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nèi)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jīng)》、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jīng)》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倓虛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錄

  妙法蓮華經(jīng)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錄

  湛山倓虛大師著

  民國三十一年,壬午農(nóng)歷二月十三日,青島湛山寺,觀音息災(zāi)法會。今天頭一天講經(jīng)。經(jīng)者、徑也。就是給人們說的,壁直一條大路。叫人照著去行,這通條大路,是人人能行,古今不變。所以這經(jīng),又有經(jīng)常不變之義。不同歧途小道,有走不通的時候。

  (上段解釋經(jīng)字,作路徑說。言其徑直超捷。正合品中執(zhí)持圣號,簡易妙法。雖不同尋常解經(jīng)舊義。卻是極奇極確。閱者幸勿以詞害義。又歧途小道。正指旁門外道。及不回向小乘聲聞而說?梢姶私(jīng),為壁直大道也。編者識。)

  妙法蓮華經(jīng)者,這是法喻為名。妙法是法。蓮華是喻。法為妙法。先講法字。法為名詞。妙是形容詞。法字所包甚廣。十法界四圣六凡任舉其一。皆名為法。無論形形色色,有形有相,名之為法。甚至無形無相,凡有可名,亦皆名為法。約而言之?煞秩。即為佛法。眾生法。心法。佛法太高。因其超出九法界之上故。眾生法太廣。因其階級差別。無有數(shù)量。無有邊際故。心法,即是吾人現(xiàn)前介爾一念心性。然此心佛眾生三法。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佛心中有眾生。眾生心中有佛。所以佛法即是心法。心法即是佛法。若無眾生,佛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所以經(jīng)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若無佛無眾生。是心亦無所寄。則心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故分之不可。合之不能。所以稱妙。又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即不可心思。不可言議。試就宇宙山河形形色色。任舉一物。皆屬不可思議。即如現(xiàn)前所見紅綠花草。鮮艷奪目。并非由染而成。寧非奇事。再就此花草種子。窮究由來。其前無始。由此演變。其后無終。豈非不可思議也哉。人須知道天下事,一切法,皆屬不可思議。所有一切法上名字。盡屬假名。并無實際。又須知不論有情無情,皆是眾生。蓋眾生者。集眾多成分而生。因緣和合;孟嗖粺o。人亦如是。不過集地水火風(fēng)空識。六大成分所成就耳。有形有相有知覺。就中若覓人字假名。亦了不可得。是則人從何來。誰亦不能說其究竟實際。人若能知一切法本來如是。不于其中,妄加分別。如鏡鑒物。來則有相。去則不留。這就對了。若于世間一切人我是非。榮辱得失。妄加分別。執(zhí)著不舍。則爭端蜂起。熱惱互生。甚且操同室之戈。結(jié)萬世之讎。揆厥根源。皆由未能識佛所說之修行大道耳。凡夫有我,我所。而佛無我,我所。我即身見。我所,即眷屬財產(chǎn)等。佛無我,我所。視眾生如一體。故無障礙。眾生之名言習(xí)氣。染之已深。由劫至劫。不惟不舍。反更固結(jié)。最難破除。所以本具妙法。竟成不妙。佛欲破世迷情。所以示現(xiàn)受生。娶妻生子。示同人道。令人知佛亦由眾生修成。只在迷悟之分。所說之法。皆是妙法。要在翻迷成悟。否則五濁惡世之眾生。便無出苦之分矣。

 。ㄉ隙谓忉屆罘ǎ

  蓮華在此經(jīng)為喻。若單言蓮華。亦為法之一種。蓮華之為物;ü瑫r。表佛法因果同時。非有前后。至圓至頓。即凈即穢。而亦非凈非穢。無法不具謂之圓。因果同時謂之頓。蓮華出淤泥者。即凈即穢也。淤泥出蓮華者。即穢即凈也。凈待穢,而有凈名。穢待凈,而有穢號。相待而始顯。若蓮華淤泥。各就本體。單獨立言。所謂是法住法位。求其凈穢了不可得。故曰而亦非凈非穢也。

  (上段解釋蓮華)

  初學(xué)于此。每有無法下手之憾。不知佛法清凈。無有憎愛。無有取舍。世法巧到極處。即是拙到極處。佛法拙到極處。即是巧到極處。何以言之。世人執(zhí)著身見。起心動念。無一不在自己身上打算。不知此身。即是吾人慧命之牢獄。世間牢獄不問有期徒刑;驘o期徒刑。均屬有限時光。即可脫苦。最大不過一死。亦算告一段落矣。吾人此身內(nèi)之主人。出一皮袋。入一皮袋。從生至生。從劫至劫。杳無了期?刹话г。然此皆由觀念錯誤。觀念能令人生天堂。觀念能令人下地獄。觀念之所系。顧不重哉。佛初為小根弟子,說聲聞法。令其觀念音聲為生滅法。聞性非生滅法。小根弟子毛羽未豐。只知繞樹穿枝,不能遠飛。但從見聞嗅嘗覺知,六根門頭悟入。不知言外思義。教外明宗。其結(jié)果僅能證得偏真理而止。分段生死雖了。變易生死未除。此蓋小乘根性如此。非佛有所吝惜而然也。然其觀念,固已超出天堂地獄之人天乘萬萬矣。小乘所受。名為權(quán)法。佛雖說的是權(quán)。卻是為實施權(quán)。蓋權(quán)者。實家之權(quán)。惜乎其時聲聞根性。尚未足以語此耳。直至法華會上。聲聞根性均已回小向大。成熟待脫。佛始開權(quán)顯實。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聲聞小果。皆授記莂。舉手低頭。皆成佛道?芍^極暢我佛出世之本懷矣。誠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若能知一切法皆妙。隨處寄托。隨處解脫。無入而不自得矣。

 。ㄉ隙慰偨饷罘ㄉ徣A經(jīng)五字之實義。)

  妙華蓮華經(jīng)。此為一經(jīng)之通名。(經(jīng)之名字)。上來業(yè)已略釋。至于名后之有體、宗、用、教。實為經(jīng)前。五重玄義。尚須一一分別略釋。以便行人有所領(lǐng)會。不至深淺莫辨。錯誤修持耳。

  (上段總提五重玄義名目之關(guān)系)

