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百家集注大成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為言者。蓋因眾人之所見。而取以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問須菩提寧為多不者。蓋使須菩提先省悟此沙已不勝其多矣。然后為下文之說也。寧字。儒家訓豈如此。乃譯師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須深考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

  【李文會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者。一沙即為一河。是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無數(shù)。何況其沙也。

  【川禪師云】前三三。后三三。頌曰。一二三四數(shù)河沙。沙等恒河數(shù)更多。算盡目前無一法。方能靜處薩婆訶。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肇法師曰】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三有謂三界。三界不離于有。故謂之三有。)持經(jīng)福凈。超升彼岸。是故勝也。

  【疏鈔云】佛重顯無為福。勝有為福也。圓覺經(jīng)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一切真如涅槃。如此之理。豈不是以經(jīng)四句偈。何故。圓覺者。妙性也。因圓覺妙性。流出一切真如之法。涅槃之理。不生滅之道。從此而出。亦同第八分之妙義也。如是解者。受持無廢。自利利他。普與有情。咸達其道。而此福者。即無為福也。其福勝前恒河沙珍寶布施之福。所以題號無為福勝之分。

  【王日休曰】佛再呼須菩提言。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受其義理而持守之。乃至以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則已不為惡業(yè)所縛。而可以悟明真性。而人亦得聞此至理。而有悟明真性之漸。久而善根皆熟。可以脫離輪回。永超生死。則萬劫無有盡期。故其福德勝于彼恒河沙數(shù)世界七寶布施。無量無數(shù)也。佛嘗言財施有盡。法施無窮。財施不出欲界。法施能出三界。此法施之福。勝于彼無量無數(shù)。不足怪也。

  【陳雄曰】七寶雖多。不過人間有限之物布施。以此但受人間有限之福。較之經(jīng)中一偈。悟之者生天。豈不相去萬里耶。三昧經(jīng)云。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是人所受持是經(jīng)一四句偈。今有善男女非特受持即自見性。又且解說。教人見性。則彼此生天。成無上道;匾暺邔氈椴蛔愕馈9视袆偾霸。華嚴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是則解說之功。又孰有大于此者。

  【顏丙曰】將七寶滿世界布施。得福多多。屬在有漏。未免窮盡。不如于此經(jīng)中受持自己四句。更能展轉(zhuǎn)教人。皆得入佛知見。此福德歷劫長存。故勝前著相福德。

  【李文會曰】甚多世尊者。謂七寶滿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受持四句偈者。川禪師解注甚是詳明。載在應(yīng)化非真分中。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者。若能說此大乘經(jīng)義;瘜П娚。了悟住無所住心。得無所得法。當知受持此經(jīng)。無為功德。勝前以七寶滿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有為之福德也。

  【智者禪師頌曰】恒河數(shù)甚多。沙數(shù)更難量。舉沙齊七寶。能持布施漿。有相皆為幻。徒言智慧強。若論四句偈。此福未為長。

  【川禪師曰】真□不換金。頌曰。入海算沙徒費力。區(qū)區(qū)未免走埃塵。爭如運出家中寶?菽旧▌e是春。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yīng)供養(yǎng)。如佛塔廟。

  【陳雄曰】隨順者。隨順眾生而為說也。但說是經(jīng)一偈之處。則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者。舉皆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蘇燈。恭敬供養(yǎng)。如佛真身舍利寶塔在此。況能持誦一經(jīng)全文乎。應(yīng)知盡能持誦全文者。則所成就之法。乃出世間上上法也。非尋常法也。故壇經(jīng)有所謂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最尊最上最第一。

  【謝靈運曰】封殯法身謂之塔。樹像虛空謂之廟。圣體神儀。全在四句。獻供致敬。宜盡厥心也。

  【六祖曰】所在之處。見人即說是經(jīng)。常行無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廟。心清凈而說是經(jīng)。令諸聽者除迷妄心。悟得本來佛性。常行真實。感得天人阿修羅人非人等。皆來供養(yǎng)持經(jīng)之人也。

  【王日休曰】謂隨其所在之處。乃一切處也。有人受持讀誦演說。則其功德威力為甚大。故其處即成塔寺。而一切人及諸天與阿修羅等皆恭敬也。阿修羅有三種。一屬天趣。一屬人趣。一屬畜生趣。大概如人耳。唯嗔恨之心重。故托生于此類。其福力大者生天趣。其次者生于人趣。其下者生于畜生趣。

  【僧若訥曰】塔廟者。具云塔婆。此翻方墳。亦名圓冢。廟者。梵云支提。此云靈廟。安佛形貌處也。

  【李文會曰】隨說者。心無分別。理應(yīng)萬差。逢凡說凡。逢圣說圣也。當知此處者。謂此心也。如佛塔廟者。若人但為名聞利養(yǎng)。心不清凈而說是經(jīng)。轉(zhuǎn)墮輪回。有何利益。心若清凈。即當空寂。不起妄念。以此無所得心。無能解心。而說是經(jīng)。令諸聽者生清凈心。無諸妄念。是名供養(yǎng)。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盛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六祖曰】自心誦得此經(jīng)。自心解得經(jīng)義。自心體得無著無相之理。所在之處。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王日休曰】尊重弟子。謂弟子之可尊可重者。乃大弟子則菩薩之屬也。盡能受持讀誦。則如佛與大弟子在焉。

  【僧若訥曰】經(jīng)者。即法寶也。即為有佛。即佛寶也。若尊重弟子。即僧寶也。經(jīng)典所在之處。即三寶共居也。弟子者。學居師后故稱弟。解從師生故稱子。又云以父兄之禮事師。故稱弟子。

  【傅大士頌曰】恒沙為比量。分為六種多。(以恒河之沙。而比量此經(jīng)之功德。究此經(jīng)之功德莫大乎六種波羅蜜也。華嚴合論九十六卷云。六種波羅蜜海是也。)持經(jīng)取四句。七寶詎能過。法門游歷處。供養(yǎng)感修羅。經(jīng)中稱最勝。尊高似佛陀。(佛陀即佛也。梵語佛陀此云覺。)李文會曰。成就者。見性無疑也。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佛與眾生本無差別。若能心常清凈。不生不滅。無諸妄念。便可立地成佛。

  【杲禪師曰】身口意清凈。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凈。是名佛滅度。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者。若能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心無起滅。湛然清凈。常修佛行。念念精進。無有間斷。所在之處。自心即佛。是名佛子。故可尊重矣。又曰。即心是佛無余法。迷者多于心外求。一念廓然歸本際。還如洗腳上船頭。又曰。即心是佛。更無別佛。即佛是心。更無別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

  【無業(yè)禪師問馬祖云】如何是即心是佛。祖云。即你不了底心是。更別無物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如拳作掌。似掌作拳。師于言下省悟。僧問馬祖云。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

  【百丈問長慶云】如何是佛。師云。騎牛討牛。僧問首山和尚云。如何是佛。山云。新婦騎驢。阿家牽鼓。山圭禪師為作頌云。阿家新婦兩同條。咫尺家鄉(xiāng)路不遙?尚︱T驢覓驢者。一生錯認馬鞍橋。又僧問慈受云。如何是佛。師云。擔水河頭賣。僧問大陽云。如何是佛。師云。如何不是佛。僧問歸宗云。如何是佛。師云。我向汝道。汝還信否。僧云。和尚誠言。安敢不信。師云。只汝便是也。

  【川禪師云】合如是。頌曰。似海之深。如山之固。左旋右轉(zhuǎn)。不去不住。出窟金毛獅子兒。全威哮吼眾狐疑。深思不動干戈處。直攝天魔外道歸。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jīng)。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jīng)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王日休曰】梵語般若波羅蜜。此云智慧到彼岸。所云金剛智慧到彼岸者。謂明此經(jīng)者。其智慧則如金之剛利。斷絕外妄。直至諸佛菩薩之彼岸也。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者。謂奉事此義而持守之也。

  【陳雄曰】唐柳宗元曰。言之著者莫如經(jīng)。此經(jīng)未標名時。須菩提請名于佛。而佛目之曰。金剛般若波羅蜜。俾須菩提依此名字。遵奉受持。一心流布于天下后世。

  【李文會曰】言金剛者。堅利之物。故借金為喻。般若者。智慧也。為教眾生用智慧力。照破諸法無不是空。猶如金剛觸物即碎。故名般若也。波羅蜜者。到彼岸也。心若清凈。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汝當奉持者。只是奉持自心行住坐臥。勿令分別人我是非也。

  【圜悟禪師云】才有是非。紛然失心。只這一句。驚動多少人做計較。若承當?shù)谩W脭。透出威音王那畔。若隨此語轉(zhuǎn)。特地紛然。自回光返照始得。天壇石鼓記云。絲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霎頃邪言。即犯禁空之丑。天人耳目。咫尺非遙。克告行人。自當省察。

  【廬山歸宗常禪師云】有座主來參。值宗鋤草。次見一條蛇。宗遂斬之。主云。久向歸宗。元來卻是一個鹿行沙門。宗云。是爾鹿。我鹿。諸人且道這僧過在什么處。汾陽昭禪師為作頌云。廬岳宗師接上機。斬蛇特地施慈悲。癡迷座主生驚怕。卻道鹿心惹是非。

  【死心和尚云】只者是。大似眼里著刺。只者不是。正是開眼磕睡。諸人且道畢竟作么生則是。還委悉么。點鐵化成金即易。勸人除卻是非難。

  【川禪師云】今日小出大遇。頌曰;鸩荒軣K荒苣。風不能飄。刀不能劈。軟似兜羅。硬似鐵壁。天上人間。古今不識。咦。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王日休曰】此智慧到彼岸之說。真性中亦豈有哉。故云即非智慧。到彼岸。謂實無也。但虛名為智慧到彼岸。以此接引眾生耳。

  【陳雄曰】柳宗元曰。法之至者。莫尚于般若。楞伽經(jīng)曰。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得自覺圣趣。是般若波羅蜜。三昧經(jīng)曰。心無心相。不取虛空。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然般若波羅蜜。至法也。始而親出佛口。故有佛說之句。終而默傳此心。則證入于般若三昧。超出于言意之末。而了無所得。此非般若波羅蜜也。又孰得而名之哉。既非如是。而且名其如是。是又得其所以名也。然則汝當奉持者。以是名字故。

  【顏丙曰】此是須菩提請佛為法安名。更問如何遵奉行持。佛云。是經(jīng)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夫妙明本性。湛若太虛。體既尚無。何名之有。如來恐人生斷滅見。不得已而強安是名。所以傅大士頌云?秩松鷶嘁。權(quán)且立虛名。

  【李文會曰】佛說般若波羅蜜者。實相般若之堅。觀照般若之利截煩惱源。達涅槃岸。即非般若波羅蜜者。既知法體元空。本無妄念。若無諸掛礙。何必持戒忍辱。湛然清凈。自在逍遙。是名即非般若也。

  【川禪師云】猶較些子。頌曰。一手抬。一手搦。左邊吹。右邊拍。無弦彈出無生樂不屬宮商格調(diào)新。知音知后徒名邈。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顏丙曰】佛問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答云。如來無所說者。蓋直下無開口處。若言有說。即為謗佛。所以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佛再轉(zhuǎn)法錀。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未嘗說著一字。汝請再轉(zhuǎn)法錀。是吾曾轉(zhuǎn)法錀耶。又佛偈曰。始從成道后。終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間。未嘗說一字。

  【李文會曰】本心元凈。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說。二乘之人執(zhí)著人法是有。即有所說。菩薩了悟人法皆空。即無所說。是故經(jīng)云。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慈受禪師云】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寒山子說不得則且止。諸人還說得么。直須口似磉盤。方始光明透漏。若能了悟色性皆空。有無俱遣。語默雙亡。即見自性清凈。雖終日言。猶為無言。雖終日說。猶為無說。

  【保寧勇禪師云】門前諸子列成行。各逞英雄越霸王。如何獨有無言者。坐斷毗盧不可當。

  【傅大士曰】名中無有義。義上復無名。金剛喻真智。能破惡堅貞。若到波羅岸。入理出迷情。智人心自覺。愚者外求聲。

  【川禪師云】低聲低聲。頌曰。入草求人不奈何。利刀斷了手摩挲。雖然出入無蹤跡。文彩全彰見也么。

  須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陳雄曰】華嚴經(jīng)云。三千大千世界。以無量因緣乃成一切眾生。豈外此而別有世界耶。悟者處此。迷者亦處此。悟者之心。清凈心也。以此心處此世界。即清凈世界。迷者之心。塵垢心也。以此心處此世界。即微塵世界。然世界許多。而微塵不勝其多。宜須菩提有甚多之對。又曰。諸微塵者。一切眾生心上微塵也。佛分身于微塵世界中。示現(xiàn)無邊大神力。開闡清凈無垢法。使一切眾生。皆生清凈心。非微塵所可污。故云非微塵。得出世間法。非世界所能囿。故云非世界。世尊答文殊曰。在世離世。在塵離塵。是為究竟法。此言非微塵。非世界。即離塵離世也。

