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劫經(jīng)卷第五(三)
十八不共品第十七
佛告喜王菩薩。何謂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事有十八。何謂無毀滅度無極有六事。應時開導具足德行令無缺失。是曰布施。若除伴黨不偏所為為無有失。是曰持戒。所說至要言無有失身口心寂。是曰忍辱。應其果報不違本旨。從始發(fā)意至道無二。是曰精進。從其誓愿各使得所不違本要。是曰一心。至心脫門長獲入安隱無有眾難。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無著無虛言度無極有六事。所說開化皆宣純熟不為雜碎。是曰布施。以得三達知見去來。念常清凈所行無穢。是曰持戒。不懷害心向于他人恒抱仁慈。是曰忍辱。隨其人心欲有所好。而為解說便令喜悅。是曰精進。為無等倫宣布微妙。猶蜜甘露加之于人心使悅豫。是曰一心。若為頒宣消除眾結(jié)狐疑羅網(wǎng)以自纏縛。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無脫志度無極有六事。其心放舍功德無斷自然定矣。是曰布施。以一切德勸助其意使發(fā)道心。是曰持戒。所行無邊遵修至義永無罪殃。是曰忍辱。逮得一切眾德之行真正之法。是曰精進。常識三世去來今事未曾忽忘。是曰一心。因其樹生寂然長大。諦念道法不以失本。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心定度無極有六事。所云平等心無所生興隆道法。是曰布施。所可宣揚依因游居不失道法。是曰持戒。其所依倚以法開化多所喜悅。是曰忍辱。其所奉六度無極正真之道皆為他人。是曰精進。自攝其心以恩濟人而開導之。是曰一心。一切隨時而其所愿其行無底各令悅豫。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觀寂無為度無極有六事。所愿已成吉如恬怕。是曰布施。依仰于人而寂然安。是曰持戒。行其愍哀察護諸業(yè)猶如道場。是曰忍辱。一切普護三界眾生。示以道心所行無邊。是曰精進。所可將養(yǎng)而為一切愚惑之眾宣暢正法。是曰一心。雖為說法化身口意。令無所犯不著三界。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無有若干度無極有六事。若以不生若干品想存心在道。是曰布施。其如是想興顯道德不離正真。是曰持戒。若以無意不為思想常一定意。是曰忍辱。未曾毀犯彼己性行護身一切。是曰精進。勤修應行解知其時不失圣節(jié)。是曰一心。皆能達暢五趣生死。往來周旋一切根源。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所樂度無極有六事。若心念樂自護其心愍傷他人。是曰布施。設使心思往古今世。愍念己身以哀一切。是曰持戒。若復喜樂講說經(jīng)典不為俗業(yè)。是曰忍辱。常用隨時一切至樂無上正真。是曰精進。假使好喜佛法圣眾。斷眾愛欲不善之行。是曰一心。若除諸邪九十六種志甘道法。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不失精進度無極有六事。所造勤修奉行道法。德不損耗一切備悉。是曰布施。若以心悅哀念一切。不以害心向于他人布施精進。是曰持戒。若訓誨時示以道法悉能堪受。是曰忍辱。若以法明所觀一切無所傷害。是曰精進。一切所講乃說其本。識其宿命乃了無際。是曰一心。所解義理不可限量。是曰智慧。是為六!蚝沃^無有失意度無極有六事。意所識念乃知前世無數(shù)億劫而無邊底。是曰布施。所憶迥遠無央數(shù)劫積功累德。是曰持戒。若以察知如審清凈永無垢濁。是曰忍辱。識了所好從初發(fā)意古今所行。是曰精進。心入所念念一切法進退本末。是曰一心。斷一切想各各不同。憶念宿世分別曾所更歷。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不失定意度無極眾行有六事。受四等心慈悲喜護定意正受。是曰布施。設能咸受立四意止無身痛想法。是曰持戒。奉行至德修四意斷斷無所斷。是曰忍辱。以逮神足飛到十方教化一切。是曰精進。若行禪思受得威三昧定是曰一心。若以圣明咨受道慧而不虛妄。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不失慧度無極有六事。若受慧根智不可量知眾生元。是曰布施。力勢堅強獲致慧力乃至佛十力。是曰持戒。逮得覺意悟化導示。