  何謂名后有體。因為名依體立。若無實體。則此名字。便無從安立。故繼經(jīng)題名字之后。再出此經(jīng)之實體。此經(jīng)以諸法實相為體。諸者,眾也。諸法,即一切法。法,有法則軌則之義。此處法字。作樣子解。舉凡宇宙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飛潛動植。無不各有各的樣子。所以諸法,就是形形色色。如口之所言。心之所思。這些樣子。實相者,真實相狀。不虛不假,不幻不妄,所謂本體也。有人問,前言名為假名。此處又言諸法實相。一假一實。不幾于自相矛盾乎。不知世人于一切法。每執(zhí)假名為實相。偏于有邊。二乘圣人矯枉過正。視一切法。皆幻不實。則又偏于空邊。所謂扶得東來西又倒也。經(jīng)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云。治世語言。資生事業(yè)。皆順正法。皆入實相。法法圓彰。法法皆妙。獨怪世人分別心重。反把妙法。弄成不妙耳。而諸法之實相。固自若也。諸法實相。是現(xiàn)量境。不可揣測。不可分別。一經(jīng)揣測分別。便成障礙。茲再設(shè)喻以明。即如世間世字。包括三世而言。有過去世,F(xiàn)在世。未來世。問者,隔也。即是此處非彼處。彼處非此處。此與彼隔。彼亦與此隔;ハ嚅g隔。不相融通。似乎確有定相矣。究實而言。過去世中,亦具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F(xiàn)在世,未來世,亦然。無定相也。方向處所,亦復(fù)如是。譬如東南西北。東之東更有東。南之南更有南。又如前后左右。亦照此例推。故謂名為假名。然而實相在其中矣。又如依正二報亦然。例如人之眼依頭腦。頭腦又依身。而人身中之蟲。又各以其所依之處。而認為世界也。人每每以此五尺之軀。執(zhí)著為我。而不知其中,固有大多數(shù)自以為我者在也。試問誰肯承認,吾人身中,果有如是眾多之我乎。經(jīng)云,四大非有。五蘊皆空。以其唯是假名。亳無名之自性。若不執(zhí)空假而實相即在其中矣。人奈何隨業(yè)識流轉(zhuǎn),而不知返耶。世間稱譏苦樂,語言贊毀,但有假名。都無實義。二乘圣人只能悟到諸法寂滅相。未悟到不可以言宣。故名聲聞根性。是以聞言會義未能入實理故。即是吾人見分上之知覺性。比諸凡夫。固已超勝多多矣。若比諸大乘菩薩。確又有我執(zhí)已破。法執(zhí)未除之分。即是吾人執(zhí)遠離相分上之知覺性。尚有此不明了者在也。妙法蓮華經(jīng)。實為二乘回小向大之圣人說法。然雖有大根凡夫頓悟。亦須漸修。如龍女者有幾。若博地凡夫空言對境無心。遽然承當。便有一切廢弛。慢不經(jīng)心之弊。不可不知也。所以佛于法華會上。對舍利弗尊者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法實相。本不可說。強名之為實相耳。對諸法有分別。是凡夫之情見。無分別。尚有無分別之執(zhí)著。亦是凡夫之情見?偠灾。法法皆妙。皆不可說。乃所謂諸法實相也。

 。ㄉ隙谓忉尨私(jīng)以諸法實相為體。)

  此經(jīng)以一乘因果為宗。宗者宗趣。一乘者,表開權(quán)顯實。經(jīng)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蓋表因果同時也。如有感即應(yīng)。即是因果同時。趣者趣向。人能發(fā)大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因。經(jīng)云。發(fā)心究竟二不別。是則即發(fā)心時。即成佛時。因必感果。果必酬因。即因即果。即果即因。故謂之因果同時也。然因果二字。亦無定相。望后為因。望前為果。后不定后。望前為后。前不定前。望后為前。斯亦謂之因果同時也。然非此中本意。又如發(fā)心是因。成佛是果。此就次第言也。若成佛后。倒駕慈航。果后行因。則又即果即因。即因即果。因果不二。亦謂之因果同時也。如觀世音菩薩是。此為因果同時之余義。

  (上段解釋此經(jīng)以一乘因果為宗。)

  此經(jīng)以斷疑生信為用。用者力用。言此經(jīng)之力量效用。開述顯本。開權(quán)顯實。令人成佛。蓋以此經(jīng)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斷權(quán)疑生實信。后十四品斷近疑生遠信。亦即斷跡中之疑。生本中之信也。梵網(wǎng)經(jīng)云。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人能確信自己,是將來之佛。并信一切眾生,均是未來諸佛。則一切人我是非。無邊煩惱。當下清涼矣。但此信字。在大乘起信論上。修行一萬大劫。方能成就。金剛經(jīng)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吾人無始劫來。虛生空過。流浪生死者。何止千萬億塵點大劫。若兩兩相校。所謂一萬大劫之修行。真如滄海之一粟。大地之一塵矣。吾人生末劫。處亂世。幸聞佛法。此固一隙之微明。雖不能遽然以此自豪。要亦不可因信心之難發(fā)。而以之自餒也。

 。ㄉ隙谓忉尨私(jīng)以斷疑生信為用。)

  此經(jīng)以無上醞醐為教相。醍醐者,上味也。譬如牛乳。由乳以水提煉而成酪。由酪提煉而成生酥。由生酥提煉而成熟酥。由熟酥提煉至極點纔能得醍醐上味。以喻妙法蓮華經(jīng)。為諸經(jīng)之王。高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諸經(jīng)之上。蓋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jīng)三百余會。最后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使一切眾生,悉皆成佛。故為無上醍醐上味也。

 。ㄉ隙谓忉尨私(jīng)以無上醍醐為教相)

  按法華玄義,文相甚繁。茲以時間有限關(guān)系。略說本經(jīng)五重玄義已竟。

  上來經(jīng)題,解釋已竟。經(jīng)題是一部之通名。全經(jīng)共分二十八品。通通顯的是妙法。此一品經(jīng)。名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五個字是人名。普門品三個字是佛所說的法名。合而言之。謂之人法為名。為甚么要研究這個品的名字呢。因為這一品之名目。即通攝這一品經(jīng)之大義。正是一品之綱領(lǐng)也。能知道綱領(lǐng)。則品內(nèi)文句,便好明白了。先說菩薩二字。菩薩為梵語之略。具足應(yīng)云菩提薩埵。菩提翻覺。薩埵翻覺有情。上覺為自行。下覺為化他。言菩薩者,具有自行化他之義。自行含有因果之義。化他含有能所之義。合而言之。謂之自行因果。化他能所。自行約因果說。有因必有果故;阅芩。能化者是為菩薩。所化者,為眾生故。菩薩自既由因克果。離苦得樂。亦欲令他,由因克果。離苦得樂。所謂以先覺覺后覺也。觀世音觀字,應(yīng)念貫。但習(xí)俗相沿全都念官。菩薩慈悲的很。就是把他名字念錯。也一樣的有感應(yīng)。甚至把菩薩即念成觀音老母;蚰畛商旌笫ツ。只要誠心祈禱。也是一樣的有感應(yīng)。所謂應(yīng)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度之也。觀者,觀想之義。是菩薩用功之法。世音者即世間音聲。觀為能觀之智。世音為所觀之境。上為自行因果。下為化他能所故有人問菩薩用功。何不多讀佛經(jīng)。觀想世間音聲,做什么呢。不知世界一切事理。不出因緣果報。佛經(jīng)所明。亦不出因緣果報。然則雖謂統(tǒng)大千世界隱顯事理。盡名之為佛經(jīng)。亦無不可也。況菩薩果后行因。廣行化他。尋聲教苦。有感必應(yīng)。則觀音之義。尤重在尋聲救苦一邊也。