  【顏丙曰】世界微塵。二者皆非真實。經(jīng)云。一切山崖。會有崩裂。一切江河。會有枯竭。唯有法身。常住不滅。

  【李文會曰】微塵者。眾生妄念煩惱客塵。遮蔽凈性。譬如微塵。如是煩惱妄想。如病眼人見空中花。如愚癡人捉水中月。求鏡中像。枉用其心。

  【傅大士頌曰】積塵成世界。析界作微塵。界喻人天果。塵為有漏因。塵因因不實。界果果非真。果因知是幻。逍遙自在人。又曰。妄計因成執(zhí)。迷繩謂是蛇。心疑生暗鬼。眼病見空花。一境雖無異。三人乃見差。了茲名不實。長馭白牛車。

  【晁太傅云】念念起止。皆由自心。念起即一切煩惱起。無念即一切煩惱止。既由自心。何如無念。又古德云。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被云遮。

  【察禪師云】真凈界中才一念。閻浮早已八千年。

  【逍遙翁云】不怕念起。唯恐覺遲。覺速止速。二妙相宜。知非改過。蘧顏可師。

  【圜悟禪師上堂云】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大丈夫具決烈志氣?犊㈧`。踏破化城。歸家穩(wěn)坐。外不見一切境界。內(nèi)不見有自己。上不見有諸圣。下不見有凡愚。凈裸裸。赤灑灑。一念不生。桶底子脫。豈不是心空也。到這里還容棒喝么。還容玄妙理性么。還容彼我是非么。直不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豈不是選佛場也。然雖如是。猶涉階梯在。且下涉階梯一句作么生道。千圣會中無影跡。萬人叢里奪高標。

  【逍遙翁云】五鼓夢回。緣念未起。靈響清徹。聞和達聰。為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曰清磬搖空。三曰秋蟬曳緒。凝聽靜專。頗資禪悅。安住妙境。何勝如之。要會么。病覺四肢如鶴瘦。虛聞兩耳似蟬鳴。非微塵是名微塵者。一念悟來。轉(zhuǎn)為妙用。前念無諸妄想。湛然清凈。即非微塵。后念不住清凈。是名微塵。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無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眾生世界。前念清凈。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凈。是名世界。

  【謝靈運曰】散則為微塵。合則成世界。無性則非微塵世界。假名則是名微塵世界。

  【川禪師云】南贍部洲。北郁單越。頌曰。頭指天。腳踏地。饑則餐。困則睡。此土西天。西天此土。到處元正是大年。南北東西祗者是。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芍^極多矣。然見雨則為泥。遇火則為磚瓦。是無微塵之定體。所以為虛妄也。是故說為非微塵。謂非有真實微塵也。但虛名為微塵而已。此謂極細而極多者也。若極大者則世界。世界亦無真實。蓋劫數(shù)盡時則壞。是亦虛妄。非為真實。但名為世界而已。佛雖現(xiàn)色身而為三十二相。至涅槃時。則皆無矣。不可以此得見真佛。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此如來謂真性佛也。下文言如來說三十二相。彼如來則謂色身佛耳。乃佛謂我說三十二相者。即是非相。謂非真實相也。但名為三十二相而已。此分大意。謂細而微塵。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為虛妄。但有名而已。唯真性謂真實。是以自古及今。無變無壞。彼三者則有變壞故也。

  【陳雄曰】三十二相者。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此相非是欲愛所生。楞嚴經(jīng)有是言矣。謂其非是欲愛所生。則是從三十二行上得之。世人徒著三十二相。而不修三十二行。將焉自而得見法身如來。又曰。如來有是行。必有是相法也。說相者其意在于三十二行。即非相也。曰非相者。其法身之謂歟。華嚴經(jīng)曰。諸佛法身不思議。無色無形無影像。名三十二相。亦以是耳。豈他求哉。故如來有是名之說。般若經(jīng)云。如來足下有平滿相。是為第一。如來足下千輻輪文。無不圓滿。是為第二。如來手足。并皆柔軟。如兜羅綿。是為第三。如來兩足。一一指間。猶如き王。文同綺畫。是為第四。如來手足。諸指圓滿。纖長可愛。是為第五。如來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是為第六。如來足趺。修高光滿。與跟相稱。是為第七。如來雙瑞。漸次纖圓。如鹿王瑞。是為第八。如來雙臂。平立摩膝。如象王鼻。是為第九。如來陰相藏蜜。是為第十。如來毛孔。各一毛生。紺青宛轉(zhuǎn)。是為第十一。如來發(fā)毛。右旋宛轉(zhuǎn)。是為第十二。如來身皮。細薄潤滑。垢水不住。是為第十三。如來身皮。金色晃耀。諸寶莊嚴。是為第十四。如來兩足兩掌。中頸雙肩。七處充滿。是第十五。如來肩項。圓滿殊妙。是第十六。如來膊腋。悉皆充實。是第十七。如來容儀。洪滿端直。是第十八。如來身相。修廣端嚴。是第十九。如來體相。量等圓滿。是第二十。如來額臆。并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是二十一。如來常光。面各一尋。是二十二。如來齒相。四十齊平。凈蜜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如來四牙。鮮白鋒利。是二十四。如來常得味中上味。是二十五。如來舌相。薄凈廣長。能覆面輪。至耳發(fā)際。是二十六。如來梵音。詞□和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是二十七。如來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整。是二十八。如來眼睛。紺青鮮白紅環(huán)。是二十九。如來面輪。其猶滿月。眉相皎潔。如天帝弓。是第三十。如來眉間。有白毫相。柔軟如綿。白逾珂雪。是三十一。如來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

  【顏丙曰】(注三十二相。與前般若經(jīng)同。更不重述。)以上乃三十二相也。若據(jù)如來妙相。本性湛然空寂。一相尚不可得。豈可以三十二相而求見也。佛在□利天。目連令匠人雕佛三十二相。只雕得三十一相。唯有梵音相雕不得。院主問南泉。如何是梵音相。泉云賺殺人。

  【李文會曰】三十二相者。謂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修六波羅蜜。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也。于意根中修無住無為。是三十二相清凈行也。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謂法身有名無相。故云非相。既悟非相。即見如來。

  【逍遙翁曰】須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為身。故臨濟云。真佛無形。真道無體。真法無相也。

  【川禪師曰】借婆衫子拜婆年。頌曰。你有我亦有。君無我亦無。有無俱不立。相對>盧都。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李文會曰】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無上菩提。此謂住相布施也。

  【禪要經(jīng)云】若于外相求之。雖經(jīng)萬劫。終不能得。

  【教中經(jīng)云】若見有身可舍。即是不了蘊空。昔日罽賓國王。仗劍詣獅子尊者所。問曰。師得蘊空不。尊者曰。已得之矣。王曰。可施我頭。尊者曰。身非我有。何況于頭。王遂斬之。白乳高丈余。王臂自落。是知人法俱空。不應(yīng)住色布施。所以尊者不畏于死也。

  【傅大士云】法性無前后。無中非故新。蘊空非實體。憑何見有人。故舍身命布施。即與菩提轉(zhuǎn)不相應(yīng)。蓋為不見佛性?v舍身命如恒河沙數(shù)。何益于事。又曰。施命如沙數(shù)。人天業(yè)轉(zhuǎn)深。既掩菩提相。能障涅槃心。猿猴探水月。(證道歌云。水中捉月爭拈得)。□□拾花針。(玉篇。□力盎切!醪贪磺。本草作□□子。亦名浪蕩。生食令人發(fā)狂。眼生花針。即以手拾之。其實無花針。)愛河浮更沒?嗪3鲞沉。

  若復有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顏丙曰】若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等者。比也。雖受頑福。畢竟不明本性。如生豪貴之家。驕奢縱恣。不容不作業(yè)。反受業(yè)報。爭如受持四句。為他人說。自利利他。其福甚多。

  【傅大士頌曰】經(jīng)中稱四句。應(yīng)當不離身。愚人看似夢。智者見唯真。法性無前后。(法性者。真佛性也。歷劫長存。故無前后。)無中非故新。(真性如虛空。本無形相。故云無中也。此性常住不滅。不以前生而故。不以今生而新。故云非故新也。)蘊空無實相。憑何見有人。(心經(jīng)曰。照見五蘊皆空。)

  【川禪師曰】兩彩一賽。頌曰。伏手滑槌不換劍。善使之人皆總便。不用安排本現(xiàn)成。個中須是英靈漢。啰啰哩。哩啰啰。山花笑。野鳥歌。此時如得意。隨處薩婆訶。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wù)f是經(jīng)。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jīng)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jīng)。

  【陳雄曰】深解義趣者。須菩提心悟真空無相義趣也。涕淚悲泣者。傷我值遇之晚。不獲早覺悟也。

  【顏丙曰】深解者。大徹大悟也。

  【李文會曰】須菩提聞?wù)f是經(jīng)。了悟人法二空。即得中道之理。嘆其希有。感極涕零也。

  【傅大士頌曰】聞經(jīng)深解義。心中喜且悲。昔除煩惱障。今能離所知。遍計于先了。圓成證此時。宿乘無礙慧。方便勸人持。

  【李文會曰】未嘗得聞?wù)。昔得慧眼。于有見空。今聞是?jīng)。于空亦遣。是了中道。將欲起教以示未來也。

  【川禪師云】好笑當面諱了。頌曰。自小來來慣遠方。幾回衡岳渡瀟湘。一朝踏著家鄉(xiāng)路。始覺途中日月長。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jīng)。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李文會曰】信心清凈者。信本來心。無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占。湛然清凈。

  【傅大士云】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境亡心自滅。心滅境無侵。經(jīng)中稱實相。語妙理能深。證知唯有佛。小圣詎能任。

  【陳雄曰】性中具如來法身。夫是之謂生實相。圓覺經(jīng)曰。一切實相。性清凈故。悟理而至于證實相。吾如夫成就法身功德。莫能出乎其右者。謂之第一希有。信乎經(jīng)以福兼德言者屢矣。而此獨言功德不及福者。是功成果滿之時。則其福為不足道。所以壇經(jīng)有功德在法身中。非在于福之句。

  【顏丙曰】即生實相者。即是悟自性也。

  【李文會曰】即生實相者;砣涣宋蛉f法。由此凈心建立。是名實相。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迷即佛是眾生。悟即眾生是佛。佛佛道齊。無法等比。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顏丙曰】佛云實相無相。所謂是實相者。即是非相。如太虛空。無一形相。若悟?qū)嵪唷2豢蓤?zhí)著實相。當如大士云。彼岸更求離。但說假名。實相本無可得。

  【李文會曰】即是非相者。實相無相。故言為非。不是無實相如龜毛兔角。只說龜無毛。兔無角。不說無龜毛兔角。只說實相無相。不說無實相也。

  【達摩曰】若解實相。即見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當于色中不生色體。于非相中不礙有也。正猶水中鹽味。色里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此之謂也。

  【傅大士云】 眾生與壽者。蘊上立虛名。如龜毛不實。似兔角無形。

  【川禪師云】山河大地。甚處得來。頌曰。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頭頭皆顯露。物物體元平。如何言不會。只為太分明。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jīng)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王日休曰】信解者。謂信其義而曉解也。受持者。謂能受其義而持守之也。

  【陳雄曰】無狐疑心曰信。曉了意義曰解。欽承不忽曰受。佩服不厭曰持。

  【李文會曰】但止了悟人法二空。心無取舍。常令空寂。是名信解受持。如來慈悲方便;瘜匀。迷即佛是眾生。悟即眾生是佛。若能了悟。萬事皆空。以藥對病。以悟?qū)γ。以善對惡。以靜對動。以慧對愚。種種修行。只是對治。莫作諸惡。勉力為善。依此修行?v橫自在。又且何難。

  【傅大士頌曰】空生聞妙理。如蓬植在麻。凡流信此法。同火出蓮花?秩松鷶嘁姟4笫ヮA開遮。如能離諸相。定入法王家。

  【川禪師曰】若不得后語。前話也難圓。頌曰。難難。難如平地上青天。易易。易似和衣一覺睡。行船盡在把稍人。誰道波濤從地起。

  若當來世。后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jīng)。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李文會曰】若人心?占。湛然清凈。不著諸相。悟住無所住心。了得無所得法。是為第一希有。

