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多維空間的生命透視

多維空間的生命透視

  佛教以緣起思想為內(nèi)核的生命觀,表達了珍視人生、生命平等和積極進化的理念,為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奠定了基礎(chǔ);對當前世間“物本”生命觀所導致的拜物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潮,是一劑很好的清洗良方;而對于當今盛行的自殺現(xiàn)象,也提出了明確的忠告,充分展示了佛教生命觀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神秘的多維空間生命透視

  世間生命觀的透視

  大千世界,每個生命都免不了終結(jié)的一天。“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成了人類歷史上的永恒話題。人們分別從哲學、文學、藝術(shù)、宗教、科學等不同領(lǐng)域,提出了異彩紛呈的答案。這里,將其主流歸納為神本、人本、物本、我本四種生命觀。

  神本的生命觀,認為有一個無始終、無內(nèi)外的宇宙創(chuàng)造者及主宰生命的上帝,以西方基督教最為顯著。他們認為上帝是生命存在的本源,并創(chuàng)造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進而繁衍出人類,同時認為人的一生是贖罪的過程。奧古斯丁曾說:“(天主)負擔了我們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消毀了死亡,用雷霆般的聲音呼喊我們回到他身邊,到他神秘的圣殿中。”告訴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僅為請上帝諒解,從而回到他的懷抱。這在整個西方中世紀,成為一般人的生命觀。

  人本的生命觀,對于人從何而生、人的特征是什么,依據(jù)人類通常的認識,以為生則稟之父母,死則歸之天地,除此以外的無須推究?鬃釉诨卮鹕鼏栴}時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強調(diào)了對生的本質(zhì)認識,是明白生命的關(guān)鍵。對于生命價值的意義,孔子則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荀子也說:“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然而人有從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矣,不可以生而可以死矣。”強調(diào)了生對人的重要作用,先知生,才能明白死的道理?梢哉f,這些看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本生命認識的主流觀念。西方在文藝復興以后,也漸漸從神本的生命觀中獨立出來,強調(diào)“天賦人權(quán)”,主張人生而平等。但丁就曾說:“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雖然天使的高貴,就其統(tǒng)一性而言,是更神圣的。”這是從主張人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方面,對生命的有限詮釋。但他們大多承認天命,對生命何來何去則談得很少,可以說是對神本生命觀不徹底的反對。

  物本的生命觀,從物質(zhì)的構(gòu)成層面來解讀生命現(xiàn)象,包括物質(zhì)、物種、物類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西方唯物論哲學和近代生物學、醫(yī)學、心理學即側(cè)重于這種生命觀。亞里斯多德曾說:“整個靈魂在人死后繼續(xù)存在是不可能的。”他認為生命的形式與質(zhì)料是統(tǒng)一的,具有共在性,人的生命結(jié)束后,只能靠同類子孫作為種族的延續(xù)存在下去。奧地利著名生物學家貝塔朗菲也認為,生命表現(xiàn)為無數(shù)種植物和動物的形態(tài)。生命活動的過程,是生物在其組成的物質(zhì)和能量連續(xù)交換中保持自身,它能以活動的方式對外界的影響作出反應(yīng)。與此同時,他也承認生物學只能陳述其表征或某種規(guī)律。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已掌握了某類生命的基因,并可進行體外的人工繁殖,但絕不意味著我們掌握了生命本質(zhì)的全部,因為生命特別是人的生命還有意識、情感、思維等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而作為心理學家的弗洛伊德,則認為生命是“本能”決定的,F(xiàn)代醫(yī)學對生命的認識,更側(cè)重從呼吸、血液循環(huán)、大腦活動、心臟起博等方面來觀察生命現(xiàn)象。這些說法,基本上是以現(xiàn)有生命為對象而作出的結(jié)論。他們一般都受到近代生物進化論和唯物論的影響,只承認生命是“自然演化”,其存在“只此一身”,無有前后。

  我本的生命觀,則重視自我的作用,即以生命意志、自由意志為主。莊子曾說:“乘萬化而未始有極,樂不勝計;或謂:物各有一太極,人各有一天地。”不承認有創(chuàng)造宇宙的神,為我本生命觀的代表。西方近現(xiàn)代哲學家叔本華也曾說:“生命本身就是滿布暗礁和漩渦的海洋。人小心翼翼、千方百計避開這些暗礁和漩渦,盡管他知道自己即便歷盡艱辛,使出‘全身解數(shù)’而成功地繞過去了,他也正是由此一步一步接近那最后的、整個的、不可避免的船沉海底,并且是直對著這結(jié)果駛?cè)ィ瑢χ劳鲴側(cè)ァ?rdquo;接著,在尼采“上帝死了”的呼聲中,把人類帶進了以生命意志為特點的我本生命觀的世界。