  觀世音菩薩,最初觀想,由聞海潮之音聲悟道。因潮有去來。潮來則有聲。潮去則無音。是潮之聲音有生滅。而吾人能聞之性。雖不聞潮之時。仍可別聞風(fēng)聲鳥聲。及一切人聲等。是聞性常在。無生滅也。是由反聞聞自性。性具無上道。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梢娭菩囊惶。無事不辦也。然觀世音菩薩,實系三觀圓修。三諦圓具。何以言之。菩薩初由耳根修入。知音聲無性。此空觀也。再觀所觀之境。雖然無性。卻系緣生。歷歷在心。此假觀也。假不自假。由空而顯。則假亦非假。空亦非空?占俨欢。不可思議。此中道第一義觀也。蓋由中道不可思議。方可會人圓理。若知聞性了不可得。謂之體空觀。由此悟真諦理。世音是俗諦。因緣和合而有。亦名假觀。假中有空?罩杏屑?占俨欢?占僖蝗纭2豢伤甲h。此為中諦。亦即中觀也。在智為觀。在境為諦耳。

 。ㄉ隙谓忉層^世音菩薩五字)

  普門二字,普為普遍。門以能通為義。合而言之。即普遍是門。無有隔閡不通之處。因菩薩尋聲救苦。有感即應(yīng)。如影之隨形。響之應(yīng)聲。絕無救援不及。或力不從心之處。是何也。蓋以菩薩法身。譬如皓月在天。影印千江。豈惟千江。即小而一勺一滴。無不影現(xiàn)。經(jīng)云。眾生心水凈。菩薩影現(xiàn)中。即令眾生心水不凈。菩薩亦無不現(xiàn)之時。特以眾生心水昏濁,而不自知耳。若在凡夫。通身業(yè)力。固未易妄測菩薩境界也。蓋此觀音菩薩業(yè)已破盡無明,圓證法性。不同六道凡夫,日在煩惱思想中,作生活也。人之上達或墮落。皆在知識上分途。識以了別為義。法相宗于此,簡單言之。猶有百法。今為易于明了起見。假定為五種。即是從知識上判起。上焉者,知識明了。悟世幻妄。而入知覺。由知覺,而證得妙覺。此上達之菩薩也。下焉者,由知識昏暗,而墮入思想。由思想錯誤,而墮入煩惱。此墮落之凡夫也。以墮落之凡夫,妄測菩薩之神通力其間相去。又何可以道里計耶。無怪乎對于普門示現(xiàn)之義。而不容易生信。又門為能感。普為能應(yīng)。合而言之。即眾生處處感。菩薩處處應(yīng)也。關(guān)于菩薩之廣大靈感。耳目所知。書冊所紀。繁不勝述。人能知道眾生常在菩薩心光之中。菩薩亦常在眾生心光之中;z互融。有感即應(yīng)。理極平常。則向下經(jīng)文中事理。一經(jīng)解說即能明白矣。品者,類也。以別于他品。故曰普門品也。