  【川禪師云】行住坐臥。著衣吃飯。更有什么事。頌曰。冰不熱;鸩缓M敛粷瘛K桓。金剛腳踏地。旛竿頭指天。若人信得及。北斗面南看。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李文會曰】即是非相者。前言無相。即是滅色以明空義。復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本來不生。故名實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者。此謂悟?qū)嵪嗾。更無等比。當知是人不著二邊。不處中道。一切無住。即名為佛。又云離相清凈。解悟三空。契合實相。究竟涅槃。三空之義。初即人空。次即法空。后即空空。三世如來同證此理。故名為佛。

  【傅大士云】空生聞妙理。如蓬植在麻。凡流信此法。同火出蓮花?秩松鷶嘁。大圣預開遮。如能離諸相。定入法王家。

  【川禪師云】心不負人。面無慚色。頌曰。舊竹新生□。新花長舊枝。雨催行客到。風送片帆歸。竹蜜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善靜禪師云。竹蜜不妨流水過。山高那阻野云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李文會曰】如是如是者。佛以須菩提所解空義。善契如來之法意也。

  【陳雄曰】華嚴經(jīng)云。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佛以覺言。外覺離一切有相。內(nèi)覺離一切空相。于相而離相。于空而離空。得夫真空無相之妙。所以名其為佛。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jīng)。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肇法師曰】得大乘。聞慧解。一往聞經(jīng)。身無懼相。故名不驚。得大乘。思慧解。深信不疑。故名不怖。得大乘。修慧解。順教修行。終不有謗。故名不畏。

  【陳雄曰】不驚則無疑心。不怖則無懼心。不畏則無退心。

  【李文會曰】不驚不怖不畏者。心若空寂。湛然清凈。等于虛空。有何驚怖。甚為希有者。諸上根器。得聞是經(jīng)。諦聽受持。永不退轉(zhuǎn)。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傅大士頌曰】如能發(fā)心者。應(yīng)當了二邊。涅槃無有相。菩提離所緣。(子榮曰。如修行初發(fā)心菩薩行。愿求大乘正知見人。悟達上乘。先了有無二邊之執(zhí)。方證涅槃無相之理。故離所緣之心境也。)無乘及乘者。人法兩俱捐。欲達真如理。應(yīng)當識本源。

  【川禪師云】祗是自家底。頌曰。毛吞巨海水。芥子納須彌。碧漢一輪滿。清光六和【合】輝。踏得故鄉(xiāng)田地穩(wěn)。更無南北與東西。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疏鈔云】何以故者。顯因中最勝。明標第一波羅蜜者有十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七慈。八悲。九方便。十不退。今言第一波羅蜜者。即布施波羅蜜。何故獨言布施為第一。曰。布施者。通攝萬行。直至菩提。尚行法施。因布施資生眾善。言非者?钟心芩。先拂去假名。行無住相施。故曰是名第一波羅蜜。

  【李文會曰】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若悟非相。即達彼岸。實無二相。故名第一。非第一波羅蜜者。了悟人法俱空。即無生死可度。亦無彼岸可到。何處更有第一。故云非第一也。是名第一波羅蜜者。悟一切法。即知諸法皆是假名。

  【法華經(jīng)云】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于斯了悟。能入見性之門。是名第一波羅蜜也。故知假名。如將黃葉作金。止小兒啼。二乘之人聞?wù)f假名。將謂是實。執(zhí)著修行。欲離生死。不知即無生死可離。

  【傅大士頌曰】波羅稱彼岸。于中十種名。(華嚴六十六卷。善財童子見寶髻長者言愿為我說諸菩薩道。答言。檀波羅蜜。尸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又合論九十六卷云。如是一百一十八大總持門。不出十波羅蜜中行。)高卑緣妄識。次第為迷情。焰里尋求水?罩幸掜懧暋U嫒绾蔚檬。今始號圓成。(子榮曰。真如之理。上至諸佛。下至含生。本自具足。流轉(zhuǎn)六道。亦未曾失?v悟成佛。亦未曾得。今始號圓成者。言下頓覺即佛。)

  【川禪師云】八字打開。兩手分付。頌曰。是名第一波羅蜜。萬別千差從此出。鬼面神頭對面來。此時莫道不相識。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疏鈔云】忍辱波羅蜜者。即十波羅蜜中第三是也。

  【王日休曰】佛呼須菩提而謂能忍辱。方不起嗔心以昏亂真性。乃能到諸佛菩薩之彼岸。故云忍辱波羅蜜也。佛雖有時自稱如來。自稱佛。然亦有時稱我。其稱我則特謂我身爾。若稱如來與佛。則謂己與諸佛如來皆然也。盡此一經(jīng)皆如是。此佛謂我與諸佛說忍辱波羅蜜。真性中亦豈有此忍辱哉。故亦非真實。但為虛名而已。故云是名忍辱波羅蜜。

  【李文會曰】忍辱波羅蜜者。若有能忍之心。即是見有身相。不達我人眾生壽者諸非相也。

  【大易禪師舉火問僧云】會么。僧云不會。師云。起則遍周沙界。滅則了無所得。

  【龐居士問馬祖云】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么人。祖云。回光自照看。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然后向你道。

  【圜悟禪師曰】參得此語透者。目前萬法平沉。無始妄想蕩盡。又云大空無外。大象無形。盡世界撮來如粟米粒。總虛空似掌中珠。可以拽新羅國與波斯國斗額。直得東勝神洲箭。射西瞿耶尼中垛。所以道髑髏當千世界。鼻孔摩出家風。若是未出陰界。尚涉見知聞。恁么說話。一似鴨聽雷鳴。隔靴抓癢。直饒脫卻根塵。去卻機境。尚余一線路在。且二途不涉。一句作么生道。還委悉么。佛殿□前石獅子。大洋海內(nèi)鐵昆侖。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者。了悟人法二空。即無忍辱之相。是達我人眾生壽者非相。故云非忍辱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yīng)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肇法師曰】歌利王。即如來因緣中事也。爾時菩薩得無我解。故所以能忍也。

  【六祖曰】歌利王是梵語。此言無道極惡君也。世者。生也。如來因中。五百生修行忍辱波羅蜜。以得四相不生。

  【李文會曰】如我昔為歌利王截割身體者。如來設(shè)教。方便門多。若作教相言之。只是依文設(shè)教。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節(jié)節(jié)支解。曾無一念嗔恨之心。

  【肇法師曰】五蘊身非有。四大本來空。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若以諸大宗師言之。即是先說有為權(quán)教。后顯無為實理。若表法言之。歌者。即是慧之別名。利者。刃也。非謂世間之刀。王者。心也。是用慧刀割截無明煩惱之身體也。應(yīng)生嗔恨者。謂色身與法身即不同也。當知割截之時。即不見有身相。亦不見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何處更有嗔恨也。

  【華嚴經(jīng)云】譬如虛空。于十方中求不可得。然非無虛空。菩薩之心。亦復如是。

  【川禪師云】智不責愚。頌曰。如刀斷水。似水吹光。明來暗去。那事無妨。歌利王。歌利王。誰知遠煙浪。別有好商量。

  【李文會曰】忍辱仙人者。如來五百世中。修忍辱波羅蜜行。欲令一切眾生。成就忍辱波羅蜜法。不著諸相。見一切人迷悟賢愚貧富貴賤。平等恭敬。不生輕慢。以至惡罵捶打。皆悉能忍。反生歡喜。不生嗔恨之心。

  【圜悟禪師曰】大凡為善知識。應(yīng)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聲色來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自照。于己無嫌。一切勿與較量。亦不嗔恨。只與直下坐斷。如初不聞見。久之魔孽自消耳。若與之較。即惡聲相反。豈有了期。又不表顯自己力量。與常流何以異。切在力行之。自然無思不服。且夫見性之人。聞人毀謗。如飲甘露。心自清涼。不生煩惱。則能成就定慧之力。不被六盜竊家寶。功德法財。遂從此增長也。

  【傅大士頌曰】暴虐唯無道。時稱歌利王。逢君出游獵。仙人橫被傷。(子榮曰。逢君出游獵。仙人橫被傷者。謂如來因地修行。證初地菩薩。修忍辱仙行。在山中宴坐。遇歌利王出游獵。王乃憩息。睡醒不見左右彩女。遂親入山。尋見眾妃宮女。圍繞禮拜仙人。王乃大怒。問曰。云何恣情觀我女色。仙人曰。于諸女色。實無貪著。王曰。云何見色不貪。仙人曰。持戒。王曰。何名持戒。仙人曰。忍辱即是持戒。王乃持刀割仙人身。問曰。還可痛否。仙人曰。實不痛。王即節(jié)節(jié)支解。問曰。還可痛否。仙人曰。實不痛。其時輔相大臣諫曰。彼之大士。逢斯患苦。顏色忻然。無所搖動。奈何大王如斯刑害。王乃止。爾時王者即憍陳如。是時仙人者。即釋迦如來也。)頻經(jīng)五百世。前后極時長。承仙忍辱力。今乃證真常。

  【川禪師云】目前無法。從教柳綠花紅。耳畔無聞。一任鶯啼燕語。頌曰。四大元無我。五蘊悉皆空。廓落虛無理。乾坤萬古同。妙峰嶷嶷常如故。誰管顛號刮地風。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陳雄曰】夫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而菩薩受如來無相教法者也。欲成佛道。必發(fā)菩提無上道心。蓋菩提無上道心。即清凈無相心也。菩薩應(yīng)當離一切相以發(fā)是心。然后可以成佛。

  【李文會曰】應(yīng)離一切相者。心?占拧2簧饻。湛然清凈是離一切相也。

  【川禪師云】是。即此用。離此用。(百丈參馬祖。祖見師來。取禪床角頭拂子j起。師云。即此用。離此用。祖掛拂子于舊處。)頌曰。得之于心。應(yīng)之于手。雪月風花。天長地久。朝朝雞向五更啼。春來處處山花秀。

  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晁太傅曰】自定純修之法。但于一切時中。隨其辦及。止習無住之住足矣。(又下文曰。金剛經(jīng)云。應(yīng)生無所住心是也。又僧肇五論有云。圣人之心。住無所住。內(nèi)解注云。安住無為。名之為住。住無方所。故名無住。又六祖壇經(jīng)云。我此法門。無住為本。又司馬子微坐忘論翼云。不依一物而心常住。又云出世之法。以無著為本。華嚴云。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凈身口意。住無礙行。滅一切障。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涅槃經(jīng)云。凡夫著色。乃至著識。以著識故。則生貪染心。故為色縛。乃至為識之所系縛。以系縛故。則不能免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斴著同。)

  【王日休曰】應(yīng)。當也。不應(yīng)住色生心者。謂不當住著于凡有形色而生心也。若受廣大居宇。美好器用之類是也。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心者。謂不當住著于聲音馨香滋味。及所觸而生心也。若愛聲樂謳唱。愛龍?zhí)茨X麝。愛飲食異味。愛嬌嬈婦女。皆是住著于聲香味觸而生心也。不應(yīng)住法生心者。謂佛法本為因眾生根器而設(shè)化。若住著之。則是泥于法而無由見真性。故不當住著于此而生心也。應(yīng)生無所住心者。謂凡有住著處。皆不得起心念也。若心有住即為非住者。謂心若有所住著。則其住斴之非也。蓋當使一念寂然。如虛空然。則可以見真性矣。此與第十分大略同。然此再言之者。乃詳言之也。亦恐弟子有聽之不審者。亦恐有續(xù)來聽者。所以再言之。凡此經(jīng)中重迭言者。義皆如此。

  【李文會曰】不應(yīng)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者。心住六塵。即著諸相。取舍憎愛。無有休期。應(yīng)生無所住心者。心無所住。隨處解脫。內(nèi)外根塵。悉皆銷殞。若一切無心。即無所住也。

  【趙州云】我見千百億個。盡是覓作佛漢子。于中覓個無心底。難得。

  【僧若訥曰】心本無形。因塵有相。塵滅心滅。真心湛然。

  【察禪師心印頌曰】問君心印作何顏。心印何人敢授傳。歷劫坦然無異色。呼為心印早虛言。須知體似虛空性。意似火爐火里蓮。莫謂無心云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guān)。

  【圜悟禪師云】在家菩薩修出家行。如火中生蓮。蓋名位權(quán)勢意氣。卒難調(diào)伏。而況火宅煩擾煎熬。百端千緒。除非自己直下明悟。本性妙圓。到大寂大定休歇之場。方能放下。廓爾平常。徹證無心。觀一切法。如夢幻泡?栈砘淼亍kS時應(yīng)節(jié)。消遣將去。隨自己力量。轉(zhuǎn)化未悟。同入無為無事法性海中。則出來南閻浮提打一遭。必不為折本也。