  從佛教緣起論的角度來看,上述看法自有他們的長處,但也有其局限。在佛教而言,人只是六道中的一類,并不代表全部的生命現(xiàn)象。生命是由五蘊構(gòu)成,其中沒有不變的物質(zhì)存在,又不同于物本的認識。同時,生命是因與緣和合作用的現(xiàn)象,沒有不變的真我存在,所以非神本。而“我”也是精神與物質(zhì)構(gòu)成的暫時生命現(xiàn)象,也無不變的“我”。對此,太虛大師也曾從人生觀角度分析說,這樣的認識“皆有所是,亦皆有所非”,“為人間的安樂計,則人本的、神本的人生觀為較可;為理性的真實計,則物本的、我本的人生觀較可”。這四種觀點,對于生命的認識皆有一定啟發(fā)作用,但須有抉擇地進行甄別。因為生命現(xiàn)象十分復雜,一般人僅能從個人有限的知識和理性出發(fā)去認識,所以產(chǎn)生了許多困惑。有些人在錯誤生命觀的影響下,不惜傷害他人生命,做出對社會、對人類不利的事情;也有人因此追求物質(zhì)至上,信奉享樂主義、拜金主義;還有人形成了個人主義、虛無主義的生命觀,由此走向狂妄自大或消極自棄的人生歧途。佛教認為,對于生命的正確認識,從社會的角度而言,關(guān)系到人類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從個人方面說,也涉及個體生命能否發(fā)揮自身積極作用,獲得智慧,得到從痛苦解脫的幸福。以下,我想從佛教對生命的啟示,來談?wù)勆囊饬x。

  佛教生命觀的本質(zhì)

  佛教生命觀揭示,現(xiàn)存生命以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為特征,精神(受、想、行、識)與物質(zhì)(色)的互動,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當五蘊離散時,并沒有一個常存不變的真我存在,而以業(yè)識的形式流轉(zhuǎn),這是它與有神宗教的區(qū)別所在。如佛陀所說:“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其首,長道驅(qū)馳,生死輪回,生死流轉(zhuǎn);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我們執(zhí)著物質(zhì)的身體或精神是我,就構(gòu)成生死流轉(zhuǎn)的動因。佛教認為,在生命自生至死的持續(xù)過程中,由壽(生命存在所依的物質(zhì)部分)、暖(體溫)與識(精神)和合,為其存在形式。壽維持暖與識;暖與識亦維持著壽,三者相互依存以延續(xù)生命,此時的生命被稱為“本有”。當一期生命臨終時,壽、暖、識分散,執(zhí)持生命的識與肉體脫離,就從本有進入死有狀態(tài)。而此期生命結(jié)束,到再次投生前的存在叫做中有。下一次的投生則為生有。

  在生命流轉(zhuǎn)中,推動其不斷投生的就是業(yè)力,這是有情以前善惡行為所積存下來的力量。在無常無我的身心活動中,生命是不常不斷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雖已過去,但并不等于沒有,它轉(zhuǎn)化為動能而不失。等到現(xiàn)有生命變壞時,存在的動能——業(yè)力,就引發(fā)并形成新的身心活動。此依業(yè)而有的流轉(zhuǎn),并無主體的我,也不是現(xiàn)存生命體上所顯示的假我(此指世間一般人所稱我的代名,佛教并不否認它的暫時存在)。佛陀曾說:“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受、想、行、識)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這也是佛教對印度當時“真我輪回說”的批駁,從而形成佛教生命觀的特質(zhì)。

  關(guān)于生命如何流轉(zhuǎn),佛教以“緣起論”為其本質(zhì);以“十二緣生法”作為流轉(zhuǎn)過程的詮釋。佛陀曾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說明生命現(xiàn)象以無明(長久積累的煩惱與業(yè))為始,以行(造作諸業(yè))為助緣,從而形成新的生命(識);業(yè)識投胎之后,與肉體和合而成名色(只有胎形);到胎兒長成眼等六根成人形時為六入。出生之后,因為與外在環(huán)境的接觸(觸),而生起種種感受(受),并對感受產(chǎn)生苦樂分別而有愛欲生起(愛)。又因?qū)蹐?zhí)著不舍,而有追求之行為(。,由此生成新的業(yè)因,招感未來果報(有)。接著,有將來五蘊和合之生命體(生)的產(chǎn)生,并有新的生死(老死)。以上十二支,以起惑、造業(yè)、受生三個層次,說明生命的延續(xù)過程,并生成緣起的、周而復始的因果鏈。

  但是,佛教的緣起生命觀,并不以說明生命的流轉(zhuǎn)過程為滿足。佛陀更告誡弟子們要正見緣起,不能于此產(chǎn)生執(zhí)著:“多聞圣弟子,于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前生),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后際(后世),我于當來世為有,為無?”我們必須“于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不在過、未兩世的理論說明上糾纏,才能最終解脫生死,不為煩惱痛苦所逼,這是佛教生命觀的重要特征。

  佛教生命觀的特點

  由佛教“緣起”的生命觀為基礎(chǔ),我們可以深入發(fā)掘出佛教生命觀的諸多特點,如珍視人生、生命平等、趨善進化、終極解脫等。這為當代人應(yīng)如何認識自己及一切生命現(xiàn)象指明了道路;為樹立新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了契機。