  (上段解釋普門品三字)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上來經(jīng)題品題。解釋已竟。譯者,翻譯。亦為變易。言其能翻變梵語為華言也。譯者為誰。即鳩摩羅什也。鳩摩羅譯言為童。什為壽義。合而言之。即名童壽。什師七歲。隨母入寺。見大鐵缽。頂而戴之。忽念人幼缽重。非力所堪。逐即不支。因悟一切法唯心所變。此等大師。多是菩薩乘愿再來。不可以尋常兒童,一例視之也。父名鳩摩羅炎。可見鳩摩羅三字,是姓。此等不關(guān)重要。故不詳說。三藏者,為經(jīng)藏律藏論藏。經(jīng)詮定學(xué)。律詮戒學(xué)。論詮慧學(xué)。三藏均有大小乘之別。法師者,能為人作模范。作導(dǎo)師也。姚秦者,姚興之國號。因簡別非秦始皇之嬴秦。非符堅之符秦。故名為姚秦也。相傳符堅時代。聞西域有圣人出世。其名為鳩摩羅什。遂遣大將呂光率大兵五萬。往迎什師。龜茲國王以己國圣人。不肯令其遠出。嗣因符堅被弒。國內(nèi)大亂。姚萇平定內(nèi)亂。其子姚興嗣立。而呂光雖以兵力得什。不大信仰。因聞符堅被弒。遂留西夏自立。迨姚興自立。迎請什師。處于逍遙園。待以國師之禮。中國佛經(jīng)。翻譯雖早。而什師所譯。流通最廣。吾人飲水思源。不可不略知梗概也。下始入經(jīng)正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爾時者,接前佛在靈山說妙音菩薩品已訖之時也。法不孤起。必待有人請問。無盡意者,意是心意。言此菩薩,度化眾生之心。無有止境。無有窮盡。何以言之。此菩薩原是法身大士。豈有不知觀世音菩薩因何命名。即在會大眾。同聽法華。其識見之高。亦可想見。無盡意菩薩。意欲發(fā)起說法因緣。普為天下后世,不得見佛之眾生,作代表耳。其跡雖為菩薩。若推其本。殆系古佛再來。誠以一佛出世。萬佛助之揚化。否則此等請法主。固不易承當矣。偏袒右肩者。表身業(yè)恭敬也。合掌向佛者。表意業(yè)恭敬也。而作示言者。表口業(yè)恭敬也。此為請法一定之儀式。請法之人要音聲和藹。身容嚴肅。二者皆由意業(yè)虔誠發(fā)出。故謂之三業(yè)恭敬也。世尊者,世出世間,九法界之所尊崇。故謂之世尊也。此本佛之通號。佛佛皆同。以彰其德。若在此處。則指釋迦牟尼也。釋迦譯言能仁。牟尼譯言寂默。寂默為體。能仁為用。體則寂然不動。用則感而遂通也。此一品經(jīng)。重在持名。故無盡意菩薩,特以問名為發(fā)起。所謂問在答處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是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七字。此為結(jié)集經(jīng)典人所記。善男子者,質(zhì)直調(diào)柔謂之善。男子者,丈夫之美稱。此意專指無盡意菩薩。而亦兼攝在會大眾。呼而告之。使其意有專屬也。若有者,假設(shè)之詞。百千萬下。有一億字。億者萬萬。若以此單位。再加上無量二字。則其數(shù)目之多可知。眾生者,不專指人。而以人為重。以在人道說法故?嗾撸痛苦。此為苦果。惱者,煩惱。此為苦因。諸者,眾多之詞。或一人而受多苦惱;蚍N種人,而受種種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者;驈那霸勅苏f。或現(xiàn)在有人告知皆得稱聞。一心稱名者,一心言其專誠。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者。言菩薩有此神通。能令以上眾多苦惱眾生。皆得解去煩惱。脫離苦難。并不躭擱時候。亦不令其漏落一個。觀其音聲。觀字。作觀看解。亦說得通。因為菩薩身分。六根互用。不同凡夫肉眼。只能看而不能聽也。若說聞其音聲。便是凡夫身分。聞是耳根。觀是表心。不可混同。因為眾生是菩薩心內(nèi)眾生。菩薩又是眾生心內(nèi)菩薩。本屬同體。故無隔閡也。然鼓不擊不響。生不感不應(yīng)。所以眾生,必須向菩薩先發(fā)一份誠心也。此一份誠心不是知識思想煩惱。亦不離知識思想煩惱。眾生之心,恒因用而廢體。菩薩之心,常由體而達用。且由全體而起大用。故不同也。眾生所念的聲音,即是聲塵。聲塵能感動菩薩。所以稱妙。然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同是一樣力量。同是妙法。所以又稱法法皆妙也。此則凡夫不易知耳。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shè)入大火;鸩荒軣。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上節(jié)是總言救苦。此下別言救苦之事。上智之人,得總即知別。中下之士,非條分縷析不可也。此節(jié)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火難。持字,有執(zhí)而不舍之意。下一者字,言這樣人。設(shè)若遇著大火延燒,四下彌漫,無有出路之時。若能執(zhí)持觀世音菩薩五字圣號。便可免去火難。不受火燒。此皆菩薩威神之力。不是眾生幸運所致。宋朝有位法師。名叫慈云懺主。一生拜大悲懺。最有感應(yīng)。他所修廟宇房子,木材,一一均經(jīng)他念過大悲咒七遍。所以后日屢經(jīng)火災(zāi)。他那房子,巍然無恙。此可謂能免火難之一證矣。又有竺長舒者。素日虔誠持誦觀音經(jīng)。即普門品之別名。鄰人失火。適在下風(fēng);饎輰⒓啊s谜b圣號不輟。遂得反風(fēng)滅火。鄰有惡少。不信其事。乘夜大風(fēng),在竺宅四下放火。皆不能燃。始驚服謝罪。此亦免火難之一證也。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水難。由深處而得淺處。即可達岸不死矣。唐有岑景仁者。素持普門品。由家乘舟赴蘇州。遇風(fēng)翻船入水。恍若有人告言。持誦普門品者能免。遂得淺處。遇救不死。此則能免水難之一證也。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fēng)吹其般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風(fēng)難。入海求寶。本屬險事。人為財死?砂l(fā)一嘆。若有百千萬億眾生者,極言其多。以顯菩薩之威神耳。結(jié)成如此大隊。近世實所希有。不可執(zhí)著其數(shù)。其中若有或百或千或萬或億萬人。極少乃至一人。乃至者,超略之詞也。以一人稱名而能免百千萬億眾生之風(fēng)災(zāi)死難。此亦不可思議之事也。黑風(fēng),即怪風(fēng)。亦即近世之颶風(fēng)。羅剎,鬼類。喜食人。風(fēng)災(zāi)而又遇鬼。真可謂災(zāi)害并至矣。唐朝有宋衍者。渡海遇風(fēng)難入水。見有稻稿一束執(zhí)之。遂得登岸。因即借宿于海濱賣茶水之老媼家。細檢束稿。得金剛經(jīng)一部。媼云,汝之免難。乃汝妻虔誠誦經(jīng)祈禱所致。回里問之。果然。因攜物復(fù)返其處拜謝。至則人物俱杳。但見大水一片。訊之土人,向無賣茶老媼于彼居住。乃知為菩薩所現(xiàn)。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者,正合上文所問也。

  若復(fù)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zhí)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刑難也。人犯死刑。最所傷心。所謂待決之囚。已屬生趣毫無。真可謂千鈞一發(fā)之時矣。此時稱名。能使施刑之刀杖。自然斷壞。免難不死。真可謂出人意外矣。

  若有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fù)加害。

  此言菩薩能免眾生之鬼難。

  設(shè)復(fù)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此言菩薩,能免眾生之囚難。有罪者,是有冤家。無罪者,被人所誣;虮I賊所擄。就現(xiàn)世說雖有有罪無罪之分。菩薩一視同仁。一體同救。杻械枷鎖,皆刑具之名。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項曰枷。三者皆有鎖以禁錮之。檢者封檢。即鎖上封驗之記號也。俗名封條。書簽上寫書名。俗亦謂之署檢。亦有拘束之義。所以拘束亦稱檢束。系者繩捆鎖綁。拘束繩系。不令逃脫也。以一檢字。兼綰上下兩句文義。使文義絲毫不漏。譯師之巧也。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jīng)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yīng)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汝等若稱名者。于此怨賊當?shù)媒饷。眾商人聞。俱發(fā)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之賊難。赍音積。赍持猶言執(zhí)持。重言者,謂其所持之慎重也。以無畏施于眾生,就是眾生有恐怖的時候。能叫他不害怕耳。前言百千萬億眾生。及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是言被災(zāi)難的人多。此節(jié)及上文兩言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羅剎。及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是就一個人說。言其所被的災(zāi)難,多而且廣。眾生處此環(huán)境。更向何處逃脫。更向何處找出路乎。真可謂萬萬無幸免之理。萬萬無生存之望矣。此種危難。菩薩能救。菩薩神力,真可謂至極無以復(fù)加矣。佛無妄語。必有著落。并非喻言。試問娑婆世界。佛不出世。則大千國土眾生。永無出苦之時。謂之滿中怨賊,滿中羅剎。非過言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以上別明菩薩能免七種災(zāi)難。俱是眾生的命難。因為眾生所寶貴的,莫過于命。故菩薩先從救難入手。使眾生因此易起信仰也。巍巍者,高大也。如是者,如上所言也。摩訶者,大也。薩者,菩提薩埵之略稱。即大菩薩也。因為以上七種,俱是就免難說。自成一類,故略略作一結(jié)束。

  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教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思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yīng)心念。

