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定屬于自己,享受不再屬于自己

收藏不定屬于自己,享受不再屬于自己

  如果從將來的果報而言,那就是:收藏不定屬于自己,享受不再屬于自己,施諸悲敬才真正地屬于自己。這一判別,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收藏不固定屬于自己

  說:“我有房子,有股票,有文物……”所有的一切都不一定是屬于你的。

  積聚的財物,變成不動產(chǎn)也好,存入銀行也好,埋藏起來也好,不一定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佛經(jīng)說:五家所共有——水災、火災、強盜、惡王、不肖的子孫。

  關(guān)于五家:

  所謂水災,水把財富淹沒了。

  所謂火災,火把財富燒沒了。

  所謂強盜,把財富搶沒了,偷沒了。

  所謂惡王,財富給你貶值了,當然善王會考慮你的利益。我們現(xiàn)在可能錢貶值了,但是大家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而惡王給你搜刮去了,給你強加,橫征暴斂,給你加稅,然后你的財富就沒有了。

  還有不肖的子孫,一些人的兒孫經(jīng)常敗家,你給他們弄點錢,他們馬上都給你揮霍了,經(jīng)常會這樣。

  還有水災、火災,可以毀壞辛苦而得的財物。盜匪與惡王,可以強奪我們的財富。

  惡王給你上稅,說:這個就是我的。由此可見一斑:因為財富并不是永恒不變,合理運用財富更是當務之急。

  不肖子孫,把父祖辛勞的積蓄,任情地去揮霍,現(xiàn)代的問題更多;至于戰(zhàn)爭破壞,幣制貶值,還有,每有富翁在幾天內(nèi)什么都完了。

  現(xiàn)實中,幾天前還是富翁,馬上就會變成窮光蛋,這個非常容易;比如股市一貶值,馬上就是窮光蛋;昨天還風光無限,今天就一文不值,這也是存在的問題。

  其實,大家都不免一死,終歸無常。積蓄的一切財物,什么也帶不走,那么還會是你自己的嗎?積蓄些養(yǎng)老、防災的財物,本來是合理的;但是有人愚癡無比,富有的財物,卻不肯供給他的父母子女基本生存,乃至連善事更不用說。

  有些人為富不仁,善事也不做,說:“憑啥我倒霉”?幾乎在每一次災難的時候,我們都發(fā)現(xiàn),最積極的常常是一些普通的人,甚至于那些小學生,他們把存在陶罐里的那點零錢拿出來,積極地付出,我們會被深深地感動著!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有錢人的行動,才是有說服力的,完全靠著一般人和孩子們的錢,是不可能根本改變和解決問題;真正有錢人伸出來的手,才是有真實力量的。

  但是,一些有錢的人,卻未見行動。當然,他們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理由,或許我們的這個捐助機制不健全,很多很多的原因?qū)е逻@樣的情況;比如說,我們所捐的錢,如果要了解情況,一個透明的渠道還不夠……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一個問題,否則大家的積極性,肯定就會更強烈一些;但是,無論如何,在關(guān)鍵時刻,我們都應當行動起來,不應該無動于衷!一個越成功的人,責任也是應該對稱的。

  連自己也舍不得用的財富,那真不知道財富是做什么用的!據(jù)說,有一位老人,積蓄的黃金,埋在屋外的墻腳,每天吃飽飯之后,便到墻腳去看,滿意地欣賞著他的黃金。這樣日子久了,難免被人家給觀察到其中的奧秘,暗暗地把藏金拿走了。

  因為他的總?cè)タ吹膭幼,被人注意、發(fā)現(xiàn)了:噢,原來那兒有黃金,馬上給偷走了。

  第二天,老人又去欣賞他的積蓄時,發(fā)覺黃金已被盜掘了!這可傷透了他的心,嚎啕痛哭,哭得鄰舍都驚動了。

  第二天,老人呼天搶地,看不到金子了,哎呀,要死要活地。

  鄰居來了,問:“你為什么要痛哭啊?”老人說:“可不得了了,我這幾十年積累的黃金被人偷跑了!”鄰居問:“你用沒用這些金子啊?”老人說:“沒有用啊。”“那么沒用沒關(guān)系,你可以弄幾塊磚,刷點金油,你天天再去欣賞,就像原來沒丟時一個樣。”

  這就是自欺欺人!很多時候,有財富不用,我想說,那絕對就不是自己的。當然,本來沒有多少財富,而且還從來不顧及到將來,那也是不理性的行為;我們不提倡這一點。我們不提倡做守財奴,也不提倡窮大方;窮大方,無所謂,也不行!學習佛法,需要中道圓融理性的度。

  西藏有一個故事,說有個哥哥擁有九十九頭牦牛,弟弟只有一頭牦牛;哥哥卻天天惦記弟弟那頭牛,而他的弟弟不當回事;直到有一天,哥哥實在控制不住欲望了,就問他的弟弟:“你能不能把你的那頭牛送給我?”他弟弟康慨地說:“沒關(guān)系,送給你吧!”這就是窮大方!越有的,越往往吝嗇不舍,越窮的往往就無所謂,我們這個時代常常會有這樣的特征。

  原標題:收藏了,也不定是你的——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聞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