  【黃檗禪師云】供養(yǎng)十方諸佛。不如供養(yǎng)一個無心道人。何故為無心也。無心者。如如之體。內(nèi)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是名佛也。又云大恒沙者。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螘。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溺臭穢。沙亦不惡。此即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即便是究竟也。若心有住即為非住者。真如之心。本無所住。若不住諸法相。即與道相應(yīng)也。若住于法。即違正教。既違正教。即為非住也。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yīng)住色布施。

  【謝靈運曰】不住色。無財物也。

  【陳雄曰】菩薩心。何心也。無所住之心也。菩薩六根清凈。生無所住心。豈應(yīng)布施以求其諸欲之滿意哉。然眾苦所本。眼根不凈為先。佛故斷之曰。不應(yīng)住色而為之布施也。

  【李文會曰】不應(yīng)住色布施者。菩薩不見有身相可舍。于諸宅舍道路。逢見一切愚癡貧賤之人。毀罵捶打。須索財物。若能隨順其意。令生歡喜。不生阻隔嗔恨之心。即是布施之義。若祗分辨是非。顧惜物寶。阻逆其意。令生嗔恨。即不名布施也。

  【黃檗禪師云】凡夫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著。然舍有三等。內(nèi)外身心一切俱舍。猶如虛空無所貪著。然后隨力應(yīng)物。能所皆忘。是為大舍。若一為行道布德。一邊旋舍。無希望心。是為中舍。若廣修眾善。有所希望。聞法知空。遂乃不著。是為小舍。大舍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中舍如火燭在傍;蛎骰虬。小舍如火燭在后。不見坑井也。

  【傅大士頌曰】菩薩懷深智。何時不帶悲。投身憂虎餓。(金光明經(jīng)云。如來因地。為薩埵王子時。一虎生七子。經(jīng)七日無食。將欲死。時王子見。遂舍身以飼此虎也。)割肉恐鷹饑。(殑伽經(jīng)云。如來因地時。在山中修忍辱仙。時梵王帝釋遂化身。一化為鷹。一化為鴿。來試仙人。鷹趨其鴿。鴿投仙人。仙人遂以衣藏其鴿。鷹切就仙人覓其鴿。仙人遂將自身肉割一片以代鴿還鷹。殑其矜切)精勤三大劫。曾無一念疲。如能同此行。皆得作天師。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yīng)如是布施。

  【六祖曰】菩薩不為求望自身五欲快樂。而行布施。但為內(nèi)破慳心。外利益一切眾生。而行布施。

  【陳雄曰】七寶雖滿大千界等須彌山。亦有時而盡。布施以此。焉得人人而給諸菩薩也。無諸欲之求。無能施之心。亦無所施之物。凡可以利益一切眾生者。無不為已。則含靈抱識。均被其澤。布施之心。但應(yīng)如是。華嚴經(jīng)云。不為自身求快樂。但為救護諸眾生。

  【李文會曰】應(yīng)如是布施者。儉于自己。奢于他人。是名利益一切眾生。若人心口相應(yīng)。行解一般。是名利益于自己也。所學佛法。自然廣大。雖具見聞覺知。萬境不能染著。即是解脫了悟之人。豈無利益。

  【傅大士云】所作依他性。修成功德林。終無趣寂意。惟有濟群心。行悲悲廣大。用智智能深。利他兼自利。小圣詎能任。

  【川禪師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十年后。莫言不道。頌曰。朝游南岳。暮往天臺。追之不及。忽然自來。獨行獨坐無拘系。得寬懷處且寬懷。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六祖曰】如來說我人等相。畢竟可破壞。非真實體也。一切眾生盡是假名。若離妄心。即無眾生可得。故言即非眾生。

  【陳雄曰】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皆謂如來無所說。豈說一切虛妄之相哉。殊不知如來有所謂真說。而其所說者。乃真空無相之相。繼之以即是非相者此耳。涅槃經(jīng)云。見佛性者。不名眾生。不見佛性者。是名眾生。如來說一切諸相者。憫之也。茍能悟真空無相之理。則見自性佛。繼之以即非眾生者此耳。

  【顏丙曰】本性虛明。實無可得。豈更有一切諸相。一切眾生之類。

  【李文會曰】謂能秉持律儀。修行善法。而用布施。饒益眾生。不住諸相。諸相本空。故云即是非相。夫眾生者。五陰和合。假名眾生。

  【川禪師云】別有長處。不妨拈出。頌曰。不是眾生不是相。春暖黃鶯啼柳上。說盡山河海月情。依前不會空惆悵。休惆悵。萬里無云天一樣。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謝靈運曰】真。不偽。實。無虛。如。必當理。不誑。則非妄語。不異。則始終恒一。圣言不謬。故宜修行也。

  【陳雄曰】是語真實。無妄無虛。是語如如。契真如理。非欺誑之語。非怪異之語。所以破眾生狐疑之心故也。

  【顏丙曰】真而非假。謂之真語。實而不虛。謂之實語。如如不動。謂之如語。至于不誑語者。佛不誑惑于人。不異語者。佛語不為怪異。此五語者。欲人生信心。不必生疑心。

  【李文會曰】迷即種種皆妄。故不真不實不如有誑有異也。悟即一切真。一切實。一切如。不誑不異也。又曰真語者。一切含生。皆有佛性也。實語者。一切法空。本無所有也。如語者。一切萬法。本來不動也。不誑語者。聞如是法。皆得解脫也。不異語者。一切萬法。本自空寂。將何為異也。

  【傅大士云】眾生與蘊界。名別體非殊。了知心是幻。迷情見有余。真言言不妄。實語語非虛。始終無變異。性相本來如。

  【川禪師云】知恩者少。負恩者多。頌曰。兩個五百是一貫。阿爺元是丈夫漢。分明對面向渠言。爭奈好心無好報。真語者。實語者。呵呵呵!酢酢。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六祖曰】無實者。以法體空寂。無相可得。然中有恒沙性德。用之不匱。故言無虛。

  【王日休曰】此法但為眾生而設(shè)。非真性中所有。故非為真實也。然不可不藉此以悟明真性。又非徒然者。故非為虛妄也。

  【陳雄曰】法即以心傳心。何法不因心之所立。如來以無所得心。而得夫真空無相之法。此法即此心。真體常存。一以為實耶。然實而若虛。莫知其所以為實。妙用無妨以為虛耶。然虛而若實。莫知其所以為虛。實而無實。虛而無虛。其亦真空之妙歟。

  【李文會曰】此法無實者。心體空寂。無相可得也。無虛者。內(nèi)有河沙功德。用而不竭也。欲言其實。無形可觀。無相可得。欲言其虛。見能作用。是故不可言有。不可言無。有而不有。無而不無。言辭不及。其惟圣人乎。若不離相修行。無由達此法也。

  【傅大士云】證空便為實。執(zhí)我乃成虛。非空亦非有。唯有復誰無。對病因施藥。無病藥還祛。須依二空理。穎脫入無余。

  【川禪師云】水中鹽味。色里膠青。頌曰。硬似鐵。軟如酥?磿r有。覓還無。雖然步步常相守。要且無人識得渠。咦。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王日休曰】布施。謂法施。乃教化眾生也。若菩薩住于法而行布施。即是教化眾生。著于法無由而見真性。故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不著于法以教化眾生。則眾生由此開悟而見真性。故如人有目。又得日光明以照之。乃見種種形色也。

  【僧若訥曰】無相布施。心不住法。則見真如。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了一切境。

  【陳雄曰】菩薩云者。修行人通稱也。設(shè)若菩薩心與法俱勝。故有所住。而行其希求布施。此則無明暗障。貪愛自蔽。不悟真空無相妙理者也。如人處闇室之中昏昏冥冥。而一無所見矣。設(shè)若菩薩心與法俱泯。故無所住。而行其無希求布施。此則豁金剛眼。然般若燈。圓悟如來無上知見者也。如有目者。處于皎日之中。黑白自分。而毫發(fā)無隱矣。一注本不顯。名曰。有所著。則為無明所障。不悟真如妙理。猶昏昏而不能使人昭昭。無所著。則洞達無礙。圓悟如來無上知見。自覺已圓。又能覺他。

  【李文會曰】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者。眾生之心。本自無住。無住之心。即見諸法實相。名為菩薩。二乘之人。心住于法。不見諸法實相。背菩提路。何異凡夫。如人背明而入暗室。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者。二乘之人。不見色而住色。譬如不見坑井而墜坑井。菩薩見色而不住色。譬如見坑井不墜坑井。一切諸法但有假名。二乘之人。為無慧眼。不辨真假。菩薩即有慧眼。見種種色。悉皆無相故。

  【達摩云】不見色。即是見色耳。

  【逍遙翁云】所見有是。有不是。此世間妄眼。無是。無不是。此世間之真眼。所知有可有不可。此世間妄心。無可無不可。此出世之真心也。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陳雄曰】當來世者。如來滅后。像法末法之世也。此經(jīng)者。戴真空無相法之經(jīng)也。此經(jīng)當此世。非種善根者。難可得值。設(shè)若能受持讀誦。不獨為口耳之學。抑亦究心學之妙。茲其所以為能也。能爾。則如來豈庸釋于我。必以無上知見而昭鑒之。則無量無邊功德。舉皆成就矣。非特利于一身。且將普施于群生。非特利于一時。且將遍及于千萬億劫。所謂無量無邊功德者此也。

  【顏丙曰】如來所得見性之法。不屬有無二境。所以道無實無虛。若菩薩心著于法布施。是為著相。既曰著相。則無智慧。故如人入闇室中。全無所見。若心不著法布施。是人洞達明了。不受人瞞。故如人本有眼目。加以日光明照。見種種形色。曉然無隱。若當來之世。有善男善女。能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直下頓悟謂之受。行不暫舍謂之持。即為自性如來。以者。用也。能用佛之智慧。所謂智慧者。見性通徹。又非外道聰明也。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見性功德。

  【李文會曰】當來之世者。即是如來滅后。后五百歲中濁惡之時也。即為如來以佛智慧者。若人心常精進。讀誦此經(jīng)。即覺慧性漸開。應(yīng)當了悟?qū)嵪。人法二空。不被一切善惡凡圣諸境惑亂。即同如來智慧性也。悉知悉見是人成就功德者。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了悟之人。故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傅大士頌曰】證空便為實。執(zhí)我乃成虛。(子榮曰。修行人悟得真空之理。乃達實相。如執(zhí)有我人之見。便為妄想成虛也。)非空亦非有。誰有復誰無。(子榮曰?沼芯阃。更何可執(zhí)也。)對病應(yīng)施藥。無病藥還祛。須依(一作觀)二空理。穎脫入無余。

  【川禪師曰】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起向你道甚么。頌曰。世間萬事不如常。又不驚人又久長。如常恰似秋風至。無意涼人人自涼。

持經(jīng)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jīng)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王日休曰】初日分。謂早晨。中日分。謂日午。后日分。謂晚間。蓋西土之言如此。佛生其中。而從其方言也。然于此經(jīng)。一起信心。得福尚多。于此一日三時。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百千萬億劫無量無數(shù)者。以彼雖受無量福報。乃世間福耳。受世間福者。乃染煩惱之因。又因以作惡也。聞此經(jīng)典。信心不逆。則自此種善根矣。善根既種。則日見增長。愈久而愈盛。此則為出世間福。故彼不可以比。而勝于彼無量無數(shù)也。且人一日三時。烏得有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哉。蓋假喻耳。乃極言其不可以比也。

  【陳雄曰】佛恐世人執(zhí)著如來忍辱之說。徒以身布施。而于自己性。與他人性。無纖毫利益。故于十三分言之。至此復言。屢救其失。

  【肇法師云】從旦至辰名初日分。從辰至未名中日分。從未至戍名后日分。于此三時。乃至無量百千萬億劫舍身布施。亦不及受持是經(jīng)見自性耳。見自性者。謂深明實相。人法二空。乃是大悟人也。

  【傅大士頌曰】眾生及壽者。蘊上假虛名。如龜毛不實似兔角無形。(寒山詩曰。身著空花衣。足躡龜毛履。手把兔角弓。擬射無明鬼。龜本無毛。而謂之龜毛。兔本無角。而謂之兔角。皆假虛名耳。今眾生壽者。五蘊之上。豈有是哉。亦假虛名而謂之眾生。謂之壽者。亦猶龜毛之不實。兔角之無形也。)舍身由妄識。施命為迷情。詳論福與智。不及受持經(jīng)。

  【李文會曰】信心不逆者。信順于理。故云不逆。

  【法華經(jīng)云】瞻仰尊顏。目不暫舍。心常精進。無有間斷也。受持讀誦者。行解相應(yīng)謂之受。勇猛精進謂之持。心不散亂謂之讀。見性不逆謂之誦。為人解說者。謂已悟人。能見自性。方便為人解說此經(jīng)。令悟?qū)嵪。成無上道。此人所施。無所住相。功德無有邊際。勝前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功德。百千萬倍。

