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xì)w >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shí)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經(jīng)典(二)

  《大乘起信論》經(jīng)典(二)

  原典

  問曰:「修多羅(1)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2)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yè)(3)勝,圓音(4)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智力(5),因於廣論而得解者;亦(6)有眾生,復(fù)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yīng)說此論!

  注釋

  (1)修多羅:梵語Sutra,譯為契經(jīng)、經(jīng)等。有二層含義,一指上契諸佛之理,二指下合眾生之機(jī)緣。指經(jīng)、律、論三藏中的「經(jīng)藏」 ,為「經(jīng)」的總名。

  (2)根行:根,指根機(jī)、根性;行,指修行。

  (3)色心業(yè):總攝物質(zhì)活動和精神活動,即身、口、意三業(yè)。

  (4)圓音:圓妙的聲音,喻佛語。圓音又名一音,有二義,一謂如來在一處說法,十方眾生都能聽到;二謂佛以一音說法,眾生各得其解。

  (5)「智力」,《金》本、《麗》本、《賢首疏》本均作「心力」。

  (6)「亦」,《金》本作「自」。

  本論大旨

  譯文

  已說造論因由,次說立論大旨。

  所謂大乘佛法,總體上可以從兩方面立說。哪兩方面呢?一是從大乘的法體方面說,二是從大乘的義理方面說。

  這裏所說的「法體」,即是指「眾生心」。這個「心」,包括世俗世界的一切現(xiàn)象和出離世俗世界的一切現(xiàn)象。正是依存於這個「眾生心」,顯示了大乘佛法的一切含義。為什么呢?因?yàn)檫@個「眾生心」的真如之相,水恒不變,即展現(xiàn)了大乘佛法的本體自性:而它的生滅之相,隨緣變化,則既能顯示大乘佛法自身的本體,又能顯示它的相狀和功用。

  這裏所說的「義理」 ,則有三方面。哪三方面呢?第一是真如本體大,即是說,「心」作為真如本體,作為一切現(xiàn)象所具的共性,無論隨染或還凈,無論在世間或出世間,性恒平等,不增不減:二、真如的相狀大,即是說,「心」作為「如來藏」, 其中本具有無量無邊的法性功德:三、真如的功用大,即是說,由此真如,能生起一切世間和出世間、有漏和無漏的因緣果報:因?yàn)?一切諸佛都是以「心」這一大乘法到達(dá)究竟地的,一切菩薩,也是乘此大法到達(dá)如來地的。

  原典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1),二者義(2)。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3)。是心則攝一切世間(4)法、出世間(5)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6),即示摩訶衍體(7)故;是心生滅因緣相(8),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9)故。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10),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11),謂如來藏(12)具足無量性功德(13)故;三者用大(14),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注釋

  (1)梵文Dharma,唐譯本分別譯有法、法。概指一切有形與無形,真實(shí)與虛妄,本體與現(xiàn)象等。通常可分別有本體與現(xiàn)象二義。在此文中,法作法體解,指大乘法體。

  (2)義:梵文Artha,又譯道理、意味等。即表示內(nèi)涵、意義等,這裏指大乘法義。

  (3)眾生心:這是《起信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其全部學(xué)說展開的主體。眾生心,即如來藏心,被看作是大乘的法體,二者名異而實(shí)同,從能持有的眾生講,稱「眾生心」;從所持的功德講,稱「如來藏心」。本論認(rèn)定,眾生只有依靠本有的心性求得解脫,因而眾生心即是由染到凈、由不覺到覺、由世間到出世間的「大乘」。這是由於「一心」而具「二門」,是真如本體與生滅現(xiàn)象的和合實(shí)體。正是在這樣的「眾生心」中,染凈互薰,無明與真如互相影響作用,現(xiàn)實(shí)世界得以建立,而回歸涅盤的自我解脫,也有了實(shí)現(xiàn)的內(nèi)在根據(jù)和根本保證。

  (4)一切世間:世間,世為遷流、破壞之義,間有中與間隔之義,因此,世間指墮於世中之事物,彼此之間,相互間隔而有界畔。在《起信論》中,世間即指真如與生滅,本覺與不覺,凈與染和合的現(xiàn)象世界。此句「一切世間」下,《賢首疏》本無「法」字。

