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妙法蓮華經(jīng) 信解品第四

  須菩提等人講完這個譬喻故事后對釋迦牟尼佛說道:“世尊,那位大富長者就是如來佛,我們這些人都像是佛的兒子。如來佛也不是常說我等為子嗎。世尊,由于我們擺脫不了身體故有的種種苦即苦苦、身體漸漸衰殘的壞苦以及業(yè)運遷流的行苦這三苦,所以在生生死死之中,常受五蘊火的熱惱壓迫。我們迷惑無知,熱衷于小乘之法。今天,世尊令我們體察并捐除昔日所習的諸法謬論之糞。過去,我們在此小乘法中勤勉精進,只為獲得涅槃一日之價。得到這種偏空涅槃之后,便滿心歡喜,自以為足,自我相謂道:我們精勤修行佛法,獲得的可真不少。】墒,世尊早已知道我們內(nèi)心執(zhí)著于低俗的欲望,熱衷于小乘之法,所以,便放縱我們舍大乘而習小乘,也不為我們分別演說無上的大乘妙法,也不宣布我們皆有如來的智慧之法,我們從佛聞法修行,終于得到證入涅槃的一日之價。對于小乘低級果位,我們還以為得到了巨大的果報,所以,對大乘佛法便沒有任何志求。另外,我們因為受如來佛智慧加被,為諸菩薩開示演說佛道之法,可是我們自己卻對此佛道沒有志愿。為什么呢?佛知道我們心里喜歡小法,所以通過方便之力,隨順我們的品性為我們演說權(quán)宜之教。我們還自以為是,始終不知道自己也是如來佛真正的兒子。今天,我們聽了世尊的說法,才知道世尊對于自己無上佛智是毫不吝惜的。為什么呢?我們這些人往昔以來本是佛真正的兒子,本身具有成佛的種子,可我們不知不覺,一心熱衷于小法。如果我們有喜愛大乘之心,如來佛就會為我們說大乘法。今天,佛見時機成熟,便為我們宣示深奧、唯一的佛乘。昔日佛于諸菩薩前訶責聲聞小乘熱衷小法,乃是開闡無遮,欲度懷疑、誹謗大法之輩,究其實質(zhì),佛還是以大乘之法施行教化。所以說,我們原本無心仰慕求取佛道,可今日法會之上,法王如來佛的無上妙法之寶不求自至。作為佛的兒子,我們應該從佛那里得到的,如今皆已得到了。”

  這時,摩訶迦葉欲重宣其義,便又以偈語形式說道:

  我等今日聽聞佛音受教,無不歡喜踴躍,嘆為稀有。佛今天說聲聞弟子也將成佛,這真是無上妙寶不求自得。譬如有一童子,幼稚無知,舍父而去遠走他鄉(xiāng),漂泊國五十余年。其父憂傷不已,深念兒子,于是奔走四方,到處尋求。可一直未能找見,加之多年奔波勞累,已疲憊不堪,于是便在某一城中居住了下來,在此建造舍宅,五欲自娛。慢慢地家業(yè)興盛,成為一個豪富之家,擁有許多金銀、硨磲、瑪瑙、珍珠、琉璃、象、馬、牛、羊以及各種車乘和大量田產(chǎn)、童仆、傭工。出入的息利遍布各國,跑生意的無處不有。如此一來,這位父親威勢日高,受到了億萬人的追隨和敬仰,并經(jīng)常受到國王的愛護和眷念,百官群臣和所有的豪門望族,都一致尊重于他。因此,經(jīng)常來往的人極多。由此可見他是多么的有錢有勢?墒,隨著年紀的日益朽邁,他越來越憂傷地思念自己的兒子。他早晚都在想,那位愚癡的兒子離開我而去五十余年了,如今我死期不遠,庫藏的大量財物該由誰來繼承呢?

