有無去理解。什么叫不大不小?不有不無?那佛還有沒有啊?所以你就暈了。打個比方來講,我們面對一個小孩子。小孩就問:你長這么大,我也很想趕快長大,長大了是種什么感覺呀?我們會說既苦也樂,是不是這樣子?小孩聽暈了,又苦又樂,到底是苦還是樂?你現(xiàn)在也就是這個情況。
你說人生是不是又苦又樂?你說是苦,其實還有樂。你說樂,也蠻苦的。你跟個小孩講,他就聽不懂。他可能想:你給我好吃的就樂唄,沒有好吃的就苦。
怎么叫又苦又樂?打個比方,結(jié)婚就像圍城,進去的就想出來,外面的想進去。這也挺深奧,也聽不懂。不要著急,慢慢學。
隨緣與識大體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十二)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我理解的隨緣就是識大體,整體上有個認識后才能真正隨緣,如果對整體認識不夠就是隨習氣,對嗎?
釋寬見:可以這樣講。雖然還不是真正無為的隨緣,但確實是超越了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隨緣。
一般我們講的隨緣都是很狹隘的,都是隨我的緣。打個比方,我喜歡吃辣椒,那你們?yōu)槭裁淳筒幌矚g吃辣椒,為什么我給你們辣椒吃你們就不高興?這就是不懂得隨緣。你是隨你的緣。要是把眾生放到整體來考慮,我喜歡可別人不喜歡吃辣椒,所以要照顧到別人,就不會把辣椒強加給別人。
誦經(jīng)如呼吸
※※ :我念經(jīng)也好,念咒也好,也想以清靜的心來修行,但就是靜不下來,有什么辦法能夠清靜下來呢?念經(jīng)后要做功德回向,但念經(jīng)時好多妄想,妄想來了不影響念。這個有功德嗎?
釋寬見:功德還有。給你一個建議,你誦經(jīng)念佛的時候,用一個行話講:就是不要太執(zhí)著,就是不要太有所求。誦經(jīng)就好像呼吸和吃飯一樣,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你不會想我呼吸一口氣有什么好處,有好處就吸,沒好處就不吸。明白沒有?因為你有很多的所求。你誦經(jīng)有很多的所求,所以就會打妄念。
你會想到,哎喲,我今天誦經(jīng)能不能得到什么,或者說不如法會失去什么,你會因為誦經(jīng)而產(chǎn)生妄想:我今天誦經(jīng)有點感覺不太清凈……
還有個建議,就是要聞思佛法,聽善知識開示。經(jīng)上講的都是般若,但這個般若沒善知識開示的話,我們也很難去領(lǐng)略它。
誦經(jīng)不求心靜
——寬見法師與弟子交流錄(十三)
( 2012-03-12)
地點:天開小講堂
※※ :有沒有什么方法讓心清靜,有時候靜不下來,我急得都揪頭。
釋寬見:為什么要揪頭?
※※ :我著急。
釋寬見:為什么要著急?
※※ :我靜不下來。
釋寬見:好。我告你一點。誦經(jīng)不要求馬上靜下來,因為你求馬上靜下來,所以就著急。
因為你著急所以更靜不下來。你之所以靜不下來,就是因為有所求。求什么?求馬上靜下來。誦經(jīng)只是誦經(jīng)而已。以一個平常心去誦經(jīng),不要誦經(jīng)帶著強大的壓力。就跟呼吸一樣,呼吸是沒有壓力的,雖然沒有壓力呼吸還很好。正因為你呼吸沒有壓力,所以你呼吸才會很好。
如果你呼吸帶著壓力,你就不會呼吸了。你不是平常心吶。誦經(jīng)就是誦經(jīng),不要求靜下來。你求得太狠了。
你有善根
※※:我還有最害怕的,就是沒有善根能不能往生?
釋寬見:你懷疑自己有沒有根器,怕修了半天,那么辛苦,最后還往生不了。怕這個,是嗎?
※※ :我就是怕這個。
釋寬見:你有善根,阿彌陀佛!好好修行,可以成就的。
※※ :我什么都不管。
釋寬見:不是什么都不管,也不是什么都管。就是平常心,就是誦經(jīng)。當然還是要聽經(jīng)聞法。否則,光誦不理解容易執(zhí)著。
(終)
- 上一篇:找自己的問題——愛和原諒是最偉大的力量
- 下一篇:給予比索取更快樂
- 仁德上人:真正的修行是低下心與誠敬心
- 仁禪法師:念佛修行路上的兩大歧途
- 良因法師:修行人如果追求世俗的聲名會怎么樣?
- 明海法師: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仁德上人:修行的兩種方法:萬緣放下和明心見性
- 仁德上人:修行五字偈
- 夢參法師:如何修行禪定?修禪定的方法
- 仁德上人:達到無私無我不執(zhí)著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恒傳法師: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 凈界法師: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夢參法師:怎么樣修行?至心精進
- 仁德上人:修行就像爬坡不進即退
- 仁德上人:觀照當下即真修歌
- 仁德上人:專修真修歌
- 海德禪師:如何在修行中體會到快樂?玩中修行,修行中玩
- 海德禪師:修行從自心入手,時常反省,覺察不足,立穩(wěn)腳跟
- 仁德上人:修行解脫要做到三心不可得
- 仁德上人:為什么修行人要成佛很難?
- 大安法師:修行需要的清凈心究竟是什么?
- 星云大師:用心參修,切勿虛度大好時光,時間就是生命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 緣起 開篇的話——為什么要學習《十善業(yè)道經(jīng)》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1 序分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6 業(yè)力、因果與命運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2 世界是怎樣形成的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四 1 殺生的標準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3 關(guān)于業(yè)力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二 4 斷見和常見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4 五趣唯心造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四 7 不殺生的利益之長壽
- 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5 透視“心”與“物”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