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星云法師:佛教青年如何成功立業(yè)?(下)

  一.從威儀中訓練自然

  講到威儀,大家不妨先反省一下,對于佛門中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我們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臥,身心的語默動靜是否與威儀相應?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學習威儀,走路的時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態(tài),毫不隨便;坐著的時候,眼觀鼻,鼻觀心,像入禪定一般,這是訓導處平常要求各位的威儀。

  現(xiàn)在,我進一步要告訴各位,威儀并不只是作出一個樣子,也絕不是要你裝模作樣;重要的是要你能夠自然的流露,不必做作,毫不勉強。譬如講話的時候,自然低聲輕語,不會口沫橫飛,旁若無人;笑的時候,牙齒自然不露出來,而內(nèi)心也自然感到歡喜。能夠養(yǎng)成這種習慣,即使獨居處,沒有外人,也一樣可以具足威儀;那么在眾人面前也不必再做作。

  我看目前的佛教青年,有的人發(fā)心要學習威儀,可是又裝得不像;有的人根本就不曾發(fā)心學習,還是帶著一般人的習氣,和社會上的青年男女沒有兩樣。

  二.從淡泊中體驗樂趣

  追求快樂是人類共同的愿望,有的人追求物質(zhì)的快樂,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樂,有的人則在物質(zhì)之外,從淡泊中獲得快樂。我們學道的人,在人欲泛濫橫流的世界中,應如何去選擇或追求快樂呢?無疑的,當然要在淡泊的生活中去體會樂趣。物質(zhì)的快樂,絕對不能長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談到淡泊,淡泊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舉出下列三點,說明之:

  (一)淡泊可以啟發(fā)良知

  翻開報紙,常可看到一些殺人搶劫的事情,為什么那些人會昧著良知去做這種損人利己的事呢?觀其緣由,大都是對于物質(zhì)不能滿足的緣故。不甘于淡泊的人,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沒有良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上,大家不妨自己反省一下,我們自己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少?我可以產(chǎn)生損人利己的心思嗎?一個人,如果對粗茶淡飯能覺得滿足,則物質(zhì)條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夠優(yōu)游自適,當然不會產(chǎn)生有害社會的念頭來。內(nèi)心的念頭能夠純正,則“人欲凈盡,天理流行”,良知也自會顯露出來。

  (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貴

  歷史上的許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良田千頃,華屋萬間,而是在于他們的甘于淡泊,他們不貪安逸,不務奢華,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斷地升華、滋長。眾所周知,凈土宗慧遠大師,朝中王宮大臣請去供養(yǎng)禮拜,他拒絕。一個人粗衣菲食,在小關(guān)房茅棚中修行,而且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輝照耀于萬世。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雖然沒有華衣來莊嚴,沒有美食來飽暖,但是由于他甘于淡泊,無所需求,人格自然就會高貴。

  (三)淡泊可以帶來快樂

  有的人認為有錢就能夠快樂,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煩惱;有的人認為錦衣玉食能夠使人快樂,其實,這是任何人都不敢貿(mào)然認可的事;另外有些人認為名位權(quán)利可以使人快樂,事實上,名位權(quán)利所招致的煩惱,常常是令人難以忍受的。

  三.從寧靜中安頓身心

  人生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沒有“錢”,甚至也不一定是“有病”,那么是什么呢?是身心無所安置。有的人說,上了講臺,手沒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的最大悲哀,是他們沒有一個皈依的所在。的確,身心無處安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現(xiàn)在讓我告訴各位,身心應該安放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誦經(jīng)禮佛可以安頓我們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的義理大海,以及大眾的事務上都可以安放我們的身心,除此以外,我再告訴各位,“寧靜”也可以安放我們的身心。古人說:“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淡泊的道理,前文已敘述過,而“寧靜”,也自有一種意境,從寧靜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更寬廣的世界。