  “恰好就在這時,那位兒子為生活所迫,到處求衣乞食,穿州過縣,往來各國,有時有所得,有時無所得,經(jīng)常忍饑挨餓,身體日漸消瘦,身上也長滿了瘡癬。這位窮子到處漂泊,剛好來到其父居住的城市。他輾轉(zhuǎn)受雇作工,從而到了其父的舍宅。這時,那位長者在其門內(nèi)掛著大寶帳,坐在師子座上,眷屬環(huán)繞周圍,仆人侍衛(wèi)兩旁,有的人還在統(tǒng)計核算金銀寶物,并對出入財產(chǎn)進行登記注冊等。窮子看見父親如此豪貴尊嚴,認為他是國王或者與國王相當?shù)娜恕K械襟@慌恐懼,責怪自己為何來到這個地方。他接著又想,我如果長久呆在這里,就有可能受到他們的逼迫,以強使我作活,為難于我,想到這里,他立即拔腳跑去,另外打聽貧窮人家,想在那里受雇作工。這時,長者在師子座在遠遠看見他的兒子,默然無語,便一眼認出。他立即命使者將兒子追回。窮子見有人追捕,驚叫不已,昏倒在地,心想,此人抓我,必殺無疑,我怎么會因為尋衣求食而來到這個地方。

  摩訶迦葉接著說偈道:“那位長者知道自己的兒子愚癡低劣,是不會相信他的話,也不會相信他是自己的父親的,所以,他沒有直說,而是以權(quán)宜之法,另外派遣獨眼、低矮、相貌丑陋、又無氣質(zhì)的人,讓他們傳話其子說,愿雇他掃除糞便,將加倍付給工錢。窮子一聽,便高高興興地同他們來了,從此,就在其父家中干起了清除糞便、打掃房舍等骯臟而低賤的工作。此后,長者時常從窗戶之中看見自己的兒子,心想自己的兒子真是愚癡低俗,竟然只喜歡干這種卑微的工作。有一天,長者穿上破舊油污的衣服,手持除糞器具,這種方便權(quán)巧之策,來到兒子呆的地方。使他得以接近兒子。他告訴兒子,要勤快勞作,并增加了他的工錢,滿足他的飲食,為他的臥床鋪上優(yōu)質(zhì)蘆席和厚實而暖和的被褥。就這樣,長者苦言相勸,要他一定要振作起來,勤奮工作。另外,長者還以柔和的語調(diào)安慰他,說以后將把他視同自己的兒子一樣。這位長者是有智慧的,他逐漸引導兒子,讓他自由出入,心境慢慢提高。在長達二十年的家務勞作過程中,長者逐漸將金銀、珍珠、玻璃等各種財物的支出、收入等情況全告知自己的兒子。不過,兒子并不知道父親良苦用心,他仍然將自己視為外姓之人,一直住在門外的草庵之中,他心中也只盤算些貧窮低微的事項,不認為自己會有父親這樣多的無量財寶。

  “當然,二十年的權(quán)宜教誨,窮子也確實提高了許多。父親發(fā)現(xiàn)兒了的心境漸漸開闊,就準備將財物轉(zhuǎn)賜給他。于是,他將親族、國王、大臣、武士、居士等各方面人士全都召集到一起,對他們宣布說:‘這位男子是我親生兒子。過去他離我而去長達五十年,自從我重新見到他以來,也已二十年了。當年在某城時,我丟失了這個兒子,后來我到處尋找,從而來到這里。如今,我要將所有的房宅和傭工仆役全轉(zhuǎn)交給他,由他隨便使用。’這位兒子頭腦中所想的本來只是昔日貧窮的日子,對父親這樣高貴的生活從不敢奢望。今天忽然在父親這里獲得大量的珍寶和豪華的宅院以及其它所有的財產(chǎn),窮子頓時驚喜萬分,嘆之為亙古未有的樂事!

