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第七十、和+心]破錯誤的惡業(yè)報應論

  第七十、和+心]破錯誤的惡業(yè)報應

  有一次,佛陀來到故鄉(xiāng)迦毘羅衛(wèi)城游化,與隨從的弟子們一同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精舍中。

  這天午后,尼拘律園來了一位外道尼干子的門徒,名叫[和+心]破的釋迦族人,在精舍內(nèi)閑游,正好在講堂遇見了因故與比丘們集會的尊者大目揵連。雙方一番問訊寒暄后,尊者大目揵連起了一個話題:

  「[和+心]破!如果有比丘善加守護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也遠離了貪愛無明,亦即明已生起,您認為這樣的比丘,還會有雜染往生來世嗎?」

  「大德!依我之見,不論這一生的修行成就如何,任何人如果還留有前世尚未報應的不善業(yè),那么,還會因此而往生來世!

  這時,佛陀正好結束當日午后的禪坐,前來講堂。大家見到佛陀來了,都起來迎接,談話因而暫時中斷。待佛陀詢問他們談話的內(nèi)容后,就接下了這個話題。不過,由于[和+心]破是尼干子外道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所以,佛陀要求[和+心]破在探討問題時,要以該質疑的就質疑,該澄清的就澄清,合理的就接受的態(tài)度進行。[和+心]破欣然同意了,于是,佛陀開始問:

  「[和+心]破!一切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所發(fā)動的雜染執(zhí)著與苦迫煩熱,如果沒有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的發(fā)動,就不存在了,不是嗎?不再從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與貪愛無明發(fā)動新的業(yè)力,舊有的業(yè)力習性,也都在明觸的正覺下消除不起,這是智者止息煩惱的方式。[和+心]破!這樣的人,您認為還會有引發(fā)來生的雜染因緣嗎?」

  「大德!這樣是不會的!筟和+心]破回答。

  「[和+心]破!這樣心正解脫的比丘,是一直安住在六善住處的。哪六處呢?就是在六根接觸境界;亦即在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念時,都能保持在不喜不憂、正念正知、不執(zhí)著的明觸狀態(tài)。這樣的解脫者,無明已盡,明已生起,自己清清楚楚地明白,這是最后身了,身壞命終后,不會再有下一生的接續(xù)了,當下一切覺受到此止息,成為清涼;究竟徹底地冷卻、寂靜了。

  [和+心]破!這就像樹的影子,是因為樹的存在才會有的。如果有人以利斧把樹根全部砍斷,連根挖起,分段切開,再削成細木片曝曬風干,然后丟到火里燒成灰燼,最后灰燼或隨風飄散,或倒入水中。[和+心]破!你認為如何?到了這個時候,樹影還存在嗎?樹影因樹而有,樹被砍了、切了,燒成灰燼,那樹影從此就斷絕了其存在的因緣,寂滅不生了是嗎?」

  這時,[和+心]破頓時豁然開朗,才知道自己過去對尼干子的恭敬信從,是多么的無知,不禁贊嘆佛陀是明目人,像是黑暗中的明燈,迷路人的指引者,而愿意終生歸依三寶,為在家佛弟子。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四集第一九三經(jīng)》、《中阿含第一二[和+心]破經(jīng)》。

  二、明是無明的相對,無明的消除,即是明的升起。無明是什么?簡要來說,無明就是一種以我見、我執(zhí)、我愛為主,不知不覺的沖動與執(zhí)著。

  三、在[和+心]破原來的觀念中,業(yè)力一旦形成,就一定要經(jīng)由報應才會消失,而且,只要還有尚未報應的業(yè)力,就會繼續(xù)流轉生死。這是當時六師外道之一,苦行者尼干子的錯誤思想。他們主張苦行可以發(fā)出熱力,將業(yè)催熟,使其早日報應完畢,以結束生死流轉。這與佛法依于緣起,找到我執(zhí)、我愛為生死流轉的真正原因不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錯誤的觀念決定了錯誤的修行方法,而錯誤的修行方法,哪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呢!

  四、什么是明觸正覺?佛陀說,這是解脫者熄滅煩惱雜染的方式,值得我們關注。比對后段所說的「六善住處」,顯然這就是日常生活中,六根對六境的認識過程:「根、境、識、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惱苦」中,「觸」的這一環(huán)(《雜阿含第二一八經(jīng)》、《相應部第三五相應第一○六經(jīng)》等)。一般人在眼見、耳聞、鼻嗅……等認識境界時,都沒辦法不為無明所左右,這樣的認識,就是「無明觸」。繼無明觸而發(fā)展的,是愛、取、有、憂悲惱苦,業(yè)報就在其中了。這就是故事中,佛陀說的「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所發(fā)動的雜染執(zhí)著與苦迫煩熱」,也就是說,業(yè)力、業(yè)報,是透過貪愛無明發(fā)動的身、語、意來展現(xiàn)的,其重要關鍵就是無明觸。而解脫的圣者,無明已離,明已升起,六根認識六境時,都是「明觸」,也就沒有后續(xù)愛、取、有、憂悲惱苦的發(fā)展,這樣,引生苦迫與雜染的根源斷除了,苦迫與雜染自然不起,在這種情況下,再談業(yè)力與業(yè)報有什么意義呢?佛陀以樹與樹影的例子作說明,真是巧妙的譬喻。

  五、以影子的相隨來形容業(yè)報,在《阿含經(jīng)》中也還出現(xiàn)過,如《雜阿含第一二三三經(jīng)》說:「唯有罪福業(yè),若人已作者,是則己之有,彼則常持去,生死未曾舍,如影之隨形!惯@是說,無明未離的眾生,業(yè)力與業(yè)報,并不會因為生死而中斷,正如影子的相隨,只要因緣一具足,報應即刻展現(xiàn)。

精彩推薦