諸不覺者令得達明。是曰忍辱。以曉了心啟受道義行不可計。是曰精進。逮分別解十二緣起。知因牽連由不覺故。是曰一心。以斯圣明致十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不失解脫度無極有六事。身力堅固心若金剛不失至要。是曰布施。處在大眾若在獨處。心常如一無所忘失。是曰持戒。游于擾憒眾鬧之中而不迷誤。是曰忍辱。解知他人眾生性行所念善惡。是曰精進。安諦建立無上大道不滅盡慧。是曰一心。以無生慧消去處所。使無所存唯志經(jīng)典。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解度知見度無極有六事。所行至實不為虛偽輒得如愿。是曰布施。其所觀睹唯見無為。度眾有為生死之難。是曰持戒。察欲之穢睹其本末從因緣起。是曰忍辱。從地至地備具諸住。建立果處十住之業(yè)。是曰精進。禪思行道心之所生以逮住處。是曰一心。若著衣被加之在臂。方便副除一切眾惡無所忘失不違解脫。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知身行慧明所轉(zhuǎn)度無極有六事。身行勤修一心正行。守身口意不以為厭。是曰布施。導化其體不殺盜淫而無所犯。是曰持戒。奉修十住不使所住有掛礙業(yè)。是曰忍辱。專精一心立眾德本以施一切。是曰精進。令無數(shù)人得其報應十方福報。是曰一心。以身造教而顯神足。飛到一切見諸佛說。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口行轉(zhuǎn)進圣慧度無極有六事?谒嘈f無上法。曾所更歷解決諸法未曾厭惓。是曰布施。其音普至入一切心令行清徹。是曰持戒。開化眾會悉令通暢無上正真。是曰忍辱。所演法訓其聲周遍徹于十方。是曰精進。常憶至行不為虛損。至真專精篤信思惟。是曰一心。所可班宣未曾虛妄。多所安隱一切眾生。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意行轉(zhuǎn)進度無極有六事。若意心正思不在邪。心存行念常本清凈。是曰布施。其以聞法御導愚冥化諸所著。是曰持戒。其能導利有無之業(yè)立平等行。是曰忍辱。假使學法棄捐吾我不以自大。是曰精進。釋離愚癡志存大明無有闇蔽。是曰一心。其行深妙卓然有異而無限量。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知過去世所見無礙度無極有六事。觀其諸果眾種四大了之本無。是曰布施。察諸陰入色痛想行識本無處所。是曰持戒。視諸六衰根元甚微緣對而生。是曰忍辱。觀其善惡禍福所由皆因貪身。是曰精進。斷眾塵勞常行清凈無有諸垢。是曰一心。察眾生盡十二牽連本無所生。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見于當來本末所有無掛礙慧度無極有六事。其見過去五趣合散。猶如春秋熾衰成敗。是曰布施。若能分別諸所邪見六十二事不墮顛倒。是曰持戒。觀于人元分別合散本無有本。是曰忍辱。察于眾生當以何藥而療治之。是曰精進。睹其所生邦畔進退。各有緣行。是曰一心。曉了報應目睹可化。而往開度使發(fā)道意。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知現(xiàn)在不可限礙度無極有六事。睹其所造因緣之對。訓化群生興立功德。是曰布施。見其所由因解三脫。奉六度無極而致成就。是曰持戒。所奉行訓悉離貪欲。志慕道法以法為樂。是曰忍辱。觀一切形微妙粗細悉滅盡無常存者。是曰精進。見于證明三界如幻一切本無無所違失。是曰一心。若睹生死無為之元。有數(shù)無數(shù)心不處二。是曰智慧。是為六(丹本注云十八不共中舊多一種文)。
方便品第十八
佛告喜王菩薩。何謂曉了方便度無極有六事。若能專精善權方便隨時而入。是曰布施其于瑕穢因而開化使悉清凈。是曰持戒。所作功德則用勸助一切眾生。是曰忍辱。在所游至無所傷害亦無有失。是曰精進。志以好喜教誨眾生用四恩濟。是曰一心。入無量門宣總持要而導利之;谌缡谷氪蟮。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純熟度無極有六事。若能方便平等誘進一切諸法。是曰布施。懷來法誨正心無緣。玄微妙慧空無相愿。若睹八品除去八難。志存八正覺了諸法本無。是曰持戒。觀于諸見分別迷惑不墮邪見。是曰忍辱。察于五趣應可開化因往救之。是曰精進。若見可御尋往方便而度脫之。是曰一心。若見有為而入其中。消諸所著令得滅度。