  【川禪師云】人天福報即不無。佛法未夢見在。頌曰。初心后發(fā)施心同。功德無邊算莫窮。爭似信心心不立。一拳打破太虛空。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jīng)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肇法師曰】明此法門。所有功德。過心境界。故不可以心思也。過言境界。故不可以口議也。

  【王日休曰】所謂不可思議者。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也。不可稱量者。既言不可議。則此所謂稱者。非稱說之稱。乃稱量之稱。古者稱與秤字通用。謂不可以秤秤也。不可量者。謂不可以器物量之也。

  【顏丙曰】每日三次以恒河沙比身布施。沙者。言其多也。如是積至無量不可數(shù)劫布施。不如于此經(jīng)典信心不逆。不逆。乃順行也。其福尚能勝彼有為之福。何況更能發(fā)心書寫受持讀誦。為他人開解講說。佛以簡要言之。是經(jīng)有不可思議稱量者。蓋諸佛贊嘆。不及此功德至大無有邊際也。

  【李文會曰】無邊功德者。若人于此經(jīng)典。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實相。功德廣大。即同佛心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也。

  如來為發(fā)大乘者說。為發(fā)最上乘者說。

  【王日休曰】乘乃車乘之乘。大乘。謂菩薩乘也。阿羅漢獨了生死。不度眾生。故云小乘。蓋如車乘之小者。唯能自載而已。緣覺之人。半為人。半為己。故為中乘。蓋如車乘之適中者也。菩薩為大乘者。謂如車乘之大者。普能載度一切眾生也。此經(jīng)欲普度一切眾生。故為發(fā)菩薩大乘者說也。發(fā)乃起發(fā)之發(fā)。發(fā)大乘。謂起發(fā)此以濟度眾生也。最上乘者。謂佛乘也。佛又能兼菩薩而載度之。則在大乘之上。故為最上乘。以此乘之上。不復有乘。故為最上也。此經(jīng)又為起發(fā)佛乘者說。謂佛之化度菩薩。亦以此經(jīng)之理也。

  【李文會曰】為發(fā)大乘者說者。智慧廣大。能見自性。色空俱遣。不著二邊。二邊既無。即無中道可立。不染萬境。即是大乘菩薩所行之道也。又曰為發(fā)最上乘者說者。不見垢穢可厭。不見清凈可求。無遣可遣。亦不言無遣。無住可住。亦不言無住。心量廣大。廓若太虛。無有邊際。即是最上乘諸佛地位也。

  【黃檗禪師云】如來現(xiàn)世。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興謗。沒于苦海。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眾生普舍妙道。遂設(shè)方便。說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淺深。皆非定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則非真也。

  【川禪師云】如斬一握絲。一斬一切斷。頌曰。一拳打椡化城關(guān)。一腳□翻玄妙寨。南北東西信步行。休覓大悲觀自在。大乘說。最上說。一棒一條痕。一掌一握血。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謝靈運曰】千載不墜。由于人弘。任持運行。荷擔義也。

  【李文會曰】廣為人說。知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者。此謂上根器人。深明此經(jīng)。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經(jīng)典為人解說。令諸學者。各見自性無相之理。得見本源自心是佛。當知此人功德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也。

  【馬祖曰】汝等諸人。須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又曰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佛國白禪師云】心心即佛佛心心。佛佛心心即佛心。心佛悟來無一物。將軍止渴望梅林。

  【華嚴經(jīng)云】若不信自心是佛。無有是處。

  【圜悟禪師云】即心即佛。已是八字打開。非佛非心。重問當陽點破。不尋其言。一直便透。方見古人亦心片片。若也躊躇。則當面蹉過了也。

  【心佛頌云】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佛佛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舍難指望。內(nèi)外圓明到處通。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個同。知之須會無心法。不染不凈為凈業(yè)。善惡千端無有無。便是南無大迦葉。

  【黃檗禪師云】汝但除卻凡情圣境。心外更別無佛。祖師西來。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汝今不識。執(zhí)凡執(zhí)圣。向外馳騁。返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隨異趣。無始以來。不異今日。無有異法。故名成等正覺。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聞經(jīng)解義。如說修行。廣為人說無相之法。令諸學者。悟明心地。能行無相無著之行。開發(fā)心中智慧光明。離諸塵勞妄念。共成無上菩提。當知此人負荷自性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內(nèi)也。

  【傅大士云】遍計于先了。圓成證此時。宿乘無礙慧。方便勸人持。

  【川禪師云】擘開太華手。須是巨靈神。頌曰。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眼里瞳人碧。胸中氣若雷。出邊沙塞靜。入國貫英才。一片寸心如海大。波清幾見去還來。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于此經(jīng)。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王日休曰】樂。(去聲)好也。小法。謂外道法也。外道之法。正為著于有我人眾生壽者。故為種種之說。如此。則于此經(jīng)不相合矣。故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

  【陳雄曰】小法者。小乘法也。法華經(jīng)云。鈍根樂小法。言其志意下劣。不發(fā)大乘心者也。是人墮于邪見。不知所謂大乘最上乘法。盡在此經(jīng)。且不聽誦。況能為人解說乎。著我人見。墮邪見也。圓覺經(jīng)云。求大乘者。不墮邪見是也。

  【李文會曰】若樂小法者。凡夫愚鈍之重。不能聽信。廣學無上菩提。只修;。六道輪回因果之法。縱能強學。執(zhí)著多聞。為人解說。被明眼人覷著。手忙腳亂。一場敗闕。

  【保寧勇禪師云】顏色規(guī)模恰似真。人前拈弄越光新。及乎人火重烹試。到了終歸是假銀。

  【黃檗禪師云】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也。今時人只欲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皆為毒藥。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從前所有一切解處。盡須并卻令空。即是真如來藏。如來藏者。更無纖塵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現(xiàn)世間。亦云我于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此語只為空你情解知量。但消融表里情盡都無依執(zhí)。是無事人。三乘教綱。只是應(yīng)機之藥。隨宜所說。臨時施教。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心境上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此宗門不論此事。但止息念忘慮即休。更不用思前慮后。又云學般若人。不見有一法可得。絕意三乘。唯一真實。不可證得。謂我能證能得者。皆增上慢人。法華會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是故佛言。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默契而已。學者思之。但止依正法修行。放下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不被一切諸境惑亂修行。

  【正法眼藏云】若欲修行。當依正法。心體離念。相等虛空。不落圣凡。身心平等。如是修者。是為正法也。

  【川禪師云】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頌曰。不學英雄不讀書。波波役役走長途。娘生寶藏無心用。甘作無知餓死夫。爭怪得別人。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jīng)。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yīng)供養(yǎng)。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yīng)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陳雄曰】在在處處。言之所在之處不一也。若有此真經(jīng)。譬如摩尼寶珠。瑞光輝煥。則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者。所應(yīng)供養(yǎng)。即此處便是如來真身舍利寶塔。其誰不恭敬禮拜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諸華香。與法華經(jīng)所謂須□那華香。阇提華香。末利華香。瞻卜華香。赤蓮華香。青蓮白蓮華香是也。

  【顏丙曰】大乘者。乃大根大器之人。一撥便轉(zhuǎn)。不樂小法。最上乘者。不居佛位。不重己靈。高超十地。(大藏一覽集云。菩薩十地者。歡喜地證圣位故。離垢地身心清凈。發(fā)光地智已生明。焰慧地妙解廓照,F(xiàn)前地通達真俗。難勝地功行超越。遠行地隨方應(yīng)化。不動地忍智自如。善慧地通力自在。法云地大智圓明。)明了大囧琺。此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底人。長沙云。百尺竿頭座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xiàn)全身。僧問果如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南泉云。朗州山。澧州水。僧云。請師道。答云。四海五湖皇化里。此二等人。即為負荷自性如來阿耨菩提。若愛樂小法者。小法即世間有為法。則著四相。既著四相。宜其不能聽受解說。此經(jīng)在在處處。若有悟此經(jīng)。即如佛塔。天人阿修羅。皆恭敬作禮。常持花香而散持經(jīng)之處。供養(yǎng)此人。是謂一人辦心。諸天辦供也。

  【傅大士頌曰】所作依他性。修成功德林。(子榮曰。所作依他性者。凡日用施為。皆是真如妙用。故云依他性。修成功德林者。修習成就菩提道果也。)終無趨寂意。唯有濟群心。(子榮曰。終無趨寂意唯有濟群心者。即不效小乘人且期自利。沉空趨寂。唯有大乘利眾生心也。護法論云。傅大士齊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日生。時有天竺僧嵩頭陀來謂曰。我昔與汝毗婆尸佛所。同發(fā)誓愿。今兜率天宮衣缽見在。何日當還。大士曰。度生為急。何思彼樂乎。蓋謂度生為急者。即唯有濟群心。何思彼樂者。即終無趨寂意也。)行悲悲廣大。用智智能深。利他兼自利。小圣詎能任。(小圣。乃小乘人也。)

  【李文會曰】在在處處若有此經(jīng)者。一切眾生六根運用。種種施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若悟此理。即在在處處有此經(jīng)也。一切世間者。謂有為之心也。天人阿修羅者。天者逸樂心。人者善惡心。阿修羅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脫。所應(yīng)供養(yǎng)者。若無天人阿修羅心。是名供養(yǎng)。即為是塔者。解脫之性。巍巍高顯。故云是塔也。以諸花香而散其處者。當于解脫性中。開敷知見。薰植萬行。即法界性自然顯現(xiàn)。

  【川禪師云】鎮(zhèn)州蘿卜。云門糊餅。(僧問趙州親見南泉是否。州云。鎮(zhèn)州出大蘿卜頭。僧問云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糊餅。又云作么生。是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乃云觀音菩薩將錢來買糊餅。放下手云。元來只是饅首。)頌曰。與君同步又同鄉(xiāng)。起坐相從歲月長。渴飲饑餐常對面。不須回首更思量。

能凈業(yè)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yè)。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即為消滅。當?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

  【僧若訥曰】上明生善。今明滅惡。造作定業(yè)。不可逃避。行般若故。易重為輕。大論云。先世重罪。應(yīng)入地獄。以行般若故,F(xiàn)世輕受。譬如重囚應(yīng)死。有勢力護。則受鞭杖而已。

  【陳雄曰】持此真經(jīng)。有彌天功德。為天人所恭敬供養(yǎng)宜矣。今且為人所輕賤何也。蓋是人前生罪業(yè)深重。當墮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永無出期。以今生持經(jīng)之功。止為人輕賤罵辱而已。則前生罪業(yè)為之銷除。當來世佛果菩提?傻贸删鸵。世人喜于為惡。嫉于為善者多矣。一見是人為人輕賤。便為讀經(jīng)為無益。福報為虛語。甚者有云門之罵。藥山之戒。使人人起退轉(zhuǎn)心。佛之言此。所以長善而救失矣。

  【顏丙曰】若人前世曾作罪業(yè)。故今世被人輕賤。應(yīng)墮落惡道。若能受持讀誦此經(jīng)。直下見性。如太虛空。方知罪性本空。故云先世罪業(yè)即為消滅。又得無上正等正覺。昔有二比丘。一犯淫罪。一犯殺罪。中心不安。求波羅尊者懺悔。波羅即以小乘法為彼雪懺。二比丘愈生疑懼。后遇維摩大士。卻為解說云。罪性本空。不在中間內(nèi)外。二比丘聞之頓悟。直下寂然空闊。無罪可得。所以永嘉云。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消霜雪。

  【傅大士頌曰】先身有報障。今日受持經(jīng)。暫被人輕賤。轉(zhuǎn)重復還輕。若了依他起。能除遍計情。常依般若觀。(去聲)何慮不圓成。

  【李文會曰】此謂若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應(yīng)合得人恭敬。今復有疾患貧窮諸衰。反為人所憎惡。世人不達先業(yè)。將謂誦經(jīng)為善即無應(yīng)驗。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經(jīng)力。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折三涂之報。速得無上菩提。

  【張無盡云】四序炎涼去復還。圣凡只在剎那間。前人罪業(yè)今人賤。倒卻前人罪業(yè)山。

  【川禪師云】不因一事。不長一智。頌曰。贊不及。毀不及。若了一。萬事畢。無欠無余若太虛。為君題作波羅蜜。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于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yǎng)。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jīng)。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yǎng)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

  【疏鈔云】佛言我之供佛功德。千萬億倍。不及持經(jīng)功德一分。故云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

  【王日休曰】梵語阿僧祗。此云無央數(shù)。梵語那由他。此云一萬萬。于無量無央數(shù)劫。在然燈佛先。則釋迦佛說此經(jīng)時。去然燈佛已無量無數(shù)矣。又于其先。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出世。則其劫數(shù)固不勝其多。佛眼皆能見之。以慧性為無窮。故無始以來事皆知之。此所以為佛也。人皆有此慧性。但蔽之耳。供養(yǎng)如是諸佛。其功德終不可及此經(jīng)功德。以彼則為財施。受財施之報者日漸少。而終至于有盡。此則為善根。善根則日滋長。而終至于成佛。故無窮也。以有盡比無窮。所以不可及也。