  (5)出世間:相對於世間之稱,概指真如、本覺之本體,它超出一切有漏、輪回的世間境界。

  (6)心真如相:即指眾生心中永恒不變的真如方面。

  (7)體:實(shí)體,本性,指存在的內(nèi)在根據(jù)。

  (8)心生滅因緣相:即指眾生心中,染凈對待,真如與生滅和合,覺與不覺相融的方面。

  包涵大乘法體、相、用三個方面。

  (9)相用:相,指生滅門中的無量性功德;用,系指真如隨緣而不變的活動。

  (10)體大:指真如理體,不生不滅,隨緣變化而體不增減,為一切法之所依。

  (11)相大:指不空如來藏,具足無量無邊的無漏功德,這些功德,為真如實(shí)性而發(fā)起,相不離性,性、體通過相而顯示其妙用,所以稱之為「性功德」 。

  (12)如來藏:此處指眾生心中藏有如來法身,即自性清凈的真如本體。

  (13)性功德:指作為真如本體的如來藏中本來就具足固有的無量功德。

  (14)用大:指真如理體,具有產(chǎn)生一切善因果的大能力。在《起信論》中系指本覺在眾生心中所喚醒的還滅反凈的覺性之義。

  義理解釋

  譯文

  已說立論大旨,其次正式解釋本論所立大乘之義。解釋可分為三部分。哪三部分?

  第一是正面解釋本論所立「一心二門」的大乘義理。第二是以大乘法藥,對治「人我執(zhí)」和「法我執(zhí)」。第三是指明發(fā)心趣向佛道的各種階位與方法。

  1顯示正義

  關(guān)於「一心」與「二門」

  首先所顯示的大乘正確義理,就是上述「一心」(即眾生心或如來藏心)?梢苑謨煞矫(二門)來說明。哪兩方面呢?一是心真如門,一是心生滅門!感摹沟倪@兩門,各自都能涵攝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法。這意謂著什么?這是因?yàn)?此兩門乃體、相關(guān)系,彼此互不相離的緣故。

  原典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封治邪執(zhí)(1);三者分別發(fā)趣道(2)相。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3)。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4)。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5)故。

  注釋

  (1)對治邪執(zhí):指有針對性地克服、破除「人我執(zhí)」、與「法我執(zhí)」。

  (2)發(fā)趣道:發(fā)為發(fā)起,趣為趣向,道指大乘佛道。發(fā)趣道即指發(fā)心趣向菩提道的必經(jīng)步驟。

  (3)門:此指含義。

  (4)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此義參見上文中心真如、心生滅二相之解釋。

  (5)不相離:指真如本體與它的相狀,作用不相疏離,統(tǒng)攝於一心。

  譯文

  (1)心真如門

  心真如義

  心真如,即作為「真如」的心,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普遍的共性,統(tǒng)一無差別的本原,賴以生成存在的本體。

  心的本性是不隨妄生、不隨染滅的。一切現(xiàn)象,只是因?yàn)樾闹谢闷鸬?a href="/remen/wangn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妄念,才產(chǎn)生紛紜錯亂的差別。如果遠(yuǎn)離一切妄念,就不會產(chǎn)生種種境界的假相。所以,一切現(xiàn)象,從其本體來說,都是脫離言說、概念以及思慮所表達(dá)的相狀。因?yàn)檎嫒绫倔w,畢竟平等無二,沒有變異,不可壞滅,只是一心永在,所以叫做「真如」。一切言語施設(shè),都是假名,沒有實(shí)性,由隨緣的妄念而產(chǎn)生,不能得到真實(shí)。此處所說的「真如」,也沒有任何相狀,超越一切言語的施設(shè)。說它是「真如」,只是為了表達(dá)的方便而說,而這一概念自身,也是應(yīng)該遺除的。至於「真如」的實(shí)體,則是實(shí)際存在而沒有什么可以遣除的,因?yàn)橐磺腥緝糁T法,都是「真如」的表現(xiàn):也沒有什么可以建立的,因?yàn)橐磺腥緝糁T法,與「真如」無二無別,所以也不能在一切法之外去別立「真如」。應(yīng)該知道,一切現(xiàn)象,就其本體而言,不可言說,不可思慮,所以叫做「真如」。

  有人問:如果是這樣——一切法都以「真如」為本體,不可言說,不可思慮,那么所有眾生又怎樣能隨順真如法性而證得真如呢?

