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名著叢》編譯緣起

  《世界佛教名著叢》編譯緣起

  佛教從漢魏傳入中國,至隋唐而鼎盛,佛學研究曾輝煌一時,但已是昨日黃花。宋元以降,佛教日漸衰落,雖于清末民初漸呈復興之勢,惜好景不長。近年來,學術界逐步意識到佛教在文化領域的重要地位,部分學者開始將研究方向轉向佛學,但多為半路出家,又喜走捷徑,不曾深入佛學之堂奧,僅作些教史及佛教與中國文化之比較研究,且流于泛泛之論,未有特別之建樹。

  面對這樣一種局面,我們應如何進行改變?古人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歐美佛學研究雖只有短短兩百年歷史,但注重佛經原始文獻的整理及史實的考證,使佛學研究建立在較為可靠的文獻基礎上,其深度和廣度都值得我們借鑒。而日本佛教雖傳自中國,但自明治維新以來,教界不遺余力地投入佛學研究,各宗派都有自己創(chuàng)辦的佛教大學和研究所,也是人才輩出,成果累累。與我們關系密切的港臺佛教,在佛學研究方面的成果也不容忽視。尤其是臺灣,大陸解放前,大批佛教學者遷居于此,本著佛子的責任開辟道場,創(chuàng)辦佛學院和研究所,并輸送大量人才至國外學習,不僅為佛教在現代社會的弘揚摸索出許多切實可行的經驗,在學術研究方面也有長足的發(fā)展。

  佛教流傳有三大語系之分。除漢傳佛教外,尚有南傳及藏傳兩系。在過去,因時空阻隔,人們往往偏執(zhí)一隅,見識相對局限。南傳以藏傳、漢傳非佛說;藏傳以漢傳、南傳不究竟;漢傳則以南傳為小乘,藏傳為附佛外道。事實上,佛法猶如一棵大樹,三系佛教乃同根同源的不同分支,各有所長及所短。我們倘能放棄偏執(zhí),以平等心看待三系佛教的不同作用,對南傳與藏傳佛教進行深入了解,相信會對中國佛教的建設有莫大幫助。

  如今,科技的發(fā)達使時空距離不再存在。遙想當年,玄奘為取經歷時數載,九死一生,而在今天,不過數小時的飛機行程即可抵達印度。信息時代的到來更為佛經流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過去擁有一本經書尚且不易,而電腦的出現,甚至可以在一張光盤內儲存整部大藏經,真是"剖微塵出大千經卷"。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有什么理由再閉關自守呢?如果缺乏應有的交流,就會有許多課題在重復他人的勞動,無謂地浪費人力物力。我們的國家正致力于先進技術的引進,佛教界也應切合時代的要求,在吸收海外佛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起步,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卓有成效的進展。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更應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萍及l(fā)達了,物資豐富了,遺憾的是,人們的道德意識卻趨于淡漠,大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勢,因而,道德重建也是我們所面臨的當務之急。在歷史上,宗教對社會道德的建立向來負有重要責任,而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佛教,也應在這非常的時代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作用。

  基于這些原因,我們發(fā)心編譯這套叢書,本叢書將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選材廣泛性

  在選材的范圍上,我們將著眼于佛法的整體。佛教界的傳統(tǒng)學者,往往囿于一宗一派的知見:學凈土者以為凈土宗便是佛法的一切;學唯識宗者以為唯識宗便是佛法的一切,使教派之間橫生對立,這一現象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其他宗派的無知。因此,本叢書在內容選材上不限于宗派之別,在重視漢傳佛教的同時,也重視藏傳及南傳佛學的研究。而在研究成果上,不僅吸收港臺學者的學術著作,也將對日本、歐美學者的學術成果作系統(tǒng)的介紹。

  二、內容學術性

  佛教著述大體有通俗性與學術性兩類。在國內教界,基礎性的通俗讀物已相當普及,而具有學術深度的經典著作卻寥寥無幾。在許多信徒的觀念中,以為經論是為修證服務,唯證乃知,而以佛陀言教作為學術研究是不可取的。學術果無益于修證乎?佛法強調聞思及正見的作用,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因信得度,而學術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正確理解經教,樹立佛法正見。本叢書在取材上著重選擇學術性專著,希望從學術的角度,澄清人們以往對佛教的錯誤認識,使社會能較為客觀地了解佛教的真正內涵。

