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慧”的內(nèi)涵和現(xiàn)實意義的探討

  佛教智慧”的內(nèi)涵和現(xiàn)實意義的探討

  一、佛教的“智慧”

  在整個佛教理論體系中,智慧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佛教的“佛”,是佛陀音譯的簡稱,佛陀即覺者,是對宇宙人生真相徹明了的人,而覺者,就是具有圓滿智慧的人。佛教經(jīng)典里的《金剛經(jīng)》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心經(jīng)》又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兩部經(jīng)典講的都是眾生如何放下我執(zhí)”,得到智慧,了悟生死,得以從生死煩惱苦海中,渡到不生不滅、清凈安樂的境地,也就是到達佛陀開示給我們的“彼岸”。實際上,《金剛經(jīng)》和《心經(jīng)》都是講如何得到智慧的重要佛學經(jīng)典。凈空法師說,“佛法所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 ,“佛法自始至終講的是高度智慧” 。

  “智慧”一詞,屬漢語語匯!赌·尚賢》:“若使之治國家,則此使不智慧者治國家也。”《孟子·公孫丑下》:“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這里的智慧,有聰明、才智的意思,是指對事物能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佛法所說的智慧與世間的智慧卻不一樣,區(qū)別在于得沒得到“正覺”。正覺必須是對宇宙人生斷見思煩惱的了悟,若還有是非人我、貪嗔癡慢,就不能成正覺。世間有很聰明的人,具有很高的智慧和很強的能力,對于宇宙人生有相當?shù)?a href="/remen/juew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覺悟,但不能稱正覺,原因在于他沒有斷思見煩惱。佛法所修的智慧,斷除了是非人我與貪嗔癡慢,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是如實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大乘佛教稱為“諸佛之母”,“智慧有上中下三等,佛教修學第一個階段是‘正覺’,向上提升一層是‘正等正覺’,最高的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你得到‘正覺’,就稱你為‘阿羅漢’。若是你得到‘正等正覺’,就稱你為‘菩薩’。若是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稱你為‘佛陀’” 。所以,鳩摩羅什和玄奘在翻譯佛學經(jīng)典的時候,都依梵文把智慧音譯為“般若”,把 “無上正等正覺”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因為尊重,更是因為在漢語語匯里找不到準確對應(yīng)達意的詞語,只好采取音譯的方式,讓修學佛法者自己去體悟其真正的內(nèi)涵。

  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是分不開的。有“慈悲”心,也就是有菩提心,才能得智慧。只有深具智慧之心,才會大慈大悲在心,成為以救世救人為己任的大覺大悟之人。大乘佛教修菩薩行,“悲智行愿”四修并重。《楞嚴經(jīng)四種決定清凈明誨》開篇就說:“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這里的“發(fā)慧”也就是得智慧。佛陀四十九年所說的,不外乎“戒定慧”三學,也就是持戒、修定、發(fā)慧;“戒”和“定”是手段,“慧”是目的。《法句經(jīng)》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我以為,“戒、定、慧”也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好,就是要培養(yǎng)慈悲心性,平等地對待世間眾生,推己度人,無我利他。深具慈悲,心胸才能夠無限、無相、無住,才會變得清凈、真元、靈明。心地清凈,便會“明心見性”,了悟宇宙人生,“見性成佛”,智慧的祥光自然而然就顯現(xiàn)了;菽艽髱熞娢遄婧肴蕰r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是這個意思。儒家也講修定而后有得,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里就提出“止、定、靜、安、慮、得”。但儒家的“定”是“志有定向”,即定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向,所以,儒家的“得”,“得其所止”,“止于至善”,“事理當然之極也”,也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類 。儒家的所“得”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儒家講仁愛,強調(diào)建功立業(yè),其智慧是心有所住;佛教修學“定”然后所得的智慧卻不同,佛陀反復告誡信眾“應(yīng)無所住” ,“心無掛礙” ,“無所住”和“無掛礙”絕不是空而無為,而是在實踐“悲智行愿”的時候破“我執(zhí)”,即有為而無我。佛教的智慧是深具慈悲情懷的大智慧,是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究竟圓滿的智慧,層次要高得多,包容性要大得多,時空的延展性要深遠得多。

  二、探討佛教“智慧”的現(xiàn)實意義

  人類已經(jīng)進入21世紀,在這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新時代里,佛教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應(yīng)如何進行新的詮釋,佛教如何“以合乎理智的教說,示導人類轉(zhuǎn)迷開悟,實現(xiàn)凈化社會的理想”

  ,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必須認真對待的課題。我覺得還是要用釋尊開示于我們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堅持“悲智行愿”的偉大精神,尋求佛教與時代社會的緊密結(jié)合,“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持。

  (一)全面、準確地體悟佛陀傳給我們的無上“智慧”,繼承和發(fā)揚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使佛教教義能夠契合時代,為現(xiàn)代化提供佛教的道德救助和精神導向