  摩訶迦葉話題一轉(zhuǎn),又說:“您釋迦牟尼佛也同那位長者一樣,您知道我們只喜歡小乘之法,所以直未說我們也可作佛,而只是說我們可以斷盡煩惱,獲得清凈自在,從而成為小乘聲聞弟子。佛曾令我們?yōu)楸娚v至高無上的佛道之法,并說凡修習這種無上道者,都可成佛。我們遵照佛的教誨,以各種因緣、譬喻和言辭,為大菩薩們講說無上佛道。佛弟了從我們這里聽聞佛法之后,日夜思索,精勤修習,這樣,諸佛便為他們授記說:‘你于來世,當可作佛。’三世十方一切佛的秘藏之法,都只為大乘菩薩敷演其如實妙道,并非為我們這些二乘人說其真實至要之道。好像那位窮子,雖然能夠接近他的父親,并由此知道各種財物,但其心中并不慕求。我們雖然在講說佛法寶藏,但我們本身并不志愿追求這種寶藏,這與那位窮子一樣的。我們得入小乘偏空涅槃,便自我滿足,所以只了結(jié)了此事,便再不想其它的了。我們?nèi)绻牭角f嚴清凈佛國世界、教化普度一切眾生等大乘菩薩修行,都不感興趣。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總以為,一切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所以也無所畏煩惱,無所畏造作變遷;谶@種考慮,我們對大乘菩薩行并不喜愛。我們這些人長期以來,對于佛的無上智慧,無貪無著,也無志愿。我們認為自己所修習的佛法已是最圓滿的了,所以,我們于漫漫長夜之中,勤勉不息地修習空法,從而脫離了三界苦惱之患,如今只留下這最后一次輪回果報之身,從而證入有余涅槃。佛所教化的道法是真實不虛的,我們證得這種道法,就算是報佛之恩。我們雖為佛弟子們說大乘菩薩法門,教導他們求證佛道,但我們自己卻對這種法并無愿樂,導師看透了我們的心思,所以您暫舍大法,先不鼓勵我們修行可成佛果菩薩道,只說那些有現(xiàn)實好處的小乘之法。好比那位富裕的長者,他知道兒子志向低劣,所以先以方便權(quán)宜之法柔伏其心,然后才付給他一切財物。佛也是如此,他示現(xiàn)為一位平凡的老比丘,但卻一眼看透眾生喜歡小法的低劣心境,所以,佛便通過方便權(quán)巧法門,慢慢調(diào)伏其心,然后才教其大智大慧,令入無上佛道。

  摩訶迦葉接著誦偈說:“我們這些人今天獲得從未有過的妙法,這并不是原先所期望的,可如今不求自得,就好像那位貧窮的兒子忽然得到無量財寶一樣。世尊,我們今天得到了無上的實相妙道,得到了無上的大乘圣果,在佛道妙法之中,得到了清凈佛眼,從而大開佛知佛見。過去,我們長期嚴持凈戒,終于真正的在今天獲得果報。我們在法王如來佛的道法之中久修梵行,今天才算證得無上清凈的大果。我們?nèi)缃癫攀钦嬲穆暵劦茏,即以佛道之聲令一切眾生普聞無余。我們?nèi)缃癫攀钦嬲陌⒘_漢,于一切世間的天、人、魔、梵之中,普受供養(yǎng)。

  “世尊普施恩德,以稀有的舉措,憐憫教化我們,為我們帶來無盡的利益。佛的大恩大德,即使在無量億劫當中,也難以報答。就是以手足布施,以及其它所有的供養(yǎng),都是不能報答的。如果有人頭戴肩扛,在如恒河沙數(shù)之多的漫漫歲月中,盡心恭敬于佛,或者以美味佳膳、無量寶衣、各種臥具、種種湯藥進行供養(yǎng),或者以牛頭 檀和各種珍寶建立塔廟,并以寶衣鋪地,如此種種供養(yǎng),即使長達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年月,也不足報答佛的恩情。

  “諸佛真是稀有難得,個個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之力。諸佛清凈圣潔,是各種妙法之王,他能為下劣眾生暫時舍去這種無上道法,能為執(zhí)著于事事物物外相的凡夫俗子們,隨宜說法,應機教化。諸佛對于自己的道法通達無礙,任運自如,他知道眾生的種種欲樂及其志向大小,所以便根據(jù)眾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以無量種譬喻,為眾生開示佛法。諸佛知道眾生世宿世種下的善根,也知道哪些業(yè)已成熟,哪些尚未成熟。分別得知各種情況之后,諸佛便于一乘佛道之中,隨眾生之機宜開示了三乘之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