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來證明信仰?

用什么來證明信仰?

  如果說我們有信仰,那么用什么來證明呢?如果我們有功課、有三皈依,且護持三寶,在這個寺院里,要努力縮小我們自己,要考慮別人,顧全大局!這就是學佛!其實整個過程就是打破我執(zhí),打破我們對法的執(zhí)著的過程!但是最終我們必須要完成自在解脫的境界,也就是相應;否則只是愛好和喜歡,離信仰還有距離。

  所謂的這種布施:“應當是無量無邊了,今天我已經(jīng)算是功德圓滿了”;可見,這位波斯匿王是非常驕傲的功德主。針對這樣的驕傲、自以為是,釋迦牟尼佛當然要開示和校正,甚至可以說是修理。

  也許有人會說:“那佛陀不慈悲嗎?”慈悲才要修理他,慈悲才要開示他,慈悲才要校正他:“你這樣不行,你這樣不對”。有人說:“那國王不高興了怎么辦?”即使信仰的國王不高興了也得說,但是可能需要一種技巧和方法;如果不說,那就沒有盡到佛教徒的責任;或許說了沒有人接受,也無所謂;如果說了,人家不高興,那就說明我們有缺少智慧的問題。

  這個功德圓滿是什么?就是理事圓融無礙,就是在理上功德圓滿了,在事上依然要努力,這個才叫功德圓滿。但是,波斯匿王他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我供養(yǎng)了佛陀和整個僧團,三寶我都供養(yǎng)了,我這已經(jīng)是功德圓滿了。”他甚至認為:“以后我可以一勞永逸,可以不做了。”

  針對這樣的情形,釋迦牟尼佛聽了,就告訴波斯匿王說:大王!請您不要這樣說,作福是不嫌多的。

  如果我們總是覺得:“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請記住:這是有漏的福報,不執(zhí)著才是無漏的功德,不執(zhí)著才是打破我執(zhí)的智慧;所以我們不要嫌自己做的福報已經(jīng)很多了,已經(jīng)很圓滿了;永遠在路上沒有止境,只去耕耘,不問收獲。釋迦牟尼佛,以及任何一尊佛,成佛都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的時間。

  為什么叫無量劫的時間?根據(jù)每個人的修行和他的因緣,修行的智慧如果圓滿的話,他就可以提升:讓這個時間縮短;如果智慧達不到,那么這個時間就要延長!洞笃般若經(jīng)》中有,一念可以頓超百劫的說法,就是根據(jù)我們的智慧,還有福報來決定、來完成的結果;那個叫功德圓滿,理上要頓悟,事上要漸修,所以福報永遠都不嫌多。佛菩薩做好事的慈悲,做佛事的不住,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和上癮了的游戲。

  所以波斯匿王,您怎能說自己已經(jīng)功德圓滿了呢?

  還得繼續(xù)努力呀!

  原標題:用什么來證明我們有信仰呢?——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