  上來說菩薩之威力功德神通。一稱其名。便能免離此七種災(zāi)難。合之第一項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云云。是總說離苦。其下七種,是別說離苦?倓e合計,共有八種。須知眾生之苦。非無因而至。其因為何。即貪瞋癡三毒是也。此三毒是眾生根本煩惱。其余枝末煩惱均由此發(fā)生。譬如刀兵疾疫饑饉三災(zāi)。人都知道怕。不知刀兵之災(zāi)。由殺生害命而來。由驕奢淫佚而來。饑饉之災(zāi)。由強搶豪奪而來。而殺生害命,強搶豪奪,驕奢淫佚,又由貪瞋癡三毒而生。欲不受苦報,須莫造惡因。知此,則對治三毒之法,誠甚要矣。佛在四十年前。為聲聞弟子,對治多貪,則用不凈觀。對治多瞋,則用慈悲觀。對治多癡,則用因緣觀。理致甚深。其說甚繁。弟子易于領(lǐng)受者。以其有實法可依也。今則惟用稱名之法。譬如一粒神丹,通治萬病。散心可以入道。工作不礙修行。簡莫簡于此矣。易莫易于此矣。真所謂下手易而得效速。用力少而成功高。妙莫妙于此矣。較之小乘之所修其難易相去何止天淵。然而四十年前不說者。以其時弟子。無此信心也。四十年后始說者,信之深也。佛法無邊非信不入。茍無凈信。佛莫奈何。佛譬猶火。眾生如木。干木易燃。喻眾生之有信心也。濕木難燒,喻眾生之無信心也。佛菩薩雖慈悲。無感不能應(yīng)也。果能轉(zhuǎn)三毒成三智。轉(zhuǎn)煩惱成菩提。則即心即佛。真能令天順地隨。一切鬼神悉聽其驅(qū)使。又何疑于感應(yīng)之如響哉。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大者,善應(yīng)無方。威者,百神從令。神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多所饒益者。菩薩無求于眾生。而眾生受菩薩之恩德大也。是故眾生,常應(yīng)心念者。諄諄勸告之詞也。我輩得聞此等經(jīng)典。亦系多劫熏修之因。應(yīng)生難遭之想。不可妄自輕薄而不修也。

  若有女人,設(shè)欲求男。禮拜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shè)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此言菩薩能滿婦女之愿。婦女以有子為貴。故婦女無子。每為人間一件憾事。此愿菩薩能滿?芍^奇矣?芍^妙矣。世人有子,每每嬌生慣養(yǎng)。無所成就。甚且造惡多端。墮人下流。此有子等于無子也。菩薩所送之子,;雙修,有福便不受苦。有慧便不愚癡。此真求子之人,最所希望者矣。世亦有男兒甚多。獨少女兒者。故婦女既生男兒,又有愿生女兒之事。女子固以端正為重,而同時亦頗重容貌。若有德有才有貌。真為眾人所愛敬矣。菩薩有如是滿愿神力。豈凡情所能妄測哉。茲將求子得子之證據(jù)略述一二。清譚憲卿,富而無子。聞菩薩神力。有求必應(yīng)。出五千金。建大悲道傷。未幾妾果生子,胞衣皆白。其妻亦以千金作道場。亦生一子。胞衣亦白。胞衣白者,證明是菩薩所送之子,即譚如初譚如博兄弟也。清末狀元張季直無子。禱于狼山大勢至菩薩道場。觀音像前,后亦得子,即孝若也。張亦有文紀其事。又魯人潘對鳧四十無子。虔誠祈禱。夜見里中鑼鼓喧闐。后隨八抬大轎,內(nèi)有白衣老媼,抱一小孩。疑為鄰人喜慶之事,但不知老媼何以白衣。正遲疑間。鼓樂轎子。直進其家。又疑我家有事。我為家主。何以不知。因即入內(nèi)詢問。適其妻分娩一子。即前國務(wù)總理潘馥也。及出視之,而鼓樂等物。已無蹤跡矣?梢娖兴_感應(yīng)不虛也。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yīng)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此則佛作保證。普勸受持也。唐者,虛也。捐者,棄也。不虛棄,猶言不白做也。叮嚀諄勸。司謂至矣。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fù)盡形供養(yǎng),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fù)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yǎng)。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此言菩薩名號功德。等于河沙菩薩名號功德。一名功德,具足一切名功德也。恒河沙數(shù)菩薩,其人數(shù)之多可知。其上又加六十二億。億者萬萬也。以恒河沙數(shù)為單位。其數(shù)為六十二億恒河沙。此等數(shù)目,真非凡夫心量所能測矣。若將以上菩薩名號。集成文句。其數(shù)亦大有可觀也。況復(fù)四事供養(yǎng)。況復(fù)盡形四事供養(yǎng)。此等功德。真非凡夫心力所能辦也。然以如此大功德。與受持一菩薩名號,一時供養(yǎng)之功德。是二人所得之福。正等無異。平等平等。兩者相較。此為凡夫所能。彼為圣人所難。何去何從。不待智者而決矣。再據(jù)正文。不惟正等。而且超過。不惟超過。而言其一時受持禮拜供養(yǎng)功德福報,且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是簡直一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所得之功德福報。不可以數(shù)量計矣。天下之奇妙事。更有過于此者乎。故佛又呼無盡意菩薩。而告之言。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由是知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非佛莫能知。亦非佛莫能贊矣。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文所說,皆是菩薩悲能拔苦之事。下文更說菩薩慈能予樂。菩薩拔眾生之苦。功夫只做一半。必須予樂。方能圓滿。先救而后度。則救即為度之前方便也。楞嚴經(jīng)說。觀世音菩薩于古觀世音如來所發(fā)菩提心。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乃至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一者,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與眾生同一悲仰。前文所說,皆是下與眾生同一悲仰之事。故無盡意菩薩,更問觀世音菩薩,與諸佛同一悲力,其事云何。方者,法也。便者,利也。方便之力,即隨機應(yīng)現(xiàn)之事也。娑婆,此言堪忍。謂堪忍受苦。無論如何。不思出離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yīng)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xiàn)佛身。而為說法。

  菩薩度生。應(yīng)機示現(xiàn)。應(yīng)以佛身得度者,言眾生之機。能感佛身應(yīng)現(xiàn)。故觀世音菩薩即現(xiàn)佛身。而為說法。令成佛道也。

  應(yīng)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xiàn)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辟支佛,即緣覺圣人。聞佛說十二因緣悟道者。而為說法者,非僅僅為其仍說十二因緣也。蓋方便引導(dǎo)則有之。至其結(jié)果皆令成佛。此為說法之最大目的也。下皆仿此。