  佛教生命觀要求我們珍視人生。在緣起的生命觀中,個體生命由于所造善惡業(yè)的差別,故招感不同的果報。佛教以六道來說明生命的存在形式,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生命就在此六道中,不停地生此死彼,了無出期。人身在六道中的特勝,印順法師曾進行了總結(jié)。一、從所處的環(huán)境說,生在三惡道的眾生,因所受苦難太深且沒有間歇,所以無暇旁顧,更何況修學佛法;阿修羅道因嗔心太重,一生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與天爭斗,沒有時間學習善法;天道則因各種誘人欲望太多,只顧享樂去了,所以也沒有時間修行;只有人間苦樂參半,所以能知苦、厭苦,常思從痛苦中脫離出來。二、從心行上說,與其它生命比較,人類具有慚愧之心,能由此止惡行善。三、從智慧上說,三惡道眾生少有智慧,只有人類能運用思維去改善生存環(huán)境,并通過修行證得出世智慧。四、從精神上講,人類有堅強的意志,能克服困難、忍受種種逆境而實現(xiàn)目標。總之,人道的殊勝非其它生命所能比,所以佛教非常重視人身的作用。佛陀曾將人身的珍貴比喻為:“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于彼。”人身之難得,比瞎眼烏龜碰到飄浮于大海中的木頭上的孔還要難。

  但是,佛教要求我們重視人身的目的,是讓我們珍惜此身,用于修學善法、求證解脫。佛陀一再告誡弟子們:“于四圣諦(苦、集、滅、道),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珍視人身的生命觀,也是對于那些消極厭世者的警示。佛陀告訴我們,在沒有求得解脫、真正出離之時,絕不可自暴自棄,甚至自殘生命,草草了結(jié)此生。盡管現(xiàn)世可能因種種原因而處于痛苦中,但沒有哪一種苦,比得不到人身而流轉(zhuǎn)生死更苦。

  佛教生命觀告訴我們,一切生命是平等的。緣起論的真諦,即在于它的平等性。因為緣起法的核心,正在于破除我們對自性的執(zhí)著,從而獲得無自性的生命觀。所以,眾生是平等、沒有差別的。印順法師總結(jié)說,從緣起法而深入到底里,即通達一切法的無自性,而體現(xiàn)平等一如的法性。這一味平等的法性,不是神,不是屬此屬彼,是緣起法的本性。從這去了達緣起法時,不再單是相依相成的關(guān)切,而是進一步的無二無別的平等。大乘法說:眾生與佛平等,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都從這法性平等的現(xiàn)觀中得來。

  在平等的生命觀中,我們對待自己以外的一切生命時,并沒有任何優(yōu)越感,F(xiàn)有的名利地位,甚至文化上的差異都只是暫時的。我們不能因此去鄙視、甚至敵視其它眾生,這是避免戰(zhàn)爭的最終源頭。平等的生命觀也告訴我們,人類沒有權(quán)力為滿足自己的生活,任意剝奪動物的生命。我們只有慈愛一切生命,才能真正有益于自己的生命。

  緣起的生命觀,讓我們尋找到生死的起因并從根本予以破除,從而得到積極、向上的生命。佛陀曾說:“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間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滅自沒。”要求弟子們于緣起法上認真觀察,自然不受生死之后有苦,側(cè)重于斷除個人的煩惱而言。但緣于法性平等之大乘四宏誓愿,則進一步表達了積極關(guān)心眾生的生命態(tài)度。佛陀在《法華經(jīng)》中告訴我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這也是大乘菩提心的根本內(nèi)涵。

  在大乘佛教中,常以十法界來說明生命的呈現(xiàn)形式。其中,解脫世間煩惱痛苦的為四圣:聲聞、緣覺、菩薩、佛;流轉(zhuǎn)世間的為六凡: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修學佛法,就是讓我們從惡道向善道上升,再由世間善道升到解脫煩惱的出世解脫道,并進一步修學大乘而最終成佛。從中可以看出,佛教的生命觀也體現(xiàn)了“進化”的思想。但這種進化與世間物種進化是不同的,它表達了一種在積極利他中求證最高解脫的思想內(nèi)核。所以,在佛教歷史上,才出現(xiàn)了很多高僧為法舍身的壯舉。法顯西行求法,經(jīng)歷了“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的苦難;玄奘西行途中,亦立志“為求大法,發(fā)趣西方……縱死中途,非所悔也”;鑒真東渡日本弘法前,同樣表明了“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心跡。大德們的這種精神,正是佛教生命觀的積極表率。由此可見,長期以來人們認為佛教消極厭世的看法,確實值得商榷和重新審視。

  總之,佛教以緣起思想為內(nèi)核的生命觀,表達了珍視人生、生命平等和積極進化的理念,為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奠定了基礎(chǔ);對當前世間“物本”生命觀所導致的拜物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潮,是一劑很好的清洗良方;而對于當今盛行的自殺現(xiàn)象,也提出了明確的忠告,充分展示了佛教生命觀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