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愿求往生 不貪福報,臨終呈瑞相 啟迪后人
——記胞姊張毓如往生事跡
釋昌臻
余俗家世居成都,祖輩樂善好施,信奉佛法,我們自幼均受熏陶。胞姊第毓如居士(1915——1996),法名果慧,天性淳厚,孝念真摯。十四歲時,一次母病危,姊號啕痛哭,祈禱于觀世音菩薩像前,愿舍生命代替,并用剪力將左臂肉剪下一塊,暗置湯內,母病竟轉危為安。從此,姊學佛信念堅定,終身不復動搖。
姊聰穎好學,畢業(yè)于光華大學,專攻會計;工作盡責,待人誠懇。退休后,原單位堅留繼續(xù)擔負培養(yǎng)年青干部的任務,深愛信任和敬愛。見人有危難,勇于救助。解放前,曾以巨款濟人之急,毫不吝惜,為親友所稱道。教育子女甚嚴,時時告誡:要明白因果,信受佛法,做一個自利利他的人。子女四人,均具大學文化,學有專長,在工作中備受好評,事父母盡孝道。
姊晚年福報美滿,親友稱羨,但她毫不介意,更不貪戀。記得我曾對她說:“你現(xiàn)在福報太好,要注意不可留戀啊!” 她說:“ 你還不相信我嗎!?這些都是假的,我早已看破了。我決心今生了生死,生凈土,成佛道,度眾生-----這個才是頭等大事呀!”
姊長齋三十余年,持戒甚嚴,修行精進,每日念佛有定課。晚年患肺心病,已到晚期,雖常受疾病因擾,仍堅持每天完成功課,不稍懈怠。尤喜勸人念佛求生凈土,常說:“不勸別人學佛,于心不忍”。雖在病中,勸人學佛往往一談數(shù)小時,不顧疲勞,苦口婆心,聞者深受感動。經她勸導學佛并深得益處者甚眾。
七十年代,姊倡導家人應恭敬種福田,即提出設置“恭田”基金,作為供養(yǎng)三寶,印造經像和救貧放生?。號召子侄輩參加,按各自家庭收入狀況,每人每月自愿繳納基金。讓他們能夠種植善根,清除罪障并培植福田。她的退休工資和子女奉養(yǎng),決不只作個人享受,多用于布施。
姊晚年生活較豐裕,子女也體貼奉侍,而厭離娑婆,求生凈土之心更為懇切;并發(fā)愿求佛加持,臨終往生時能有瑞相可以觀察,方能啟人信心。對自己的骨灰也作了安排,要求撒在叢林,與眾生結緣,作最后一次布施。
一九九六年八月底,因晚期肺心病住入醫(yī)院。其女為醫(yī)生,選擇一間單間病房,按母親平時要求,一直播放念佛機,五天五夜念佛之聲不斷。姊臨終之前,子女在床邊助念,在念佛聲中安詳去世。其子女又持續(xù)助念達9小時,才進行洗換。姊臨終前因高燒不退,醫(yī)院使用電動“冰枕” 降溫,斷氣后,其女為使低溫保存遺體,仍讓電動“冰枕”繼續(xù)開動達九小時。姊平時曾對其幼子說過,凡往生的人,去世后頭頂必定微暖。幼子本來準備用手測試,以便證實母親是否往生。但考慮母親的頭一直置于“冰枕”之上,頭頂必無微暖的可能,于是決定不再測試。不料,當女兒用手指為母親梳理頭發(fā)時,無意間突然感覺到母親的頭頂有暖氣沖動,不禁驚叫:“怎么頭頂?shù)难苓在跳?!”于是,在場的子侄六人都逐一用手去摸頭頂和腳心,發(fā)現(xiàn)腳心(去世后一直用毛巾被蓋住)早已冰涼如鐵,而頭頂卻明顯感到暖和。姊的兩位女婿均是學自然科學的知識分子,也親自用手測試,都肯定頭頂和腳心有明顯的溫差。這一意外發(fā)現(xiàn),使子女深為驚嘆,確信母親已經如愿往生,因此信心倍增,均發(fā)心以慈親為榜樣,誠心學佛,繼承遺愿,多做自利利他的事業(yè)。親友中見者聞者,亦深受啟發(fā)。肺心病患者,死亡時相當纏綿,十分痛苦。而姊臨終時卻是神態(tài)安詳,去世后面露微笑,皮膚潤澤,宛若生前,使在場的醫(yī)護人員深感驚異。
1996年9月7日記于四川樂至報國寺
- 上一篇:做人的基礎 學佛的捷徑
- 下一篇:念佛七的目的及意義!怎樣才能達到一心不亂?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仁德上人:為什么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
- 大安法師: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沒在阿彌陀佛上,能否往生?
- 宏圓法師:要想往生就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 凈界法師:下定決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如瑞法師:怎樣增進智慧和珍惜福報?為什么要;垭p修?
- 昌臻法師:念佛應該怎么念?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 夢參法師:學佛者可以不求往生極樂世界嗎?
- 凈界法師:臨命終時要記住:往事不堪回首
- 昌臻法師: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 凈界法師:如何才能往生?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調伏到很低
- 天因法師:離開貪著五欲,得五種自在福報
- 天因法師:臨終時的正念很要緊
- 凈界法師:往生的心態(tài)比念佛數(shù)目更重要
- 印光大師: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凈界法師:為何臨終時所見到的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 凈界法師:所有一絲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 印光大師: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該有往生計劃
- 妙江法師:親歷了母親的往生
- 道亮法師: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