  回答說:如果認(rèn)識到一切法,雖有言說,而實(shí)際上是不能言說和不可言說的:雖有思念,實(shí)際上是不能思念和不可思念的,這就叫「隨順」,如果再進(jìn)一步遠(yuǎn)離一切妄念,契合無念的真理,便叫做證得「真如」。

  其次,所謂「真如」(離言離相,無有可說,但為了眾生理解,勉強(qiáng)依言說加以分析),則有兩種含義,哪兩種呢?一是「如實(shí)空」,指它能究竟顯示出「真如」自體的真實(shí)性。二是「如實(shí)不空」,指它確有自體具足、清凈無漏的法性功德。

  原典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1)大總相(2)法門(3)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4)。一切諸法,唯依妄念(5)而有差別。若離心念(6),則無一切境界(7)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8)相,離心緣(9)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shí),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遺言(10)。此真如體,無有可遣(11),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12),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dāng)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諾眾生等,云何隨順(13)而能得入(14)?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復(fù)次,此(15)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shí)空(16),以能究竟顯實(shí)故;二者如實(shí)不空(17),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注釋

  (1)法界:梵名Dharmadhatu,又譯為實(shí)相,一般可以從二個方面理解。從現(xiàn)象方面釋,就事而言,法者,表示事物的自體;界者,表示事物的分界。即表示不同分界的事物。也可總攝一切現(xiàn)象界之萬事萬物,相當(dāng)於華嚴(yán)宗說的「事法界」。約本體實(shí)性方面釋,「法界」或謂之真如法性、實(shí)相、實(shí)際等,在這裏,「界」為因憑之義,即因依之而生諸圣道;「界」又可釋為法性,即法界為一切法所依之性。在《起信》中,法界作法性實(shí)相解,一法界或一真法界,指真如實(shí)體唯一無二,本論所說的真如實(shí)體即一切眾生的離念真心。

  (2)大總相:總相,相對別相言,大謂無所不包。大總相,即指涵攝真如與生滅二門之相。

  (3)法門:佛所說法,為世準(zhǔn)則的,叫做法;無論凡圣,均以此為入道的通口,此之謂門。

  (4)心性不生不減:心性,唐譯本譯作心本性,更為淺易。這裏不生不滅是指心的本體方面而言,不是泛指一切心。

  (5)妄念:指凡夫貪慕六塵而產(chǎn)生的虛妄不實(shí)的心理思想活動。

  (6)「心念」,《金》本、《麗》本均作「妄念」,較切。

  (7)境界:依主觀妄念活動而變現(xiàn)出的色、聲、香、味、觸、法六種認(rèn)識和行為對象。

  (8)名字:梵文Nama,名者實(shí)名,字者假名,總指事物之名稱。此指名詞、概念。

  (9)離心緣:心緣,此系指一切意識的活動、認(rèn)識與攀緣!鸽x心緣」,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釋為「非意言分別」。

  (10)因言遺言:佛學(xué)中為了表示排遣名相的一種方便施設(shè)。以一種名言排遣另一些名言的執(zhí)著,這種遣言的名言,自身也是一種非實(shí)有的假名所以自身最終也要遣除。正如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說:「若無此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這只是為了表達(dá)名言所不能直接表達(dá)的真如,而采用的一種語言概念上的巧說方便。

  (11)真如體無有可遺:遣,只是遣除名相、概念等可以把握真如的可能性,而不是連真如實(shí)性也一起遣除,那樣便會陷入斷見的頑空觀。

  (12)亦無可立:一般人以為真如實(shí)體無可遣,則似乎有法可立,起心攀緣,產(chǎn)生妄念;而真如實(shí)體乃離一切妄情分別,無任何差別相,故也無法可立。