  應(yīng)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xiàn)聲聞身,而為說法。

  聲聞、聞四諦法悟道。即四果圣人。此為小圣。以上三種。皆為深信佛法一類眾生之機。但志趣不同。有喜以極圣為依歸者。有以大圣中圣小圣為捷近者。菩薩善應(yīng)群機。無不各就其所喜見,而為示現(xiàn)。不言菩薩者。菩薩為大圣,F(xiàn)屬本位。故從略也。

  應(yīng)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

  梵王為初禪三天之主。超出欲界。無有女身。女身生彼。亦轉(zhuǎn)男身。蓮花化生。禪悅為食。最為清凈。

  應(yīng)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帝釋身,而為說法。

  帝釋,為釋提桓因之略稱。統(tǒng)管三十三天。東南西北各八天。再加其所居之中天。共成三十三天。即俗名玉皇大帝者是也。

  應(yīng)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xiàn)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自在天,在六欲天之頂。亦名他化自在天。此天福報,隨其想念,自然現(xiàn)成。

  應(yīng)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此天王三眼八臂。騎大白牛。位居色界天頂。亦名摩酰首羅天王天。

  應(yīng)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天大將軍者。欲界天上天帝下之大將軍也。

  應(yīng)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xiàn)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毗沙門,為北方多聞天王。為四大天王之首領(lǐng)。富有財寶。統(tǒng)管四洲。尤常巡視南洲。唐道宣律師。行般舟三昧。九十天不坐不臥。常行常立。偶因疲極欲跌。為人所扶。詢?yōu)榕抽T天王之太子張瓊也。太子因欽佩宣師道行。而來衛(wèi)護。此足為有毗沙門之一證也。以上六種天神。此土道門所信。惟玉帝及天大將軍二種。因所稱玉帝駕前天尊。皆不出玉帝范圍。即世傳關(guān)圣帝君。亦與韋陀天尊,同一流類。其余四種天神,皆為不明佛法之西土外道所尊。蓋眾生不明佛法。倀倀無所之。譬如病重亂投醫(yī)。各就所喜所信。而尊崇之。菩薩悲愿弘深。不因其外道而舍之也。

  應(yīng)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小王身,而為說法。

  小王,對轉(zhuǎn)輪圣王而言。轉(zhuǎn)輪圣王,或統(tǒng)四洲,或統(tǒng)三洲,或統(tǒng)二洲,或統(tǒng)一洲。小王則畫地為王,各據(jù)一方也。如中國歷代崇奉佛法之帝王,其跡亦皆不可測也。

  應(yīng)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xiàn)長者身,而為說法。

  長者,德高望重之人。

  應(yīng)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xiàn)居士身,而為說法。

  居士者,清高居道之士。身分次于長者。

  應(yīng)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xiàn)宰官身,而為說法。

  宰官,謂居位治民者。

  應(yīng)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婆羅門,譯言凈行。清修學(xué)道。博綜技術(shù)。佛未出世。最為竺土所尊。猶此土之醇儒也。以上五種,皆為不明佛法,染于世味,凡夫一類之機。菩薩普應(yīng)群機。無不隨類,各各投其所喜,而為示現(xiàn)。較之外道。則又不如。因外道尚有出世之心。而此等凡夫。染于世味者深也。因眾生之機愈降。菩薩所現(xiàn)。亦隨之而降。非菩薩之德業(yè)。有升降也。彼隱隱中護持佛法之長者居士等。其本亦皆不可測也。

  應(yīng)以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得度者。即現(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而為說法。

  此四者,出家兩眾。在家兩眾。為專信佛法一類眾生之機。菩薩從中,方便示現(xiàn),皆如其量而止。尼、夷、皆女義也。

  應(yīng)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婦女身,而為說法。

  此一種,專為家族念種,或夫婦情深者,一類眾生之機。菩薩應(yīng)其機感。投其所喜。而為示現(xiàn)。

  應(yīng)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此一種,專為子女情重,一類眾生之機。菩薩應(yīng)其機感,投其所喜,而為示現(xiàn)。

  應(yīng)以天、龍、夜叉、干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xiàn)之,而為說法。

  天為四大天王。龍為四海龍王。夜叉為捷疾鬼,飛行空中。干闥婆,譯言香陰。亦名樂神。常與帝釋作樂。阿修羅,譯言非天,簡有天福,無天德。迦樓羅為金翅鳥。緊那羅為技神。善作圣樂。摩睺羅伽為蟒神。此上八種,鬼畜均有。惟少地獄。當系略去。亦稱八部鬼神。此為專信鬼神,一類眾生之機。菩薩應(yīng)其機感,投其所喜,而為示現(xiàn)。人,非人等,以二類總攝未盡之機。無遺漏矣。

  應(yīng)以執(zhí)金剛神,得度者。即現(xiàn)執(zhí)金剛神,而為說法。

  金剛神,示現(xiàn)惡相。亦為佛門護法。西土有專修其法者。菩薩應(yīng)機于四生六道,隨類現(xiàn)身。方便總歸引入佛道。注重在而為說法四字。若邪魔外道,以及凡夫俗子,身在其中,不能自拔,同一陷溺。不得借口菩薩之示現(xiàn)也。又,而為說法法字。所包甚廣。無有定相。在因其所明而通之。較易為力耳。憶昔遇一舊友,開修理鐘表店為業(yè)。營業(yè)甚盛。彼見我已具僧相。深懷悲愍。因謂汝何不好好經(jīng)營正業(yè)。而出家為僧。不勞而食。甚無取也。予謂此話甚長。請以子之鐘表業(yè)為喻。且問鐘表內(nèi)部。若發(fā)條,若游絲,若大小針,種種輪件等皆動乎。曰皆動。曰有不動者乎。曰有。大軸不能動。曰大軸因何不動。曰大軸若動。則全部亂矣。予曰僧學(xué)無為大法。其不能別營人世生業(yè)。正如鐘表之大軸相似。各有各的正業(yè)。不可相并。汝謂人人出家則世界皆滅種矣。予謂人人皆開鐘表店。則世界亦滅種矣。何也。其他相須職業(yè)。皆無人做矣。由是店主語塞。后竟于佛門大生信仰。而為其父母作超薦之舉。頗為懇誠。又如予昔在某地,有一學(xué)友,患病怕死。有人勸其念佛不聰。予勸其念觀音,求救護。則喜甚。后果感應(yīng)病愈。夫出家人,與俗人有異。俗人念觀音,求不死。是為令其種出世善根。若出家人害病,念觀音,專求不死。便與道念相違。出家人以有病為助道之緣。若害怕,念觀音,求不死。便是無出息了。所以出家人害病。須痛念無常。早求解脫。與在家人宗旨不同也。何得疑其有靈有不靈乎。況且感應(yīng)之理。因緣甚深。不可執(zhí)一而論。有顯感顯應(yīng),有冥感冥應(yīng),有顯感冥應(yīng),有冥感顯應(yīng),F(xiàn)時誠求。現(xiàn)時得救。此顯感顯應(yīng)也。宿有善因。現(xiàn)世隱隱中自無禍事發(fā)生。此冥感冥應(yīng)也。雖然誠求,未見顯然征兆。而兇事亦無形消滅。此顯感冥應(yīng)也。宿有善因,雖不誠求,卻蒙顯示征兆。救之脫苦。此冥感顯應(yīng)也。眾生但存善心,行善事,說好話,再加心性柔和謙下。時時稱念圣號。為自他一切眾生。虔誠懺悔。自無不蒙救度之理。時節(jié)若至。其理自彰。逆順因緣,皆為方便。小有挫折。不必遽疑菩薩之不靈也。小小無謂之事。動輒祈禱。煩瀆菩薩。甚或作惡害人,求其事之成就。皆大大不可也。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種種形者,三十二應(yīng)之身形也。然亦有化作橋梁房舍山石藥草稻粱者。度脫眾生者。救之令脫苦。同時亦即度之令得樂。此則通合上文救災(zāi)現(xiàn)身之條而總言之也。