  【陳雄曰】阿僧祗。那由他。梵語皆無數(shù)之謂。歷無數(shù)劫。供無數(shù)佛。求福而已。不若持此真經(jīng)。見自本性。永離輪回。五祖云。終日供養(yǎng)。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是故供佛功德。雖百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shù)之多。譬如微塵恒沙。皆不及持經(jīng)功德之一分也。末世人徒知事佛。而不知佛究竟處。盡在此經(jīng)。舍經(jīng)何從而得。是以作如是說而第其優(yōu)劣。梁武帝造寺布施。供佛設(shè)齋。問達摩祖師有何功德。答曰。實無功德。后人不了此意。韶州韋使君因問六祖。六祖大師開示之曰。造寺布施。供佛設(shè)齋。名為修福。不可將福以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非在修福。又曰。功德在自性。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此所以福不及功德。供佛不及持經(jīng)也。

  【李文會曰】阿僧祗劫者。梵語也。唐言無數(shù)。時供養(yǎng)阿僧祗恒河沙佛。施寶滿三千大千世界。舍身數(shù)如微塵。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于此經(jīng)典得悟真性。勝前所得功德百千萬億。達摩對梁武帝云。造寺寫經(jīng)供養(yǎng)布施功德。只獲人天小果。實非功德也。

  【川禪師云】功不浪施。頌曰。億千供佛福無邊。爭似常將古教看。白紙上頭書黑字。請君開眼目前觀。風寂寂。水漣漣。家人只在漁船。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jīng)。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蛴腥寺。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僧若訥曰】狐疑者。狐是獸。一名野干。其性多疑。每渡河冰。且聽且渡。上雖較量顯福德之多。猶是略說。若更具說。聞?wù)吆伞P谋乜駚y。

  【李文會曰】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謂說悟后凈妙境界也。前為樂小法者。為說降住小乘之法。欲令悟人。尚茲不信。若便為說見性大乘之法。解通人曠。得必無涯?駚y不信。徒使其狐疑也。

  須菩提。當知是經(jīng)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王日休曰】具。盡也。我若盡說其功德。人聞之。心則狂亂。狐疑不信。以其極大。人則驚怪。故甚者心則狂亂。其次則疑惑不信也。當知是經(jīng)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者。謂此經(jīng)之義。不可以心思。亦不可以言議。若人依此修行。及得果報。亦豈可以心思言議哉。佛數(shù)數(shù)言此經(jīng)功德。至此又極稱之者。豈虛言哉。以其悟明真性。脫離輪回之本。是豈有窮盡耶。

  【顏丙曰】梵語阿僧祗劫。此云不可數(shù)劫。佛于然燈佛前。得值無數(shù)諸佛。一一供養(yǎng)承事。未曾空過。若后世有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所得見性功德。比我前供養(yǎng)功德。百分不及他一分。見性功德。有百千萬億分。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佛言。我若說持經(jīng)功德。或人聞之。心生狂亂。疑惑不信。當知此經(jīng)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不信佛言。反生誹謗。惡果既熟。必受惡報。

  【李文會曰】義者。般若之義。般若者。智慧也。果報者。所得功德也。由智慧而悟真性。三世諸佛。理應(yīng)不異。不可思議。

  【謝靈運曰】萬行淵深。義且難測。菩提妙果。豈有心之所議。

  【川禪師云】各各眉毛眼上橫。頌曰。良藥多苦口。忠言多逆耳。冷暖自知。如魚飲水。何須他日待龍華。今朝先授菩提記。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yīng)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yīng)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疏鈔曰】言滅度一切眾生已者。時中妄想。取舍人我。貪嗔嫉妒。一切不善心。即是一切眾生。以無我心。將忍辱以降伏。令邪惡不生。即是滅度一切眾生已。已。即盡也。言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即煩惱妄想。取舍貪嗔。一切不善心。本自不有。因貪財色。恩愛情重。方有此心。今既知覺。以正智而滅之。亦不可見實有滅者。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故云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陳雄曰】大涅槃經(jīng)曰。自未得度先度他。懺法曰。先度眾生。然后成佛。故度一切眾生者。我佛之所應(yīng)為也。不然。則絕物矣。又何以作佛耶。佛了真空無相。則能所俱寂。雖眾生已滅度。且不起能度之一念。亦不見所度之眾生。故曰。無一眾生實滅度者。

  【李文會曰】云何應(yīng)住。云何降伏其心者。注見善現(xiàn)起請分中。當生如是心者。謂二乘之人執(zhí)著諸相。起諸妄念。如來指示。令其心?占。湛然清凈。

  【馬祖云】常教心如迷人。不辨方所。

  【文殊師利云】心如虛空故。敬禮無所觀。

  【百丈禪師云】心如虛空相似。學始有成也。

  【黃檗禪師云】心凈其心。更無別法。此即真佛。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無雜無染。如大日輪。照四天下。日升之時。明遍天下。虛空不曾明。日沒之時。暗遍天下。虛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凌奪。虛空之性。廓然不變。佛與眾生。心亦如是。我應(yīng)滅度一切眾生者。佛言我今欲令一切眾生。除滅妄念。令見真性。

  【白樂天云】澹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

  【圭峰禪師云】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

  【慈受禪師云】有利根者。一撥便轉(zhuǎn)。性頑鈍者。只在夢中。山僧有個醒磕睡底道理。不免傾心吐膽。而為諸人說破。良久云。且勤照管鼻孔。愚者若見此。一如路逢客。智者見點頭。恰如饑得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謂不可見有眾生是自已度者。若有此念。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非菩薩清凈心也。

  【川禪師云】有時因好月。不覺過滄洲。頌曰。若問云何住。非中及有無。頭無纖草蓋。足不履閻浮。細似鱗虛析。輕如蝶舞初。眾生滅盡知無滅。此是隨流大丈夫。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六祖曰】須菩提問佛。如來滅后。后五百歲。若有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依何法而住。如何降伏其心。佛言當發(fā)度脫一切眾生心。度脫一切眾生。盡得成佛已。不得見有一眾生。是我滅度者。何以故。為除能所心也。除有眾生心也。亦除我見心也。

  【王日休曰】此分大概如第三分所言。須菩提于此再問者。豈非為續(xù)來聽者問乎。佛再言之。唯增實無有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一句。且上既言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生如是心。則是法矣。若無法。烏能得見真性而成佛乎。然此乃言實無有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也。蓋上言當生如是心者。是心亦非真性中所有。亦為妄爾。故此言實無有法。其意乃在于實字。謂究其實。則真性中無此也。佛恐弟子誤認。所謂當生如是心者為真實。故此又說破以為非實也。然則非徒本無一切眾生。而發(fā)此求真性之心者。亦本無法。蓋真性中本來蕩然空空。所謂一法不立。一塵不染者是也。

  【顏丙曰】當生如是心者。當發(fā)這個心。佛度眾生已盡。性本空故。無一眾生可滅度者。若生四相望報心。即非菩薩。實無有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蓋實際不受一塵。何有于法。

  【李文會曰】即非菩薩者。謂二乘之人。執(zhí)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解注已見前。實無有法者。謂初悟人。尚有微細四相也。但少有悟心是我相。見有智慧能降伏煩惱是人相。見降伏煩惱意是眾生相。見清凈心可得是壽者相。不除此念。皆是有法。故云實無有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傅大士云】空生重請問。無心為自身。欲發(fā)菩薩者。當了現(xiàn)前因。行悲疑是妄。用智最言真。度生權(quán)立我。證理即無人。

  【川禪師云】少他一分又爭得。頌曰。獨坐翛然一室空。更無南北與西東。雖然不借陽和力。爭奈桃花一樣紅。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于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王日休曰】如來。佛自謂也。然燈佛。乃釋迦牟尼佛本師也。佛呼須菩提問云。我始于本師然燈佛處有法所得。名之為無上正等正覺之真性否。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于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祖曰】佛告須菩提。我于師處。不除四相。得授記不。須菩提深解無相之理。故言不也。

  【李文會曰】佛言如來于然燈佛所。有法得三菩提不者。須菩提謂若有般若了悟心在。即是有法。尚有所得之心。故云無有法得三菩提也。

  佛言。如是如是。

  【李文會曰】佛言如是如是者。善契如來之法意也。

  【川禪師云】若不同床臥。爭知紙被穿。頌曰。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君行楊柳岸。我宿渡頭沙。江上晚來初雨過。數(shù)峰蒼翠接天霞。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王日休曰】佛深以須菩提之言為當。故再稱如是。復呼須菩提而隨其言。以為實無有法。如來所得。名為無上正等正覺之真性者。深然之之意也。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于來世。當?shù)米鞣。號釋迦牟尼?/strong>

  【王日休曰】若有法可得。則然燈佛即傳之矣。何待授記當來世。方得作佛耶。釋迦之義。此云能仁。牟尼之義。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遷也。釋迦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歲在甲寅。四月八日;瘡哪赣2而生。自行七步。舉其右手。作師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九龍空中。吐清凈水。濯太子身。名悉達多。此言頓吉。至穆王五十三年。歲次壬申。二月十五日。于俱尸羅國大城。娑羅樹間。示般涅槃。世尊住世七十九年也。

  【一注本不顯名曰】萬法本空。若于法有得。是為執(zhí)相。心即有礙。若于覺有證。是于有我。能所未除。佛豈即證哉。授記者。謂能了悟真性。必得成佛也。

  【李文會曰】若有一切法。是有一切心。故云即非佛性。若無一切法。是無一切心。云何不是佛。

  【龍牙和尚云】深念門前樹。能令鳥泊棲。來者無心喚。去者不慕歸。若人心似樹。與道不相違。與我授記當?shù)米鞣。號釋迦牟尼者。始因智慧而得見性。若有能所之心。即是有法可得。性同凡夫。如何得授記耶。然無記可記。是名授記。若于心上無纖粟停留。即是無法可得。自性清凈。故云來世當?shù)米鞣稹?/p>

  【慈受禪師云】一顆靈丹大似拳。服來平地便升仙。塵緣若有絲毫在。蹉過蓬萊路八千。

  【傅大士云】人與法相待。二相本來如。法空人是妄。人空法亦祛。人法兩俱實。授記可非虛。一切皆如幻。誰言得有無。

  【川禪師云】貧似范丹。氣如項羽。頌曰。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日往月來。不知是誰。噫。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于來世。當?shù)米鞣。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王日休曰】且此所謂如來者。本謂真性佛。蓋如者。謂真性遍虛空世界而常自如。若欲現(xiàn)而為一切。無不可者。故謂之如。又隨所感而來現(xiàn)。故名如來。是如來者。真性之名也。故詳言之。則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略言之。則為如來。又略言之。則為佛。然則佛與如來者。有時指色身而言。若如來有肉眼不。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是也。此則謂真性耳。真性又名真如者。謂外物皆妄。唯性為真。其言如者。乃上文所謂真性自如。而無所不可現(xiàn)之意也。故以真實之性為真如。而又謂之如來也。

  【僧若訥曰】如來者。即真如也。真如不離諸法。故云即諸法如義。

  【陳雄曰】佛辨論如來膺釋迦尊號者何故。蓋以了諸法空。得如如之義也。如者。真如也。楞伽經(jīng)云。離不實妄想。是名如如住。如如者。得無所有境界。故維摩經(jīng)云。如者不二不異。一切法亦如也。眾圣賢亦如也。至于彌勒亦如也。

  【李文會曰】一切諸法。本來清凈。蓋由取舍分別諸法。所以濁亂。不得自如。心若清凈。即自然如中天杲日。歷歷分明。于諸法上都無取舍分別。即是諸法如義。又云。若不修因。即無證果。須無因果法之可得。諸法皆如。如理即佛。

  【傅大士云】法性非因果。如理不從因。謂得然燈記。寧知是舊身。

  【川禪師云】且住且住。文殊與凈名對談不二。如何是不二。不得動著。動著則三十棒。頌曰。上是天兮下是地。男是男兮女是女。牧童撞著看牛兒。大家齊唱啰啰哩。是何曲調(diào)。萬年歡。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王日休曰】佛謂若有人言。佛得無上正等正覺之真性。是人則為妄語。何則。真性者。佛本來自有之。止為除盡外妄。乃見真性耳。凡言得者。皆自外而得。此真性豈有自外而得哉。故言得者。則為不實語也。佛乃呼須菩提而自答云。非有法如來得之名其法為無上正等正覺之真性也。蓋性則吾之本有。法則自外而來。惟假法以去除外妄而明真性。豈謂于法有所得而名為真性哉。

