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盛怒行事,善果難成

盛怒行事,善果難成

  “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jǐn)。”人在盛怒之下容易沖動行事,所犯下的無法彌補的過錯很可能會給我?guī)黹L久的痛苦,傷心、傷身之外還要有“后遺癥”。所以,凡事都要讓自己更加豁達一點、寬容一些,盡量少生氣,也就不會因此犯下過錯。

  一位方丈大師收養(yǎng)了一個孤兒做徒弟,當(dāng)這個孤兒還是幼童的時候,方丈就對他細(xì)心照料;等到孤兒長大點,剃頭受戒成了一名正式的小沙彌后,方丈更是對他悉心指導(dǎo),將畢生所學(xué)全都傳授給了弟子,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佛門中最出色的僧人。孤兒長大后,第一次下山辦事竟然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迷惑,動了凡心,對從小撫養(yǎng)他長大的師父不告而別,偷偷地離開了寺廟。從此,他沉迷于城市的繁華熱鬧、燈紅酒綠之中,夜夜留戀花街柳巷,一味地放浪形骸,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浪子。

  就這樣十年之后,一天夜里,孤兒突然被驚醒,他發(fā)覺自己這些年里好像是享受到了世間一切最美好的東西,但是仿佛又什么都沒擁有過。他看著窗外的月光,明凈、清冷地灑進來,照在自己的手中,依然是如此的清澈。此時,他想起了在寺廟修行的日子,想起了師父對自己的教導(dǎo)與養(yǎng)育,感到極其悔恨。于是,他立刻穿好衣服,快馬加鞭回到寺廟里。

  到了寺廟之后,他跪在師父的禪房門口深深地懺悔:“師父,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錯,但如今我想要悔過,您可以原諒我,再次讓我成為您的弟子嗎?”

  方丈看到跪在門前的浪子,對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又氣、又恨,又傷心——氣他如此的不爭氣,竟然一夜之間就動了凡心,連招呼都不打就私自下山了;恨他辜負(fù)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自己雖然名義上是他的師父,但卻是從小將他養(yǎng)大,早就把他當(dāng)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做盡了忤逆之事;傷心則是因為看到自己的辛苦全都白費了,對他的期望也只能成為泡影。想到這些,方丈一時怒上心頭,對他更是深惡痛絕,立刻搖著頭說:“我不能再收你做徒弟了,你的罪孽太過深重,恐怕連菩薩都不能原諒你,你一定會墮入地獄的。”

  浪子不肯死心,繼續(xù)跪在地上苦苦地哀求方丈。方丈氣急了,就說:“要我原諒你也可以,除非菩薩能夠原諒你,讓這院子里的石桌上開出花來。”說完,方丈就頭也不回地把禪房的門關(guān)上了。

  浪子聽了師父開出的條件,看著院子里的石桌根本就不可能開出花來,可見師父是永遠(yuǎn)都不會原諒自己了。于是,他在禪房門前給師父磕了三個頭后,就轉(zhuǎn)身下山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打開禪房的門后,一眼就看見了院子里的石桌,頓時就驚呆了。原來,石桌上居然開出了一桌子的花,姹紫嫣紅、嬌艷欲滴、芳香逼人,吸引了寺廟里所有的弟子在旁觀賞。

  這時的方丈瞬間領(lǐng)悟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派人下山去將浪子找回來。但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浪子早已經(jīng)不知所蹤。多年后,方丈從別人那打聽到,浪子下上后變得更加荒唐、浪蕩,甚至做盡壞事,人人痛恨。而石桌上的那些鮮花也只開了短短的一天時間就全部凋謝了。方丈一直活在自責(zé)與悔恨中,直到臨終也無法超脫。

  發(fā)怒實際上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因而產(chǎn)生折磨自己的煩惱以及摧殘自己的悔恨。浪子固然有錯,但是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不能回頭的歧路,也沒有不能改正的錯誤。尤其是當(dāng)他已經(jīng)悔悟,有了真心向善的念頭,更是最為珍貴的。然而,僅僅因為方丈對以往過錯的怒氣未消就將所有的奇跡毀滅了。方丈因為憤怒而不肯原諒弟子的過錯,還以為他犯的戒條根本不能被菩薩所容忍,但是卻沒有料到其實菩薩根本就沒有怪過浪子,反而為他的改過開出了一桌子的花。因為憤怒而不明所以的方丈,到頭來不僅傷害了一個想要向善的人,更使得自己也深受其害。

  人在生氣的時候會心跳加快、面紅耳赤,身體就會像地震中的大樓一樣搖搖欲墜。人生完氣后會變得非常疲憊,就像經(jīng)過了長跑一樣,體力有了巨大的透支。

  憤怒會影響健康,會讓你喪失判斷力,會嚴(yán)重破壞你的人際關(guān)系。盛怒之下,更是容易做錯判斷,作出錯事。如果想活得幸福快樂,那么你就應(yīng)該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遇事要冷靜,多從好的方面想,積極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法,而不要輕易動怒。一旦發(fā)覺自己被憤怒所控制,就應(yīng)該勇敢地調(diào)整自我,大聲地對憤怒說“不”。即便一開始不能馬上控制住怒氣,但是只要長期堅持,認(rèn)真品味每一次平息憤怒帶來的歡樂,那么你就會漸漸培養(yǎng)出一種波瀾不驚的心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