  是故汝等,應(yīng)當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此處佛特指示無盡意菩薩,令其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則下文無盡意菩薩,解頸珍寶瓔珞,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為遵佛所教矣。尊法重人,表示敬意,故曰應(yīng)當。無畏之施,重在救苦。以見惟能救其苦。始能為之說法。否則雖說之而不易生信。無畏之施。本為布施之一種。此則即拔苦,即予樂,財法二施,俱在其中矣。此娑婆世界最苦。而菩薩悲愿弘深。尤與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特別有緣。故有家家觀世音之口號也。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

  無盡意為請法主。承佛指示。故曰,我今當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也。頸者,脖項。瓔珞者,莊嚴之具也。狀如此方花圈,以金銀珠寶等所作耳。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法字,作樣子解。受此法施,猶言以這樣?xùn)|西。奉獻。請其領(lǐng)納也。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fù)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等者,即下文四眾天龍八部等也。無盡意菩薩代表大眾。獻此瓔珞。且謂愍我等故。此是何意。且送禮本是體面之事。有何可憐可愍。然而無盡意菩薩,且謂非我一人之意。請看在大眾情分上。措辭如此之卑下?芍^誠敬懇到之至矣。如此,方無市井交易之氣,足表佛法尊重矣。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干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佛亦謂當愍此無盡意等。正表示觀世音菩薩為敬田也。佛法在恭敬中求。若無恭敬。情存輕慢。便無利益。佛復(fù)從中,代為懇情。則觀世音菩薩。自然不能堅辭不受矣。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觀世音菩薩既受又復(fù)轉(zhuǎn)供二佛,可謂不受而受,受而不受矣。然此轉(zhuǎn)供二佛。大須注意。因多寶佛塔四字。若非由此點出。則此品經(jīng)文,便與法華會上。顯不出關(guān)系了。由此點明。則知此品,為法華會上所說。又為多寶如來證明。多寶佛塔,非說法華不出?梢姵煞鸱ㄈA。佛佛尊重之至矣。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此處方與上文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銜接。有如是等以下,結(jié)明上文,正答所問。以扣前題也。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偈者,重頌也。佛世說法。并無書本。全憑記憶。所以所傳詞句,有詳有略。什師譯本止此。至隋阇那岌多譯本,始有此偈頌。后人合之。相得益彰。全品經(jīng)義。俱攝于極短偈頌之中矣?诜Q世尊,而繼之以妙相具者。具者具足。言佛世尊,三十二相。具足無缺。所以稱妙。答問之間,贊其妙相。此西土尋常儀式。相見必稱贊也。猶此土問好之義。然佛有實德。名稱其實。不同凡情,虛妄稱譽。傳之后世,令生敬仰,想見佛世芳規(guī)也。彼字屬下文,彼佛子,指觀世音,佛為法王。佛子,即法王之子也。名以彰德。必其有由。故問其何因緣也。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yīng)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

  尊者,世尊。因限于五字成句。而略去也。偈答者,彼以偈問,佛以偈答。兩兩相當。易于成誦也。此為集經(jīng)人所記。汝聽二字,含有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之意。觀音者,觀世音也,略去世字。好成文句也。知此,則人謂避唐太宗世民諱,略去世字,為不然矣。況譯此經(jīng)在太宗未成帝之先,足征無實矣。行字音橫,去聲。即指上文救度眾生之行也。善者,巧也。諸者,眾多之詞。方者,方向。即上下四維四隅也。所者處所。言處所,而眾生在其中矣。應(yīng)者,應(yīng)其機感,拔眾生苦,予眾生樂也。弘者大也。誓者,矢志不移,要約必成之意。大而且深,無休歇,無止境也。經(jīng)歷塵劫,難思難議。言其功德,贊不能盡也。侍多千億佛者,千萬億佛出世,無不助之宣揚法化也。發(fā)大清凈愿者,稱性發(fā)愿,無染污心也。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略說者,承上文歷劫不思議,于無可說之中而略說也;蚩陕哉咭,僅能說其綱領(lǐng)大要也。聞名者,持名也。見身者,見像也。心念者,意想也。三業(yè)皈命,不使空過,能滅三界二十五有之苦也。諸有者,廣開二十五有。略說為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欲有者,六欲天以下,以至地獄鬼畜,皆屬欲有。因其有男有女之欲也。色有者,四禪天也。無色有者,四空天也。縱令生到非非想天,活到八萬四千大劫,業(yè)盡依然輪轉(zhuǎn)。不能免去生死。有者,有生死也。推廣而言。則為二十五有。不過開合不同耳。非有異也?嗾,三苦?嗫啵瑝目,行苦;蚍职丝,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廣有無量諸苦。亦開合不同耳。八苦之中,五陰熾盛是總苦。余七是別苦。各別不同也。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而以識為起點。識以了別為義。世間學(xué)問,吃飯本領(lǐng),非先有深切認識不可。此即是人間大苦。懂的以后,又要去做,行即做也。做的好壞。不加思索不行。思索即想也。有想的對,有想的不對,便有苦樂。若做久想久了。便有不苦不樂之感。即是平平常常。這叫行苦。凡人久而生厭,即是此苦。三苦既經(jīng)。使有不合式的環(huán)境。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為色字所攝。若合式的環(huán)境。不能常保。便是壞苦。若不合式的環(huán)境不變。便是苦苦。此五通攝一切苦,余便不要細說了。這些苦事,誰人沒有。誰人能免。從古以來,多少圣賢豪杰,都沒有法,解除此苦,這是甚么原因呢。都是因為不明佛法。不信最上佛法。最上佛法,卻又極其容易。其事維何。即專持觀世音菩薩五字名號也。此五字誰人不能念。然而人總不肯念者,信不及耳。佛法本平常,人卻信不及,卻又偏要花多少錢,磕多少頭,要去點穴守竅,結(jié)果弄得身病,豈不可憐,真所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矣。不惟不能滅苦,而反能生苦矣。佛言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此即總言三業(yè)皈命,為滅苦之要法也。此為總綱。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此重頌長行能免火難之文也。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此重頌長行能免水難鬼難二段之文也。長行不言龍魚,偈多龍魚,既遭水難,水族龍類魚類,自然常為害也。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此上兩段,長行未有,偈為補出。