  【陳雄曰】如來于菩提無上道。得之心傳。于法實無所得。不善言如來者。言如來有所得。是不明如來心傳之語。佛故呼須菩提而告之曰。實無有法可得。蓋沮人言之謬妄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是中無實無虛。

  【王日休曰】如來所得正覺之法者。謂佛所得以明真性之法也。此非真性中所有。故曰非實。謂亦為妄也。然必賴于此以明真性。故云非虛。

  【陳雄曰】如來了無所得。而其所得者。菩提無上道耳。蓋菩提無上道。有真空妙理存乎其間。實而無實。虛而無虛。與十四分如來所得法同。

  【僧微師曰】無實者。以菩提無色相故。無虛者。色相空處即是菩提。故知如來所證菩提之法。不空不有。故曰無實無虛。

  【李文會曰】于是中者。清凈心也。無實者。真空無分別。故境界經(jīng)云。諸欲不染故。敬禮無所觀。無虛者。妙用也。具河沙德用也。

  【川禪師云】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頌曰。生涯如夢若浮云;钣嫸紵o絕六親。留得一雙青白眼。笑看無限往來人。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王日休曰】因是之故。佛說諸法。皆是用之以修行。而成佛之法也。然則法又豈可以無哉。今禪家絕不用法。大背經(jīng)義矣。佛所以隨說而又掃去者。蓋謂不可泥于法耳。豈可絕無法哉。傅大士之頌曰。渡河不用筏。到岸不須船。今禪家不用法。乃未到岸而不須船者。豈不自溺于苦海。且誤人于苦海哉。

  【陳雄曰】佛即心也。心即法也。有是佛心。則必有佛法。如來說一切法。無一切外道邪說廁于其間。故斷之曰。皆是佛法。

  【李文會曰】一切世法。皆是佛法。涅槃經(jīng)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佛。

  【馬祖云】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長在法性中著衣吃飯。言譚只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所以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yè)。若能一念返光返照。全體圣心。何處不是佛法。

  【川禪師云】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頌曰。會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琴彈碧玉調(diào)。爐煉白朱砂。幾般伎倆從何得。須信風流出當家。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王日休曰】佛又恐人泥于法。故又呼須菩提而言。所言一切法者。即非真實一切法。但假此以修行耳。非真性中所有。故虛名為一切法而已。

  【顏丙曰】如來者。即諸法佛義。乃如如不動之意。于是中。無實無虛。無實者。向甚處摸索。無虛者。何處不分明。虛實乃斷見常見。大士云。斷常俱不染。所以道。即非一切法。

  【李文會曰】謂于諸法心無所得。了諸法空。本無一切法也。

  【法華經(jīng)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古德云。用即知而常寂。不用即寂而常知。方契妙覺。是故名一切法也。

  【川禪師云】上大人。邱乙己。頌曰。是法非法不是法。死水藏龍活潑潑。是心非心不是心。逼塞虛空古到今。秪者是。絕追尋。無限野云風卷盡。一輪孤月照天心。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王日休曰】須菩提以嘗聞佛說此語。故曉此理。乃呼世尊而答云。如來說人身長大。則非真實大身。是虛名為大身而已。第十分所言是也。(傅本第十分。王本十二分。)

  【李文會曰】色身有相。為非大身。法身無相。廣大無邊。是名大身。

  【黃檗禪師云】虛空即法身。法身即虛空。是名大身也。

  【川禪師云】喚作一物即不中。(南岳懷讓禪師見六祖。祖問什么處來。曰嵩山來。祖曰。是什么處恁么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頌曰。天產(chǎn)英靈六尺軀。能文能武善經(jīng)書。一朝識破娘生面。方信閑名滿五湖。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王日休曰】梵語菩薩。此云覺眾生。佛又呼須菩提而言。菩薩亦如是者。此如是乃指上文。蓋謂覺眾生者。亦非為真實。亦如大身之不為真實。徒虛名而已。何則。真性中豈有覺眾生哉。惟有佛謂之覺。覺即真性也。若作是言者。此是言乃指下文。謂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者。謂以眾生為有。而我乃化之成佛。而得滅度。如此見識。則不可名之為覺眾生。以一切眾生于真性中本無。惟從業(yè)緣中現(xiàn)。故不可以有為也。

  【李文會曰】即不名菩薩者。二乘之人若有煩惱妄想。不能除滅。即同凡夫。滅色取空。不了色性。即非菩薩。

  【凈名經(jīng)云】色性自空。非色滅空。如病眼人。見空中花。無有是處。

  【傅大士云】名因共業(yè)變。萬象即微生。若悟真空色。翛然獨有名。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王日休曰】佛又自問。何故上文之意。謂一切眾生為有者。不名為覺眾生乎。乃呼須菩提而自答云。實無有法。名為覺眾生者。謂真性中實無法以名為覺眾生也。且修行而至于菩薩者。誠賴佛所說之法。故知修行之理。而此言實無有法者。特謂真性中無此法耳。

  【李文會曰】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者。一切空寂。本來不生。不見有生死。不見有涅槃。不見有善惡。不見有凡圣。不見一切法。是名見法。正見之時。了無可見。即是菩薩。故云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王日休曰】是故者。謂上文所言之故也。乃謂實無有法名為覺眾生之說也。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謂佛說諸法。皆謂我人眾生壽者本無有也。此四者統(tǒng)而言之。皆謂之眾生。此眾生既本無有。烏得有覺眾生乎。

  【陳雄曰】上文言實無有法。尚何有法可說耶。然佛本無言說。其所說者。不過真空無相。維摩經(jīng)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后際斷故。此真空無相法也。佛說一切法者此耳。外此則我佛無所說。

  【顏丙曰】色身長大。爭奈有生滅。有限量。即非大身。若造作此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迷則佛眾生。悟則眾生佛。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四相可得。

  【川禪師曰】喚牛即牛。喚馬即馬。頌曰。借婆衫子拜婆門。禮數(shù)周旋已十分。竹影掃□塵不動。月輪穿海水無痕。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疏鈔云】言佛土者。心土也。佛土無相。云何莊嚴。若有莊嚴。法即是增。

  【陳雄曰】以定慧之寶。莊嚴心佛土者。菩薩也。不言其功。而人莫見其跡。以金珠之寶。莊嚴世間佛土者。凡夫也。自言其功。而常急于人知。文殊般若經(jīng)云。為一切眾生。發(fā)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菩薩如是。豈肯自言其功哉。若作是言。是四種相未除。即凡夫之見。其誰名為菩薩耶。

  【李文會曰】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者。妙定經(jīng)云。若人造作白銀精舍滿三千大千世界。雖有無量布施福德。謂心有能所。即非菩薩。不如一念無能所心。所得功德。勝前功德百千萬倍。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肇法師曰】此明不達法空。取莊嚴凈土。故非菩薩。復明離相無為莊嚴佛土也。

  【王日休曰】此取第十分之意同。(傅本第十分。王本十一分。)于此再言者。為續(xù)來聽者說。故兼說下文也。

  【陳雄曰】如來所說者。莊嚴心佛土也。心佛土本來清凈無相。何假莊飾。故云即非莊嚴。常人以莊嚴為莊嚴。而如來則以非莊嚴為莊嚴。有妙莊嚴存焉。是則所以名其為莊嚴也。故凈土論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世人著世間佛土而不知反。佛前言而此復言。救弊云爾。

  【顏丙曰】心常清凈。不染世緣。是為莊嚴佛土也。雖曰莊嚴。不可作莊嚴相。故曰即非莊嚴。但強名而已。

  【李文會曰】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實無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豈復取莊嚴相如是。即逍遙自在。無纖毫掛礙。云何是莊嚴。云何不是莊嚴。故云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王日休曰】據(jù)楞伽經(jīng)說二無我。謂人無我與法無我也。人無我者。謂人無本體。因業(yè)而生。法無我者。謂法無本體。因事而立。若作富貴之業(yè)。則生于富貴中。作貧賤之業(yè)。則生于貧賤中。是人無本體也。若因欲渡水。則為舟楫之法。因欲行陸。則為車輿之法。是法本無體也。一切法皆因事而立。即是假合。假合即為虛妄。若信此理而悟解之。是真菩薩之見識。故云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顏丙曰】通達無我法者。直下大悟。如漆桶底脫。四通八達。廓然無我。我身既無。何更有法。人法雙忘。只這真是菩薩。更莫別求。

  【李文會曰】通達無我法者。于諸法相無所滯礙。是名通達。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無所能解。湛然清凈。是名無我。故云真是菩薩。僧問馬祖作何見解。即得達道。答云。自性本來具足。但于善惡事上不滯。方喚作道。人的取善舍惡。觀空入定。皆屬造作。更若向外馳求。轉(zhuǎn)疏轉(zhuǎn)遠。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傅大士頌曰】人與法相待。二相本來如。法空人是妄。人空法亦祛。人法兩俱實。授記可非虛。一切皆如幻。誰言得有無。

  【川禪師曰】寒即普天寒。熱即普天熱。頌曰。有我元無我。寒時燒軟火。無心似有心。半夜拾金針。無心無我分別道。不知道者是何人。呵呵。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日月殊光如來解曰】言肉眼者。照見胎卵濕化。色身起滅因緣也。言天眼者。照見諸天宮殿。云雨明暗。五星二曜。旋伏因緣也。言慧眼者。照見眾生慧性深淺。上品下生。輪回托陰因緣也。言法眼者。照見法身遍充三界。無形無相。盡虛空。遍法界因緣也。言佛眼者。照見佛身世界無比。放光普照。破諸黑暗。無障無礙。圓滿十方。尋光見體。如有涅槃國土也。此五眼如來其中若有上根上智之人。能識此五種因緣。即名為大乘菩薩也。

  【陳雄曰】華嚴經(jīng)云。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垩垡娨磺斜娚T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如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一是處非處如實力。二知三世報業(yè)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力。四知眾生諸根上下力。五知眾生種種欲力。六知世間種種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力。八得夙命智力。九得天眼能觀一切力。十得漏盡智力。)大般若經(jīng)。所謂清凈五眼是也。世尊設(shè)五眼之問。須菩提皆答以有如是之理?芍^善問答矣。

  【顏丙曰】化身觀身為肉眼。普照大千為天眼。智燭常明為慧眼。了諸法空為法眼。自性常覺為佛眼。有僧問尊宿云。觀音菩薩用許多手眼作么。尊宿云。通身是手眼。若人于這里薦得。一眼也無。豈更落三落四。然雖如是。須是個漢始得。能具足此五眼者。唯自性如來也。五眼度世品經(jīng)云。佛言隨世開化。入于五道而凈五眼。一肉眼。處于世間,F(xiàn)四大身。因此開化。度脫眾生。二天眼。諸天在上。及在世間。未識至道。示以三乘。三慧眼。其不能解智度無極。皆開化之。使入大慧。四法眼。其在褊局。不能恢泰。悉開化之。解法身一無去來。令平等三世。五佛眼。其迷惑者。不識正真。陰蓋(蓋者。遮也。)所覆。譬如睡眠。示以四等四恩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善權(quán)方便。進退隨宜。不失一切。令發(fā)正真道意。

  【李文會曰】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蓋覆。不能自見。若無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滅。五眼開明。見一切色也。內(nèi)外空寂。名為肉眼。見自真性。是法平等。名為天眼。見自性中。般若之智。名為慧眼。見諸色相。心不動搖。見一切法。無一切法。見一切相。無一切相。是名法眼。見前際無煩惱可斷。中際無自性可守。后際無佛可求。三際清凈。是名佛眼。又云若以無相為法身者。名為慧眼。而見如來指空論有。假立名相。名為法眼。而見如來若了有無。即非有無。二邊寂滅。全體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見如來。

  【傅大士頌曰】天眼通非閡。肉眼閡非通。法眼唯觀俗;垩壑本壙。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nèi)。無處不含容。

  【川禪師云】盡在眉毛下。頌曰。如來有五眼。張三祗一雙。一般分皂白。的的別青黃。其間些子爻訛處。六月炎天下雪霜。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shù)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六祖曰】恒河者。西國祗恒精舍側(cè)近之河。如來說法。常指此河為喻。佛說此河中沙。一沙況一佛世界以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王日休曰】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者。謂一粒沙為一恒河也。是諸恒河所有沙數(shù)佛世界如是者。是諸恒河。為一粒沙。為一恒河。如此恒河中所有之沙。則不勝其多矣。佛世界如是者。謂世界如是之多也。此其為多。不在所言矣。然而佛又以問須菩提者何也。亦以廣坐說法。欲人先明了于心。故不厭其詳復。而將為下文之說也。佛世界者。謂凡一大世界。必有一佛設(shè)化。故凡大世界。皆謂之佛世界。