  (13)隨順:是一種方便的觀照方法,即觀照一切妄念都沒有自性,虛假不實(shí)。這種觀照方法不是要求離念,斷絕一切念頭,而是要體會到念處相空,雖念,實(shí)無能念的我及可念的法。這種即念而又不住念的方法,一方面不是滅念,因而離於頑空的斷見;另一方面,知念無實(shí),又離於執(zhí)著的常見,斷常雙遣,才能叫做隨順入道的方便觀照。

  (14)得入:即入真如三昧。得入實(shí)際上是在隨順的基礎(chǔ)上遠(yuǎn)離一切妄念,達(dá)到豁然大悟的境界。

  (15)「此」,《金》本無。

  (16)如實(shí)空:唐譯本為真實(shí)空。如即真如,實(shí)即實(shí)體,如實(shí)空,指真如實(shí)體遠(yuǎn)離一切虛妄染法。

  (17)如實(shí)不空:唐譯本為真實(shí)不空。有二種解釋,一是表示真如確有其存在之體;一是表示真如具有無邊無量的勝妙功德,以與有漏煩惱相區(qū)別。

  譯文

  如實(shí)空義

  此處所謂「空」,是指真如從來與世間一切虛妄污染的現(xiàn)象都不相應(yīng),它遠(yuǎn)離一切事物的差別之相,因沒有任何虛妄心念的緣故。

  應(yīng)當(dāng)認(rèn)識到,真如的本性,既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既不是非有相,也不是非無相:又不是亦有亦無相。既不是一相,也不是異相:既不是一相,也不是非異相,又不是亦一亦異相?偠灾,依據(jù)眾生因有虛妄心念,才產(chǎn)生念念分別,均與真如本體不相適應(yīng),所以說之為「空」。如果遠(yuǎn)離虛妄心念,實(shí)際上是沒有什么可空的。

  如實(shí)不空義

  此處所說的「不空」,是指已顯示的法體即真如本體,是空而無妄的,這就是真心。這真心恒常不變,具備圓滿無缺的清凈之法,所以說它為不空。它沒有任何形相可以執(zhí)取,因?yàn)樗h(yuǎn)離一切妄念的境界,只有對真如的證悟,才能與之契合相應(yīng)。

  原典

  所言空者,從本(1)已來,一切染法(2)不相應(yīng)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當(dāng)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3)。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yīng),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shí)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凈法(4)滿足,則(5)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6)相應(yīng)故。

  注釋

  (1)「本」,《資》、《磧》、《普》、《南》、《徑》、《清》本均作「昔」。

  (2)染法:染者,污染之義。污染真性,使不清凈,故名為染法。通常概指與無明相應(yīng),由無明而起之法。

  (3)非有相等句:是佛學(xué)常用的一種遮詮法,表示真如本體不是一切言語思慮所可達(dá)到的,所有名詞概念,皆是戲論。

  (4)凈法:此系指不空義中的清凈之義,遠(yuǎn)離一切污染之法。

  (5)「則」,《金》本作「故」。

  (6)證:指無漏之正智,能與真如相契會!缸C」在《起信論》中應(yīng)以覺性釋義,即是一種覺證。從認(rèn)識上,遣除一般感性認(rèn)識與理性認(rèn)識對真如的把握,但并不因此墮入頑空泯滅,而是肯定有一種超越感性與理性認(rèn)識的離念之智,可以直接與真如相契會,這就是佛家常說的證悟。

  譯文

  (2)心生滅門

  阿賴耶識(藏識)

  所謂的「心生滅門」,依存於不生滅的如來藏,即真如心而有生滅心。即是說,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清凈心與有生有滅的雜染心和合在一起。清凈心隨緣變化,而本性不變,所以與雜染心不同:清凈心雖本性不變,而又隨緣變化,所以又與雜染心不異。這稱為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能包攝一切染凈諸法,也能派生一切染凈諸法。它具有兩種含義。哪兩種含義呢?一是覺的含義,另一是不覺的含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