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宏法利生的事業(yè)(一)
第六課 宏法利生的事業(yè)(一)
佛陀成道后,便準備他應做的事情,他要以偉大的慈悲心和深邃的智慧,宣揚真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于是他離開菩提迦耶,到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去教化喬陳如五位從前隨他修行的青年。他們聞佛說四圣諦法得道后,成為五比丘。這是佛教最初三寶的成立,教史上稱這次說 法為〈初轉*輪〉。
又有波羅奈國俱梨迦長者的兒子耶舍,和五十個同伴,一齊隨佛出家。俱梨迦長者夫婦也皈依佛陀,成為最早的優(yōu)婆塞和優(yōu)婆夷。
接著佛陀獨自到迦耶去,度化三迦葉兄弟,他們是拜火教領袖,也是著名的宗教師 。大哥叫優(yōu)樓頻螺 ,有五百徒眾;二弟名伽耶迦葉,三弟叫那提迦葉,各有二百五十徒 眾。合共一千徒眾集體跟佛陀出家,大大提高佛陀的聲望。
佛陀帶了三迦葉兄弟,和徒眾千人,到摩竭陀國去,頻婆娑羅王恭敬迎接,虔誠皈依,成為皈依佛陀的第一位國王。并且建筑竹林精舍,獻給佛陀與比丘們,這是教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說法的根據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王舍城內的著名宗教師舍利弗和目建連,也因為崇敬佛陀所說的緣起真理,聯(lián)合他們的徒眾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建連神通第一,都是佛陀轉*輪的重要助手。
不欠,有摩竭陀國大富長者的兒子摩訶迦葉,也來皈依佛陀,成為頭陀第一的尊者,佛陀涅槃后,他繼承了佛陀的遺缽,領導僧團。
問答
1。佛陀成道后先到什么地方?度化什么人?
2。佛陀第一次說什么法?教史上稱為什么?
3。教史上的最早優(yōu)婆塞和優(yōu)婆夷是誰?
4。第一個皈依佛陀的國王是誰?他建立了什么道場?
5。佛陀度化那三兄弟后使他的聲望提高?
6。舍利弗和目建連為何跟從佛陀出家?他們對佛陀有何幫助?
7。佛陀涅槃后由誰繼承遺缽?
- 上一篇:第七課、宏法利生的事業(yè)(二)
- 下一篇:第五課、太子成道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