  三、著作權威性

  近百年來,東西方學者在佛學研究上的成果可謂汗牛充棟。我們將聘請精通日文、英文,及熟悉港臺地區(qū)佛學研究的法師學者,在最大范圍內收集資料,集海內外法師、學者于一堂,進行反復挑選,力求選擇各領域中最具經典性、權威性的著作,使每一本都能代表其研究領域的最高成就,每一部都能填補國內佛學研究的空白。

  四、效果針對性

  《叢書》的編輯本著為中國佛學研究服務的宗旨,因而,我們將針對中國佛學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中國佛學研究發(fā)展需要來進行選材,并突出以下幾個重點:

  1、印度佛教:分教史、教理、戒律。對印度佛教史的研究,因受語言、文獻的局限,國內鮮少有人涉足;而在教理、戒律方面,除民國年間有些學者在唯識學方面少有發(fā)明外,其余多為敘述性的介紹,缺乏深入研究。佛教發(fā)展到中國,因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響,運用了許多方便善巧,卻也因此出現權實不分、本末倒置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得從根本佛法入手,從原始佛教及戒律的研究入手,以便溯本清源,明辨明非。

  2、漢傳佛教:中國佛教史研究雖是大陸學者的強項,但其成果多為通史泛論,因此,我們將著力于斷代史研究,力求為當今教界解決一些實際存在的問題;在教理方面,漢傳佛教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其精髓及獨到之處也是我們今天應當繼承和發(fā)揚的。

  3、南傳佛教:以往,我們一向視南傳佛教為小乘,認為他們消極厭世,僅能自利,非大乘行者所應學。事實上,南傳佛教傳自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銅碟部,保存有許多原始佛教的風范:如律儀生活禪定及樸素的教理,這正是漢傳佛教所缺乏的。因此,我們將南傳佛教作為重點來介紹,這對中國佛教的基礎建設無疑是很有意義的。

  4、藏傳佛教:藏傳佛教作為佛教的三大語系之一,有其不可動搖的學術地位。藏傳佛教繼印度佛教之余緒,保存了印度晚期佛教的風格,不僅有獨到的密宗,更有印度諸多高僧大德在佛法修證上的直接傳承,難怪藏密在當今世界如此風行。在中國佛教界,對密宗的認識大體有兩種傾向:一是盲從,以為至高無上;一是否定,以為不是真正的佛法。這都有失偏頗,有鑒于此,本叢書亦將對藏傳佛教作適當介紹,希望人們對此有客觀的了解。

  此外,為便于了解印度佛學思想的來龍去脈,我們還選擇了印度哲學及佛教語言的研究,希望將來能出現一批擅長梵文、巴利文的學者,從事佛經文獻的校對整理工作,使佛學研究建立在比較可靠的文獻基礎上。國人研究佛學向來盲從文獻,缺乏懷疑精神,在這一點上,歐美佛教學者的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基于此,我們將選擇有關佛學研究方法的著述,供國內學者參考。

  編譯學術叢書,還有必要說明一下學術與信仰的關系。在傳統(tǒng)佛教徒心目中,往往將學術與信仰對立起來,覺得對佛陀的言教信仰即可,大可不必進行研究。而學者的意見卻正相反,記得我在北大參加國際宗教學術研討會時,某教授在發(fā)言中就說到:我允許學生有宗教信仰,但不希望他們帶著信仰從事研究,那樣會影響到學術的客觀和公正。

  信仰與學術真的對立嗎?我認為,至少佛教不是這樣。假如缺乏信仰,對佛教的研究很難做到客觀和公正。佛法的修學既強調信,更重視解,在信解統(tǒng)一的前提下,才能達到實證的效果。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有勝解行地,那是對佛法揭示的真理生起堅定信仰后才達到的正確理解;相反,沒有信仰、缺乏體驗的研究,僅憑個人的經驗感覺及主觀意識的判斷,雖貌似客觀、公正,究其實,卻往往落入了自以為是而不自知。

  我們由衷地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編輯,吸收海內外學者的佛學研究成果,促進并提高國內佛學研究的學術水準,并幫助人們加深對傳統(tǒng)經教的理解。佛法是契理契機的,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應有適應時代的佛法,在今天這樣一個非常時代,如果還是停滯不前,就將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我們要在學習傳統(tǒng)經論的基礎上,吸收國際佛學研究成果,建立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以此造福社會,凈化人生。

  1997年夏寫于南普陀寺阿蘭若處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