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見自然度無極有六事。所逮功德虛無所猗亙?nèi)缓胍。猶如一心歸定光佛。是曰布施。身不懈惓無所貪惜。若如月光盛滿盛明照星宿時。明眼之人真審視了。是曰持戒。若能睹見一切諸法皆悉如空。是曰忍辱。所可禪思皆見諸法。這生尋滅悉了別此。是曰精進。不見施者而有救濟自睹不及。是曰一心。觀身心行口宣法教。有益一切而無有二。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欲行界業(yè)因緣罪福度無極有六事。見所習欲為瑕穢業(yè)。本悉清凈已立掛礙。是曰布施。睹一切法皆自然寂寞。用不達故自作殃福。是曰持戒。所觀玄遠極底無際。是曰忍辱。自視其緣罪福悉盡無久存者。是曰精進。緣對雖滅見所當行。方便之宜輒居正真。是曰一心。罪福既盡不復更造。三界之難見無所生。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色行緣業(yè)度無極有六事。見諸色緣皆由身作。用心不了而橫起是報應之元。是曰布施。睹眾色者皆有因緣。未必橫來身心迷故。是曰持戒。察所生處天上人間。若三惡趣罪福之應。是曰忍辱。若觀所生而念想處。是曰精進。常視報應歡喜悅豫。是曰一心。護高寂然下者憺怕悉無所著。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無色行業(yè)度無極有六事。若等于色墮在欲地。清凈之處不行妄想。是曰布施。見其所行五事之業(yè)。戒定慧解度知見品。是曰持戒。假使能盡因緣之對不生禍福。是曰忍辱。勤修至行悉令平等而無偏斜。是曰精進。若以篤信其行精修而無垢濁。是曰一心。所見常明如晝?nèi)招胁灰婇溭。無所破壞無所不濟。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觀清白住度無極有六事。若以睹見住立處所。清白慈地欲逮斯住。是曰布施。其能獲致瑞應之業(yè)。不起三事身口意行。是曰持戒。精進奉行四恩之法而無斷絕。是曰忍辱。所觀亙?nèi)坏酪馕∥《鵁o邊際。是曰精進。積功累德日日增長圣明之行。是曰一心。察于清白消除眾生生死諸善惡想及諸法想。是曰智慧。是為六。何謂法種度無極有六事。睹諸法苦用不達故而造禍福。是曰布施。其見中間心無所處不在有無。是曰持戒。若見愛欲疾而消之不令生長。是曰忍辱。其存正性未曾違失無上正真。是曰精進。具足種性三十七品不斷佛種。是曰一心。心成八等逮致諸法不取證。是曰智慧。是為六。
- 上一篇:賢劫經(jīng)卷第六(一)
- 下一篇:賢劫經(jīng)卷第五(二)
- 《賢劫經(jīng)》原文
- 賢劫經(jīng)卷第八(三)
- 賢劫經(jīng)卷第八(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八(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七(五)
- 賢劫經(jīng)卷第七(四)
- 賢劫經(jīng)卷第七(三)
- 賢劫經(jīng)卷第七(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七(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六(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六(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五(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五(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四(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四(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三(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三(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二(二)
- 賢劫經(jīng)卷第二(一)
- 賢劫經(jīng)卷第一(五)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