  所謂“寧靜”,并不是要外在的一切現(xiàn)象停止不動,譬如說飛機不飛,車子不跑,人不要講話;主要的是要你內(nèi)心自然沒有聲音,而不是要抹煞外在的一切聲音。同學們每天晚上要“禁語”,這個禁語不但要做到嘴上不講話,手接觸東西沒有聲音,腳下走路沒有聲音,甚至于要做到心里沒有聲音,即使在熱鬧場所中,心靈仍然澄澈靈明,絲毫不為外境所動。這個時候,就是心靈的寧靜,就是心靈的莊嚴;道德就可以完成,人格就可以升華。

  四.從信仰中發(fā)掘能源

  前幾年世界的經(jīng)濟危機,曾帶給世人一陣不安與騷動,為什么呢?因為能源缺乏,汽油漲價了,汽車不能常出去跑,電燈不能隨便開用,冷氣必須盡量節(jié)省,鋼筋水泥,一切物質(zhì)都供應不上。物質(zhì)文明這么發(fā)達的二十世紀,居然會產(chǎn)生能源缺乏的危機,可見科學與物質(zhì)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們心里的能源,則沒有缺乏的時候,每個人的心里都有無限的寶藏丄,人人都可以自由去開采,那么要如何才能開采自己內(nèi)心的能源呢?我認為,應該用“信仰”來開采。

  佛經(jīng)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個有信仰的人,內(nèi)心充實,他看這個世界,到處一切祥和;可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一樣了,他沒有心靈的皈依處,他感到這個世界很貧乏,甚至會覺得人很空虛。有信仰的人生是美滿的,可是,信仰與能源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以下用三點說明:

  (一)信仰可以發(fā)掘智海的能源

  最近報紙上曾刊載一則消息說:探測隊在高雄外海,已經(jīng)發(fā)掘到海底有油氣,據(jù)說高雄外海的海底可能有油礦。此外,在宜蘭附近的地下能源也正準備開發(fā)。由此可見,世人對于海底的能源與寶藏極為重視。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有一個如大海的智能寶藏,深邃廣闊。據(jù)報上消息,高雄外海海底的寶藏,價值約新臺幣二百億元。這個數(shù)目雖然很多,但是這還是一個可說的數(shù)字。

  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智能能源,如被發(fā)掘出來,豈只是二百億元新臺幣的價值?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就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了,由此可知,智能的擁有不是物質(zhì)上的財寶所能比擬,而這個智能的大海,則必須用“信仰”來發(fā)掘的,所以說“信仰”可以發(fā)掘智海的能源。

  五.從合群中廣結(jié)人緣

  諸位離鄉(xiāng)背景,割愛辭親,從不同的角落、不同的環(huán)境,聚集到這里來,大家一齊過團體的生活,在這個團體里面,如果沒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體會團體的樂趣。有時候,我看到一些人,他雖然處在團體里面,可是他卻很孤獨,不論什么事情,他都不關(guān)心;不論什么好事,他都不中意。這種冷漠的人,在團體里面,可說是殘忍的根苗。現(xiàn)在的教育,有所謂“德、智、體、群”四育,其中的一項“群育”,在現(xiàn)代社會中是極為重要的。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在團體里不能沒有合群的習慣與德行。下面我舉出三點加以分析:

  (一)人不能離群索居

  《維摩經(jīng)》上說:“佛法在眾生身上求”。因為沒有眾生就沒有佛道,尤其對于與我們思想、意志、立場不一樣的人,也要容忍他,并且要有殊途同歸,并肩合作的氣度。英國有工黨與保守黨兩大主要政黨,工黨因執(zhí)政太久,保守黨就慢慢地衰微,這時候,最擔心的不是保守黨而是工黨,因為如果保守黨衰微下去,工黨在沒有敵對黨的情勢下,就不能再進步了。這故事是很有意義的,對于與我們立場、意見不一樣的人,應該感謝他。佛法說這是我們最好的逆增上緣。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個人都和我們一樣。世界既然是千萬眾生共同的世界,我們又何必要離群索居,單獨生存呢?