  或值怨賊繞各執(zhí)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重頌長行商人齋寶之文也。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此重頌長行臨當被害之文也。長行無王難字樣。偈為補出。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此重長行刑難之文也。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此為長行所無,偈為補出。咒詛,請神加殃也。諸者種種。毒藥,如南方蠱毒之類。還著于本人者,如送禮然。對方不受,物歸本主也。非菩薩之過也。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此重頌長行入海求寶之文也。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疾走無邊方者,言惡獸忽遽疾走,不暇選擇方向,無邊者,即走不通之邊際,亦不暇認識也。極言其惶恐之甚也。

  蚖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氣毒煙火然者,其氣有毒,如火之燃燒也。尋聲者隨著念菩薩之聲音。自行回穴去也。

  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yīng)時得消散

  以上三偈,長行均無。云雷鼓掣電者。云者陰氣。雷者陽氣。云中有雷。謂陰中包陽。陽欲外發(fā)。必向外鼓動。鼓動力極。陽由陰出。如掣破裹囊之勢。掣開陰氣破縫。透出陽光之謂電。漲破聲音之謂雷。降者,落也。雹者,冷所結(jié)也。其形大小不定。最傷禾稼。大者,能傷人畜及房屋。小者亦有不為災(zāi)者。此當指大雹而言。澍,猶注也。傾盆之雨也。消散,指空中云物消滅散去也。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此又重頌長行施無畏之文也;ビ性斅浴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

  此重頌長行十九種現(xiàn)身說法。略為一偈也。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此又重頌長行。天龍等身得度之文也。偈又補出地獄之名。及生老病死苦之義。此等眾生,罪業(yè)深重,故偈又只言以漸悉令滅也。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

  此為長行所無。真觀即空觀也。清凈觀,即假觀也。廣大智慧觀,即中觀也。悲觀拔苦。慈觀予樂。此又補出五觀。以明觀世音菩薩修行之本。常愿者,勸其應(yīng)當修學(xué)也。常瞻仰者,勸其宜加恭敬也。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zāi)風(fēng)火普明照世間

  此為長行所無。偈又補出菩薩清凈法身。能遍滿一切時處。其光明之體。如日光遍照。暗去則明來。明來則暗去。以之破眾生災(zāi)難,如慧日之破諸暗也;廴眨曰酃馊缛找。以光破闇。言其易也。以譬稱菩薩名號之處。即菩薩慧光所現(xiàn)之處。如明來則暗去之易也。如此易知易行之法。人奈何錯過而不信乎。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此亦長行所無。悲體戒雷震者,菩薩無體。以悲為體。即以悲為身也。修持身體,莫重于戒。持戒須嚴。如雷霆之震耳。不可悠悠忽忽。此菩薩之身業(yè)也。慈意妙大云者。菩薩以慈為心意,其慈之妙。其慈之大。如云之普覆。此菩薩之意業(yè)也。澎甘露法雨者,菩薩說法如雨。普潤一切眾生。又如澎甘露然。甘露者,不死之藥也。澍者,注也。傾而出之,不稍吝惜。此菩薩之口業(yè)也?梢娖兴_修道,仍求諸己而具足,有何奇特乎。無非身口意三業(yè)清凈。所成之神通妙用,自利利他耳。

  諍訟經(jīng)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此亦長行所無。下三偈同此。偈又補出訟事戰(zhàn)事。雖比前事為輕。然亦身家性命所關(guān)。菩薩悲愿深重。亦應(yīng)其機感,而救濟之?芍^無微不至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音者,稱名之音聲。稱名之音聲。能拔苦。能予樂。天下之音,豈有更妙于此者乎。故曰妙音。妙音,即是觀世音。非有二也。稱名之法。更妙在不起分別。若有二。即成分別矣。觀世音亦是清凈梵音。若起分別。則識波紛動。便不清凈。念觀世音。不起分別。即是梵音。亦即海潮音。海潮音者。應(yīng)時不誤。念觀世音。其應(yīng)如響。豈非應(yīng)時不誤乎。故觀世音菩薩,五字真言,亦即海潮音也。勝彼世間音者,世間音者,全是分別。若不分別。不名為世間音也。是故須常念者。即此是妙法。除此便無妙法也。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圣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上言常念。恐其念之久。更起疑念。故此又諄諄戒之。切勿生疑。生疑則念雜。念雜則成分別矣。觀世音凈圣者,若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凈到極處。塵不能塵。功無可功。便成圣行。于苦惱死厄。決能為吾人作依怙也。怙者,恃也。詩曰,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父母死曰失怙恃。吾人依托圣號。猶孺子之依父母也。戒之曰,切勿生疑。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yīng)頂禮

  持名之法,一即一切,既已具足一切功德。更須如菩薩之慈眼,視一切眾生。則慈隆即世。悲臻累劫。福德積聚。如海無量矣。既感菩薩如此恩德。尚敢傲不為禮乎。是故應(yīng)當五體投地。百拜以頂禮也。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此一品經(jīng),專敘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之事。故持地菩薩,直名此一品經(jīng),為觀世音菩薩品。自在者,無障礙也。普門示現(xiàn)者,隨感即應(yīng)也。神通力者,妙應(yīng)無方謂之神。隨感即至謂之通。萬方無阻謂之力。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者。謙言不敢定其功德之數(shù)量也。處亂世而能聞此妙法,其福分亦不可思議矣。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經(jīng)之品名,系與持地菩薩所說,合而為一也。無等者,絕待也。下等字,平等也。言無等中之等,對待也。雖然對待。仍不知絕待之為何物。則絕待仍不失為絕待。所以二俱稱妙也。阿言無。耨多羅言上。三藐言正等。三菩提言正覺。專持名號。不起分別。三業(yè)清凈。即是無等等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今天二月十九日。法會吉祥圓滿。大眾念佛回向,祈禱世界,早現(xiàn)和平。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錄終

  沙門會文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