  。

  佛教是否存在更新觀念和與時俱進的問題?回答應(yīng)該是肯定的。更新觀念和與時俱進,其實是釋尊說教里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須菩提在回答佛陀提問時說:“如我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華嚴經(jīng)》說:“恒順眾生,隨喜功德。”

  《楞嚴經(jīng)》說:“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所有這些都是佛在開示我們:佛法“無有定法”,學法修行沒有一成不變的路徑可循,絕不能拘泥于佛教教條,要順應(yīng)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順應(yīng)大眾的心理和生活習慣,也就要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禪宗信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佛成性”的教理,就是不依據(jù)文字流傳,在佛教經(jīng)典之外傳承佛法,也就是說學佛修行絕不能墨守成規(guī)。凈空法師說得好:“佛法是教學,教我們生活,永遠站在現(xiàn)代化的前端。佛法講求的是現(xiàn)代化、本土化,所以佛陀教育能受一切大眾歡迎。”這里的“現(xiàn)代化、本土化” ,就包含了觀念的與時更新、與時俱進。佛教東漸2000年來,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在堅持佛教教義的前提下,不斷適應(yīng)時代變化,不斷適應(yīng)社會大眾的需要。

  我們還要注重佛教的繼承。繼承就是堅持佛法真正的精神和理念。如果不堅持佛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那么佛教就會丟失自己的特色和優(yōu)勢,將演變得不成其為佛教,甚至會變成邪教邪說。繼承與更新求變并不矛盾。佛法的目的在于度人,是法而無法。“法”是幫助眾生脫離苦海的船,必須繼承和堅持;一旦眾生得到智慧,渡脫苦海,就必須無船、無法,否則就不能真正的實現(xiàn)“渡”。“船”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樣式,“法”在正法、像法、末法時期,在印度、中國、美國,會有不同的形式,這便是法無定法,便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是,“法”助眾生得智慧、脫苦海的功能始終不會變,也不能變。因此,佛教的繼承和更新求變同樣不容忽視。

  佛陀以其“無上正等正覺”智慧創(chuàng)立的教說,是一個開放無邊的體系,覺照無始無終,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順應(yīng)性。我們必須全面、準確地體悟佛佛陀傳給我們的無上“智慧”,唯其如此,佛法才會歷劫百生而金剛不壞,才會常傳而常新,般若智慧的慈光才會照亮眾生前行的道路。

  (二)靈活運用佛陀傳給我們的無上“智慧”,以大智慧、大勇氣,認真詮釋佛教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使之順時順世變化,為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持,為人們的生存、生活提供良好的啟悟。

  智慧是佛法的目的,慈悲是佛法的出發(fā)點。我們講佛教現(xiàn)代價值,講佛教為社會和眾生提供服務(wù),實際上就是如何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胸懷大慈大悲,運用佛陀傳予我們的般若智慧,幫助眾生脫離貪、嗔、癡等無明的煩惱。

  佛學強調(diào)“悲智雙運”,可見慈悲和智慧是密不可分的。一行禪師用“理解”和“愛”開拓了慈悲和智慧的新境界。他認為,“社會上所存在的種種非正義、戰(zhàn)爭以及個人的痛苦和煩惱,根源在于人類缺乏真正的理解(Understanding )和愛(Love)。一行禪師所說的‘理解’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解,而是指般若智慧,他所說的‘愛’也超越了自他的分別,專指無我的慈悲。理解是愛的前提,只有理解了才能真正地愛,沒有理解也就沒有愛。理解首先意味著究竟地明了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所謂獨立實在的自我,換句話來說,一切都是空的。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徹底擺脫對自我和事物的執(zhí)著,才能平等地看待人和事。理解同時還意味著對宇宙萬事之間相互依存、互即互入的本性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明白了互即互入的道理,你才有可能對一切眾生從心靈的深處生起無盡的同體大悲,你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對他人的嗔恚、嫉妒等惡意的不良心態(tài)。理解還意味著對自身內(nèi)部和周遭的眾生當下所遭受的痛若和煩惱有深刻的覺知和同情,這樣你才有可能生起懇切的救助之行。”

  智慧和慈悲蘊涵著佛教積極入世的精神。佛法尚“空",如《心經(jīng)》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這是佛陀站在無始無終的時空角度觀照宇宙人生的結(jié)果,與我們提倡人間佛教、人生佛教和生活禪等等并不矛盾。佛洞徹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告訴我們對于無始無終的永恒來說,一切相都不過是即時的相,也就是“空"。但修學佛法,是為了由即時達于永恒,為了生死苦海,這就必須從關(guān)注眼前的世界變化和眾生狀況做起,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和生命。一方面要發(fā)揚大乘佛教“悲智行愿"精神,直面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弱點,為現(xiàn)代人擺脫煩惱、和睦家庭、減輕生活和生存壓力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原則,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shè)人間凈土作出應(yīng)有的貢獻;另一方面,要堅決把那些有悖佛教教義、與現(xiàn)代文明不相容的、庸俗的佛教形式和價值觀念勇敢地拋棄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