  有個故事說:有一天,世界戰(zhàn)爭了。先是這個陣營打倒那個陣營;其次是這個國家打倒那個國家,打到最后,世界上只剩下二個人。由于二個人的立場不同,因此還要再打,再打的結(jié)果,其中一人死亡了,現(xiàn)在只剩一個人。當這個人高喊“我勝利了!”的呼聲之后,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沒有水可喝;肚子餓了,可是沒有人做面包,這時他才想到世界上應該多留一些人,畢竟自己一個人不能獨立生存,才覺醒到需要有別人,需要有團體的存在。所以說一個人離開了團體,是不能單獨生活的。十年前,我剛創(chuàng)辦壽山佛學院的時候,聽說臺北有太虛佛學院,由很多人經(jīng)營合辦,而且辦得很好。我得知了消息以后,內(nèi)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歡喜,除了高興佛教教育日漸興隆之外,也高興有一個競爭的對手,可以互相觀摩,為了不輸別人,我就必須更求進步。所以,我覺得有人比我們好不是障礙,而是可以促成我們進步的增上緣。

  現(xiàn)在,基督教又辦醫(yī)院,又辦學校,又是監(jiān)獄布教、電視宣傳。對于這些,我不但不討厭,反而從心里感謝他們。近十年來,佛教界像一頭睡獅慢慢地醒過來了,逐漸地也開始從事電臺廣播、冬令救濟、創(chuàng)辦醫(yī)院、籌設學院、宣傳布教等社會事業(yè),你們說,這是誰促成的呢?這是基督教的功勞,如果沒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士還在老僧入定,還沒有人想到去從事社會工作呢!

  (二)人要靠因緣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眾多的因緣關(guān)系。在佛教里面,常有這些現(xiàn)象發(fā)生:這個宗派放不下那個宗派,男眾看不起女眾,出家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實這都錯了,佛教人士是彼此需要的,剛才曾說,基督教對我們都有幫助了,何況是佛教內(nèi)部的人士呢?

  十幾年前,演培法師曾對我說過一句話:“某人在那里建廟、起精舍。”

  我說:“這事與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呢?”

  他說:“我們從此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弘法,我們又多一個地方可以掛單吃飯,多了一個寺院就又增加一個使佛法振興的助緣啊!”

  的確,佛教要靠眾多的因緣才能發(fā)展,彼此都是息息相關(guān),大家應該互相提攜,彼此合作。

  (三)人要靠眾緣成就

  世界上很多成功立業(yè)的人,他所以能夠成功,并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力量所成,實際上,他的部屬也是很重要的關(guān)鍵,因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屬把他塑造起來的。譬如打勝仗而成名的將軍,他的偉大,不知是多少部屬的血汗造成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佛教界有很多人崇拜印光大師,這是因為有很多在家信徒,因為敬仰印光大師而擁護他成為一個楷模;太虛大師所以成為現(xiàn)代佛教的偶像,是因為現(xiàn)代佛教青年了解大師的抱負,而把他做為效法的對象。

  《成佛之道》書中有一句話說:“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贊僧。”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廣結(jié)人緣,所謂“未學佛道,先結(jié)人緣”,因為廣結(jié)善緣是很重要的。為什么很多有學問有勢力的人,做起事來,卻處處不順利?其原因何在?那是因為人緣不夠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須眾緣和合,因為獨木難撐大廈,所以廣結(jié)人緣是非常重要的。

  六.從悲愿中奮勉學習

  諸位到佛光山來做什么?當然是為了學佛法。為什么要學佛法?學了佛法可以賺錢嗎?學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嗎?學了佛法就有飯吃嗎?真是“會得香云蓋,到處吃素菜”嗎?學佛法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嗎?只求做一個自了漢嗎?不是的,當然都不是的。我們學佛法是為了凈化自己而來,是為了發(fā)大悲愿廣度眾生而來,為了復興佛教而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