  【顏丙曰】以沙數(shù)世界。言其多也。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者。等者。比也。將如此沙。比恒河之多。又將諸多恒河中之沙。而數(shù)佛世界。佛舉此以問。如是寧為多不。須菩提答云。甚多。

  【僧若訥曰】明諸恒河中沙。一沙為一世界。舉此為問。

  【李文會曰】恒河沙數(shù)者。欲明眾生有種種妄念。故舉無窮之沙以為喻耳。

  【楞嚴經(jīng)云】琉璃光法王子。觀世間眾生。皆是妄緣風力所轉(zhuǎn)。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盡同一虛妄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王日休曰】所有眾生。謂彼世界中。凡有之眾生。乃一切眾生也。其眾生之心。如來所以悉知者。以此心為妄想。乃自真性中現(xiàn)。既生此妄想心。自佛觀之。則有形相矣。有形相。故可得而知也。若寂然如虛空。則無得而知矣。且所謂他心通者。(六通。天眼通。徹視大千。天耳通。洞聽十方。他心通。悉知種類。宿命通。達三世事。神境通。形無窒礙。如意通。任運自在。)謂彼既起心念。則此可得而知也。聞有人把□子于手中。令他心通者觀之。則知其為□子。以己知為□子故也。然己則不知其數(shù)之多寡。使彼言之。則亦不知其數(shù)。以己不知其數(shù)故也。由是言之。若一起心念。則如有形相。故可得而知。如佛者。豈止他心通而已哉。故無量眾生。一起心念。皆悉知見無可疑也。

  【顏丙曰】若干。乃幾多之意。若幾多心。如來悉知。心鏡一明。無不遍知。

  【僧若訥曰】若干者。若。如也。干。數(shù)也。顏師古云。設(shè)數(shù)之辭也。若干有二種。一世間凡夫心。二出世間圣人心。如來盡能知之。故名正遍知也。

  【李文會曰】若干種心。如來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動念處。皆是國土。于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種差別之心。心數(shù)雖多?偯。既覺是迷。故云悉知。

  【川禪師云】曾為浪子偏憐客。慣愛貪杯識醉人。頌曰。眼觀東南。意在西北。將謂猴白。更有猴黑。一切眾生一切心。盡逐無窮聲與色。喝。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六祖曰】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一一眾生。皆有若干差別。心數(shù)雖多?偯。識得妄心非心。是名為心。

  【顏丙曰】如來說諸心。實無心可得。故曰非心。但強名曰心。

  【李文會曰】覺妄之心。即是非心。本無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為心。即是菩薩心。亦名涅槃心。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

  【臨濟禪師云】若一念心能解縛。此是觀音三昧法。

  【川禪師云】病多諳藥性。頌曰。一波才動萬波隨。似蟻循環(huán)豈了期。咄。今日為君都割斷。出身方號丈夫兒。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肇法師曰】聞?wù)f諸心。謂有實心。故須破遣。明三世皆空。故論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起。現(xiàn)在虛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

  【疏鈔云】未覺不知。隨時流轉(zhuǎn)。故有三世。若悟真一之心。即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若有過去心可滅。即是自滅。若有未來心可生。即是自生。既有生有滅。即非常住真心。即為依他心。虛妄心。若一念有生滅心。即成六十二種邪見。九百種煩惱。

  【王日休曰】常住真心。即真性也。是以自無量無數(shù)劫來。常一定而不變動。豈有過去未來現(xiàn)在哉。若有過去未來現(xiàn)在。則為妄想。此三心是也。且若飽而未欲食。則飲食之心為未來。饑而正欲食。則欲食之心為現(xiàn)在。食畢而放匕箸。則欲食之心為過去。是此心因事而起。事過而滅。故為妄想也。不可得者。謂無也。言此三心本來無有。乃因事而有耳。圓覺經(jīng)所以言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謂眾生以六種塵緣之影。為自己之心相也。

  【僧若訥曰】本生心地觀經(jīng)云。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源。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嗔癡。于三世法。唯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F(xiàn)在心不住。諸法之內(nèi)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可見心。何況余人。得見心法。

  【顏丙曰】謂思念前事者。為過去心。思念今事者。為現(xiàn)在心。思念后事者。為未來心。三念總放下者。謂之不可得。經(jīng)云。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邪見染。此為三心不可得。古云。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亦謂三際俱斷。三念俱妄。了不可得。

  【傅大士頌曰】依他一念起。俱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九百亂縱橫。(法華經(jīng)二卷。世尊偈言。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毗婆沙論云。六十二見者。五蘊中各起四見。四五二十。三世各二十。通為六十。斷常二見為根本。總為六十二見。且于色蘊中。即色是我。離色非我。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五蘊中具有此四。疏鈔解三心云。若一念有生滅心。即成六十二種邪見。九百種煩惱。)過此滅無滅。(一作不滅。)當來生不生。常能作此觀。(去聲)真妄坦然平。(晁文元公遇高士劉惟一。訪以生滅之事。劉曰。人常不死。公駭之。劉曰。形死性不滅。是知此性歷長存。)

  【川禪師曰】低聲低聲。真得鼻孔里出氣。頌曰。三際求心心不見。兩眼依然對兩眼。不須遺劍刻舟尋。雪月風花常見面。

  【未曾有經(jīng)云】妙吉祥菩薩。因見一人。言我造殺業(yè)。決墮地獄。如何救度。菩薩即化一人。亦曰。我造殺業(yè)。決墮地獄。前人聞已。言我亦然;烁嬷。唯佛能救。相隨共詣。化人白佛。我造殺業(yè)。怖墮地獄。愿佛救度。佛即告言。如汝所說造殺業(yè)者。汝從何心而起業(yè)相。為過去耶。未來耶。見在耶。若起過去心者。過去已滅。心不可得。若起未來心者。未來未來。心不可得。若起見在心者。見在不住。心不可得。三界俱不可得故。即無起作。無起作故。于其罪相何所見耶。善男子。心無所住。不在內(nèi)外中間。心無色相。非青黃赤白。心無造作。無作者故。心非幻化。本真實故。心無邊際。非限量故。心無取舍。非善惡故。心無轉(zhuǎn)動。非生滅故。心等空虛。無障礙故。心非染凈。離一切數(shù)故。善男子作是觀者。即于一切法中。求心不可得。何以故。心之自性。即諸法性。諸法性空。即真實性。由是義故。汝今不應(yīng)妄生怖畏。是時化人聞佛說法。即白佛言。我今得悟罪業(yè)性空。不生怖畏。爾時實造業(yè)者。亦白佛言。我今得悟罪業(yè)性空。而不復生怖畏之心。

  【李文會曰】謂三世心無性可得。故可從緣而生。

  【肇法師云】聞?wù)f諸心。謂有實心。故須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起,F(xiàn)在虛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故云若悟無法無相無事平常真心。即法體空寂。不生不滅。湛然清凈。豈有前念今念后念可得也。

  【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洿染。何謂洿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洿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憎愛。無圣凡。是故經(jīng)云。非凡夫行。非圣賢行。是菩薩行。

  【趙州問南泉云】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

  【圜悟禪師頌曰】欲識平常道。天真任自然。行船宜舉棹。走馬即加鞭。若遇饑來飯。還應(yīng)困即眠。盡從緣所得。所得亦非緣。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自在力王如來解曰】此雖如是布施。只是有礙之寶。不是無為清凈功德。是故如來不說多也。若有菩薩。以盧舍那身中七覺菩提。持齋禮贊。從其心燈;Φ隆2簧粶。堅如金剛。乘香花云。入無邊界。起光明臺。供養(yǎng)十方一切諸佛。此是無為功德見性之施;癁槠兴_。頌曰。廣將七寶持為施。如來不說福田多。若用心燈充供養(yǎng)。威光遍照滿娑婆。

  【疏鈔云】若據(jù)舍大千珍寶布施。其福極多。若執(zhí)著希望福德。有余則有盡。故云若福德執(zhí)實有。如來不說得福德多。此是反釋之義。言以福德無者。無希望心也。既無希望。即為無住相施。是名無為福。若依無住無為而施者。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僧若訥曰】福有者。取相也。福無者。離相也。離相故稱性。性如虛空。其福無量。

  【顏丙曰】假使盡世界七寶布施。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終不免輪回。畢竟有墮落。不足為多。以福德無故。此其所以為多也。所謂無之一字。趙州教人見性看話頭。自云狗子還有佛性無。應(yīng)云無。只將這無字。貼向鼻頭上。崖來崖去。久久自然有個入頭處。是則是。切不得作無字會。

  【僧微師曰】世尊召云須菩提。若能施之人。以妄識為本。修布施行。即取著能所者。以為實有此福。即成顛倒。如來不說此福德多。以福德無故者。若能施之人。以佛智為本。修布施行。悉皆離相。不見福為實有。即非顛倒。如來說此人福德甚多。

  【智者禪師頌曰】三千大世界。七寶滿其中。有人持布施。得福也如風。猶勝慳貪者。未得達真宗。終須四句偈。知覺證全空。

  【李文會曰】凡夫住相布施七寶。希求福利。此是妄心。所得福德。不足為多。不如凈妙無住之福。無得之德。同于虛空。無有邊際。

  【川禪師云】猶勝別勞心。頌曰。羅漢應(yīng)供薄。象身七寶珍。雖然多濁富。爭似少清貧。罔象只因無意得。離婁失在有心親。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色身見。

  【陳雄曰】色身者。三十二相也。具足者。無一而虧欠也。備三十二行而具足是相。三十二行。法身中有之。欲見法身如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足矣。豈應(yīng)見于具足色身也哉。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陳雄曰】壇經(jīng)云。皮肉是色身。華嚴經(jīng)云。色身非是佛。觀此則知肉身無如來。殊不知有生如來存焉。知色身非法身。殊不知有妙色身存焉。華嚴經(jīng)又云。清凈妙色身。神力故顯現(xiàn)。曰妙色身。則現(xiàn)一切色身三昧。便是法身如來。即非具足色身可知。以非具足色身。而名為具足色身者。蓋得其所以具足色身故也。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陳雄曰】楞伽經(jīng)云。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xiàn)。是名為相。此言諸相者。種種變現(xiàn)。神通之相也。又不止于三十二相而已。如來離色離相。以凈行則具足三十二。以智慧則具足八萬四千。具足三明。六神通。八解脫。(法華經(jīng)三卷云。佛于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皆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此之具足。即非諸相之所謂具足也。然此之具足。乃其實也。而諸相具足。特其華耳。充其實則其華必副之。是以有諸相具足之名。

  【顏丙曰】佛。覺也。覺性如虛空。不應(yīng)以具足色身見。唯見性人。方知即非色身。如夫子母我。顏子坐忘是也。自性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性尚不可得。又何有諸相。故以即非之說為掃除之。

  【王日休曰】此分與第五分第十三分之意同。于此再言者。為續(xù)來聽者說也。(傅本十三分王本十六分。)

  【李文會曰】心既空寂。湛然清凈。豈有色身諸相可得。凡夫既不著有。即著于空。有此斷常二見。謂觀空莫非見色。觀色莫不皆空。即是具足色身。具足諸相。非具足也?丈蝗。有無不異。方可能觀。無身而見一切身。無相而見一切相。是名色身具足。諸相具足也。

  【僧問趙州】狗子有佛性么。州云。狗子無佛性。進云。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為什么狗子無佛性。州云。為他有業(yè)識在。夫有業(yè)識之人。種種著于有。起諸妄想者。此名顛倒知見。種種落于空。都無所悟者。此名斷滅知見。宿有善根之人。無此顛倒斷滅二病。而能洞曉空趣。此名正真知見。若悟此理。乃可隨時著衣吃飯。長養(yǎng)圣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

  【四祖謂牛頭融禪師云】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恒沙功德?傇谛脑。一切空門。一切慧門。一切行門。悉皆具足。神通妙用。只在侈心。業(yè)障煩惱。本來空寂。一切果報。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無欠無余。與佛無殊。更無別法。但只令心自在。莫懷妄想。亦莫歡欣。莫起貪嗔。莫生憂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眾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皆是佛之妙用。

  【祖印明禪師云】養(yǎng)就家欄水牯牛。自歸自去有來由。如今穩(wěn)坐深云里。秦不管兮漢不收。

  【傅大士頌曰】八十隨形好。相分三十二。(般若經(jīng)第十卷。言八十種好。文繁不錄。)應(yīng)物萬般形。理中非一異。人法兩俱遣。色心齊一棄。所以證菩提。實由諸相離。(去聲)

  【川禪師云】官不容針。私通車馬。頌曰。請君仰面看虛空。廓落無邊不見蹤。若解轉(zhuǎn)身些子力。頭頭物物總相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